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南方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以南、以东,东面面临_____与______,南面面临 .(2)地形:困难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为主;东部有交织分布的、与,沿江是与__________。
(3)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__季风气候。
___ ,____ 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_____以上。
(4) 土壤:由于水热足够,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
四川盆地有“______色盆地”之称。
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形广布。
(5)用地地形的学问说明四川盆地冬季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温与,西双版纳不受寒潮的影响,广州要受寒潮影响。
答:(6)连线滇西地区鄂中地区浙西地区高山深谷平原低山丘陵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开展条件:气候湿热,开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_____;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浇灌条件良好(2)农作物:主要种植______,也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产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填图:1____________(山脉)2____________(河流)3____________(河流)4____________(平原)5____________(海)6____________(海)7____________ (海)A____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__(盆地)C____________(高原)(4)连线莲藕椰子竹笋海南岛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江海交汇之地:(1)赞美长江三角洲的语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面临____与;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部、__________北部地区。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第一幅图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篮,能不忆江南?”第二幅图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第三幅图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二、知识讲解考点1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
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考点2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考点3 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三、例题精析考点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例1读海南岛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球上五带来看,海南岛位于带。
(2)盛产的水果有()A、橡胶B、比菠萝C、苹果D、梨(3)海南岛的地势特征为。
(4)根据图上的信息判断,海南岛上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盐场主要分布在(填方位)。
(5)到海南岛旅游,入住宾馆价格更高的季节是(选填冬季和夏季)【答案】(1)热带 B(2)中高周低(3)铁矿西南(4)冬季【解析】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主要温度带是北温带,少部分是热带,没有寒带。
(1)从图中可知,20°N穿过我国海南岛北部,故海南岛在五带中的热带地区。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情分析一、学生情况:本班学生学习地理兴趣较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思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共同探究,大胆展示。
也有少部分同学上课较懒惰,回答问题不积极思维跟不上,学习缺乏主动性。
在教学中要找到学生的缺点对症下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二、学习地理情况:学生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了一些地理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知识,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中国地理的学习,对中国地理有了一定感知,也培养一些读图分析能力,同时对南北方地区有一定的了解,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大胆放手,只起到引导作用,本节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效果分析导入部分,通过谈话,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对南方的印象,然后通过一段江南唯美视频,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南方地区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兴趣。
南方地区可以说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委婉美。
自主探究部分,学生通过查阅课本以及回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多数能自主完成。
然后师生共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错,学生能按照老师给予的导学案提纲进行学习,讨论,探究。
进而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部分通过自主学习,分析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从气候、地形方面),向学生渗透发展农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对照农作物分布图说明主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水果,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南方食材说明南方地区食材丰富,并能找到原因,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既有趣又轻松。
最后通过总结,整理自己的知识框架,大多数能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的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依图描述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了解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认识地形的复杂性。
识记主要河湖。
2.阅读图文资料,知道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了解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学生活情况。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学生产、居民学生活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特点、气候特点2.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和主要农产品。
难点:认识四大地形区的特点,分析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农业学生产和居民学生活情况。
【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认识人地关系的整体性。
2.引导学生作比较,认识区域差异,加深对本区区域特征的认识。
3.查找南方四大地形区地形特点和南方人民饮食的的相关资料。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挂图学生:复习上册课本我国的地形、气候和农业的知识【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南方地区的茶园、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田、都江堰图片):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成四大地理区域,大家还记得是哪四大地理区域吗?学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教师:这几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区域的景观?学生:南方地区。
教师: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河湖众多,稻田成片,渔业发达,和咱们北方地区的景观大不相同。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都进南方地区。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四大地理区域,很自然地过渡到南方地区,再配合展示几幅反映南方景观的图片,使学生倍感亲切,激发起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效果较好。
导入二:教师(播放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歌曲《我的祖国》视频):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编写人:曹善菊时间:年月日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说明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重点:
1.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影响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范围:我国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______海和______海。
2.地形:南方地区的地形_____________,东西差异_______,西部以______________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___________________,沿江有面积较大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四川盆地被称为盆地。
云贵高原岩分布广泛,地形发育。
3.气候:南方地区纬度较_____,最热月平均气温为___________,最冷月平均气温在_________,属于湿润的___________和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 ,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_____mm以上,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________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_________。
4、河流:水量,汛期,冬季结冰期。
5、植被类型:主要是林。
二、合作探究
6.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①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②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南方地区的农业】
7.南方地区气候_________,耕地多为__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农业区。
8、在南方平原地区,地势________,河网_______,灌溉条件_________,水田________,主要种植_________,也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南方地区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二、合作探究
10、解释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其不利条件。
11、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三、知识梳理
四、达标检测:
1.南方地区东临()
A:渤海 B:东海 C:黄海 D:琼州海峡
2.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
3.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A :平原面积大
B :水热条件优越
C :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 4 .下列属于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 )
5. 下列不属于南方地区主要作物的是( )
A 甘蔗
B 茶叶
C 苹果
D 水稻
6 .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气候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影响
7、下列语句中,描述南方地区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8.农作物收获次数多少,与该地生长期长短有关。
下列地形农作物收获次数最多的可能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9、下列表示南方农作物的一组是:( )
A.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
B.水稻、油菜、甘蔗、橡胶等
C.小麦、棉花、谷子、甜菜等
D.青稞、小麦、棉花、葡萄等
10.王教授家乡的植被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温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11.读图完成。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1)山脉:A ,它是江西与 的分
界山脉;C ;D ;
2)地形区 ④ ,有“ ” 之称;
⑤ ,有 之称;
③ ,其特点是 。
3)河流⑥是 ;濒临海洋
② ,③ ;
4)岛屿① 。
5)本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 、 、 、 。
6)本区气候 ,耕地多为 ,粮食作物以 为主,经济作物有 、 、 。
(例举三种即可)
自我完善
1.本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
2.教师总结。
课后总结 G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