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文文本Unit 1 Winter Vacation(寒假)Part AHi, Lily. How was your winter vacation? 你好,莉莉。
你的寒假过得怎么样?It was wonderful. I visited the Great Wall. 很精彩。
我参观了长城。
How about you? Were you in China? 你呢?你寒假有在中国吗?No, I wasn’t. I went to Australia. 不,没有。
我去了澳大利亚。
How was the weather there? 那的天气怎么样?It was hot. It was summer there. 很热。
那里是夏天。
巩固练习A: How was your winter vacation? 你的寒假过得怎么样?B: It was wonderful.I visited the Great Wall. 我参观了长城。
I went to Australia. 我去了澳大利亚。
I visited the museum. 我参观了博物馆。
I watched TV. 我看了电视。
Part BHi, boys and girls! 嗨,孩子们!Hi, Miss Gao. 嗨,高老师。
How was your winter vacation? 你们的寒假过得怎么样?I went to Taiwan with my parents. 我和父母去了台湾。
Is it your hometown?那里是你的故乡吗?Yes, it is. 是的,台湾是我的故乡。
I took a boat tour of Sun Moon Lake. 我乘船游览了日月潭。
How about you, Yang Ming? 你呢,杨明?I played chess with my father. 我和爸爸下了棋。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完整版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
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些必备课文
一、《古诗三首》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二、《祖父的园子》
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祖父的深深眷恋。
三、《草船借箭》
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故事改编,讲述了诸葛亮凭借智慧和谋略,在三天内成功向曹操“借”到十万支箭的故事。
四、《景阳冈》
节选自《水浒传》,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五、《猴王出世》
节选自《西游记》,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出的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六、《威尼斯的小艇》
介绍了威尼斯独特的交通工具体——小艇,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展现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风情。
七、《牧场之国》
描绘了荷兰牧场宁静、和谐的自然风光,以及动物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牧场的赞美之情。
八、《杨氏之子》
通过讲述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展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和机智。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涵盖了古诗、小说、散文等多种文体,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课文、古诗、日积月累)
第 1 课古诗三首(第 2-3 页)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日积月累(第 16 页)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日积月累(第 38 页)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景阳冈》课文原文及要点《景阳冈》是依据国内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收拾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景阳冈》课文原文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
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只见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店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
”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
武松吃了道∶“好酒!”店家又筛了一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了。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如何不来筛酒?”店家道∶“客官,要肉就添来。
”武松道∶“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
”店家道∶“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怎么样不肯卖酒给我吃?”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武松道∶“如何叫做‘三碗不过冈’?”店家道∶“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
过往客人都了解,只吃三碗,就不再问。
”武松笑道∶“原来这样。
我吃了三碗,怎么样不醉?”店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
”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吃完了,提着哨棒就走。
店家赶出来叫道∶“客官哪儿去?”武松站住了问道∶“叫我做什么,我又不少你酒钱!”店家叫道∶“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Lesson 1 May I speak to Mary?Let’s talk(K=Kate, R=Mrs Read)R: Hello!K: Hello! May I speak to Mary?R: Sorry, she’s not in. Who’s this?K: It’s Kate. Is that Mrs Read?R: Yes.K: Good afternoon, Mrs Read. I want to ask Mary a question. Can you ask her to call me this evening?R: OK. May I have your number?K: Certainly, it’s 8-6-0-4-2-7-5.R: 8-6-0-4-2-7-5, right?K: Right. Thank you. Goodbye.R: Bye.Listen and say(T=Tom, D=Dongdong)T: Hello! Can I speak to Dongdong?D: This is Dongdong speaking.T: Hi, Dongdong. This is Tom. What are you doing now?D: I’m having lunch. What’s up?T: How about playing football this afternoon?D: Good idea. What time?T: What about three o’clock?D: OK. Where shall we meet?T: At the sports centre, OK?D: OK.ReadMaking a pizzaMom, are you making a pizza? May I help you?Yes, Tom. Thanks.Mom, can I learn how to make it?Certainly.Can I put some water into it now?Yes, please.Let me put some meat on it, OK?OK.Can we bake it now?Yes, we can.Mom, it’s done. May I eat some now?Of course, you may! You did a great job.Lesson 2 We mustn’t cross the street now.Let’s talk(J=Jim, M=Mum)J: Are you going shopping, Mum?M: Yes.J: May I go with you?M: Yes, but you mustn’t run in the street.J: OK.M: Look at the red light. We mustn’t cross the street now.J: OK.M: Now the light is green. We can cross the street.J: Yes.M: Look at these white lines. We must cross the street here.J: Oh, I see.Listen and say(G=Girl, B=Boy, W=Woman)G: Look, a seat! You can sit here.B: No, you sit here, please.G: Thank you.B: Look, an old granny!G: I should give my seat to her.B: Yes.G: Hello, Granny! Please sit here.W: Oh, thank you.G: You’re welcome.ReadDon’t cross the street here.Tom and his cousin Bob are going to play football. Now they are walking in the street. Bob is playing with his ball. “Hi, Bob! You mustn’t play with your ball here,” says Tom. “All right,” Bob answers.“Oh! You mustn’t cross the street here. We must cross there.”“Oh, yes.”“Don’t cross now. The light is red. We must wait.”“OK.”“Look! The light is green.”“We can cross now.”“Yes. Let’s go.”Lesson 3 How many pupils are there?Let’s talk(K=Kate, D=Dad)D: Hi, Kate! What are you doing?K: I’m making some flowers for our classroom.D: Do you have a new classroom this term.K: Yes, Dad.D: Is it nice?K: Yes. We have a big glass blackboard.D: Do you have a clock in your classroom?K: Yes, We have a new clock and we have some green plants, too.D: How many pupil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this term?K: There are forty-five.D: Oh, that’s a big class.ReadDoing a good job.Some people drop things everywhere. They drop paper in the streets. They drop bottles in the parks. This makes the streets and parks very dirty. But many of the things are useful. We shouldn't throw them away. It’s Sunday. There are many pupils in the park. They are picking up useful things. Mike and Li Lin are picking up bottles. Jill and Liu Xin are putting them into a bag. How many bottles are there? There are forty-eight. Mary and Meimei are picking up paper. Ann is putting the paper into a bin. How much paper is there? About half a kilo. The pupils are doing a good job, and they are very happy.Let's talk(B=Boy, M=Man)B: Excuse me. Where do you come from?M: I come from the USA.B: Where do you live?M: I live in New York.B: Where do Ms Green come from?M: She comes from the USA, too.B: Does she live in New York, too?M: No, she doesn't. She lives in Washington.Listen and say.(P=policeman, L=Lingling)P: Hi, little girl. Why are you crying?L: I can't find my mum.P: Oh, don't worry. I can help you. What's your name?L: Lingling.P: How old are you?L: Four.P: Where do you live?L: I live in a tall building.P: OK. Do you know your mother's phone number?L: Yes, it's 6253382.P: OK. Let me call your mother.L: Thank you.Read for fun.A kind doctorLiu Jun is a doctor. He comes from Sichuan. Now he is working in a small town in Yunnan. 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One day a farmer came to his office.“ My wife is very ill. Can you come and see her?”“ Where do you live?” asked Liu Jun.“ I live in a small village. ““ OK. Let's go at once. “They walked for a long time and got to the village very late.Liu Jun examined the sick woman and gave her some medicine.The farmer took out some money and gave it to him. Liu Jun didn't take it.The farmer thanked him, but Liu Jun said,” It's my pleasure. I'm happy to help others.”Let's talk(G=Girl, F=Farmer)G: What do you do?F: I'm a farmer.G: Where do you work?F: I work on a farm.G: Is your work easy?F: No, it isn't.(G=Girl, P=Policeman)G: Are you a policeman?P: Yes, I am.G: Where do you work?P: I work in the street.G: Is your work interesting?P: Yes. I like it very much.Listen and sayA: Hi!B: Hello!A: Where do you come from?B: I come from the UK.A: Do you work in this city now?B: Yes, I do.A: What do you do?B: I'm a doctor.A: That's a good job. Where do you live?B: I live near the hospital.A: Do you like this city?B: Yes. It's beautiful, and people here are very nice.ReadWhich girl can get the job?Mr Smith is a manager. He wants an office worker. Two girls want to get this job. Mr Smith doesn’t know who to choose. Then he has an idea.“ Excuse me. Is Mr Smith here?”“ No, he isn't.”“What do you do?”“ I'm a cleaner.““ Go and find your manager.““ OK. But can you help me clean the room?”“ No. It's not my job.I can't help you.““ Let me help you.”“Thank you. You are so kind.““ Hello. Y es, this is Mr Smith.““ You are Mr Smith?”“ Yes.““ What do you do?”“I'm the manager.“Now Mr Smith knows who to choose. Which girl can get the job? Can you guess?Lesson 6 Revision Let's talk(D=Dongdong, M=Mum)D: Mom, can I play football with Tom?M: Certainly. But you mustn’t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 D: OK.(Q=Qiqi, W=Mrs White)Q: Where do you come from, Mrs White?W: I come from the UK.Q: Do you live in Beijing now?W: Yes, I do.Q: What do you do?W: I'm a doctor.Q: Where do you work?W: I work at Heping hospital.Q: How many doctors are there in your hospital.W: There are thirty-four.。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景阳冈》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 6 课《景阳冈》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
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 ‚三碗不过冈。
‛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叫道∶ ‚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只见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 ‚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店家道∶ ‚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 ‚好的切二三斤来。
‛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
武松吃了道∶ ‚好酒!‛店家又筛了一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了。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 ‚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店家道∶ ‚客官,要肉就添来。
‛武松道∶ ‚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
‛店家道∶ ‚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
‛武松道∶ ‚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店家道∶ ‚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武松道∶ ‚怎么叫做‘三碗不过冈’ ?‛店家道∶ ‚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
过往客人都知道,只吃三碗,就不再问。
‛武松笑道∶ ‚原来这样。
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道∶ ‚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
‛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吃完了,提着哨棒就走。
店家赶出来叫道∶ ‚客官哪里去?‛武松站住了问道∶ ‚叫我做什么,我又不少你酒钱!‛店家叫道∶ ‚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武松道∶ ‚什么榜文?‛店家道∶ ‚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1《草原》课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
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景阳冈》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景阳冈》课文原文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
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只见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店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
”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
武松吃了道∶“好酒!”店家又筛了一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了。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店家道∶“客官,要肉就添来。
”武松道∶“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
”店家道∶“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武松道∶“怎么叫做‘三碗不过冈’?”店家道∶“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
过往客人都知道,只吃三碗,就不再问。
”武松笑道∶“原来这样。
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
”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吃完了,提着哨棒就走。
店家赶出来叫道∶“客官哪里去?”武松站住了问道∶“叫我做什么,我又不少你酒钱!”店家叫道∶”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武松道∶“什么榜文?”店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原文1.海上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便目不转睛的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
太阳升起来。
人看不见它。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2.暴风雨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寐。
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悸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
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
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
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的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绮丽华美的春色呵,你是多么美好!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湖面海拔3196米,平均水深18.6米,最深32.8米,湖岸线长360公里。
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3公里,面积4583平方公里,湖水容量为85.4立方公里。
布哈河、甘子河等40余条河注入其中。
青海湖没有外流出口,所以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青海湖约在距今200至2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一个断陷湖盆,湖盆积水开始流入黄河,后因周围山地升高,阴塞了湖水流出,便形成今日的内陆湖泊了。
青海湖鸟类繁多,主要品种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赤麻鸭等10余种,每年春天到岛上聚集。
湖内有海心山、海西山、三块石等岛屿。
这些岛屿是鸟类的天堂,密密麻麻的鸟巢遍布于山崖峭壁,鸟蛋更是俯拾皆是。
湖水中还生活着一种裸鲤,又叫无鳞湟鱼,当地人称之为湖中之王,是着名的水产品。
由于近些年人类的破坏活动,无论是鸟类还是鱼类都陷于灭绝的处境,目前人们对此有了一些认识,正在给予保护。
青海湖地处西北地区,湖区寒冷干燥,气温变化很大,降水集中,年降水在380毫米左右。
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导致湖水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含盐量增高。
鸟岛在青海湖西北角,原来完全孤立于湖中,也不被人们所熟知。
只有当地老百姓知道那个叫海西皮的小岛上,鸟儿铺天盖地,只要进去一下,就可以捡回整整一船的鸟蛋。
所以,他们编出了“进海一只船,出海一船蛋”的歌谣。
而这歌谣恰恰引起了科学考察工作者的兴趣,他们按图索骥,终于发现了这个鸟的乐园,并起名为鸟岛。
不久,一个埋没了不知有多少千年的无名岛,以“鸟岛”的名字传诵在人们口头。
据了解,每年四五月,在仅有0.27平方公里的蝌蚪形鸟岛上,居住着大约10万只以上的鸟儿,天上地上水里到处是鸟,鸟窝遍布,没有间隙之地。
倘若你踏上那里,千万只鸟就会盘旋在头上,有的拉屎,有的俯冲,直到把你搞得浑身鸟粪,狼狈而逃方才罢休。
鸟儿们虽然相互之间有争执,但在对付鹰、雕等猛禽和人类时,它们是团结的集体,统一的力量。
这里鸟种类不算多,有将近20种,而且“扎根定居”的也只有四五种,大多数是候鸟,但是珍禽却不少。
斑头雁全身灰白,头上有两道黑斑,体大个高,走路摇摇晃晃,下的蛋最重的达半斤以上,比鹅蛋还要大。
这种鸟数量最多,是鸟岛的主体“民族”。
此外还有鱼鸥、棕头鸥、鸬鹚、凤头潜、云雀、罗纹鸭等,长相各不一样。
其中,凤头潜以漂亮、善潜水着称,云雀则以擅长歌唱而出名。
每当秋高天寒时,除了少数鸟类外,大部分都带领着它们的“孩子”离开鸟岛,去遥远的南亚诸国过冬。
一到春暖花开季节,它们又从那里起飞,越过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飞过冰天雪地的昆仑山脉,回到它们心爱的鸟岛,重新开始热闹、繁忙的夏季生活,并在这里生儿育女、载歌载舞。
4.背课文记得上小学时的第一天,老师发下语文课本,我就急不可待地翻开来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课的图画,花的地平线上升起的一轮太阳,红红的,光芒四射。
老师开始教我们学课文。
没想到第一课这么简单,就三个字:天亮了。
渐渐地,学了三课,老师让我们从第一课背到第三课。
全班同学就像唱歌似的,拉长了音背起来。
背得那么轻松、流畅,清脆的声音,河水般缓缓地流着,连标点符号都被冲走了。
老师也笑咪咪地和我们一起背:一天亮了二弟弟妹妹快起来三姐姐说快去看太阳真没想到,语文课会这么好学。
背书就像唱歌,谁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后来,语文越学越多,越学越长,老师还是让我们背书,我就觉得没有那么轻松了。
大约上到四年级,老师教我们学新课文,题目是《匆匆》。
老师还在黑板上写下了作者的名字:朱自清,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位作家的名字。
老师用很优美的嗓音开始读课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发现老师并不是在读课文,而是有感情地背诵。
我们又惊奇、又佩服。
就这样,老师一字不差地背完了整篇课文。
讲完了《匆匆》,老师照例让我们背诵课文。
我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念着:“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我还对这几句话特别感兴趣:“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来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巧巧地挪移了。
”我一面读着,一面看着屋里方砖地上的阳光,觉得作者写得真好。
可是我只顾欣赏课文,并没有用心去背。
等妈妈来检查时,我只能背下来开头的一段,下面的就结结巴巴地背不出来了。
我一脸垂头丧气的表情。
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不难背啊!”我仍低着头,不吭声。
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
还不懂呢,就让背。
”说完,她就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听着很新鲜。
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地背着。
我很受鼓舞。
我很佩服妈妈,她连那么难懂的古文都能背下来,我这篇有趣的课文,为什么背不下来呢自从那以后,每逢我遇到难背的课文,就用妈妈的激励自己。
有一天,课堂上,老师发给每人一片补充教材,题目是《桃花源记》,这是一篇古文。
老师像讲故事似的,先把课文的内容复述一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催老师快点讲。
老师却没有那么做,她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朗诵课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西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渐渐地,那字句不再生疏,变得铿锵悦耳。
再读几遍,不仅声音好听,课文的内容也从迷茫之中显现出来,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画出那个捕鱼人有趣的经历……我么几乎都能背下这篇课文了。
老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对老师的话似懂非懂。
以后,课文越学越多,背诵的课文也越来越长。
老师让我们背的都是名篇。
渐渐地,我体会到,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中,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
现在,我还能常常的默背着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行云流水般地把我带回到小学的语文课堂上。
古诗词欣赏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钟楼读书我练书的学校叫凤山小学,是在一座古寺的基础上建起来的。
现在这里有一座古老的木塔和一座钟楼。
这座钟楼,现在是我们是我们的阅览室,四面都是玻璃窗,楼上有很多书架和书。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上面画着一座大森林,不一会儿,走出一位熊猫阿姨来,他戴一副眼镜,穿着围裙,在森林的草地上办一所幼儿园。
我赶紧把书翻下去,这下看见好多小朋友:小刺猬弟弟、小白兔弟弟、小青蛙弟弟,都坐在幼儿园的小椅子上了,我赶紧把书翻下去,看见小松鼠弟弟背起书包I,大沙漠跑来了,随后,看见长颈鹿小弟弟从非洲做一条独木舟来了······我好像听见书里有一阵音乐传来了,我看见熊猫阿姨已经坐在钢琴前面,弹起好听的歌曲了,我看见小朋友们按照歌曲的节奏,踏着拍子了,我看见熊猫阿姨向长颈鹿小弟弟看了一眼,长颈鹿马上踏着舞步在草地上跳舞了。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它原是一座钟楼。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幅一幅的画,我看见有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大片北冰洋的雪景,所有的山都是冰山。
山下有村落,那屋顶和长方形的烟囱都盖着雪。
我仔细一看,那村落对面的雪地上,停着好多雪橇,几只小猎犬在那里跑来跑去······一会儿,我好像看见许多屋子的门都开了,走出一群爱斯基摩的渔夫来,他们都穿着用厚厚的兽毛做得长靴子,拿着鱼叉坐上雪橇出发了,他们是要到北冰洋去捕鱼,还是去捕海马呢我看见许多爱斯基摩的小朋友,还有猎犬都跟着雪橇往海岸边跑去了·····。
真的,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他以前是一座钟楼,现在楼上放着好多书架和书。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他给我讲丹麦的老爷爷安徒生的故事:书里有照片和画······我好像听见有车轮滚动的声音从书里传出来了。
这是我看见安徒生坐在一辆马车上,他戴一顶礼帽,领上系着蝴蝶结,从他的故乡奥登塞出发了,他要出去做客吗他要到一个幼儿园里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么他要到非洲去旅行么一会儿,我好想看见安徒生老爷爷的马车走出森林了。
噢,他的马车这是穿过的是瑞典的一座森林么他的脸上显着沉思的样子,他在想着,给拇指姑娘一个胡桃可雕成的小摇篮,要用蓝色紫罗兰的花瓣做垫子用玫瑰的花瓣做他的被子;随后她轻声的唱起一支《金龟子啊,飞走吧》的歌······一会儿,我看见安徒生老爷爷坐在马车上,脸上好像有一种宽慰的微笑,因为,他已经知道国王和臣仆们赶到城里去了,那花园里的玫瑰花已经坐上王位,鸡冠花们正分成两队,在两边站着······——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