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畜禽疫病防控技术.ppt
- 格式:pdf
- 大小:5.52 MB
- 文档页数:55
畜禽疫病防制技术张艳丽第一部分当前畜禽疫病发生流行的特点和控制对策一、当前畜禽疫病发生流行的特点⒈疫病种类明显增多且危害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近10年来新出现了30多种传染病,禽病13种、猪病7种,有的在国外出现不久的疫病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禽白血病、鸭细小病毒病、某些血清型的禽流感等,也相继在我国出现。
⒉多病原混合感染显著增加当前的许多畜禽疫病是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造成的,有的继发或并发,而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更使病情加重,如猪瘟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与猪瘟、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⒊呼吸道综合症的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病率增高,禽的呼吸系统疾病有24种之多,危害及其严重。
⒋影响繁殖的综合症普遍存在目前在我国造成此综合症的原因以猪瘟、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乙型脑炎、衣原体等所占比例很高。
⒌病毒病成为传染性疾病的主体近一二十年新增加的传染病大多是病毒性疾病,使病毒性疾病危害增加。
⒍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深重当前最常发生并危害严重的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有圆环病毒Ⅱ型、流感、蓝耳病等;禽主要是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马立克氏病、白血病、禽网状内皮增生病及禽呼肠狐病毒等。
⒎非典型型性疾病增多是指非典型性疾病的种类增多、病例数量增多,如猪瘟、鸡新城疫、鸡白痢、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腹水综合症等都出现了非典型病例。
⒏某些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的危害加大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越加严重,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如鸡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小鸭传染性浆膜炎、鸡球虫病、猪弓形体病、牛羊焦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
二、主要原因⒈病毒性病原体不断增多和变异,原来有效的疫苗现在变得无效或效果不佳。
⒉细菌性病原体其耐药体不断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不少养殖户滥用抗菌药物关系极大。
此外,不少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饲料添加剂,也加重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并且还给人畜(禽)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产生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