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98.95 KB
- 文档页数:9
岑巩二中高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本次数学月考范围是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程序框图三个部分。
这三大部分特点是:概念多,内容多,知识点多,容量大。
而且比较抽象,与之前学习的数学明显不一样,很多学生比较不适应。
加上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运算能力低,思维层次有限,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
现将本次月考试卷的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一、试卷的评价1、试卷的基本情况:数学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数学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数学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选择题的第二题,第六题,第十题。
都是课本上的重点知识。
(2)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二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本次考试,因不分文理科,故文理科成绩相差有一定的距离,平均分理科较文科的高,及格率也是如此,学生得分分布较为均匀,但也有少数分数偏低的情况。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1、优点(1)对数学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
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
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如解答题的“解”字忘写或者是没有解答过程。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如解答题的17和18题,把垂直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混淆,故而出现求解错误。
物理参考答案(1)0.52d ∆t 1d ∆t 2v 22−v 122s(2)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12.(1)(2)将电子从A 移到B ,电场力做功为:,W =−e U AB =−e × 12−6 V =−6eV 13.解:(1)将打在A 板上。
(2)水平放置有Eq=mg 。
把重力分解为平行电场方向和垂直电场方向,则沿电场方向的加速度为:a =g2,打到板上的时间为: t = 2dg油滴受到的合力为mg ,所以加速度为g ,达到板上速度的大小为:v =14.解:(1)如图8-33所示,设小球停下来时摆线与竖直面方向的夹角为α,则由平衡条件,得Tsin α=qE Tcos α=mgE =3mg3q联立解得:tan α=33,解得α=30°(2)从开始摆动至静止转变的内能根据能量守恒有:∆E =1mv 02−mgL 1−cos30° +qELsin30°解得:∆E=1mv02+23−1mgL15.(1)设微粒穿过B板小孔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qU=12mv2解得v=2q U (2)微粒进入半圆形金属板后,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有qE=m v2=m2v2结合前面的方程可以得到:E=4U (3)微粒从释放开始经t1射出B板的小孔,则t1=dv2=2dm设微粒在半圆形金属板间运动经过t2第一次到达最低点P,则t2=πL4v=πL4m2qU所以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t1+t2微粒第一次到达P点;根据运动的对称性,易知再经2(t1+t2)微粒再一次经过P点,所以微粒经过P点的时间为:t=2k+12d+πL4m2qU(k=0,1,2……)。
2013年高二第一次化学月考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4.可逆反应aA(g)+bB(g)cC(g)+dD(g)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A.a+b>c+d T1>T2ΔH>0B.a+b>c+d T1<T2ΔH<0C.a+b<c+d T1>T2ΔH>0D.a+b<c+d T1<T2ΔH<05.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的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6.下列事实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加热或光照时,浓HNO3更易发生分解B.加催化剂,使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氨气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2013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卷(理科)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姓名和会考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k=0”是“直线0=+-k y x 过原点”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集合i N n i x x n ,,|{12∈=+为虚数单位}的子集个数是( )A.1B.2C.4D.163.设443322104)2(x a x a x a x a a x ++++=-,则420a a a ++=( )A.-41B.41C.-40D.40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3,2,1(-A ,)1,1,2(-B ,则||AB 等于( ) A.26 B.26 C.23 D.185.设函数x x x x f cos sin )(+=,k 为函数)(x f 图象上点),(y x 处的切线的斜率,若)(x g k =,则函数)(x g k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6.设a,b,c,是空间三条不同直线,βα,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若α⊥c ,β⊥c ,则βα// B.若α⊂b ,β⊥b ,则βα⊥C.若α⊂b ,α//c ,则c b //D.若α⊂b ,c 是a 在α内的射影,且c b ⊥,则b a ⊥O x k O x k O xk O x k7.若关于x 的方程0123=+-a x x 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16,16)B.[-16,16]C.(-2,2)D.[-2,2]8.如图,A,B,C,D 是某油田的四口油井,计划建三条路,将这四口井田连接起来(每条路只连结两口油井),那么不同的建路方案有( )A.12种B.14种C.16种D.18种9.定义方程)()(/x f x f =的实数根0x 叫做函数)(x f 的“新驻点”,如果函数x x g =)(,)1ln()(+=x x h ,)),2((cos )(ππϕ∈=x x x 的“新驻点”分别为γβα,,的大小关系是( ) A.γβα<< B.βγα<< C.βαγ<< D.γαβ<<10.设21,F F 是双曲线C :)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点P 是双曲线C 的右支上的一点,若21F PF ∆的内切圆与x 轴相切于点A ,圆心为M ,过2F 作PM B F ⊥2于B,O 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OB OA >B.||||OB OA <C.||||OB OA =D.||||2OB OA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
山西大同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底层文学”由来已久,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经》。
在现代文学史中,无论是五四新文学还是左翼文学,关注的对象依然是“底层”大众。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界又有不少农村题材以及描写城市中低层群体的作品,如刘醒龙的《凤凰琴》,方方的《风景》,余华的《活着》等。
他们虽不强调“底层”,但对于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中受到损害的阶层有着相当深入的表现。
新世纪“底层文学”创作继承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左翼文学的理论遗产,延续着90年代中期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余浪,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饱含着一种强烈的当代情绪诉求。
其实,“底层文学”一词在新世纪被提出,是一种现实性生存焦虑的表达,是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性产物,同时也是中国90年代以来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催生出的结果。
但需要强调的是,不少“底层文学”已经开始与单纯的生存困境脱钩,讲述的是特定阶层、个人的命运,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思考。
“底层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用自己的力量安抚现实中躁动不安的灵魂。
简言之,就是以文学的方式参与当前的社会变革,并对社会问题做出的回应。
在今天文学市场化甚至娱乐化的背景下,“底层文学”能够敏锐捕捉到社会阶层和群众情绪的新变化,能够以严肃的姿态承担起社会责任并融入人文关怀,既是一种“不平则鸣”,同时也是“时代的和弦”。
“底层文学”拒绝了“新写实主义”的“零度情感”,摈弃了“没事偷着乐”的犬儒主义,而是包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然而,只有同情是不够的。
作家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景虽然力求用文学的方式交出一份当下历史的记录,但遗憾的是目前“底层叙事”仍无法穿透迷蒙的表象,具有时空超越性的作品相对匮乏。
一是讲述“传奇性”的故事,以满足人们的窥视欲望和猎奇心理。
二是简单立足于道德批判,以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构建文本。
2013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新高考新题目2013-06-24 10172013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13年6月24日800—9402013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24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柯灵的散文,将中国文学悠远的典雅情趣与新时代的精美品味巧妙结合,既透明又含蓄,经得起咀嚼(ji~to),是现当代文坛中的一朵奇葩。
B.为了摒(blng)弃讲排场、比阔气的陋习,切实遏制铺张浪费的歪风邪气,人大代表建议将恶性的、数额巨大的公款挥霍定性为贪污犯罪,从而形成震摄力。
c.沙漠、高原、孤独、乏味……究竟是什么吸引着这些天文学家在茫茫荒漠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那简单甚至枯燥(z曲)的观测活动? ,D.湖水荡漾着波动着,只是有节制地与湖岸亲密接触,却从不恣意汪洋泛滥溢淌;湖的四周是逶迤(y1)的山,冷峻的兰灰色,臂膀一般环绕着、呵护着湖。
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在真实和虚假之间,一些人失去了应有的平衡。
人们——于在虚拟空问用假名展示真实的自我,却不愿在现实世界里袒露心声。
②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交管部门让违法行为人——不少于30分钟的观看宣传片、学习法律法规等安全警示教育。
③——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政府投入的经费有限一需要采取引进民间资本、创办优质民办幼教机构等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A.钟情接受由于/因此 B.钟情接收虽然/但是高二语试·第1页(共8页)c.热衷接受由于/因此D.热衷接收虽然/但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企业在裁员时简单粗暴,甚至随心所欲.这很可能会导致员工与管理者之问产生隔阂,使员工缺乏工作安全感,从而挫伤企业士气。
2012~2013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卷)地 理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
2.答卷时考生务必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3.本试卷共6页。
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客观题(6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第6页表格内。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
据此回答1~4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2.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3.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
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4.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人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青藏地区西部干旱半干旱东部 区风季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据此完成5~6题。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6.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第Ⅰ卷(共36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整饬.(chì)伶俜.(pīng)喟.(wâi)然令人咋.(zã)舌B、皈.(guī)依哂.(xī)笑桎梏.(gù)畏葸.(xǐ)不前C、氛.(fēn)围怃.然(wǔ)模.(mú)板不悱.(fěi)不发D、隽.(juàn)永捋.(luō)虎须悄.(qiāo)然如椽.(chuán)大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佼佼者癖好绵延长年累月 B.琢磨凋敝谄媚出奇致胜C.奢糜亟待阴霾层峦叠嶂 D.通牒迄今震撼眼花瞭乱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1300多年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方的教育体系登堂入...室.,私塾成为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而科学成了新宠。
B.第14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江南书苑位于蜀山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生活设施完善,占尽天时、地利,当.仁不让...地成为该地区房产板块中的一颗新星。
D.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精简机构以后,南京宏远制衣有限公司改变了“四多一少”——临时机构多、管理人员多、服务人员多、辅助人员多、第一线生产人员少——的状况。
B、“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他认真地说。
C、据《南京娱乐周刊》记者透露,周立波为某企业脱口秀表演,出场10分钟,报酬高达90万元;在《达人秀》栏目的出场费更是每集近100万元。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项叙述不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A.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B.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C.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D.决定宿主细胞的生存2.科学家将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鸡孵出的子代,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这些事实和技术中不包括A.这些鸡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 B.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C.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3.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质,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C.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D.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并能够表达4.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与之相对应的DNA片段位于A.编码区下游的非编码区中 B.基因编码区内C.基因的最末端 D.基因编码区最末端的内含子中5.在转基因动物的培育以及这种动物的克隆过程中,没有使用的生物技术是A.显微注射技术 B.胚胎移植 C.核移植技术 D.动物细胞融合6.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萝卜—甘蓝”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7.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8.在下列过程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②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④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⑤无子西瓜的大量繁殖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9.以某种细菌为抗原,采用细胞工程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纯化的细菌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B.体外培养单个浆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细菌的单克隆抗体C.将等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该细菌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以诊断该细菌感染体10.2010年某地干细胞库干细胞储存业务全面启动,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储存后代脐带间充斥干细胞、保障子女未来健康的良好契机。
2013-2014学年度(上)高二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2013.10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 23 Cu 64 Ag 108 S 32 O 16 Cl 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小题,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无关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2.下列关于水凝结成冰的过程判断正确的是()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3.某化学反应的△H=+122 kJ·mol-1,△S=–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4.如图为某反应的焓变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B.X能量一定高于M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该反应一定不必加热就可以发生5.已知2Zn(s)+O2(g)===2ZnO(s)ΔH=-701.0 kJ·mol-12Hg(l)+O2(g)===2HgO(s)ΔH=-181.6 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为()A.+519.4 kJ·mol-1B.+259.7 kJ·mol-1C.-519.4 kJ·mol-1D.-259.7 kJ·mol-1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C.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在稀溶液中:H++OH-===H2OΔH=-57.3 kJ·mol ,若将足量浓H2SO4与含2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114.6 kJ7.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石墨B.二氧化锰C.锌D.汞8.我国某大城市今年夏季多次降酸雨。
2013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10分,题每小题2分)1.下面加点的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社稷.(jì)抹杀.(mǒ)抔.不黄土(póu)B.虎兕.(sì)汗涔涔..(cén cén)鸡豚.狗彘(zhú)C.饿莩.(fú)芜.杂(wú)贼氛方炽.(chì)D.庠.序(xiánɡ)孝悌.(dì)荒烟蔓.草(m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滞笨云翳慷慨层峦迭嶂B.抒祸社稷烹饪不容置疑C.苍莽暮蔼布署趋之若鹜D.涟漪抽搐勖勉残羹冷炙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共和国的缔造者的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今天我们就是为了要求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
②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乐章,阅读这些名篇佳作,可以从中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风神韵味。
③社会的飞速发展真令我们眼花缭乱,谁一觉睡了十年才醒来,会发现自己好像远古的来客,同身边的世界格格不入。
A.兑现领会不论/都B.实践领会如果/就C.兑现领略如果/就D.实践领略不论/都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难道我们愿意做那种对关系到否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视而不见....的人吗?B.强大的整体实力,先进成熟的打法,经验丰富的熟练,使得阿根廷队安之若素....,鹤立鸡群。
C.传统伦理道德中我们都司空见惯....的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如今已被激烈的竞争冲得无影无踪。
D.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名法官接受采访时表示,《通知》对于规范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减轻来自其他政府部门的非法干预,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B.马英九呼吁,陈水扁自己应思考清楚,知道进退,如果还不下台,将失去全台湾人民的同情。
C.人类假使能战胜那些掌握着前所未有的强权而不负责任的人们所带来的危机,那么,大同世界的观念便能把一切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起来,组成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
D.在美国,以快捷、廉价并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麦当劳,在北京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有很大的不同。
二.古诗文阅读。
(共27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9题。
(共12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斧斤以.时入山林②申之以.孝悌之义③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④斯天下之.民至焉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不可胜.食也(尽)B.树.之以桑(树木)C.王无罪.岁(归咎)D.谨庠序..之教(古代的地方学校)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填然鼓之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弃甲曳兵而走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共6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杼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0.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指出。
(2分)答:11.试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感情。
(4分)答:(二)名句名篇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9分,每题1分,任选9题填写)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安。
⑵,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4)但见悲鸟号古木,。
(5)连峰去天不盈尺,。
(6)无边落木萧萧下,。
(7)万里悲秋常作客,。
(8)千呼万唤始出来,。
(9)别有幽愁暗恨生,。
(10)座中泣下谁最多?。
三.现代文阅读。
(共1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共4分)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
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于是那可怜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13.文中爱斯梅拉达是怎样一个形象,她的可贵之处体现在哪里?(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
(共12分)桥边的老人[美国]海明威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
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象牧羊的,也不象管牛的。
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抛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①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抛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
怕那些大炮呀。
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非常感谢你。
再次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
“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14.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小说中的“我”可能是个战地记者,也可能是个共和军,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有什么好处?(2分)15.“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反复出现,作者在强调什么?结尾一段老人木然地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只是”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16.文中“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老人始终没有挪动,原因有哪些?请作简要分析。
(4分)四.语言文字运用。
(共7分)17.周朴园与侍萍恋爱,并且有了两个孩子,却又抛弃了他,那么周朴园爱侍萍吗?结合所学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不少于50个字。
3分)18.请把下面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
(要求:不得改变原意,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4分)对祖国的爱怜是一种崇高的情感活动,它发生于广袤无垠的心灵世界,并带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答:四.作文。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40分)在一个人的发展中,如果方向错了,那么越是努力,离成功就会越遥远。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如果方向错了,那么越是前进,给人类造成的伤害就越大……请以“方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13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答案1.答案:A B.豚tún,C.莩piǎo,D.悌tì。
2.D(A迭——叠B抒——纾C蔼——霭,布——部)3.C(“兑现”多指使答应夺冠的事得以实现,“实践”是指履行自己的诺言,结合语境,应用“兑现”;“领会”重在体会,“领略”重在了解、认识,从跟后文的搭配看,宜用“领略”;“不论……都”用于条件关系的复句,用在此处太绝对,而适合用“如果……就”,表示一种假设。
)4.A(B“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的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脱颖而出”;C“司空见惯”形容常见之事,不足为奇,此处应改为“耳熟能详”;D“一挥而就”形容文思敏捷,此处应改为“一蹴而就”)5.B(A搭配不当,“减轻”应改为“减少”;C关联词位置不当,“假使”应放在“人类”之前;D成分残缺,应为“以……取胜”或“以……而被”)6.【答案】B(以:介词,按照/介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