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及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649.00 KB
- 文档页数:81
常见女性心理问题和治疗方案1. 焦虑症症状- 过度担忧- 紧张不安- 易怒- 失眠- 疲劳治疗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CBT)- 药物治疗(如SSRI抗抑郁药)- 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 运动- 社交支持2. 抑郁症症状- 持续的悲伤情绪- 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睡眠问题- 食欲改变- 疲劳治疗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CBT)- 药物治疗(如SSRI抗抑郁药)- 光照治疗(针对季节性抑郁症)- 社交支持- 运动3. 压力过大症状- 紧张不安- 疲劳- 头痛- 睡眠问题- 情绪波动治疗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CBT)- 时间管理和压力减轻技巧- 运动- 社交支持- 休息和放松4. 人际关系问题症状- 沟通困难- 冲突- 孤独感- 情感依赖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如人际疗法)- 沟通技巧培训- 自我反思和情绪调节- 社交技巧训练- 支持团体5. 自尊心问题症状- 自我负面评价- 缺乏自信- 情绪波动- 社交焦虑治疗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CBT)- 自尊心提升技巧- 自我肯定训练- 社交支持- 积极心理治疗6. 性功能障碍症状- 性欲减退- 性交疼痛- 阴道干涩- 性唤起困难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如性治疗)- 药物治疗(如激素替代疗法)- 性技巧培训- 伴侣治疗- 生理治疗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与专业医生商讨制定。
综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障碍调查研究发表时间:2019-09-05T17:35:10.8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李润语董来春郑彦彦邵艳艳汤阳阳田国利[导读]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但认知和治疗率较低。
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诊断与治疗及疾病分布情况。
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对全院48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共有248例(51.7%)HADS评分(8分以上)患者进入精神科,207例(43.1%)患者根据ICD-10诊断为焦虑抑郁障碍。
79例患者(16.5%)符合ICD-10的焦虑和抑郁诊断标准。
焦虑抑郁障碍总检出率为19.5%。
神经科检出率最高(20.9%)。
诊断出的疾病包括所有类型的焦虑和抑郁障碍。
只有1.4%的患者服用了抗焦虑和抑郁药物,7.4%的患者建议服用精神病学或精神病学。
结论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但认知和治疗率较低。
关键词:综合医院;门诊;焦虑;抑郁引言随着医学生物学模型的变化。
人们对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其他情绪障碍更高,尤其是消化道疾病患者,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
到目前为止,对消化内科门诊病人的焦虑和抑郁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大多数研究中的病例数不够,研究时间短,结果也不尽相同。
即使是最近样本研究的报告表明,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焦虑和抑郁的阳性率也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患者的发病率可能会有新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多的科学研究。
探讨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本研究采用全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我院480例消化内科门诊患者进行了筛查。
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一般信息2010年8月至2010年9月,调查对象来自我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门诊。
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选取18岁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2)要点神经内科教研室张冲焦虑、抑郁是综合医院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绝大多数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曾以躯体不适症状在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就诊。
临床各科医师由于缺乏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的培训和经验,不能识别和处理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和抑郁障碍病人,常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和浪费医疗资源。
定义焦虑、焦虑状态、焦虑障碍焦虑通常是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情绪反应,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属于人体防御性的心理反应,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状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包括下文要提及的躯体性焦虑症状、精神性焦虑症状以及坐立不安等运动性焦虑症状,个体有与处境不相符的情绪体验,可伴睡眠困难。
属病理性,一般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障碍:即焦虑症,是一类疾病诊断,症状持续、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并导致异常行为,需要治疗。
焦虑障碍又可按其主要临床表现分为若干类别,如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恐惧障碍等。
二、抑郁、抑郁状态、抑郁障碍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动兴趣降低。
一般为正常心理反应,持续时问短,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抑郁状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以显著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丧失兴趣或愉快感,表现有情绪、行为和躯体症状,一般为病理性,持续时间略长,需要医学处理。
抑郁障碍:即抑郁症,是一类疾病诊断。
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影响社会功能,一般需要治疗。
本共识中所用“焦虑”和“抑郁”术语主要是指焦虑和抑郁状态,即严重程度达中等或以上,超出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或自我调整能力,对其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但这种焦虑、抑郁并不一定达到或符合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一、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中常见焦虑、抑郁 1.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临床上很常见。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焦虑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支持,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的背景、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焦虑抑郁症。
一、背景介绍焦虑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其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共识内容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的内容囊括了病因、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个方面,旨在规范临床交流和治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
1. 病因方面: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明确了焦虑抑郁症的多因素病因学模型,包括遗传、环境、神经生物学因素等。
这些病因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焦虑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
2. 诊断方面: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提出了一套科学可靠的诊断标准,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准确识别焦虑抑郁症患者。
该诊断标准注重病史采集、症状评估和辅助检查等方面,以综合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
3. 治疗方面: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提倡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策略。
在药物治疗方面,选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进行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在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心理支持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4. 康复方面: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强调康复的重要性。
康复过程中,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参与心理康复指导和康复培训,改善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实施细则为了将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 专家委员会的组建:组建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委员会,确保共识的学术权威性和实用性。
2. 共识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学术会议、论坛、期刊等途径宣传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并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综合医院病⼈常见⼼理问题及其⼼理⼲预的对策综合医院病⼈常见⼼理问题及其⼼理⼲预的对策发表者:刘晓东918⼈已访问综合医院病⼈常见的⼼理问题有焦虑、抑郁、失眠、慢性疼痛、疑病、⼈格适应不良等,部分病⼈甚⾄会出现⾃杀或伴发急性精神障碍。
⼀般来说,不同器官疾病的病⼈同患⼼理障碍的发⽣率不完全⼀样,其中以神经科病⼈发⽣⼼理问题的⽐例为最⾼(50%~70%),⽽普通内科门诊病⼈同患⼼理障碍的⽐例约为10~20%,以焦虑和抑郁常见。
下⾯就综合医院病⼈中焦虑、抑郁、失眠、疼痛和⾃杀这5个常见问题的⾏为⼲预作⼀介绍。
常见⼼理问题⼀焦虑:焦虑是⼀种紧张、恐惧害怕的情绪体验,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反复练习和应⽤系统和逐步脱敏的⽅法来减轻焦虑和拮抗回避⾏为;提⾼⾃控能⼒(如应⽤放松技术、学会认知应对技巧等);强调⾃我练习和指导的重要性。
常见的焦虑处置过程包括:A.⽣物⼼理社会学评估(2~3次)①围绕症状的认知⾏为交谈(SOCBI);②内科病史会谈及精神检查;③焦虑问卷检查(如SAS、BAI、HAD、HAMA等);④诊断、鉴别诊断、制订针对问题的处理⽅案。
B. 治疗⼲预(10~15次)①给予适量的抗焦虑药物;②焦虑认识过程训练;③评估有关兴趣爱好、体育活动、睡眠卫⽣等;④开始系统放松训练(SRT);⑤⾃我监察和脱敏;⑥选择和应⽤⾏为⼲预;⑦选择和应⽤认知—⾏为⼲预;⑧认识、澄清和转变(ACT)⽅法应⽤;⑨读书疗法(Bibliotherapy);⑩酌情减药;(11)复发预防训练,包括社会⽀持;(12)长期随访—健康⾏为的维持监察。
⼆疼痛:传统观念认为慢性疼痛是⼀种躯体疾病、⽣理问题,很少认为这是⼼理问题。
实际上,相当⼀部分慢性疼痛病⼈(如腰背痛、头痛等)是与⼼理社会因素相关的。
因此在国外的⾏为医学临床⼯作中,慢性疼痛处理是⼀个重要领域。
其基本的⾏为⼲预过程为:A. ⽣物⼼理社会学评估(2~3次)①围绕症状史会谈和精神检查;②内科病史会谈和精神检查;③疼痛问卷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制订针对问题的处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