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民族民间经典音乐
- 格式:pptx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20
藏族蒙古族歌曲
蒙古族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它以其独特的旋律、歌词和表演风格著称。
蒙古族歌曲通常反映了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和情感,包括牧歌、赞歌、叙事歌等多种形式。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蒙古族歌曲:
1. 《敖包相会》 -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蒙古族民歌,歌词描述了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和对彼此深深的思念。
2. 《天边》 - 这首歌曲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描绘了蒙古高原的壮丽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3.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这首歌曲是一首表达对家乡深情的歌曲,广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
4. 《四岁的红鬃马》 - 这首歌曲通过描绘一匹红鬃马的形象,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5. 《乳汁般的河流》 - 歌曲以乳汁般的河流比喻家乡的滋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6. 《蒙古人》 - 这首歌曲由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歌颂了蒙古民族的传统和精神。
7. 《草原夜色美》 - 歌曲描绘了草原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蒙古民族对自然的赞美。
8. 《牧歌》 - 蒙古族牧歌是一种传统的歌曲形式,通常在放牧时演唱,表达对自然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蒙古族的音乐和歌曲不仅在蒙古族中广为流传,也受到了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如果你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可以通过音乐平台、视频网站或者专门的民族音乐专辑来欣赏更多的蒙古族歌曲。
听中外民歌之感想民歌,人民之歌。
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会产生一类别人类自娱、文化流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
他们会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而社会学或大众俗称之为民歌。
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名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中外的民歌各有什么特色,为何到现在还处处传唱。
中国民歌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影响下,民歌的体裁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因此在中国民歌的演唱上,我们应该掌握它的风格特点及民歌演唱中的地方色彩,才能唱出味道来。
《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
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
《国风》中的民歌,大部分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实质,表达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斗争精神,如《伐檀》,它以辛辣的语言讽刺和诅咒了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在《硕鼠》中,更把剥削阶级比作贪得无厌的老鼠,刻画出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切齿痛恨和对于“乐土”、“乐园”的向往。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一个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从事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入乐的歌谣,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这些乐府民歌,多以描写民间疾苦为主演内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爱恨,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这一时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发展成为长短句和五言、七言体,并开始加进了乐器伴奏,《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述歌曲的产生,同时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民歌在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
唐代民歌的创作也相当繁盛,到了南宋讽刺性的歌谣多了起来······中国民歌的体裁形式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一、区分两首《茉莉花》江苏的《茉莉花》,其旋律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
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河北《茉莉花》,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调则更具有叙述性质。
它的速度缓慢,旋律的进行委婉。
民歌表演者为了加强对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时从戏曲音乐中汲取素材来丰富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后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贴切。
二、江苏民歌江苏民歌自身也有南北之分,苏北的《茉莉花》、苏南的《紫竹调》是最具有代表性,音乐演奏主要是二胡笛子,也就是江南丝竹,比较著名的有《云庆》《三落》《行街》等,有一首集大成于一身的曲子《姑苏风光》,现今的歌曲是简化版。
当然,江苏也有悲调的歌曲如《二泉映月》、《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三、新疆民歌新疆地区各族民歌的统称,各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
歌曲结构完整,规模较大,曲调悠长,情绪深沉,不少歌曲有着叙咏性的特点。
各民族民歌中,哈萨克族民歌和维吾尔族民歌是两种最活跃的民间音乐。
《阿拉木汗》《青春舞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四、哈克族民歌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
民歌在哈萨克族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
民歌艺术特点:哈萨克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谐歌、赞歌、哭歌、情歌等类冬不拉是哈萨克最主要的乐器。
民歌体裁:哈萨克族民歌安泛指歌曲。
这里指旋律优美、宽广,并有固定唱词和曲名的歌曲,又可分为“阔西安(牧歌)、“巴拉克西安”(渔歌)、“安给西安”(狩猎歌)、“玛罕拜特安(情歌)、“迪纳依安”(宗教歌)等。
民歌经典三十首民歌是一种民间音乐,因其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而备受人们喜爱。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经典的民歌作品,这些歌曲不仅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民歌的生动体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民歌经典三十首。
一、《茉莉花》《茉莉花》是一首流传广泛的中国民间歌曲,广为人知,被人们誉为“东方之花”。
在中国的文艺作品中,几乎每一个国家级的演出团体都一定要演唱这首歌曲。
它让人感受到了中国的浓郁的南方地区的风情。
二、《走进新时代》这是近些年来走红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充满着对新时代的赞颂和对未来的期许。
它提醒我们,新时代已经到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所期待和追求的时代。
而这首歌也深刻地阐述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复兴之路。
三、《卡路里》《卡路里》这首歌曲是源于蒙古族传统民谣,它展现了蒙古族生活的真实面貌,歌曲的旋律特别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非常清新动听的一首歌曲。
四、《葫芦兄弟》《葫芦兄弟》是一首儿童民歌,广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歌曲的轻快的旋律和朗朗的歌词,成为了儿童们心中的经典之作,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童年的乐趣。
五、《阳光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风雨后》是一首老少皆宜的民歌,这首歌的旋律非常动听,寓意也非常美好,它告诉我们,人生中无论遭受多少挫败,前方总有一片光明等待着我们。
六、《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戏曲歌曲,歌曲描绘了西汉末年项羽和虞姬的故事,旋律非常婉转动听,引人入胜,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一部分。
七、《马蜂儿》《马蜂儿》是一首源自于云南普洱的民歌,这首歌词优美动人,歌曲的旋律和歌声传递出了淳朴、自然和民族之间的深厚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央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八、《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是一首非常经典的爱情歌曲,旋律如流水般柔美动听,而且歌词也非常温馨动人。
这首歌曲告诉我们,爱情的美好,需要我们用心来感知,才能把爱情的美好完完整整地呈现出来。
九、《小白船》《小白船》是一首非常活泼的儿童民歌,歌曲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
不朽的音乐经典——中外名曲100首(2)1.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爱尔兰民歌)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原本是一支爱尔兰歌谣,经过作词作曲家的演绎,这首歌百年不衰。
看过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人,大概不会忘记海因切在思念母亲时唱的这首歌。
这支抒情委婉又包含着丝丝哀愁的歌,原是一首爱尔兰歌谣。
《夏天最后一朵玫瑰》,不仅激起了许多伟大作曲家的灵感,更是得到了众多歌唱家的喜爱,以至传唱百年而不衰。
每当我听起这首歌,似乎都能感到夏日凉风在耳边轻轻掠过,午后阳光,温暖的照着最后一朵玫瑰,但也无力挽留住它的凋谢。
英俊少年独特的情怀和阳光的气息,使这首包含着淡淡哀愁的歌抒情委婉又哀而不伤。
悦耳动听的旋律,情感挚的演唱,轻轻拨动着听者的心弦。
热情的夏天已经悄悄走远,秋天带着凉意来临了,这个容易触动情怀的季节,让我更怀念温暖的夏日阳光。
生命是多么美好,是多么快乐,当看着曾经的美好渐渐凋落,挽也挽不回它的枯萎,多想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多停留一刻。
这首歌清幽婉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2.天鹅(圣桑)《天鹅》由大提琴独奏,两架钢琴伴奏。
是三段式结构,出自夏尔·卡米尔·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
《天鹅》是我们熟悉并为之感动的优雅、温柔的大提琴曲,它出自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由十四首独立的短小乐曲组成。
《天鹅》是第十三首,它不仅是一首大家所熟悉的脍炙人口的名曲,也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允许在他生前叫人演出的乐曲,被视作圣桑的代表作品,这首大提琴曲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甚至被改编为芭蕾舞《天鹅之死》。
此曲由大提琴演奏的主题旋律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任何装饰。
此曲可以说是圣桑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作,正是这简单和轻描淡写的旋律才符合天鹅本身的气质,因为天鹅的品性就是善良勇敢、一往情深,没有多余的杂念。
3.天鹅湖(柴科夫斯基)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4幕,作于1876年。
这是柴可夫斯基所作的第一部舞曲,取材于民间传说,剧情为: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
世界各国民歌的特点及作品赏析英国民歌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
人口的80%是英格兰人,还有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等。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历史上英国和爱尔兰曾居住着凯尔特、朱特、盎格鲁、撤克逊和诺曼等民族,国世纪时法国北部某些地区也曾辖属于英国。
爱尔兰独立后,英国与爱尔兰仍有不少微妙联系,因此英国音乐文化较为复杂。
英国民歌是七声自然调式,还有很多是五声音阶的调式,曲调具有哀愁伤感的特色。
英国的民间乡土音乐还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风俗习惯和基督相结合垢特色,有圣诞颂歌“凯罗尔”和在节日里围着花柱跳舞的摩里斯舞曲。
I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的民间音乐独具特征,以至一直吸引着像海顿、贝多芬、格林卡等许多卓越的音乐家对这些民间音乐的兴趣。
在英国、苏格兰的民间音乐中,叙事体裁有着重要意义,苏格兰民间音乐的特点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调式,旋律丰富,节奏明显。
爱尔兰民间音乐的调式是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为基础的,其中五声音阶的因素明显突出。
爱尔兰民歌中有很多独特的五拍子和拍子节奏,从中可看到古老说唱所留下的痕迹。
作品赏析《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民歌是苏格兰民歌中的佳作,由于这个曲子出现在美国40年代影片《魂断蓝桥》里,使这首歌曲在世界范围内已家喻户晓。
这首歌还有一个名字叫《一路平安》,人们习惯在和朋友告别时演唱这支歌。
这首歌的歌词是由18世纪苏格兰著名的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原苏格兰古老民歌《过去的好时光》而写的。
歌曲为2/4拍,采用典型的苏格兰五声调式写成。
歌曲分为AB两段,前八小节是A段,B段是副歌部分,歌曲结构规整,节奏鲜明,其特点是以附点的节奏型贯穿全曲。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婉转,情感丰富,歌词纯朴自然,深切感人,歌曲还通过副段重复的歌词,更加渲染了分别时依恋不舍和分别后思恋之情的气氛,此歌唱出友谊地久天长的主题。
这首歌还有三拍子的记谱,电影《魂断蓝桥》中就是以三拍子的圆舞曲出现的。
意大利民歌意大利人的性格热情豪放,喜欢歌唱,意大利的音乐有着悠久的传统,也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
民族民间音乐简述山歌音乐的艺术特征:1.坦率、直露的音乐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
山歌抒发的是歌唱者心中郁积已久而不得不发的强烈感情,因此,它的音乐并不过多的讲究形式上的修饰,表现手法较单纯,主要为抒发感情。
2.山歌多无规整节拍,节奏悠长、自由。
唱词陈述部分有规律的密集型节奏,与感情咏叹时的自由延长音形成了密集与宽放、规律与自由的鲜明对比。
有规律的节奏与自由的节奏交错,是山歌最鲜明的特点。
3.高亢的曲调。
山歌具有跳进多、起伏大、音域广、音区较高的特点。
往往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4.山歌最典型的曲式结构是二句体和四句体乐段结构。
北方山歌大多为对应性的二句体结构,如信天游,花儿。
南方山歌则常见四句结构,这些四句结构多为二句结构的发展。
山歌的乐句结构常常出现句幅比例和节奏安排不对称现象,使山歌的音乐显得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具体手法有自由延长音,如《红菱牵到藕丝根》;加垛,如《跟着太阳一路来》;前后夹腔,如《弥渡山歌》。
戏曲音乐的构成要素:戏曲的音乐,包括声乐方面的唱腔和念白、器乐文武场面的伴奏和各种过场音乐等。
其中,声乐居主导地位。
戏曲唱腔大致有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与戏剧性唱腔。
抒情性唱腔字少腔多,旋律性强,长于抒发内心的感情,常用于剧中主要人物的大段独唱;叙事性唱腔字少腔多,朗诵性强,长于叙述、对答,常用于小段的独唱或对唱;戏剧性唱腔在节奏的对比、变化方面有极大的灵活性,长于表现激昂的强烈情感,也多用于剧中主要人物的独唱。
戏曲乐队的特点是少而精,组织传统习惯上分为文场与武场两类,文场即管弦乐部分,武场即打击乐部分。
文场除为唱腔伴奏外,还演奏器乐曲牌、过门等过场音乐;武场主要是配合演员的身段表演,表现人物的思想情绪、烘托舞台气氛,并起到场次、段落以及唱、念、做、舞之间的转换和衔接作用。
戏曲音乐中各种各样的器乐曲牌,以及打击乐的各种锣鼓点,构成了戏曲中的场景音乐。
场景音乐一般分为粗、细两类。
20首俄罗斯经典民歌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音乐似乎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俄罗斯音乐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悠扬而富有感染力的曲调,对世界民间音乐创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民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而俄罗斯民歌表现的民歌不论是题材、形式、风格都非常广泛多样,而且表现力极为丰富。
悠扬的而带点忧郁的小调加上浑厚的男高音往往具有很强的空间感,仿佛让人置身于广阔的大地上,十分富有张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那些充满异域风情而又熟悉的旋律……1.《贝加尔湖畔》随着李健温暖的嗓音响起,这首空灵悠扬的歌曲就一直萦绕在耳边久久不能散去。
俄罗斯风格的民谣曲风,加上李健温暖的声音,将聆听者带入贝加尔湖畔的美景,仿佛置身于其中的浪漫故事。
李健的声音清亮而有质感,在技巧上的把握与运用,更使得他的歌声飘逸而空灵,因此《贝加尔湖畔》中的那丝宁静,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
2.《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苏联歌曲之一。
歌曲作词者为米哈伊尔·马都索夫斯基,作曲为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是1956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主题曲。
3.《喀秋莎》《喀秋莎》是一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就流传于俄国的歌曲,在第二次大战时常被前线男儿当作军歌唱诵。
该曲描述一个叫“喀秋莎”的女孩对在边防军服役的爱人早日归来的思念和盼望之情。
4.《红莓花儿开》《红莓花儿开》是一首俄国的歌曲,由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杜那耶夫斯基谱曲,它是前苏联电影《幸福生活》的一首插曲。
《幸福生活》这部电影摄制于1950年,它描写了集体农庄里青年人的劳动、生活和爱情。
5.《三套车》《三套车》表现了马车夫深受欺凌的悲惨生活。
当时,俄罗斯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马车成了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马车夫的生活也格外漂泊。
在歌曲《三套车》中,马车夫奔波在寂寞的长途,唱出了忧伤,苍凉的旋律。
6.《小路》《小路》诞生于前苏联卫国战争最艰难的1941年,一位采木场的姑娘给她远在前线与德寇作战的男朋友写的一首爱情诗。
世界民族民间音乐第一章亚洲音乐第二章非洲音乐第兰章拉丁美洲音乐第四章欧洲备乐第五章外国民歌第一章亚洲音乐一、印度尼西亚和印度音乐:(一)印度尼西亚:1、甘关兰:是印度尼西亚传统锣鼓合奏乐的总称,是一种以各种敲击乐器为主的器乐大合奏,特色乐器有芒锣类和排琴类,被称为“锣群文化”。
代表作品:《狮子舞》2、演唱形式:“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与16世纪出入的葡萄牙音乐融合的产物。
代表作品:《星星索》《梭罗河》;3、乐器:安格隆:源于印度尼西亚,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播奏和击奏乐器。
代表作品:《鹦鹉》。
(二)印度:印度民间音乐与宗教、神话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古典音乐更为突出。
“拉格”是旋律;“塔拉”是节奏、节拍的总称。
印度音乐有着丰富多样的器乐体系,称为“弦乐之国”。
乐器:1萨朗吉:印度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
代表作品:印度拉贾斯坦著名民间《欢迎》;2西塔尔:是印度最流行的拨弦乐器,琴身呈梨形,音域达三个八度,多用于印度古典音乐的独奏或伴奏。
西塔尔演泰大师:香卡代表作品:《深情》。
二、日本音乐:1、雅乐:雅乐指的是历代宫廷中的伴奏音乐,雅乐包括融合了从中国和朝鲜等国家传入的音乐、日本原来固有的音乐和日本王公贵族创作的音乐。
雅乐的著名乐曲:《平调越天乐》《兰陵王》《纳曾利》等。
2、能乐:能乐包括能与狂言,能是一种严肃的音乐剧,是音乐、舞蹈、戏剧相结的综合艺术;狂言是以滑稽为主的台词剧,音乐成分少,篇幅较短。
3、歌舞伎: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是一种融舞蹈、对白、歌唱、器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4、民谣:民谣反映了广大民众生活、生产劳动和各种习俗的方方面面,表达了他们丰富生多样的思想感情。
代表作品:日本民歌《樱花》《红蜻蜓》《拉网小调》;5、日本乐器及其音乐:(1)琵琶乐:日本的琵琶乐大致有盲僧琵琶、平曲、萨摩琵琶(浔阳江》);(2)筝曲:(3)尺八乐是吹管乐器;代表作品:《巢鹤铃木》《真虚灵》《鹿之远音》。
音乐知识各地民间音乐(1)西北民歌:代表曲目:青海的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陕西民歌《脚夫调》《赶牲灵》《三十里铺》,山西民歌《刨洋芋》。
风格特点:旋律高亢悠长,起伏较大,节奏较自由,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2)中原民歌代表曲目: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江苏民歌《茉莉花》(3)南方民歌代表曲目:云南民歌《弥渡山歌》《小河淌水》,浙江民歌《对花》《对鸟》,湖北民歌《幸福歌》风格特点:歌词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蒙古民歌代表体裁:长调《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嘎达梅林》《森吉德玛》西藏民歌代表作品:《北京有个金太阳》《北京的金山上》《宗巴朗松》(西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
)维吾尔族民歌代表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牡丹汗》《阿拉木汗》《新疆好》《达坂城的姑娘》各民族代表乐器:藏族(扎木聂)蒙古(马头琴)维吾尔族(冬不拉、弹布尔、手鼓)二、中国民间器乐1.民间器乐的演奏形式有独奏、重奏、合奏。
2.鼓吹乐:又称“鼓乐”,是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
分为黄门鼓吹(用于宫廷宴饮)、骑吹(用于帝王贵族的马上演奏)、短箫铙歌(用于祭祀狩猎)、横吹(用于随军演奏)四大类。
3.吹歌:是鼓吹乐的一个类别。
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之以打击乐器。
因多采用民歌或戏曲唱腔,所以有吹歌的名称。
4.打溜子: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
演奏乐器有: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
乐曲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劳动生活情景。
代表曲目《锦鸡出山》。
5.江南丝竹6.广东音乐三. 中国戏剧、曲艺世界三种古老戏剧艺术,即: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京剧:1、从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算起,至今有二百多年。
2、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3、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四大艺术特征:唱、念、做、打。
5、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