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水杯的人机工程学改进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09 MB
- 文档页数:11
便携式过滤水杯——安全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院系: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班级:安全B113班专业:安全工程指导老师:姚建设计学生:王宇刘嵘郭亚军高昊设计时间: 2013年12月2日目录1 技术背景 (3)1.1现有技术 (3)1.1.1国内现有技术 (3)1.1.2国外现有技术 (3)1.2产品现有状况 (4)1.2.1产品国内现有状况 (4)1.2.2产品国外现有状况 (4)1.3存在的问题 (4)2 设计原理 (5)2.1设计方案 (5)2.2设计原理 (5)2.3产品特点 (5)2.4创新点 (6)3 产品功能 (7)3.1产品结构 (7)3.2产品功能 (9)3.3产品优缺点 (10)3.3.1产品优点 (10)3.3.2产品缺点 (11)3.4使用方法 (11)3.5使用注意事项 (11)4 市场应用价值 (12)5 展望 (12)5.1结论 (12)5.2不足 (12)5.3 展望 (12)5.4心得 (13)1 技术背景该技术灵感来自于家用过滤式纯水机,其中的过滤芯主要用来去除水中的杂质、泥砂、发出异味或其他不利于口感的物质,主要是自备井的供水净化不够( 近年来在一些相对较远的小区有不少自备井供水 ) 或是高位水箱、管道输入中的二次污染造成,也有些是水质硬度造成的水垢等 ( 有时尽管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任何颗粒状悬浮物,但是如果在家用水龙头的下方接上一个过滤器,很快就可以看到会有一些污物 ) 。
在很多中小城市或乡镇,水质不够洁净,过滤处理是必要的;微孔滤膜对于已经很洁净的供水,如果要进行超滤、反渗透处理,过滤作为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
1.1现有技术1.1.1国内现有技术我国国内纯水机厂家一般采用五级过滤(台湾采用八级过滤),滤芯分别是:1,PP棉(聚丙烯喷融形成,孔径10mm)2、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最能达到净水要求的是椰壳活性炭,张力大,吸附能力好,孔径10mm)3、椰壳活性炭棒(高压缩活性炭,孔径5mm)4,RO逆渗透膜(终极净水核心,孔径只有0.0001mm,必须要增压泵加压水才能通过,经RO膜过滤过的水可达到生饮效果)5,后置活性炭(孔径10mm改善水的口感)6、碱化滤芯(可要可不要,主要看自己的要求,要喝碱性水可以添加,要喝纯净水就不用)。
便携式过滤水杯——安全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院系: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班级:安全B113班专业:安全工程指导老师:**设计学生:王宇刘嵘郭亚军高昊设计时间: 2013年12月2日目录1 技术背景 (3)1.1现有技术 (3)1.1.1国内现有技术 (3)1.1.2国外现有技术 (3)1.2产品现有状况 (4)1.2.1产品国内现有状况 (4)1.2.2产品国外现有状况 (4)1.3存在的问题 (4)2 设计原理 (5)2.1设计方案 (5)2.2设计原理 (5)2.3产品特点 (5)2.4创新点 (6)3 产品功能 (7)3.1产品结构 (7)3.2产品功能 (9)3.3产品优缺点 (10)3.3.1产品优点 (10)3.3.2产品缺点 (11)3.4使用方法 (11)3.5使用注意事项 (11)4 市场应用价值 (12)5 展望 (12)5.1结论 (12)5.2不足 (12)5.3 展望 (12)5.4心得 (13)1 技术背景该技术灵感来自于家用过滤式纯水机,其中的过滤芯主要用来去除水中的杂质、泥砂、发出异味或其他不利于口感的物质,主要是自备井的供水净化不够( 近年来在一些相对较远的小区有不少自备井供水 ) 或是高位水箱、管道输入中的二次污染造成,也有些是水质硬度造成的水垢等 ( 有时尽管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任何颗粒状悬浮物,但是如果在家用水龙头的下方接上一个过滤器,很快就可以看到会有一些污物 ) 。
在很多中小城市或乡镇,水质不够洁净,过滤处理是必要的;微孔滤膜对于已经很洁净的供水,如果要进行超滤、反渗透处理,过滤作为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
1.1现有技术1.1.1国内现有技术我国国内纯水机厂家一般采用五级过滤(台湾采用八级过滤),滤芯分别是:1,PP棉(聚丙烯喷融形成,孔径10mm)2、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最能达到净水要求的是椰壳活性炭,张力大,吸附能力好,孔径10mm)3、椰壳活性炭棒(高压缩活性炭,孔径5mm)4,RO逆渗透膜(终极净水核心,孔径只有0.0001mm,必须要增压泵加压水才能通过,经RO膜过滤过的水可达到生饮效果)5,后置活性炭(孔径10mm改善水的口感)6、碱化滤芯(可要可不要,主要看自己的要求,要喝碱性水可以添加,要喝纯净水就不用)。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水杯的人机工程学改进设计系(部)机械工程系学科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班级12-27(1)班错误!未指定书签。
姓名郭新雯学号2012231106指导教师金葵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目录摘要 (2)1、前言 (2)2、人和水杯的人机关系 (3)3、水杯的类别及外形设计 (5)3.1水杯的类别 (5)3.2水杯的外形设计 (6)4、水杯的设计原则 (6)5、水杯的设计 (7)5.1水杯的材料选用 (7)5.2水杯的尺寸设计 (7)5.3杯子的重量设计 (8)5.4水杯的防滑设计 (8)5.5水杯的防漏设计 (9)5.6水杯的杯底设计 (10)6、总结 (11)7、参考文献 (12)摘要众所周知,人是离不开水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水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它只是盛水的工具,逐渐地更在乎它的质量、外观、性能等等。
根据需求对现在的水杯进行改进设计,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对其做一些“人性化”的改善,以求在我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能有一个舒适的生活使用方式。
本设计通过对使用水杯的主要人机关系进行实测和整改设计。
运用了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考虑其外观、质量、性能等能适合人的生活方式,人与水杯系统综合的宜人性,借鉴一般水杯的设计的情况,取长补短,使之达到美观、安全、、舒适、合理的效果。
关键词:水杯;人性化;设计;1、前言1.使用要方便、舒适。
水杯的主要功能是喝水,所以要合理布置各部分位置,尽可能满足人们舒适地饮水。
2.要保证安全,水杯要防漏、防滑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水杯应采用防漏设计处理,杯身材料应采用防滑材料,以免水杯漏水、易滑影响人们使用。
3.要简单美观。
水杯所占用的空间面积不大,所以应外观简单且内部易清洁4水杯的设计应以人体工学原理出发,考虑减轻使用劳动强度,方便使用。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智能水杯设计方案# 智能水杯设计方案## 一、引言智能水杯是一种结合了智能化技术和传统水杯功能的新型产品。
它能够监测水杯中的水量、温度和喝水习惯,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提供相关数据分析和提醒。
本文将介绍智能水杯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用户体验等方面。
## 二、硬件设计### 1. 功能需求智能水杯的硬件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容量监测:能够精确地监测水杯中的水量,实时显示在水杯外侧。
- 温度监测:能够实时监测水杯中水的温度,并以数字形式显示在水杯外侧。
- 智能提醒:根据用户的喝水习惯,定时提醒用户喝水,提高用户的饮水量。
- 防漏设计:采用密封设计,防止水杯泄漏,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 2. 硬件架构智能水杯的硬件架构包括以下组件:- 容量传感器:负责监测水杯中的水量,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
- 温度传感器:负责监测水杯中水的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
- 控制单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和提醒功能。
- 显示屏:负责显示水杯中的水量和温度等信息。
- 高容量电池:为智能水杯提供持久的电力支持。
### 3. 外观设计智能水杯的外观设计应注重以下方面:- 人性化设计:舒适的手感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造型,使用户持握时更加轻松舒适。
- 简洁大方:采用简约的外观设计风格,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 可定制化:外观材质和颜色可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定制。
## 三、软件开发### 1. 功能需求智能水杯的软件开发需要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用户的喝水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饮水习惯。
- 提醒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义喝水提醒设置,包括提醒时间和提醒方式等。
- 数据同步:将智能水杯中的数据与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同步,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中随时查看自己的喝水数据。
茶杯的创新设计思路与实践案例分享一、设计思路茶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其设计通常以满足基本使用需求为主。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茶杯的设计也需要考虑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和人性化设计。
以下是一些创新设计思路:1.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茶杯可以集成温度监测、智能提醒饮水等功能,使使用者无需手动操作,轻松掌握饮水量和温度。
2. 个性化定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材质、颜色、图案的茶杯,甚至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为用户定制专属茶杯。
3. 环保材料: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茶杯,减少塑料污染,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4. 人性化设计:考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如防烫手、防漏水、便携易携带等,使茶杯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更加舒适。
二、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个实际的设计案例:智能环保保温茶杯。
1. 功能特点:a. 智能化:内置温度传感器和芯片,可实时监测水温并提醒用户饮水,同时可以连接手机APP,实现远程操作。
b. 保温功能:采用优质保温材料,确保饮品温度持久保鲜。
c. 环保材料:采用可回收材料制作,并附带环保使用说明,引导用户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d. 人性化设计:杯盖可拆卸成小杯,方便携带;杯身为防烫手设计,使用舒适;配有便携式收纳袋,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享用茶饮。
2. 用户反馈:a. 一位上班族表示,该茶杯的智能化功能让他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
b. 一位家长表示,孩子很喜欢这款茶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喝茶的工具,更是一个可以提醒他们多喝水、保持健康的伙伴。
c. 环保材料的采用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赞赏,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消费行为,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创新设计思路和实践案例表明,茶杯的设计可以从智能化、个性化定制、环保材料和人性化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改进。
通过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和提高使用体验,茶杯的创新设计将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环保意识。
便携式过滤水杯——安全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院系: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班级:安全B113班专业:安全工程指导老师:姚建设计学生:王宇刘嵘郭亚军高昊设计时间: 2013年12月2日目录1 技术背景 (3)1.1现有技术 (3)1.1.1国内现有技术 (3)1.1.2国外现有技术 (3)1.2产品现有状况 (4)1.2.1产品国内现有状况 (4)1.2.2产品国外现有状况 (4)1.3存在的问题 (4)2 设计原理 (5)2.1设计方案 (5)2.2设计原理 (5)2.3产品特点 (5)2.4创新点 (6)3 产品功能 (7)3.1产品结构 (7)3.2产品功能 (9)3.3产品优缺点 (10)3.3.1产品优点 (10)3.3.2产品缺点 (11)3.4使用方法 (11)3.5使用注意事项 (11)4 市场应用价值 (12)5 展望 (12)5.1结论 (12)5.2不足 (12)5.3 展望 (12)5.4心得 (13)1 技术背景该技术灵感来自于家用过滤式纯水机,其中的过滤芯主要用来去除水中的杂质、泥砂、发出异味或其他不利于口感的物质,主要是自备井的供水净化不够( 近年来在一些相对较远的小区有不少自备井供水) 或是高位水箱、管道输入中的二次污染造成,也有些是水质硬度造成的水垢等 ( 有时尽管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任何颗粒状悬浮物,但是如果在家用水龙头的下方接上一个过滤器,很快就可以看到会有一些污物 ) 。
在很多中小城市或乡镇,水质不够洁净,过滤处理是必要的;微孔滤膜对于已经很洁净的供水,如果要进行超滤、反渗透处理,过滤作为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
1.1现有技术1.1.1国内现有技术我国国内纯水机厂家一般采用五级过滤(台湾采用八级过滤),滤芯分别是:1,PP棉(聚丙烯喷融形成,孔径10mm)2、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最能达到净水要求的是椰壳活性炭,张力大,吸附能力好,孔径10mm)3、椰壳活性炭棒(高压缩活性炭,孔径5mm)4,RO逆渗透膜(终极净水核心,孔径只有0.0001mm,必须要增压泵加压水才能通过,经RO膜过滤过的水可达到生饮效果)5,后置活性炭(孔径10mm改善水的口感)6、碱化滤芯(可要可不要,主要看自己的要求,要喝碱性水可以添加,要喝纯净水就不用)。
创新作业设计报告课题:智能水杯设计方案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11电信本一班姓名:***学号:************日期:2013.12.24目录一.设计名称 (2)三.设计背景 (2)四.组件说明 (2)1.冷热感应器 (2)1.1加入器制冷装置 (3)1.2加热器 (3)2.制冷器 (3)3.中央控制系统 (3)4.时间表 (3)5.外部的冷热器 (3)6.屏幕 (3)7.充电电池和充电电源 (3)8.遥控器装置 (4)五.方案实现 (4)1.自动模式 (4)2.手动模式 (4)一.设计名称智能水杯设计方案二.设计材料隔热水杯材料1个屏幕1只冷热感应器2个加热系统1个制冷系统1个中央控制系统1个时间表1个保温系统1个充电电池1个充电电源1个遥控装置1个三.设计背景我们普通的水杯,不能加热,也不能制冷,夏天想喝一点凉水,必须要借助冰箱或者冰柜来制冷,使用起来及其不方便,特别是在外出的时候,这个方法根本不行;而到了冬天要喝热水,必须要加热,就算是加热了,一会儿变凉,这样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本人根据种种的客观原因,克服这些因素,设计了一个智能的水杯,这个水杯,不仅能给水保温,而且还能给水加热和制冷。
四.组件说明1.冷热感应器在水杯底,加上一个冷热感应器,之所以要在水杯的底部设置感应器,而不在杯子的其他地方设置感应器,是因为,如果在其他地方加感应器可能在某种情况的影响下,比如说在顶部的话,就可能因为水不满的情况下导致测试结果不准。
所以综合各种情况考虑,在瓶底加上感应器是最佳的选择。
1.1加入器制冷装置在水杯内胆周围加上加热器和制冷装置,当然加热源和制冷源分别只有一个,我们要实现要给水杯周围都要实现加热和制冷我们要通过其他的组件辅助完成。
下面我们分开阐述加热器和制冷器的功能的实现。
1.2加热器首先,我们的加热核心——加热器是必须要有的,这一环节我们重点解释一下如何实现如何给整个内胆加热,我们需要一个导热性极好的材料,这个材料必须能耐高温,具体是什么材料,因为涉及到诸多的专业知识,我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安全人机工程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水杯的人机工程学改进设计
系(部) 机械工程系
学科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班级12—27(1)班
姓名郭新雯
学号2012231106
指导教师金葵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目录
摘要 (2)
1、前言 (2)
2、人和水杯的人机关系 (3)
3、水杯的类别及外形设计 (5)
3.1水杯的类别 (5)
3。
2水杯的外形设计 (5)
4、水杯的设计原则 (6)
5、水杯的设计 (7)
5.1水杯的材料选用 (7)
5。
2水杯的尺寸设计 (7)
5。
3杯子的重量设计 (8)
5。
4水杯的防滑设计 (8)
5。
5水杯的防漏设计 (9)
5.6水杯的杯底设计 (10)
6、总结 (11)
7、参考文献 (12)
摘要
众所周知,人是离不开水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水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它只是盛水的工具,逐渐地更在乎它的质量、外观、性能等等。
根据需求对现在的水杯进行改进设计,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对其做一些“人性化”的改善,以求在我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能有一个舒适的生活使用方式。
本设计通过对使用水杯的主要人机关系进行实测和整改设计.运用了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考虑其外观、质量、性能等能适合人的生活方式,人与水杯系统综合的宜人性,借鉴一般水杯的设计的情况,取长补短,使之达到美观、安全、、舒适、合理的效果。
关键词:水杯;人性化;设计;
1、前言
1。
使用要方便、舒适。
水杯的主要功能是喝水,所以要合理布置各部分位置,尽可能满足人们舒适地饮水.
2。
要保证安全,水杯要防漏、防滑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水杯应采用防漏设计处理,杯身材料应采用防滑材料,以免水杯漏水、易滑影响人们使用.
3。
要简单美观。
水杯所占用的空间面积不大,所以应外观简单且内部易清洁4水杯的设计应以人体工学原理出发,考虑减轻使用劳动强度,方便使用.
2、人和水杯的人机关系
人手是由骨、动脉、神经、韧带和肌腱等组成的复杂结构,手指由小臂的腕骨伸肌和屈肌控制,这些肌肉由跨国腕道的腱连到手指,而腕道由手背骨和相对的横向腕韧带形成,通过腕道的还有各种动脉和神经.腕骨与小臂上的桡骨及尺骨连向木质一侧,而尺骨连向小指一侧。
男女不同年龄的握力
女16202314239-276 182********-562
20218330938-285
23226338264-301
25230343268—305
3、水杯的类别及外形设计
3。
1水杯的类别
水杯可以根据材料分类,比如陶瓷杯、玻璃杯、塑料杯、不锈钢杯、木鱼石杯、景泰蓝杯等。
可以根据功能分类,比如日用杯、广告杯、促销杯、保健杯等
可以根据寓意分类,比如合欢杯、情侣杯、夫妻杯等。
可以根据工艺分类,比如单层杯、双层杯、真空杯、纳米杯、能量杯、生态杯等。
3.2水杯的外形设计
古代的茶碗:很好的运用了下面像盘子一样的托盘,以免烫手以及水满后流至他处。
表面有凹凸的水杯:形态经过精心设计与测试,符合人体工程学,表面的凹凸给人端拿带来方便。
有便携杯盖的水杯:便携式的杯盖刚好手指能够通过勾起,给人携带提供很大的方便,适合大众的使用,尤其是短途的外出备水更是合适
儿童用水杯:内部放置吸管,能够很好的方便给孩子使用,人性化的设计,避免孩子因喝水而被呛到。
戒指型把手的水杯;此种水杯把手设计如同戒指,给人很新颖的感觉。
4、水杯的设计原则
水杯的材料要求低碳环保易得,符合现如今的消费需求;
水杯尺寸应符合人体尺寸,方便人们的掌握;
质量较为轻盈,减少使用者扥劳动强度;
水杯的杯身,手柄设计合理,使人们掌握方便舒适;
水杯应能够防滑防漏水;
选择材料易于清洁,表面保持整洁
5、水杯的设计
5。
1水杯的材料选用
聚乙烯,聚乙烯外观上是白色蜡状物体,微显角质状,无臭无味无毒,制品不透明等,其为4号可循环标志,说明这种材料不可再利用或加热使用,耐热性不强,为低密度聚乙烯。
聚乙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做成杯子,其采用的加工工艺为注塑。
低密度聚乙烯采用高压法制的,这种方法所得的聚乙烯,由于密度小,结晶度低,各项力学性能较低,但韧性良好。
良好的韧性对于本次的设计的握力杯尤其重要。
经常挤握力杯,如果没有良好的韧性则容易从坚硬处裂开.而杯盖所需的各项力学性能较好,所以杯盖需采用另一中材料为共聚氯乙烯,它有比聚乙烯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5。
2水杯的尺寸设计
从杯子上的大小来说,没有把柄的杯子的大小一般说来直径在65mm左右比较合适,从人的平均身高在170—-175cm之间,人们的能握住的手掌长度一般是在200m m 左右,而握起直径在65m m左右的杯子是比较合适的。
从杯子的视觉上来说,除了杯子的大小外,杯子的高度在160mm左右对杯子的视觉观赏性是比较好的通常情况使用的规格容量
杯子的三视图
5.3杯子的重量设计
首先杯子的自身重量来说,杯子不能过重,理论上从人机工程关系上来说,就是要杯子越轻越好,这样就更容易把杯子握起来,杯子的轻重就要从材质的使用不同而定,一般来说用塑料制成的杯子重量比较轻,用陶瓷制成的杯子比较重些,用薄的塑料制成的杯子比较合适。
5。
4水杯的防滑设计
从杯子的自身构成上来说,杯子外壁的中间部分和杯子盖子不得过于光滑。
一般都是握住杯子外壁的中间位置,当有时人不小心把杯子盖扭得过紧时,如果盖子
外壁太过于光滑,那么人们就要很费力的才能打开杯子的盖,按照杯子的人机工程学上的关系,在杯盖和杯子的中部外壁装饰出游一些凹凸圈的纹理,或者采取特别的凹凸装饰设计,增大手掌与杯身的摩擦力这样就解决问题了,而我才用的是水杯杯身为曲线型弯曲状以增大摩擦力,而且杯身的弧度,符合人机工程学,使手能更好的握住杯身.
5。
5水杯的防漏设计
如果水杯的杯盖设计得不够严密,则杯子就会漏水,为了防止漏水可以增大杯盖和杯身的紧密连接性,有的水杯设计在杯盖上有4个小爪,可以更好的抓紧杯身,密封性能好,保温性能强,而多数防漏水设计则采用在杯帽上采用螺纹设计,在旋转杯帽时以增大杯帽与杯身的连接性以达到防漏水设计。
5。
6水杯的杯底设计
为了使得水杯能够很稳定地放在桌面上,不至于请到,因此在水杯的杯底内部
向里凹进。
杯沿设计时杯口边缘时凹进去的,符合外形与人机的设计,增加了嘴唇的舒适感。
另外:杯盖上的喝水嘴方便使用者喝水;杯盖上有绳扣设计,方便使用者携带;杯盖上有刻度可以方便使用清楚喝了多少的水;水杯应该设计有滤网,以便于能把茶叶滤除方便使用者喝水。
6、总结
在这个课程设计上,我针对的对象主要是饮用塑料握力水杯的设计,因为在多数水杯的使用情况存在这样的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各种水杯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不
(完整word版)水杯的人机工程学改进设计能把众多的优点集于一身,因此要把某些水杯不喝了的部分进行改良:
一、杯身笔直没有螺纹和弧形的水杯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话使用者在使用水杯时就很容易滑落,如若改成上设计,把杯身改成弧形,杯盖内部设计成螺纹,这样的话就很好的增加了摩擦力,便于使用者使用.
二、水杯的高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则使用不方便灵巧,过矮则盛水量较少,且水杯的重量不宜过重,适宜采用塑料材料。
三、水杯还应该方便携带,外形也应该简单大方。
7、参考文献
[1].安全人机工程学/张力,廖可兵主编—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全
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规划教材
[2]《塑料材料学>主编张克惠。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AOTUCAD2002实战指导》 .主编张永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