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大山论语)
- 格式:pptx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10
此后为《氓》①选自《诗经》(《十三经注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之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史称《诗经》。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乐歌。
这里第一首选自“风”,第二首选自“小雅”。
②【氓meng】民。
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
③【蚩蚩】忠厚的样子。
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④【抱布货丝】拿布来换丝。
⑤【匪来货丝,来即我谋】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里来是商量婚事的。
匪通“非”,不是。
即,就。
⑥【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
子,你。
淇,淇水,在现在河南境内。
顿丘,在今河南浚(xun)县。
⑦【匪我愆(qian)期】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
愆,拖延。
⑧【将(qiang)】愿,请。
⑨【乘彼垝(gui)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复关。
垝,毁坏、倒塌。
复关,卫国一个地方。
⑩【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没有看见复关,眼泪簌簌地掉下来。
这里的“复关”指代住在复关的那个人。
涕,泪。
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①【载】动词词头,无义。
②【尔卜尔筮(shi),体无咎(jiu)言】你用龟板占卜,用蓍(shi)草占卦,没有不吉祥的预兆。
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痕来推断祸福。
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体,卜筮的卦象。
咎,灾祸。
③【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贿,财物。
④【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落叶子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沃若,润泽的样子。
⑤【于(xu)嗟鸠兮,无食桑葚】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传说斑鸠吃多了桑葚会昏醉。
这句话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于嗟,感叹词。
于,通“吁”。
鸠,斑鸠。
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⑥【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唉,女子呀,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
士,男子的通称。
耽,沉溺。
⑦【士之耽兮,犹可说(tuo)也】男子沉溺于爱情里,还可以脱身。
《诗经》二首《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文本,其中有很多经典的诗歌,其中有两首是:第一首:《大雅》·鸢飞天之骄子,兮伊,鸢飞以至,兮伊,环环衍衍,兮伊,为我景仰,兮伊,哀我归程,兮伊,恩兮爱兮,兮伊,昭昭乎乎,兮伊,百祀同辉,兮伊,灵台高明,兮伊,福祉普应,兮伊,第二首:《大雅》·桑梓桑之木兮,其叶茂,其实硕果,其花繁,其蔓妙艳,其藤缠,其香芳芳,其子细,荣桑梓兮,其叶茂,其实硕果,其花繁,其蔓妙艳,其藤缠,其香芳芳,其子细。
《诗经》中的这两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在《大雅·鸢飞》中,诗人描写了羽毛轻飘飘的鸢飞,环环相扣,给人以景仰之感,同时也暗喻着群居的社会秩序和群鸦的忠贞友谊;而《大雅·桑梓》则描绘了一棵桑树,叶子茂密,果实硕大,花朵繁多,藤蔓妙艳,香气芬芳,枝条细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馨香。
这两首诗,把大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叹。
在这两首诗中,诗人用简短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精美绝伦的自然画卷。
他们唱出了大自然的声音,描绘出大自然的美景,让人产生深深的思考,令人流连忘返。
古人把大自然的美景定格在文字中,让大自然的美景永远流传不息。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学文本,《诗经》中的这两首诗,充分诠释了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表达了古人对大自然的情感。
古人把大自然的美景定格在文字中,用古典的语言表达大自然的美,让我们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诗经》的这两首诗,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之心,也让我们体会到古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它们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让我们更加深切地去体会大自然的美。
古人用简短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精美绝伦的自然画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诗经》两首优秀教案(精选5篇)《诗经》两首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两首优秀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初步了解赋比兴的手法。
3、了解朗读四言诗的节奏,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德育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诗经》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了解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及赋比兴的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1、朗读2、点拨、讨论3、欣赏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关雎》[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把握诗意。
了解赋比兴的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论语》中曾记载,孔子教育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
”这里所说的诗是指《诗经》。
意思是说,不学《诗经》,(在生活交往中)就不会说话。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听朗读录音,注意正音。
关关雎鸠jūjiū窈窕淑女yaǒtiaǒ君子好逑hoqiú参差荇菜cēncī左右芼之mào寤寐求之wùmèi琴瑟友之sè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诗经二首翻译一、《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翻译: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此二文出自先秦无名氏,选自《诗经》。
2、《蒹葭》创作背景: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
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
《诗经》诗经全文儒家经典国风·周南【0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02.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03.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04.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05.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
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06.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07.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08.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09.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0.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第4课《诗经》两首(一)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偕:共同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违反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彼垝垣,以望复兴(乘坐)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灾祸)C.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没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副词,又)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助词,没有实义)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介词,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所指的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指桑树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其:指那男子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尔:你,这里指那男子家.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之:指兄弟5、对下列两组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B.《采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害,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C.《采薇》中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
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
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并对已方的装备大加赞赏,表现出一种自豪感。
D.《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篇章结构经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采薇》全诗即采用这种形式。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代还风行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①茱萸入药②,可用它③养身袪病。
《〈诗经〉两首》讲解《〈诗经〉两首》讲解1、《关雎》:⑴分析第1章(1~4句)的内容和写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水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水中的沙丘之上,象是恋人同唱着欢悦的情歌一样。
“关关”,形容水鸟和鸣,叠字象声;同时声中见意,示雌雄相应,彼此相关雎鸠,水鸟,据说它们“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
开篇二句声情并茂:它以悠扬、平正之音,为全诗的“中和之美”定下基调;又以雎鸠和鸣起兴,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为以下正面抒写爱情创造了和谐的气氛,象征意味既深且浓。
接下去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毫不突兀了。
“窈窕”,连绵字,美好的样子,形容“淑女”;“淑女”,即好姑娘;“好逑”,就是好配偶。
首章落实到:“美丽的好姑娘,正该同美好的男子配成双”,成为全诗的纲领,提摄全篇。
⑵第2章写的是什么?用了什么写法?“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取河洲所见之物起兴。
荇菜,多年生水草,夏季开花,嫩叶可食。
长短不齐的水荇菜,或左或右,流动无方,隐喻求女之难,而求爱者的思想感情亦如波如澜,如荇莱之流动变幻,不正是钟情于那个“窈窕淑女”,连睡梦中都在寻求着她的形象的——那样一种倾心热恋的心态的绝妙写照吗?紧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由顶真过渡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情况就紧迫了,“思服”即思念,思念之情绵绵不断,而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出反复,词为双声,说明耿耿长夜,卧不安席。
⑶第3章描写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写法?“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接上章反复叠唱。
“采之”、“芼之”,仅换一字,描画姑娘在水边一左一右地采摘、拔取荇菜,还是就眼前所见之景起兴,但气氛大不相同了,前写荇菜流动无方,状求女不得的忧思,此写采、拔荇菜之灵活自如,表示求女既得,当同她相亲相爱,同喜同乐。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说弹琴奏瑟,撞钟击鼓,热烈喜庆,以示友爱与欢悦。
“采之”、“芼之”,意有轻、重之别;“友之”、“乐之”,情景亦由浅入深。
诗经二首原文
一、卷耳
佚名〔先秦〕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寘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译文
采那繁盛的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
唉我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
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
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
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二、樛木
佚名〔先秦〕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译文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
一位快乐的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
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并且这根樛木都被葛藟覆盖了。
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扶助他。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好几根葛藟爬上这根树枝,缠绕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
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成就他。
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高一语文学习对大家来说很重要,课堂上学习完课文中的内容后要及时的进行课下巩固复习,这样才能够彻底掌握住这些内容,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希望对大家掌握高一语文知识有帮助。
一、《氓》【原文释义】氓之蚩蚩(氓,(mng):古义指男子;蚩蚩:老实的样子;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抱布(货币,一说布匹)贸(买)丝。
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我谋(来找我商量婚事。
即:靠近;我谋:宾语前置)。
送子(对男子的敬称)涉淇(渡过淇水。
淇:淇水,卫国的河流),至(到)于顿丘(地名)。
匪我愆期(推延日期。
愆(qiān):过,误),子无良媒。
将(音(qiāng),请,希望)子无怒,秋以为期(把秋天当作婚期)。
乘彼垝垣(登上那破旧的墙。
乘:登上;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以(目的连词,来)望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
一说返回关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泪流貌)。
既见复关,载(相当于连词则)笑载言。
尔卜尔筮(你用龟甲和蓍草占卦。
卜:用龟甲卜吉凶;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体无咎言(卦象没有不好的话。
体:卦体,卦象;咎言:凶,不吉之言)。
以尔车来,以(介词,把)我贿(财物,嫁妆)迁。
桑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未落,其叶沃若(润泽貌)。
于嗟(相当于吁嗟,叹词)鸠(斑鸠。
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指男子)耽(沉湎于爱情)!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坠落)。
自我徂尔(到你家,嫁与你),三岁食贫(多年过着贫苦的生活。
三岁:指多年)。
淇水汤汤(水盛流貌),渐(沾湿)车帷裳(女子车上的布幔)。
女也(语气词,表示停顿,下面同此)不爽(差错),士贰(差错)其行(德行)。
士也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不以操持家务为劳苦。
靡:无,不;室劳:指家务活);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诗经原文及翻译诗经两首原文及翻译《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两首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览。
诗经·氓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翻译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
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
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
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
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
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诗经二首注释诗经二首原文及翻译《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用于宴会典礼,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是统治阶级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寤寐(wù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诗经10首必读诗歌诗经10首必读诗歌(篇1)[先秦] 诗经绵绵葛藟[1],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绵绵葛藟,在河之涘[2]。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绵绵葛藟,在河之漘[3]。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下泉[先秦] 诗经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诗经10首必读诗歌(篇2)[先秦] 诗经大田多稼,既种既戒。
既备乃事,以我覃耜。
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沔水[先秦] 诗经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
彼君子女,绸直如发。
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
彼君子女,谓之尹吉。
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
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
匪伊卷之,发则有旟。
我不见兮,云何盱矣。
都人士[先秦] 诗经笃公刘,匪居匪康。
廼埸廼疆,廼积廼仓;廼裹餱粮,于橐于囊。
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
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
陟则在巘,复降在原。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
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
既景廼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其军三单,度其隰原。
彻田为粮,度其夕阳。
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廼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