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毕业考试作57文指导(针对性强)
- 格式:ppt
- 大小:207.50 KB
- 文档页数:57
2015年上海学业水平考试作文题写作导引一、作文题:时间让我们丰厚二、题目审读本题目中有三个词:“时间”“我们”“丰厚”。
“时间”是指从过去到某一节点的过程。
有了这一过程的演进,才能体现变化的结果。
或多了少了、或胖了瘦了、或厚了薄了。
“我们”是对象。
包含“我”在内的一个群体。
它是我们,不是他们。
所以应该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去思考。
如果写成“你们或他们”,都是不正确的。
“丰厚”是时间演进后的结果。
是丰了厚了,不是少了薄了。
大凡写作“少了薄了”都是不切题的。
“丰厚”概念无须解释,因为直白无疑。
但是其种类、内涵需要揭示的。
“丰厚”可以指物质的“丰厚”,也可指精神的“丰厚”。
物质的“丰厚”一般指家底财富、企业盘子。
精神的“丰厚”一般指人生阅历。
如洞察细微、淡泊人生、学会耐挫、懂得孝顺等。
当然也有同学写“年龄的丰厚”。
种类与内涵的选择,反映了你的选材能力。
就本题来讲,选择“人生阅历的丰厚”是最为恰当的。
在三个词之间,重点是“丰厚”。
而“时间”是指某一特定的过程;“我们”是特定过程的受益者。
唯有“丰厚”才是需要揭示的结果。
由此,这三个词之间,可以形成这样的等式:“……的经历过程让我们……的东西丰厚了”;或“……的经历过程丰厚了我们……的东西”;或“……的时间过程,让我们认识到了……,丰厚了我们的……”。
依此句式组句,可以出演化出许多句子。
序号时间经历让我们的丰厚起来1 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2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让我们的眼界开阔、底蕴厚实3 研读房龙的《宽容序言》让我们的认识到要好宽容少数者。
4 看越王勾践的传记让我们的明白了卧薪尝胆的价值5 高中三年的学习让我们的同学友谊更为深厚6 看“……”片、书让我们的对爱情、友情、亲情有了……的认识7 观李安拍电影让我们的明白耐住寂寞、耐住挫折的意义8 观中国近代史让我们的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本题最正确的写法是:罗列出在什么样的过程变化中,我们“获得、悟到、成熟”什么样的“见识、道理、想法”。
高考作文:2015年高考考前作文总结与指导2015年高考考前作文总结与指导一、考试说明要求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二、作文题目回顾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2014年江苏卷)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2年上海卷,江苏2015考试说明第29页)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
我们今天并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
以上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考前热身训练)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娘想儿,流水长;儿想娘,扁担长。
——俗语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抄袭、套作。
(2015年南京三模)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5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一、考试指导思想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陎、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陎所达到的水帄。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要有利于全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地反映全体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业方陎所达到的水帄,全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要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的内容应全陎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
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陎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一9年级)”为依据,全陎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杒绝设置偏题、怪题。
为了体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从六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蕴含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查。
六个能力层级为: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2015年中考语文考场作文指导(一)考点要求:1.写记叙文,做到记事写人,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能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局;能运用一两件具体事例,写人物的某些特点;能根据需要在记叙中穿插一些抒情和议论“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写一篇作文,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能够体现自己鲜明的感情立场,具有丰富生动的具体材料,切忌只是空洞说教,要有感而发,反映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要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能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局”,就要求作文的结构要有条理,层次要分明,内容要充实具体,材料的取舍详略得当。
能够灵活地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记叙的顺序,语句要通顺,文意要连贯,一气呵成。
“能运用一两件具体事例,写人物的某些特点”,是要求能选择典型的新颖的材料,以小见大,并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
“能根据需要在记叙中穿插一些抒情和议论”,就要求作文中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清新流畅,从而避免平铺直叙,枯燥单一的叙述方式。
2.写简单的说明文,能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运用较准确明白的语言,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能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是要求在写说明文时,能灵活地运用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作诠释、摹状貌等等。
下定义是用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要言简意赅;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列图表是指画制图表,分项分类说明事物的特点;作诠释与下定义相似,只是语言的表述更详尽和具体,有解释的效果;摹状貌是指运用描写等的手段来介绍事物的样子形状和面貌。
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说明本次语文考试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基础,旨在检测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培养他们的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一)知识范围考试内容包括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语言运用四个部分。
其中,汉字积累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主要考试范围;古诗词名句积累以现用教材的古诗词篇目(含教材附录)为主要考试范围;古文名句积累以《优秀古文背诵推荐篇目》(《说明》附录1)为主要考试范围,可适当增加《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篇目》(《说明》附录2)的内容;常用文言词语积累以《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说明》附录3)为主要考试范围;文学常识以《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说明》附录4)为主要考试范围;名著阅读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为主要考试范围,可适当增加《初中生名著阅读推荐书目》(《说明》附录5)的作品;现代文阅读材料采用难度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古诗文阅读材料采用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
二)考试要求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古诗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具体来说,在语文知识积累方面,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和文学文化的积累情况;在阅读方面,考查学生的理解、筛选、概括、鉴赏和探究等能力;在语言运用方面,考查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
对考查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以字母a、b、c表示。
a层次要求学生了解与识记,例如正确辨识常用字、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默写现用教材中古诗词(含附录)名句;b层次要求学生理解与分析,例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c层次要求学生运用与评价,例如对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作出评价,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及微专题(共5个大专题108页)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一)一、答题铃声响前,请先将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准考证号码、座位号码、A或B卷号码、姓名等按规定填好。
并准备好钢笔、2B铅笔、小刀、橡皮擦和手表(一定要对准时间)等考试用具。
无论如何不要因为这些考前就能做好的事情,占用答题时间。
二、成语题或病句题考其一,很可能有两个选择支拿不准,这很正常,别着急,回头冷眼再看,会选出来的,要相信自己的语感。
三、文言文阅读题,做惯了史传类文章,如果是非史传类散文,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既来之,则读之。
所考知识点还是不会变的,注意看文段出处,可能会对阅读有帮助的。
翻译题,对给分点要敏感,尤其是词类活用(使动、意动)和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该补的补出来后,读一读,你翻译出来的句子是不是一句通顺的中国话,否则,一定是有落实不对之处。
难点一定要依据上下语境,推断猜想要合情理。
1、文言文在取材上一般选用较为浅易的文言文,考查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同时又注意考查学生在筛选文中的信息,以及理解语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方面的能力。
文本的阅读难度不会很大。
2、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事件,它或许是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是几件事的勾连组合。
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
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
3、解题时,必须看清题干的要求,尽快把握住命题意图,尤其在“选正确”还是“选错误”的问题上,不能出现粗心大意的把握,犯低级错误。
4、解答文言词语理解题,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成语、熟语、诗句),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合理迁移,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千万不要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