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
- 格式:doc
- 大小:7.15 MB
- 文档页数:3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检测题(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如果□×7=28,那么□里应填()。
A. 21B. 4C. 112.小刚和小强进行口算比赛。
每人做了72道,小强每分钟做9道,小刚做了9分钟。
他俩谁做得快?()A. 小刚B. 小强C. 一样快D. 无法比较3.56米长的彩带,剪了7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A. 8B. 7C. 64.从32里面连续减8,减()次结果是0。
A. 4B. 5C. 65.一道除法题,除数是9,小生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5,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
A. 7B. 6C. 46.小红做18道口算题用了2分钟,她平均每分钟做()道题。
A. 3B. 6C. 8D. 97.唱歌的有45人,跳舞的有9人,唱歌的是跳舞的()倍。
A. 3B. 4C. 58.商店卖出了9个红气球,36个黄气球,卖出的黄气球是红气球的()倍。
A. 5B. 3C. 4D. 69.48÷8=□,用口诀( )来计算。
A. 四八三十二B. 五八四十C. 六八四十八D. 七八五十四10.28÷★=7,★为数字( )A. 7B. 4C. 811.根据算式填空:(1)35 5=40,应填()A.+B.-C.×D.÷(2)16 8=2,应填()A.+B.-C.×D.÷(3)3 8=24,应填()A.+B.-C.×D.÷(4)24 8=16,应填()A.+B.-C.×D.÷12.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A. 12÷6B. 35÷7C. 42÷6二、填空题13.被除数和除数都是9,商是________。
14.在横线上填上“>”“<”或“=”。
4________28÷7 9÷3________9-3 32÷4×2________2×736÷4________16-8÷2 24+3÷3________4×6 45÷9________48÷815.在横线上填上“>”、“<”或“=“20________3×8 14÷7________9-79×1________1+9 5×7+7________5×816.在横线上填上“>”、“<”或“=”。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检测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支钢笔的价钱是6元,李老师用54元可以买()支。
A. 9B. 8C. 482.48是8的几倍。
正确的算式是:()。
A. 48÷6=8B. 48÷8=6C. 6×8=483.从32里面连续减8,减()次结果是0。
A. 4B. 5C. 64.从63中连续减去9,减()次才能使结果等于0。
A. 54B. 7C. 725.一道除法题,除数是9,小生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5,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
A. 7B. 6C. 46.有18只,平均装在9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装()只。
A. 2B. 3C. 4D. 57.42÷5=8······()A. 1B. 2C. 3D. 48.有两个数的积是72,差是1,这两个数是( )A. 6和7B. 7和8C. 8和99.小红买了5千克苹果花了45元,每千克苹果()元。
A. 8B. 7C. 910.根据算式填空:(1)35 5=40,应填()A.+B.-C.×D.÷(2)16 8=2,应填()A.+B.-C.×D.÷(3)3 8=24,应填()A.+B.-C.×D.÷(4)24 8=16,应填()A.+B.-C.×D.÷11.“2×3=()÷7”,在()里应填的数是()A. 64B. 42C. 32D. 30 12.49÷7=()A. 7B. 35C. 42D. 30二、填空题13.在横线上填上“>”“<”或“=”。
5________32÷8 5760________5670 1时________ 100分14.写一道除数是8的算式________。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第8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1.被除数和除数都是9,商是( ),算式是( )。
2.35÷7=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可以表示( )里面有( )个( )。
3.一个星期7天,42天是( )个星期,( )个星期是63天。
4.5.63个珠子,穿成7串,平均每串穿( )个珠子;如果每串穿7个珠子,可以穿成( )串。
6.照样子,填一填。
7.在○里填上“>”“<”或“=”。
40÷5○28÷7 18÷9○12÷3 42-7○42+7 36÷4○35÷5 48÷6○63÷7 50-15○5×7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所有算式的得数都是8。
□÷□=8 □÷□=8 □÷□=8□÷□=8 □÷□=8 □÷□=8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 16 8 2 32 4 21 7 54 9 49 72分,共16分)1.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①16÷2 ②30÷5 ③81÷92.在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1,商一定等于()。
①1 ②被除数③无法确定3.用“九九八十一”计算的除法算式是()。
①9×9=81 ②9÷9=1 ③81÷9=94.32个苹果平均分给()个小朋友,刚好可以分完。
①8 ②5 ③65.有36条鱼,每9条放进一个鱼缸,?填在横线上合适的问题是()。
①还剩几条②平均每缸放几条鱼③需要几个鱼缸6.计算63÷7=□时,想()的乘法口诀。
①7 ②9 ③67.苗苗和安安比赛做40道口算题,苗苗每分钟做8道题,安安用了8分钟,两人相比,()。
①苗苗做得快②安安做得快③一样快8.下面的问题,不能用“18÷2”来解答的是()。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教案《表内除法二》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教案《表内除法二》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生活情境和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并正确运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求商的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游戏激发,复习旧知1、故事:“三七二十一”小故事。
2、游戏:请你认真听并说出正确答案。
(请你快速站起来)3、复习: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求商方法(一)情景引入师:我们都有哪些节日呢?你最喜欢哪个节日?有没有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生:“六一”儿童节。
师:瞧,小朋友为准备这个节日正忙着呢?(课件出示情境图)(二)探究体验师:请你仔细观察: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几个小组,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教学例1:课件出示:做彩旗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一共要做多少面小旗?)教学例1:课件出示:彩旗3、读题,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独立解答)4、引导学生列式并板书:7×8=56由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列出:56÷8=56÷7=5、探索求商的方法。
《表内除法(二)》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及第46页练习十。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混合运算、有余数除法、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时,以“六一儿童节”为主线,由布置教室到购物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不同情境,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比较、推理,让学生自主探究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时,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模型,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算式卡片,经历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通过口算比赛,进一步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3.通过购物情境,运用知识迁移,会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难点重点:熟练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能综合运用乘、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四、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算式卡片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1.第四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都学会了什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表格等)把这个单元所学进行整理,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2)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的是什么?(3)你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4)你能把你想到的最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吗?2.购物。
9元 3元 6元(1)买2个转笔刀需要多少钱?(2)如果把这些钱用来买毽子,可以买几个毽子?(二)课堂设计1.导入师:同学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我们已经学习完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整理和复习课。
师板书课题: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2.整理交流①交流课前同学们已经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整理,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交流课前预习任务一,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后推选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学校买了63副国际象棋,平均分给二年级7个班,每个班分得()副。
A. 7B. 9C. 82.小丽今年7岁,爸爸今年35岁。
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倍。
A. 2B. 28C. 53.小刚和小强进行口算比赛。
每人做了72道,小强每分钟做9道,小刚做了9分钟。
他俩谁做得快?()A. 小刚B. 小强C. 一样快D. 无法比较4.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
A. 24÷3B. 42÷6C. 36÷4D. 24÷65.有18只,平均装在9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装()只。
A. 2B. 3C. 4D. 56.计算42÷6=7,想口诀()A. 六七四二B. 七六四二C. 六七四十二D. 七六四十二7.63÷★=7,★为数字( )。
A. 7B. 9C. 88.下面计算正确的是()A. 81÷9=9 B. 48÷7=7 C. 36÷5=6 (6)9.学校空地上种了8排树苗,共64棵,求平均每排种几棵?正确的解答是()A. 8×8=64(棵)B. 64-8=56(棵)C. 8+64=72(棵)D. 64÷8=8(棵) 10.根据算式填空:(1)35 5=40,应填()A.+B.-C.×D.÷(2)16 8=2,应填()A.+B.-C.×D.÷(3)3 8=24,应填()A.+B.-C.×D.÷(4)24 8=16,应填()A.+B.-C.×D.÷11.填+,-,×,÷.(1)6________9=54()A.×B.+C.÷D.-(2)6________9=15()A.×B.+C.÷D.-(3)72________63=9()A.×B.+C.÷D.-(4)27________3=9()A.×B.+C.÷D.-12.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6表内除法(二)例3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第42页例3及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1.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中,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深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研究的乐趣。
目标分析:学生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后,通过本课的研究,能进一步运用除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解决的过程中,懂得信息的整理,数据的分析,模型的建构,充分感受乘法和除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会提出问题、选择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材料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课件出示:1.计算并说一说时你用到的口诀。
63÷7=。
72÷9=。
54÷6=63÷9=。
72÷8=。
54÷9=2.填空,说一说分别怎么列算式?45里面有()个5.56里面有()个8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把2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设计企图:设计两组复题,直观形象地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旨在把两种模型:一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二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外一个数。
通过复做好铺垫,凸显新旧知识的内在接洽。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了解信息,明确问题。
1.课件出例如3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看图:图中有哪些物品,物品下面的数据是什么意思?你还有什么发现?(小汽车的价钱没有给出)3.交流获取信息:一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
4.明确所求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二)阐发题目,探究方法。
1.选择信息,引发思考。
(1)要求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必须知道什么信息?(一个地球仪8元)(2)怎样解答?请你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备课资料《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初稿:吕彩虹黄山区甘棠中心学校修改:俞国辉黄山区甘棠小学统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一、教材分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题图主题图以“欢乐的节日”为活动情境,展示了学生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准备着装扮节日的彩旗、五角星和彩色气球。
这个活动提供了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做了一些小旗,要挂在教室里”;二是“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三是“带来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
这些信息为学生自然、顺畅地提出问题奠定了基础:(1)一共做了多少面旗子?可以怎样挂这些旗子?(2)平均每组分几颗星星?(3)气球可以摆几行?在学生提出诸如上面这些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后续例题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是因为要解决问题才有了计算,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例1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做一做”第1题通过一乘两除这样的3组算式解释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深化理解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例,形成比较牢固的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一道乘法、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为学生熟练计算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