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三第二次考试(2月)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附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83.67 KB
- 文档页数:17
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0 16 Na23 S 32 Fe 56 Ni 59 Zn 65 Ag 108 Ba 1377.某电镀污泥含有碲化亚铜(Cu2Te)、三氧化二铬(Cr203)以及少量金等,某小组设计如下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案:已知:碲和硫位于同主族,煅烧时Cu2Te发生的反应为Cu2Te +202=2CuO+TeO2 ,滤渣中TeO2溶于稀硫酸发生的反应为Te02 + H2S04 =Te0S04 + H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高温”灼烧电镀污泥时铜、碲和铬元素都被氧化B.酸化Na2Cr04溶液时可用浓盐酸C.上述流程可以回收的金属单质有金和铜D.滤液3可以循环利用8.有机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有机玻璃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四氯化碳和氯仿常作碘水中碘的萃取剂C.乙烯和氯乙烯都可用于制造食品外包装材料D.工业酒精中甲醇等有害成分含量高,严禁作饮料9.氮化锂(Li3N)常作固体电解质和催化剂,遇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氨气。
某实验小组用一瓶氮气样品制备纯净的氮化锂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少量02,氯化亚铜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少量C0生成Cu(C0)Cl•H2O且易被02氧化;在加热条件下,C02与锂发生剧烈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燥管e中试剂为无水CuS04,用于检验氮气中的水蒸气B.为了减少气体用量,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氮气C. a、C中试剂分别为连苯三酚碱性溶液、浓硫酸D. a装置可以换成盛装赤热铜粉的硬质玻璃管10.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Yb17470Yb(镱)中含有的中子数为70N AB. 1 LPH-13的Ba(OH)2溶液中由水电离的0H-数目为0.1N AC.在锌锰碱性电池中消耗13.0 g负极材料,转移电子数为0.2N AD.常温常压下,28.0 g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4 N A11.某有机物R的结构如右所示。
“顶尖计划”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S-32 Fe-56 Ni-59 Zn-65 Ag-108 Ba-l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电镀污泥含有碲化亚铜(Cu2Te)、三氧化二铬(Cr2O3)以及少量金等,某小组设计如下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案:已知:碲和硫位于同主族,煅烧时Cu2Te发生的反应为Cu2Te+2O22CuO+TeO2,滤渣中TeO2溶于稀硫酸发生的反应为TeO2+H2SO4=TeOSO4+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高温”灼烧电镀污泥时铜碲和铬元素都被氧化B. 酸化Na2CrO4溶液时可用浓盐酸C. 上述流程可以回收的金属单质有金和铜D. 滤液3可以循环利用【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为工艺流程图选择题型。
结合流程图和已知条件分析:电镀污泥含有碲化亚铜(Cu2Te)、三氧化二铬(Cr2O3)以及少量金,在高温煅烧后的烧渣(Na2CrO4、金单质、CuO和TeO2)加水后可以得到铬酸钠溶液和滤渣(金单质、CuO和TeO2),滤渣加入稀硫酸后,TeO2和稀硫酸反应TeO2+H2SO4=TeOSO4+H2O,CuO与稀硫酸反应,固体1为金,最终滤液1中应主要含有TeOSO4和CuSO4,继续电解滤液1,Cu2+放电得到铜单质,滤液2中TeOSO4与二氧化硫反应得到粗碲。
【详解】A. 电镀污泥含有碲化亚铜(Cu2Te)、三氧化二铬(Cr2O3)以及少量金,高温煅烧后产物为Na2CrO4、金单质、CuO和TeO2,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铜元素由+1价升至+2价,被氧化,碲元素由-2价升至+4价,被氧化,铬元素由+3价升至+6价,被氧化,故A正确。
B. 酸化Na2CrO4溶液的目的是将Na2CrO4转化成Na2Cr2O7,Na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使用浓盐酸酸化,故B错误。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三第二次考试(2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产生于公元前2世纪的礼记?乐记,以儒家思想为主,阿时吸救道家与法家思想,是出界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也是最早论述礼乐教化即美育的论著。
《乐记》及其礼乐教化理论,以“礼乐交融”为其东方特色,以“正声”“德青”为其艺さ求,以“天人合ー"为其文化理念,明显区別于西方的美育观念,彰显光彩照人的中国精神,这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特别是美学与美育上的成熟与伟大,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礼记》记载,当年周公通过制礼作乐而治理国家、统一天下。
中国古代的“礼”起源于宗教祭祀之礼仪,发展为政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之人文礼仪等;“乐”是乐舞歌诗的总称。
礼乐教化是一种集政治治、道德与审美为一体的整体性教育,充分体現中国传统文化关联性的特点,相异予西方文化区分性的特点,强调发浑礼乐刑政文融互补的综合性治理作用。
礼乐教化还可以发特有的和合父子君臣族长乡里的团结教育作用,还有感染熏陶、移风易俗之用,所谓“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总之,礼乐教化在传统社会中充分发挥交融性与綜合性作用,是治国之重器。
《乐记)言:“乐者,伦理者也。
儒家学説认为乐与道德相通,乐音是人与禽兽的区别,而対整体音乐的理解则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礼乐教化之乐教包含乐德、乐语与乐舞等部分,所谓“乐德”指“中、和、祗、庸、孝、友”等德性的核心内涵,是乐教最重要的成分。
礼乐教化最重要的目的是弘扬德音与正声,抛弃溺乐与溺音。
《乐记》说:“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之纪纲。
纪纲既正,天下大定。
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
德音之谓乐。
”又说:“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恩礼,不接心术。
”这里将正声与德音提到“纪纲既正,天下大定’,’的政治高度,将奸声与淫乐视作扰乱思想与破坏心术的负面现象。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二)数学(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命题“,”的否定为A. ,B. ,C. ,D. ,【答案】D【解析】解: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命题“,”的否定为:,.故选:D.利用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否定关系.2.已知向量,则A. B. 7 C. D. 4【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可得,,则,故选:C.直接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即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属于基础试题3.已知集合,则A. B. C. D.【答案】C【解析】解:;.故选:C.先求出集合B,然后进行交集的运算.考查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定义,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交集的运算.4.已知,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解:依题意,不妨令,,故,故A错误,,故B错误;由指数函数单调性知:,故C错误,故选:D.取特值:,,排除掉A,B,C.本题考查了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属基础题.5.已知等比数列满足,且,则A. B. C. 2 D.【答案】B【解析】解:数列公比为q,由,可得,即,,,,故选:B.由条件求得,,,即可求出.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求出,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6.如图所示,中,点D是线段BC上靠近C的三等分点,E是线段AD的中点,A. B. C.D.【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得,又故选:C.利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可解决此问题.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简单应用.7.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函数无极值;函数的最小值为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B【解析】解:,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函数在处取的极小值,也是最小值,即最小值为,故,错,对,故选:B.先求导,再根据导数和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的关系即可判断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基本运算,导数和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着重考查了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属于中档题8.已知函数,若函数有3个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A【解析】解:函数有3个零点,即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有3个交点.如图,由图可知,当直线过原点O时,满足题意;联立,得.由,得.若函数有3个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故选:A.把函数有3个零点转化为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有3个交点,画出图形,数形结合得答案.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9.已知实数m,n,,且,若,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C【解析】解:,n,,且,,,,,,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为.故选:C.由已知可得,,进行1的代换可求的范围,然后由已知可得,可求.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式在求解最值中的应用,灵活进行变形成符合条件的过程是求解本题的关键.10.已知,且,则A. B. C. D.【答案】A【解析】解:由,得,则.,解得,故.则.又,故.故.故选:A.由已知化切为弦求得,进一步求得,得到,再求出,由展开两角差的正切求得,则答案可求.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二倍角公式、两角差的正切公式,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是基础题.11.已知关于x的方程在上仅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值不可能为A. 2B.C.D.【答案】D【解析】解:关于x的方程在上仅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故:,令,则:,则:把问题转换为与在上仅有三个不同的点,注意到:,从而得到:.故:,解得:,故选:D.首先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变换,转换成三角函数的方程,进一步利用整体思想求出实数的范围,从而求出结果.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变换,正弦型函数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12.已知定义城为R的函数的图象连续不断,且,,当时,为的导函数若,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A【解析】解:,,,设,,为奇函数,又,在上是减函数,从而在R上是减函数,又,,即,,解得,故选:A.因为,设,则,可得为奇函数,又又,得在上是减函数,从而在R上是减函数,在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可得,由此即可求出结果.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导数的综合应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比较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已知实数x,y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解析】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则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到定点的斜率,观察可知,由,,可得,故答案为: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斜率的几何意义进行求解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结合直线的斜率公式以及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且,,则当______时,取得最大值【答案】7【解析】解:法一由可得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数列单调递减,当时,取得最大值;法二:由可得数列为等差数列,,,,,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时,取得最大值故答案为:.法一:由可得数列为等差数列,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判断;法二:由可得数列为等差数列,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重点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15.已知函数,,关于x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解析】解:由题意,可得,即,;则在上恒成立,解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由恒成立,可得,可得,即可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求解;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考虑运算能力,推理能力.16.在面积为2的中,的最小值为______.【答案】【解析】解:由,可得:,,又由余弦定理可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设,则,,其中,,解可得,或舍的最小值.故答案为:.由,可得,由余弦定理,可得,结合辅助角公式及基本不等式可求.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基本不等式在求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17.已知命题P:函数在上单调增;命题q:;若为真,为假,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解:由,得的定义域为.又由.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增,若命题p为真,则.,,故.故若命题q为真,则.由为真,为假,得p与q一真一假.若p真q假,则实数m满足,无解;若p假q真,则实数m满足,故.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解析】利用分离常数法求出p为真命题的m的范围,由x的范围求出三角函数的值域可得q为真命题的m的范围,再由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求解.本题考查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及应用,训练了三角函数值域的求法,是中档题.18.已知中,点D在线段BC上,且.Ⅰ若,,,求AB的值Ⅱ若,证明:是直角三角形【答案】解:中,,,,由余弦定理可得,,中,,,由已知,可得,,,,,是直角三角形.【解析】中,由余弦定理可求,然后在中,由余弦定理可求,即可求解;由已知结合向量的数量积性质可证.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19.已知函数.Ⅰ求函数图象的对称轴;Ⅱ若,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答案】解:Ⅰ函数..令,解得,所以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Ⅱ由于,令,解得.由于,当或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和【解析】Ⅰ直接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把函数的关系式变形成正弦型函数,进一步求出函数的对称轴方程.Ⅱ利用整体思想求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变换,正弦型函数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20.已知首项为1的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的前n项和.【答案】解:,可得,当时,,相减可得,化为,由,,对也成立,即有,;Ⅱ数列即为,前n项和,,两式相减可得,化简可得.【解析】运用数列的递推式和数列恒等式,化简即可得到所求通项公式;Ⅱ数列即为,由数列的错位相减法求和,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到所求和.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注意运用数列的递推式,考查数列恒等式的运用,以及错位相减法求和,考查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1.已知函数.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若关于x的方程代在区间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解:若,则,导数为,可得切线的斜率为,切点为,则切线方程为,即;若关于x的方程在区间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等价为,即有和图象在有两个交点,令,导数为,可得时,,递减;当时,,递增,可得的极小值为,又,结合图象可得且,解得.【解析】求得的导数,可得切线的斜率和切点,运用点斜式方程可得所求切线方程;由题意可得原方程等价为,即有和图象在有两个交点,可令,求得导数和单调性、极值,画出图象,即可得到m的范围.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切线方程和单调性、极值和最值,考查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考查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2.已知函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Ⅱ若,关于x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解:Ⅰ由,得.若,则,若,令,得,若,则当时,,当时,,若,则当时,,当时,.综上可知,当时,在R上单调递增;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间.Ⅱ,故.设,则,,当,即时,有,此时在上单调递增,则.当,即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符合题意;当,即时,存在,满足,当时,,此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不符合题意;当,即时,有,故存在,满足.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减,,此时在上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解析】Ⅰ求出原函数的导函数,得,可得,则,当时,分与分析导函数在不同区间内的符号,由此求得原函数的单调区间;Ⅱ由,故,设,利用两次求导,对m分类分析求解.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考查运算求解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是难题.。
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1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在电极K、A之间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
现用不同频率的光源照射阴极K,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反向电压的值,当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时,记下所加反向电压U的值和对应照射光的频率,作出反向电压U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5×1014HzB.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HzC. 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2eV【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结合图像判断各个选项的对错。
【详解】AB、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当遏制电压为零时,此时刚好发生光电效应,即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5×1014Hz,故A对B错C、因为图像是关于的图像,所以图像的斜率代表的是,故C错;D、根据,当时再结合图像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1.76eV,故D错;故选A2.2018年11月6日,中国空间站“天和号”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亮相珠海航展,它将作为未来“天宫号”空间站的核心舱。
计划于2022年左右建成的空间站在高度为400~450km(约为地球同步卫星高度的九分之一)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加速度B. 空间站运行的速度约等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3倍C. 空间站运行的周期大于地球的自转周期D. 空间站运行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来判断空间站运动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以及周期的大小【详解】ACD、根据可知半径越大,周期越大,而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都在减小,故AC错;D对;B、题目中给的是高度约为地球同步卫星高度的九分之一,那半径就不是九分之一的关系,所以空间站运行的速度不等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3倍,故B错;故选D【点睛】本题比较简单,但如果不仔细读题的话就会做错B选项,所以在做题过程中仔细审题是非常关键的。
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0 16 Na23 S 32 Fe 56 Ni 59 Zn 65 Ag 108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呼吸的底物葡萄糖可来自细胞内乳糖的水解B.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暗反应阶段消耗C.人体细胞内,线粒体中O2与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高D.真核细胞中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贮存于细胞核中2.为研究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二氧化硅颗粒大小(目值越大,表示颗粒越细)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了一系列的色素提取与定量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色素利用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B.加入二氧化硅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提取均有益C.据表可知,用5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最多D.若叶片研磨过程中未加入碳酸钙,则表中数据均减小3.蛋白质分子的疏水性侧链部分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尾部,亲水性侧链部分露于膜的表面。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协助扩散内流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存在磷脂的流动现象C.膜蛋白在生物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有关D.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活细胞,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需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等B.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是判断细胞是否分化的依据之一C.细菌和青蛙等生物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DNA复制D.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5.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光照等外界因素能够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基因的表达B.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C.植物激素的合成过程可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ATP6.张某从30岁开始患亨廷顿舞蹈症,他的儿子、父亲、祖母、大姑以及大姑的一儿一女都患该病,但发病年龄和病情轻重不同。
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0 16 Na23 S 32 Fe 56 Ni 59 Zn 65 Ag 108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呼吸的底物葡萄糖可来自细胞内乳糖的水解B.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暗反应阶段消耗C.人体细胞内,线粒体中O2与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高D.真核细胞中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贮存于细胞核中2.为研究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二氧化硅颗粒大小(目值越大,表示颗粒越细)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了一系列的色素提取与定量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色素利用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B.加入二氧化硅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提取均有益C.据表可知,用5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最多D.若叶片研磨过程中未加入碳酸钙,则表中数据均减小3.蛋白质分子的疏水性侧链部分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尾部,亲水性侧链部分露于膜的表面。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协助扩散内流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存在磷脂的流动现象C.膜蛋白在生物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有关D.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活细胞,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需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等B.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是判断细胞是否分化的依据之一C.细菌和青蛙等生物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DNA复制D.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5.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光照等外界因素能够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基因的表达B.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C.植物激素的合成过程可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ATP6.张某从30岁开始患亨廷顿舞蹈症,他的儿子、父亲、祖母、大姑以及大姑的一儿一女都患该病,但发病年龄和病情轻重不同。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2月)理科综合生物试题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呼吸的底物葡萄糖可来自细胞内乳糖的水解B. 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暗反应阶段消耗C. 人体细胞内,线粒体中O2与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高D. 真核细胞中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贮存于细胞核中【答案】D【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都有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糖原,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
【详解】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植物细胞不含有,A错误;叶肉细胞既可以通过细胞呼吸产生[H],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H],光反应产生的[H]在暗反应中消耗,有氧呼吸一、二阶段产生的[H]在第三阶段消耗,B错误;氧气在线粒体内膜消耗,二氧化碳在线粒体基质产生,氧气进入线粒体和二氧化碳出线粒体均为自由扩散,故人体细胞内,线粒体中O2与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低,C错误;D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因此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库,其储存着细胞的大部分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D。
2.为研究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二氧化硅颗粒大小(目值越大,表示颗粒越细)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了一系列的色素提取与定量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提取色素利用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B. 加入二氧化硅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提取均有益C. 据表可知,用5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最多D. 若叶片研磨过程中未加入碳酸钙,则表中数据均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由表格信息可知,加入二氧化硅对叶绿素a的提取有益,但会使叶绿素b的含量减少。
【详解】提取光合色素是利用了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原理,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A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加入二氧化硅会使叶绿素b的含量减少,故对叶绿素b的提取无益,B错误;据表可知,用2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为0.53+0.08=0.61,用5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为0.61+0.09=0.70,用10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为0.48+0.11=0.59,用20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为0.47+0.12=0.59,故用5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最多,C正确;碳酸钙可保护叶绿素,防止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被分解,若叶片研磨过程中未加入碳酸钙,则表中数据均减小,D正确。
“顶尖计划”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S-32 Fe-56 Ni-59 Zn-65 Ag-108 Ba-l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电镀污泥含有碲化亚铜(Cu2Te)、三氧化二铬(Cr2O3)以及少量金等,某小组设计如下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案:已知:碲和硫位于同主族,煅烧时Cu2Te发生的反应为Cu2Te+2O22CuO+TeO2,滤渣中TeO2溶于稀硫酸发生的反应为TeO2+H2SO4=TeOSO4+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高温”灼烧电镀污泥时铜碲和铬元素都被氧化B. 酸化Na2CrO4溶液时可用浓盐酸C. 上述流程可以回收的金属单质有金和铜D. 滤液3可以循环利用【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为工艺流程图选择题型。
结合流程图和已知条件分析:电镀污泥含有碲化亚铜(Cu2Te)、三氧化二铬(Cr2O3)以及少量金,在高温煅烧后的烧渣(Na2CrO4、金单质、CuO和TeO2)加水后可以得到铬酸钠溶液和滤渣(金单质、CuO和TeO2),滤渣加入稀硫酸后,TeO2和稀硫酸反应TeO2+H2SO4=TeOSO4+H2O,CuO与稀硫酸反应,固体1为金,最终滤液1中应主要含有TeOSO4和CuSO4,继续电解滤液1,Cu2+放电得到铜单质,滤液2中TeOSO4与二氧化硫反应得到粗碲。
【详解】A. 电镀污泥含有碲化亚铜(Cu2Te)、三氧化二铬(Cr2O3)以及少量金,高温煅烧后产物为Na2CrO4、金单质、CuO和TeO2,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铜元素由+1价升至+2价,被氧化,碲元素由-2价升至+4价,被氧化,铬元素由+3价升至+6价,被氧化,故A正确。
B. 酸化Na2CrO4溶液的目的是将Na2CrO4转化成Na2Cr2O7,Na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使用浓盐酸酸化,故B错误。
C.上述流程中,金单质一直未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固体1为金单质;电解滤液1,Cu2+放电得到铜单质,沉积固体2为铜单质,故C正确。
D.电解滤液1时发生反应2CuSO4+2H2O 2Cu+O2↑+2H2SO4,生成的硫酸进入溶液2,同时溶液2中还有TeOSO4,通入二氧化硫发生3H2O+TeOSO4+2SO2=Te+3H2SO4,滤液3中主要有硫酸,酸化Na2CrO4溶液和滤渣处理时都用到了硫酸,所以可以循环利用,故D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该题答案为B。
【点睛】注意分析流程类选择题时,会出现我们不了解的反应及过程,所以要结合框图和已知条件综合分析。
2.有机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淀粉、有机玻璃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 四氯化碳和氯仿常作碘水中碘的萃取剂C. 乙烯和氯乙烯都可用于制造食品外包装材料D. 工业酒精中甲醇等有害成分含量高,严禁作饮料【答案】C【解析】【详解】A.淀粉、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有机玻璃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故A正确;B.萃取剂应满足: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不与原溶剂、溶质发生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溶解度。
四氯化碳和氯仿满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要求,故B正确;C.由乙烯制备的塑料为聚乙烯,无毒,可以用于食品包装,而由氯乙烯制备的塑料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故C错误;D.工业酒精中的甲醇对人体有害,可使人致盲甚至死亡,不能饮用,故D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该题答案为C。
【点睛】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3.氮化锂(Li3N)常作固体电解质和催化剂,遇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氨气。
某实验小组用一瓶氮气样品制备纯净的氮化锂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少量O2,氯化亚铜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少量CO生成Cu(CO)Cl·H2O且易被O2氧化;在加热条件下,CO2与锂发生剧烈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干燥管e中试剂为无水CuSO4,用于检验氮气中的水蒸气B. 为了减少气体用量,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氮气C. a、c中试剂分别为连苯三酚碱性溶液、浓硫酸D. a装置可以换成盛装赤热铜粉的硬质玻璃管【答案】C【解析】【分析】制备实验中,要先考虑原料中的干扰杂质要除去(从题干中得知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均为干扰杂质):a 中盛放连苯三酚碱性溶液除去氧气,b中盛放氯化亚铜盐酸溶液除去一氧化碳,c中盛放浓硫酸干燥;d为反应器,e装置主要目的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干扰实验。
【详解】A.干燥管e主要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干扰实验,应该装有碱石灰,故A 错误;B.未发生反应前,装置中有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会干扰实验,在加热以前,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B错误;C. 原料气中干扰气体要依次除去,a中盛放连苯三酚碱性溶液除去氧气,b中盛放氯化亚铜盐酸溶液除去一氧化碳,c中盛放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D. a装置若换成盛装赤热铜粉的硬质玻璃管,可除去氧气,但同时生成的氧化铜可以和一氧化碳继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干扰实验,故D错误。
综合以上分析,该题答案为C。
【点睛】制备物质的实验,我们应该考虑原料纯化、排除干扰、尾气处理等。
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Yb(镱)中含有的中子数为70N AB. 常温下,1LpH=13的Ba(OH)2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 AC. 在锌锰碱性电池中消耗13.0g负极材料,转移电子数为0.2N AD. 常温常压下,28.0g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4N A【答案】D【解析】【详解】A.原子表示式中,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表示质子数,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所以1mol该原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04 N A,故A错误;B. 1LpH=13的Ba(OH)2溶液中,溶液中的c(OH-)=0.1mol/L,而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水电离的OH-物质的量为1×10-13mol,故B错误;C.锌锰碱性电池中,锌为负极,其反应为Zn-2e-+2OH-=Zn(OH)2,当消耗13.0g锌即0.2molZn,应转移电子0.4N A,故C错误;D.丙烯和乙烯最简式均为CH 2,可认为28.0g均为CH2,氢原子数为4N A,故D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该题答案为D。
5.某有机物R的结构如右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R的分子式为C9H8O5B. R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 R能发生酯化、水解、加成反应D. 与R含有相同取代基的苯环上的位置异构体还有9种【答案】B【解析】【详解】A.R的分子式为C9H8O5,故A正确;B.R结构中含有-CH3结构,该结构中的氢原子最多只能有一个在平面内,故B错误;C.R中含有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含有苯环结构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 与R含有相同取代基的苯环上的位置异构体是指苯环的三个侧链不变,只是改变在苯环上的位置。
三个侧链均不相同,设为A、B、C,讨论位置:若ABC相邻,有三种,分别为ABC、ACB、CAB;若有两个相邻,另一个不相邻,3×2=6;若三个均不相邻,只有一种,所以一共有十种,除了R本身,还有九种,故D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该题答案为B。
6.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X的+1价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
元素X和Z形成化合物G,G中X和Z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16,有两种含Y元素的可溶性化合物E和F,在10mL1.0mol·L-1E溶液中滴加1.0mol·L-1F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F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X>Y>R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RC. X和Y的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不能完全溶于水D.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物制备Y的单质【答案】A【解析】【分析】从题干叙述可知,X的+1价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推得X为钠;R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R为碳族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关系,R为碳;元素X和Z形成化合物G,G中X和Z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16,Z应为硫;通过图像可知E:F:沉淀=1:3:4,可推得Y为铝。
【详解】A.钠与铝同周期,推得钠原子半径大于铝,碳位于钠和铝的上一周期,所以半径小,故A正确;B.碳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碳酸,为弱酸;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硫酸,为强酸;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酸性最弱,故B错误;C.钠单质与铝单质投入水中,若钠过量,与水反应可生成大量氢氧化钠,可以将铝全部溶解,故C错误;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来制备铝单质,而铝的氯化物为共价化合物,熔融不导电,不能被电解,故D错误。
综合以上分析,该题答案为A。
【点睛】必修部分元素周期表推断时,绝大部分考查常见、熟悉的物质,所以分析时从我们常见化合物入手。
7.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是强碱,常温下甲胺(CH3NH2·H2O)的电离常数为K b,且pK b=-lgK b=3.38。
常温下,在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和甲胺溶液,分别滴加浓度为0.1mol·L-1的盐酸,溶液的导电率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1代表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B. 在b、c、e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eC. b点溶液中存在c(H+)=c(OH-)+c(CH3NH2·H2O)D. 常温下,CH3NH3Cl水解常数的数量级为10-11【答案】D【解析】【详解】A. 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是强碱,甲胺(CH3NH2·H2O)为弱碱,同浓度的两种溶液中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的导电率大,所以曲线2为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故A错误;B. 体积为20mL、浓度为0.1mol·L-1的甲胺溶液,滴加浓度为0.1mol·L-1的盐酸,当滴加20mL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为强酸弱碱盐,促进水电离,此时水电离程度最大,即b、c、e三点中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B错误;C.b点溶液中溶质为CH3NH2·H2O和CH3NH3Cl混合物,比例关系不明确,故C错误;D.K a×K h=K w,CH3NH3Cl的水解常数为10-14/10-3.38=10-10.62,其数量级为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