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14
- 格式:ppt
- 大小:6.99 M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同底数幂的乘法》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幂的运算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理解幂的运算性质,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为后续学习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定义等知识。
他们对于幂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掌握幂的运算性质。
2.能够熟练地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2.幂的运算性质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案例和习题3.笔记本和计算器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2^5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引发学生思考,引出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用具体的案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讨论,给予指导和鼓励。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的推广,即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
通过案例和习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运算性质,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 整式的乘法
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在掌握了有理数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为学习整式的乘法运算打下基础.本课时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的探究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教学中注意适当复习幂、指数、底数等概念,要引导学生弄清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n n
n n
n 个可以写成【课堂引入】
问题 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千万亿(1015)次运算,它工作103 s 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在2010年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雄居第一,其实测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 570万亿次. 它工作103 s 可进行运算的次数为1015×103.怎样计算1015×103呢? 1810
101010⨯⨯
⨯个
1018.
试一试,闯一闯:
(1)23×24=
(2×2×2)×(2×2×2×2)(2)73×74=____________。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第一篇: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一个基本性质(法则),又是幂的三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其他两个性质和整式乘法的学习便容易了.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又是整式乘法的重要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了解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能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进行运算(指数指数字)。
2.过程与分析目标:(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在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的意义的基础上,“发现” 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和抽象的能力;(3)能用字母式子和文字语言表达这一性质,知道它适用于三个和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
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的理解与推导。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练习巩固法。
学法:观察分析;探究归纳;练习巩固。
五、教学过程1.感受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必要性引言: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本章我们将学习整式的乘法及整式的乘法密切相关的因式分解。
为此,我们首先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
问题1 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千万亿(10)次的运算,它工作10s可进行多少次运算?153(1)如何列出算式?(2)10的意义是什么?(3)怎样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要求学生写出解答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明确算理。
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能够熟练运用性质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推导运算性质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用文字概括运算性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会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关计算.教学难点:在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化归思想(二)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在a n这个表达式中,a是什么?n是什么?当a n作为运算结果时,又读作什么?参考答案:a是底数,n是指数,a n又读作a的n次幂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知讲解探究1:光的速度约是3×108m/s,太阳光照射到地面表面所需时间约是5×102s,那么(3×108)×(5×102)表示什么?探究2:现代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是一个由1000多亿颗大大小小的恒星和大量气体及尘埃组成的巨大盘状系统,中间厚、四周薄,就象一块“铁饼”,“铁饼”的直径达10光年,1光年是光在空气中1年传播的距离,那么请你算算:1光年约是多少千米?,银河系的直到约多少千米?探究3: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那么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做一做:1.计算下列各式:10×104;104×105;103×105参考答案: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得到:10×104 =105;104×105=109; 103×105=108;如:103×105=(10×10×10) ×(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82.怎样计算10m•10n(m、n是正整数)参考答案:10m×10n=(10×10×...10×10) ×( 10×10× (10)=( 10×10×…×10)=10m+n所以:10m•10n=10m+n(m、n是正整数)3.当m,n是正整数时2m•2n等于什么?参考答案:通过三个探究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大量的较大的数据,数的世界充满着神奇,期待学生去探索研究通过3个做一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m+n)个102m×2n=(2×2×...2×2×2×2) ×( 2×2× (2)=( 2×2×…×2)=2m+n对于:a m×a n(m,n)都是正整数,该如何计算?a m×a n=(a×a×…a×a×a×a) ×(a×a×…×a)=( a×a×…×a)=a m+n归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推广: a m•a n•a p等于什么?(m,n,p是正整数)a m•a n•a p=a m+n+p 通过多方讨论最后得出: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使学生对次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探究:例题讲解:例题1:下面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以下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指出产生错误的原因.(1)a2+a2=a4(2)a2•a3=a6(3)a2•a3=a5(4)x m+x m=2x m(5) x m•x m=2x m (6)3m+2m=5m参考答案:(1)错误;a2+a2=2a2(2)错误;a2•a3=a2+3=a5(3)对(4)对(5)错误;x m•x m=x2m(6)错误例题2:计算(1)(-8)12×(-8)5 (2)x•x7本例题旨在让学生真正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m个2 m个a(3)- a3•a6(4)a3m•a2m-1 (m是正整数)参考答案:(1)(-8)12×(-8)5=(-8)12+55=(-8)17(2)x•x7= x1+7= x8(3)- a3•a6=-a3+6=-a9(4)a3m•a2m-1= a3m+2m-1= a5m-1例题3:计算(1)10×104×103×105 (2)a2•a3•a5参考答案:(1)10×104×103×105=101+4+3+5=1013(2)a2•a3•a5= a2+3+5= a10例4:一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是7.9×103m/s,,求这颗卫星运行1h的路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同底数幂的乘法》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幂的运算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该法则进行幂的运算。
教材通过引入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幂的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定义等知识,对于幂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幂的运算规则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对于同底数幂的乘法可能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等方法,发现并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能正确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教学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归纳总结法、例题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幂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底数幂的乘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并总结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3.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4.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
14.1整式的乘法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1.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重点)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相关运算.(难点)一、情境导入问题:2014年9月,一个国际空间站研究小组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第100颗行星,距离地球约100光年.1光年是光经过一年所行的距离,光的速度大约是3×105km/s.问: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多远?(1年=3.1536×107s)3×105×3.1536×107×100=3×3.1536×107×105×102=9.4608×105×107×102.问题:“107×105×102”等于多少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计算【类型一】底数为单项式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1)23×24×2;(2)-a3·(-a)2·(-a)3;(3)m n+1·m n·m2·m.解析:(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先算乘方,再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1)原式=23+4+1=28;(2)原式=-a3·a2·(-a3)=a3·a2·a3=a8;(3)原式=m n+1+n+2+1=m2n+4.方法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只有在底数相同时才能使用;单个字母或数可以看成指数为1的幂,进行运算时,不能忽略了幂指数1.【类型二】底数为多项式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1)(2a+b)2n+1·(2a+b)3·(2a+b)n-4;(2)(x-y)2·(y-x)5.解析:将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解:(1)原式=(2a +b )(2n +1)+3+(n -4)=(2a +b )3n ;(2)原式=-(x -y )2·(x -y )5=-(x -y )7.方法总结: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相乘时,先把底数统一,再进行计算.(a -b )n=⎩⎪⎨⎪⎧(b -a )n (n 为偶数),-(b -a )n (n 为奇数).探究点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运用 【类型一】 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求代数式的值若82a +3·8b -2=810,求2a +b 的值.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a 、b 的关系,根据a 、b 的关系求解. 解:∵82a +3·8b -2=82a +3+b -2=810,∴2a +3+b -2=10,解得2a +b =9. 方法总结:将等式两边化为同底数幂的形式,底数相同,那么指数也相同.【类型二】 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实际应用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房地产的发展,使得房价持续上涨,2015年前5个月,某市共销售商品房8.31×104平方米.据监测,商品房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4.7×103元,2015年前5个月该市的商品房销售总额是多少元?解析:先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解:8.31×104×4.7×103=(8.31×4.7)×(104×103)=3.9057×108(元).答:2015年前5个月该市的商品房销售总额是3.9057×108(元).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算式,注意结果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类型三】 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探究指数的关系已知2=3,2=6,2=18,试问a 、b 、c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解析:观察题目的已知可以发现3×6=18,利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解答. 解:∵3×6=18,∴2a ·2b =2a +b =2c,∴a +b =c .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就是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将等式两边转化为底数相同的形式,然后让指数相等解答.探究点三: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逆用已知a m =3,a n =21,求a m +n 的值.解析:把a m +n 变成a m ×a n,代入求值即可. 解:∵a m =3,a n =21,∴a m +n =a m ×a n=3×21=63.方法总结:逆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把a m+n变成a m×a n.三、板书设计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条件:(1)同底数幂;(2)乘法.结果:(1)底数不变;(2)指数相加.在同底数幂乘法公式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观察角度的差异:有的学生只是侧重观察某个单独的式子,把它孤立地看,而不知道将几个式子联系起来;有些学生则既观察入微,又统揽全局,表现出了较强的观察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适当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他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优良观察品质.对于公式使用的条件既要把握好“度”,又要把握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