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与实践 Linchuangyushijian 《中外医学研究》第18卷 第26期(总第466期)2020年9月副作用,治疗安全性较高[8-12]。
综上所述,与常规西药治疗方式相比,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慢性咳嗽病症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中医症候积分,缩短其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且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袁全军.养阴清肺汤合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62例[J].养生保健指南,2017,16(17):69.[2]徐华智,李莉.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3):64-65.[3]余成勇.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49(7):44-46.[4]徐爱民.止嗽散加减合苓甘五味姜辛汤用于慢性咳嗽治疗的疗效研究[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8):158,160.[5]杨可嘉.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43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5,29(25):368.[6]乔明飞.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11):1529-1530.[7]赵华铭.养阴清肺汤合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87例[J].河南中医,2015,35(9):2272-2273.[8]李育祥.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5):86-87.[9]余燕.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10-111.[10]周凤华.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1):143-144.[11]申宇玲,张三印.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两点体会[J].光明中医,2015,30(2):354-356.[12]韩旭东.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有效性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4):92-93.(收稿日期:2020-08-06)(本文编辑:马竹君)①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0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潘实①【摘要】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在烧伤和整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在烧伤和整形创面修复中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的临床效果。
方法:样本区间2018年10月-2019年9月,以收治我院的烧伤整形患者86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自体薄皮片移植治疗(样本43例)纳入对照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自体薄皮片移植(样本43例)纳入研究组,对比植皮成功率、皮肤恢复情况。
结果:研究组皮肤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较对照组低(这个正常应该比对照组高/温哥华瘢痕评分分值越高程度越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烧伤整形患者在创面修复中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是皮肤复合移植、组织填充理想的材料,可促进皮肤快速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烧伤整形;创面修复;应用效果人体皮肤在人体体表的主要作用是稳机内环境、抵御微生物入侵,对于烧伤患者其皮肤在热力作用下引起细胞严重脱水,而引起剧烈疼痛及瘢痕的同时,可能会诱发严重感染、免疫功能损伤并发症,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整形手术治疗。
而烧伤整形整体治疗效果不仅受临床医师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同时和先进的移植材料相关。
以往临床治疗烧伤整形患者多采取自体中厚皮片和全厚皮片,但存在皮源供应紧缺、术后瘢痕增生等问题。
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是一种新型组织工程学材料,其可以代替真皮组织广泛应用于创面修复及瘢痕整形中[1]。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烧伤整形患者86例为主体开展研究,评估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的临床价值,阐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样本区间2018年10月-2019年9月,以收治我院的烧伤整形患者86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对照组、研究组样本容量各43例。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25-54岁,均值(32.56±6.21)岁;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24-50岁,均值(32.32±6.08)岁。
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应用于烧伤整形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应用于烧伤整形效果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烧伤后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的患者采用自体中厚皮对患者进行复位移植,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以及自体薄皮片对患者进行复位移植。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复位移植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观察组中二次手术率为0,皮片成活率为95%,常规组的患者中二次手术率为20%,有31例患者的皮片成活率为77.5%。
在瘢痕评分以及瘢痕增生程度上也表现为观察组患者要优于常规组,观察组与常规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以及自体薄皮片对患者进行复位移植,能够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薄片组合而成的一种复合皮,是一种新型的创面覆盖物,目前在烧伤整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
临床上也有采用自体中厚片对患者进行移植,本文采用这两种不同的移植方法对患者进行移植,简要记录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烧伤后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其中常规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8.31±1.12岁),创面43处,其中化学烧伤4例,热液烫伤18例,电烧伤3例,火焰烧伤15例,深度烧伤面积27%~95%,平均(44.23±1.14)。
观察组的患者中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39.11±1.02岁),创面44处,其中化学烧伤5例,热液烫伤17例,电烧伤3例,火焰烧伤15例,深度烧伤面积26%~96%,平均(45.11±1.02)。
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效果分析王永新【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6(014)009【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烧伤科收治的5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术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结束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温哥华瘢痕评分.结果:手术结束1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各项温哥华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总页数】2页(P153-154)【作者】王永新【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消防烧伤医院烧伤科辽宁锦州 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4【相关文献】1.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微粒复合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疗效 [J], 刘志会;王立军;王东亮;崔晓林2.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治疗深度烧伤愈合后皮肤质量观察 [J], 李智;张宝林;贾赤宇3.脱细胞异种(猪)皮与自体微粒皮混合移植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体会 [J], 巴特;蔡金东;侯智慧4.四肢一次性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 [J], 王永杰;汪昌荣;方林森;胡德林5.深度烧伤创面患者实施保湿性敷料覆盖肉芽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J], 张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应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应用自体断层皮片修复深度创面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创面植皮存活率、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皮肤厚度、血管分布情况、柔软度、瘢痕生长情况、功能部位活动情况,并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进行评分。
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创面植皮存活率为(95±5)%,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评分为(1.64±0.38)分、厚度为(2.13±0.44)分、血管分布为(1.75±0.46)分、柔软度为(2.78±0.53)分,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部位活动正常。
对照组创面植皮存活率为(74±7)%,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评分为(2.57±0.35)分、厚度为(2.92±0.48)分、血管分布为(2.69±0.56)分、柔软度为(4.36±0.68)分,瘢痕增生明显,3例患者功能部位活动受限。
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VSS评分(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既可解决患者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促进创面愈合,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皮肤的外观及功能,又能解决中厚皮或全厚皮供区遗留瘢痕的问题,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标签:异种脱细胞真皮;烧伤;皮片移植;修复深度烧伤是指深Ⅱ度或深Ⅱ度以上烧伤,创面多需手术修复,应用自体薄皮片修复后,瘢痕增生较严重,常伴有挛缩畸形或功能障碍,预后康复较差[1]。
本研究应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疗效满意。
脱细胞异体真皮在功能部位烧伤瘢痕整形中的应用及护理闵好;宋玉莹【摘要】@@ 大面积深度烧伤伴有大关节功能部位的烧伤病人愈合后往往遗留明显的瘢痕畸形,需行整形修复.由于烧伤面积较大,全身可利用的组织和皮源少,皮肤扩张术需时又较长,难以提供较完整的中厚或全厚皮片满足功能部位整形修复的需要[1],这时应用J-2型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为瘢痕挛缩畸形部位行功能整形手术,优势明显.良好的护理是整形治疗成败的关键.我院2005年-2008年在20例功能部位烧伤瘢痕整形中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的整形修复术进行全面护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0(008)017【总页数】1页(P1545-1545)【关键词】烧伤;瘢痕;整形;脱细胞异体真皮【作者】闵好;宋玉莹【作者单位】434001,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34001,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大面积深度烧伤伴有大关节功能部位的烧伤病人愈合后往往遗留明显的瘢痕畸形,需行整形修复。
由于烧伤面积较大,全身可利用的组织和皮源少,皮肤扩张术需时又较长,难以提供较完整的中厚或全厚皮片满足功能部位整形修复的需要[1],这时应用J-2型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为瘢痕挛缩畸形部位行功能整形手术,优势明显。
良好的护理是整形治疗成败的关键。
我院2005年—2008年在20例功能部位烧伤瘢痕整形中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的整形修复术进行全面护理,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例病人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6岁~73岁,平均33岁;烧伤面积30%~65%,其中Ⅲ度烧伤面积20%~45%;肘关节5例,腋窝6例,颈部6例,腘窝3例。
1.2 方法按整形手术原则行局部瘢痕松解,切除部分不稳定或增生明显的瘢痕。
深部组织挛缩严重及关节活动仍受限时,要切开深筋膜、肌膜,必要时行部分肌腱延长。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功能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修复和烧伤后期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烧伤60例,整形34例,共120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整张薄皮片(0.15~0.20mm)组合成复合皮对患者进行一次性移植覆盖。
结果本组患者复合移植皮97.5%存活,随访6~10个月,移植部位皮肤外观光整,柔软有弹性,功能恢复良好,没有疤痕,也无副作用。
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是早期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和后期关节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与价值。
标签: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烧伤整形,应用效果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皮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烧伤与整形的材料,近年来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皮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及国际医学专家的关注[1]。
选择2011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烧伤60例,整形34例,共120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
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功能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修复和烧伤后期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44例,患者年龄30~56岁,平均年龄为(40±3.3)岁。
其中有烧伤60例,整形34例,共120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
其中,复合移植皮覆盖创面最大面积为44.0cm×21.0cm,最小9.0×5.5cm[2]。
根据临床资料可知,所选的94例患者均存在烧伤整形问题,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整张薄皮片(0.15~0.20mm)组合成复合皮对患者进行一次性移植覆盖。
其中创面处理包括:将深度烧伤的部位切至深筋膜正常组织层,并用双氧水、稀碘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最后用带有盐水的纱布进行包扎;将异种脱细胞真皮放在无菌台上,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数次,达到消毒的目的;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之间对角缝合固定,以防止其移动,在将两者进行缝合时要保证两者之间无气泡、渗血折叠等;术后按照正常的植皮方法进行包扎,并适当加压,在10~14d后拆线。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皮肤移植的存活情况、并采用VSS对治疗结果进行评分,其中评分项目包括:色泽、厚度、柔软度及血管分布[3]。
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
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对所选择的患者进行皮肤移植后,在120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有117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存活,复合移植皮片存活率为97.5%,其中采用VSS评分后,色泽为(1.65±0.37),厚度为(2.15±0.43),柔软度为(2.77±0.54)以及血管分布为(1.73±0.44)。
且术后随访6~10个月,移植部位皮肤外观光整,柔软有弹性,功能恢复良好,没有疤痕,也无副作用。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烧伤事件发生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烧伤会在本身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基础上,合并出现一些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为烧伤整形手术,烧伤整形质量的好坏一直是临床医学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
根据有关资料可知,脱皮异体真皮是一种细胞外基质,作为细胞移植的载体,能够为细胞增植与生长提供良好的基质,从而有利于自身表皮的生长。
人在烧伤后,都需要整形来尽量保持自己的外在形象,那么对皮肤移植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移植后皮肤的存活率、无副作用、尽量继续保持移植皮肤的光滑与均匀。
通过对发现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动物实验以及初步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发现:对发现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成为理想的选择[4]。
但采用此方法对患者进行皮肤移植时,皮肤成活率虽高但仍没达到100%,所以在对患者进行皮肤移植前要考虑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以及皮肤的适应度与敏感度,若确定适合移植,在移植过程中必须在无菌环境下来保证复合皮的无菌性,防治细菌对患者创面产生感染。
总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烧伤整形中的应用应需进行进一步研究来保障技术的成熟度。
由上述结果可知:通过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对所选择的患者进行皮肤移植后,在120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有117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存活,复合移植皮片存活率为97.5%,其中采用VSS评分后,评分结果理想,且术后随访6~10个月,移植部位皮肤外观光整,柔软有弹性,功能恢复良好,没有疤痕,也无副作用。
综上所述,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是早期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和后期关节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钟宇,陈大夫,周建文,等.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
伤整形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8,05:978-979.
[2]李春江,於国军,孙勇,等.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02:386-387.
[3]周华,熊俊林,黄毅,等.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31:23-25,28.
[4]熊爱兵,郭力,廖毅.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薄皮复合移植在整形烧伤外科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