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7.18 MB
- 文档页数:46
双一流大学什么意思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一项国家级计划,旨在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双一流计划分为A类和B类两个层次。
A类双一流大学是指那些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质量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B类双一流大学则是指那些正在向A类大学迈进的高水平大学,它们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并有望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成为A类大学。
在双一流计划中,大学会被分为若干个学科领域,每个学科领域都有一定数量的双一流大学被列入。
以A类双一流大学为例,其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学科发展规划、学科课程设置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要求大学有明确的学科发展方向和规划,并能够在该领域中获得国内领先地位;人才培养方面要求大学能够在学生培养质量、办学特色、学生就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科学研究方面要求大学在学术水平、研究能力、科研经费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B类双一流大学的评定标准也与A类大学类似,但要求相对更低。
这些大学需要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并且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双一流计划的实施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能够提高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
同时,双一流计划的实施也能够激励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竞争和进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计划,有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能够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对于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双一流高校表
(最新版)
目录
1.教育部双一流高校概述
2.教育部双一流高校的评选标准
3.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具体名单
4.双一流高校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教育部双一流高校概述】
教育部双一流高校,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经过严格评选,具有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能力的高校。
这个项目旨在提升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育部双一流高校的评选标准】
教育部双一流高校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国际影响力等五个方面。
这些标准旨在全面评估高校的综合实力,确保评选出的高校具备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能力。
【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具体名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我国双一流高校共有 137 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
这些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双一流高校的意义和影响】
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它提升了我国高校的整体水平,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它为我
国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满足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后,它提高了我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了我国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
1、什么是双一流? (1)2、双一流的提出目的是什么? (1)3、双一流的具体实施步骤? (1)4、“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 (2)5、985平台 (4)6、111计划(从国外引进海外学术大师) (4)7、2011计划(主要任务是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5)8、“985/211”相比普通高校的优势 (5)9、2017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的入围情况 (6)10、“双一流”与“985”、“211”的区别 (6)11、该如何理性对待大学“标签”? (8)双一流1、什么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2、“双一流”的提出目的是什么?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两个一百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双一流”的具体实施步骤?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备注: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
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4、“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东北大学:是一所老牌重点大学,但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人才外流严重,教科研水平也受到相当影响,除东北、华北外的招生情况也很不乐观。
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双一流大学建设包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在大学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重在大学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可知,首批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这95所只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当然前面42所世界一流大学也都是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
1.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包括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北京市最多,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所世界一流大学;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4、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及评选方法建设目标: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评选方法: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
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附件3“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1. 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2. B类6所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一文读懂什么是双一流、C9、34所、985、211等重点大学!我们经常会把双一流、C9、34所、211和小211、2011计划、985、小985、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挂在嘴边,但是它们都有什么意义,究竟包括哪些学校,你真的了解吗?今天,就做一下相关科普,帮助大家了解各校最真实的实力以及学科优势。
双一流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2018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1.42从名单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B类:辽宁1所,河南1所,湖南1所,云南1所,陕西1所,新疆1所。
2.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40所当然,42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以严格上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有140所,以下是具体名单和建设学科。
C9联盟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立意创世界一流大学。
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42所世界一流大学+95所一流学科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评选方法:
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
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
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
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名单1、双一流大学简介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又一国家战略,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名单大致由原来的39所985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组成;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95所,当然42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世界一流学科。
2、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名单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可知,42所大学进入了双一流大学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95所大学进入了双一流大学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以下是95所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名单,文末有各学校具体一流学科名单。
3、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3、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4、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5、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自定)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7、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8、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9、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10、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12、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13、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1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1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16、首都师范大学:数学17、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18、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19、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2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21、外交学院:政治学(自定)2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自定)2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24、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25、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自定)2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27、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28、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29、中国政法大学:法学30、南开大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31、天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32、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33、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自定)34、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35、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6、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自定)37、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38、内蒙古大学:生物学(自定)39、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40、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41、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42、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定)43、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4、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自定)45、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6、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47、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48、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自定)49、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50、复旦大学: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51、同济大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52、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53、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4、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55、上海海洋大学:水产56、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57、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58、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59、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60、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61、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62、上海大学:机械工程(自定)63、南京大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64、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65、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6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67、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68、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69、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70、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71、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72、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7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74、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75、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76、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77、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78、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79、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80、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8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82、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83、厦门大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84、福州大学:化学(自定)85、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86、山东大学:数学、化学87、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8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89、郑州大学: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90、河南大学:生物学91、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9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9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4、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95、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96、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9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自定)98、湖南大学:化学、机械工程99、中南大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100、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自定)101、中山大学: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102、暨南大学:药学(自定)103、华南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104、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105、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106、海南大学:作物学(自定)107、广西大学:土木工程(自定)108、四川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109、重庆大学: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110、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11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112、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13、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114、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自定)115、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116、西南大学:生物学117、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118、贵州大学:植物保护(自定)119、云南大学:民族学、生态学120、西藏大学:生态学(自定)121、西北大学:地质学122、西安交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2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12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5、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定)12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127、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自定)128、兰州大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129、青海大学:生态学(自定)130、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131、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132、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13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13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3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36、宁波大学:力学137、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138、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139、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140、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自定)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什么叫双一流大学想要了解双一流大学42所有哪些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什么叫双一流大学”,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资讯!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有哪些什么叫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阅读:双一流大学就业有什么优势1、企业方面的优势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大家几乎都是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
当HR 面对这样一群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时,判断这些人是否优秀的标准也就只有一个最基本的方案,那就是看这些应聘者的毕业院校是否是名校毕业生。
而且有些企业在自己的招聘广告上还明确的标识,只收取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
现在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拥有名校的学历,才能助你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
2、学校方面的优势现在很多大型的公司企业都和双一流大学有合作,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直接以校招生的身份进入到这些企业内部工作,这样的身份比那些企业从社会上招来的学生待遇可谓是好太多了。
3、教师方面的优势双一流大学的导师,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很多优秀的资源,如果你在大学期间和这些老师之间关系很好,或者某位导师特别喜欢你,那么这些优质的资源很有可能就变为你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4、同学方面的优势一所双一流大学,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优秀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有的进入到了知名企业,有的成功创业。
如果你在毕业之后也想要进入这些知名企业,那么这些优秀的师哥、师姐们将会是你最好的资源,你可以靠着他们拿到很多知名企业的内推名额。
对于能考上双一流大学的学生来说,勤奋和聪明肯定是必备的。
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其中,42所双一流大学可以分为A类和B类。
A类高校有36所;B类高校有6所。
B类双一流大学名单:多少分可以考上双一流大学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每个省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山西省,2022年在山西省录取分数线最低的双一流大学是新疆大学,最低投档分文科为565分、理科为535分,也就是说山西考生想考双一流大学,文科考生至少需要565分、而理科考生至少需要535分。
在比如云南省,2022年在云南省录取分数线最低的大学同样是新疆大学,最低投档分文科为588分、理科为524分,同理可得,云南考生想考双一流大学,文科考生至少需要588分,而理科考生只需要524分。
通过云南省和山西省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双一流大学在每个省录取分数线均不一样,因此关于“想考双一流大学至少多少分”这个问题,考生必须根据自己所在省份来具体分析。
从整体来看,在四川、河南、陕西等高考人数较多的省份,580分左右大概率就可以上双一流;但在甘肃、宁夏、内蒙古等高考人数较少的省份,一般来说520分左右就可以上双一流。
双一流大学的含金量怎么样双一流大学主要指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目的是推动国内教育发展,是继985和211工程之后推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
作为新的好大学的标签,双一流大学的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
取消“211”“985”工程后,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将以更加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活力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杠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有利于创新型高校群的建设。
双一流建设名单,每5年就会重新评选一次,也就是说双一流大学名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发展好的学校有机会入选双一流,而在教学上发展较为缓慢或者是做的不够好的高校,也会被踢出双一流,这也是给了高校更多机会,动态的双一流建设,既可以激烈更多高校发展,也可以对已入选高校进行监督和检测。
附件2“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1. 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2. B类6所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什么是双一流大学“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层次最高的国家战略。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什么是双一流大学_建设高校有哪些.欢迎阅读!什么是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哪些什么是双一流大学是什么意思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建设目标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双一流”建设高校地区分布名单省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数量北京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34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江苏南京大学苏州大学15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14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四川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8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8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湖北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7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5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东中山大学暨南大学5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辽宁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4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4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湖南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4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吉林大学延边大学3东北师范大学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3合肥工业大学浙江浙江大学宁波大学3中国美术学院重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2福建厦门大学福州大学2河南郑州大学河南大学2新疆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2云南云南大学1甘肃兰州大学1河北河北工业大学1山西太原理工大学1江西南昌大学1海南海南大学1贵州贵州大学1青海青海大学1宁夏宁夏大学1内蒙古内蒙古大学1广西广西大学1西藏西藏大学12020年新高考录取政策。
教育部双一流高校表摘要:一、引言二、双一流高校的定义与背景三、双一流高校的评选标准四、双一流高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五、双一流高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六、我国双一流高校的优势与挑战七、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双一流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引领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将对双一流高校的概念、评选标准及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双一流高校的定义与背景双一流高校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我国教育部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而提出的战略目标。
双一流高校旨在通过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校和学科,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
三、双一流高校的评选标准双一流高校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主要考察综合实力,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世界一流学科主要考察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包括学术声誉、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
四、双一流高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双一流高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双一流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其次,双一流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推动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最后,双一流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场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五、双一流高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双一流高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方面,双一流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持;另一方面,双一流高校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六、我国双一流高校的优势与挑战我国双一流高校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优势方面,我国双一流高校在部分学科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
双一流大学是什么意思第一篇:什么是双一流大学双一流大学,又称“双一流”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其实,“双一流”是由“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两个层面组成的。
前者是指拥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有重要地位的一批高校,也是最高水平的高水平大学,包括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43所高校。
后者是指在各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如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优秀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
这些高校的建设目标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在国际上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高校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引领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学术支持。
因此,建设双一流大学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产教研融合和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必要举措。
第二篇: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那么,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按照教育部公布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总体水平。
这一方面主要考察高校的基础设施、学术氛围、教学质量等情况,判断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是否有竞争力。
2. 学科水平。
学科建设是衡量“双一流”高校的重要标准之一,相关指标包括学科影响力、学术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
3. 师资水平。
高水平大学需要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衡量师资水平时需要考察教师的学术背景、科研成果、教学效果等方面。
4. 科技创新能力。
衡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产学研合作情况等。
5. 社会服务能力。
高校不仅需要培养优秀的人才,还需要为社会提供服务,评价指标包括高校社会影响力、服务社会的能力等。
除此以外,高校还需要符合一定的评选标准,例如:拥有稳固发展的财源和资源、具备一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保持学术与管理管理规范等。
世界一流大学名单42所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B类:辽宁1所,河南1所,湖南1所,云南1所,陕西1所,新疆1所。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发布。
国防七校,又名”国防七子”,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高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航空)、北京理工大学(兵器、航天卜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航海、兵器)、哈尔滨工程大学(航海、核能、航天、航空、兵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航空、民航卜南京理工大学(兵器)。
四大工学院:分别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卜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9所高校。
九校联盟形式类似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澳大利亚八校集团等,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
联盟成立后展开了多项实质性活动,如互派交换生、开展暑期夏令营等。
"两电一邮”是指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三所著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