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预热器的运行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8
锅炉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锅炉空气预热器是锅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用于提高燃烧效率和锅炉热效率。
它通过将锅炉的废烟气与进入锅炉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废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进气空气,从而提高空气温度,减少燃料的消耗量,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热力学原理和传热原理。
热力学原理是指在焚烧过程中,燃料的热能通过燃烧产生废弃物,其中包括高温废气。
而在锅炉系统中,锅炉废烟气中仍存在大量的热量。
空气预热器的作用就是通过将这部分废烟气与进入锅炉的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空气温度提高,达到预热的目的。
传热原理是指废烟气与进入锅炉的空气在空气预热器内部形成对流传热,废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进气空气。
空气预热器的性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热效率和操作稳定性。
热效率是指空气预热器将废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新鲜空气的能力,它直接影响到锅炉系统的整体热效率。
提高空气预热器的热效率可以减少燃料消耗量,降低运行成本。
为了提高热效率,应采用高效的传热表面和优化的传热结构,以最大程度地增加传热面积和热负荷。
同时,合理控制废烟气流通速度和温度分布,使废烟气与进入锅炉的空气充分接触,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操作稳定性是指空气预热器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稳定的操作能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操作稳定性,应加强空气预热器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
锅炉系统的高温、腐蚀和污染环境对空气预热器的材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应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同时合理设计传热表面的结构和管道布局,以避免积灰和堵塞,保证传热效果。
另外,空气预热器还要考虑与锅炉系统的匹配和运行管理。
在设计和选型过程中,需要根据锅炉的使用条件、燃料特性和热负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应配备合适的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空气预热器的工作状态,保证其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洗,确保传热表面的清洁和良好的传热效果。
总之,锅炉空气预热器作为锅炉系统中的重要部件,通过废烟气和空气中热量的传递,提高空气温度,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价值空气预热器(air preheater)也被简称为空预器,是提高锅炉热交换性能,降低热量损耗的一种预热设备。
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将锅炉尾部烟道中排出的烟气中携带的热量,通过散热片传导到进入锅炉前的空气中,将空气预热到一定的温度。
1、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空气预热器在工作时会缓慢的旋转,烟气会进入空预器的烟气侧后再被排出,而烟气中携带的热量会为空预器中的散热片所吸收,之后空预器缓慢旋转,散热片运动到空气侧,再将热量传递给进入锅炉前的空气。
空气预热器在锅炉中的应用多为三分仓式,附带有火警报警系统、间隙调整系统和变频控制系统。
空气预热器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并能提高锅炉系统的热交换性能,因此在烟气锅炉系统中有很普遍的使用。
2、空气预热器的应用价值空气预热器是收集和利用烟气余热的设备。
空气预热器的应用能直接降低锅炉排烟的温度,减少系统内的热能损失。
同时,空气预热器的散热片能够吸收和传导热能,相当于增加了锅炉的受热面,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空气预热器在锅炉中是有加热燃料所需空气的作用,空气预热器的使用能改善高温空气的燃烧条件,减少燃料不完全燃烧而造成的热量损失。
空气预热器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炉内温度,提高辐射传热水平和受热效率。
空气预热器的常见问题及处理空气预热器是用来传导锅炉系统中排出烟气热能的一种装置。
空气预热器的应用能提高锅炉系统的热交换性能,因此在锅炉系统中使用的较为广泛。
空气预热器在运行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以下是其中常见的几种。
1、空气预热器的振动问题空气预热器在运行中容易出现振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空预器的设计。
空气预热器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其运行中的振动问题,避免空预器发生振动,需要合理的选择空气流动的速度,或沿着空气流动的方向加装防振隔板。
2、空气预热器的堵灰问题空气预热器另外一个常见问题是堵灰。
空预器在工作时会接触到锅炉排出的烟气及其中所携带的颗粒型灰尘,长时间灰尘堆积即会形成堵灰。
空气预热器运行风险及其预防技术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空气预热器在电站锅炉中的作用,并对其着火、跳闸等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防范与处理的措施。
最后总结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的三种处理事故的方案,确保机器可以安全而正常的运行。
关键词:空气预热器;运行风险;预防技术空气预热器是燃煤电厂锅炉的重要辅机。
它把锅炉尾部烟道中排出的热气传输到内部的散热片种,从而使锅炉内的空气可以升温,降低热能的消耗,也就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但是锅炉是一个密封的物体,如果在燃烧的参数上设置不当,燃料聚集密度过大,很容易造成空气预热器停运。
一旦发生了停运,运行人员如果不进行及时且恰当的处理,就会造成机组朱燃料跳闸,进而发生一连串的事故。
一、空气预热器运行事故与原因(一)尾部烟道的着火与爆炸空气预热器是一个热能的交换设备,所以它是由诸个蓄热元件组成的器物。
当热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空气预热器尾部的烟道就会发生火灾事故。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大量没有燃烧充分的可燃物沉积在了蓄热元件上,它们的密度较高,单位体积的受热面积就变大,非蓄热元件的温度低,冷热分布差异过大,造成了积灰爆炸的事故。
第二,在最初的调试期,锅炉长时间处于低负荷的运行状态,这时的燃烧不充分,炉膛内堆积的可燃物越来越多,也为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第三,燃烧伴随着配风。
如果风量不足或是风量分配不合理,煤粉又过粗的话,它们会在波纹板上聚集引燃。
第四,空气预热器在使用之前要把附着在上面的灰尘吹尽,如果吹灰设定的气压、气温、荷载率等等都没有在一定的参数之内,吹灰的结果就会不理想,进而引发事故。
(二)停运造成 MFT在空气预热器刚刚投入到使用期时,是事故最高发的时期,因为结构的密封性能、受热性能等等都还在紧张的调试阶段,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到抱死的状态中,导致空气预热器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空气预热器的停运是单台行为,触发的就是快速减负荷,而联锁风机、本侧送风机、引风机等等都会跳闸。
空预器概述空气预热器热交换原理,是通过连续转动的转子,缓慢地载着传热元件旋转,经过流入预热器的热烟气和冷空气,完成热交换。
传热元件从烟气侧的热烟气中吸取热量,通过转子的转动,把已加热传热元件中的热量,不断地传递给空气侧进来的冷空气,从而加热空气。
由于它工作在烟气温度最低的区域,回收了烟气热量,降低了排烟温度,因而提高了锅炉效率。
同时由于燃烧空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燃料着火和燃烧,减少了不完全燃烧损失本厂空预器结构参数:转子内径φ18100 mm传动装置减速机型号 B4SV311-100C主电机 QABP-22554A-B3 37KW 1480 r/min.备用电机 QABP-J1-22554A-B3 37KW 1480 r/min. 双出轴空气马达 92RB045 5.89KW 103 r/min.主减速比 103.259 : 1出轴转速:正常运行 14.31r/min额定输出扭矩30000 N·m预热器转速:正常 1.069 r/min. 副电机:0.268 r/min. 空气马达:0.0745 r/min 支承轴承球面滚子推力轴承型号 294/800导向轴承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型号 23192K1.4.6 油循环系统1.4.6.1 导向轴承稀油站型号 OCS-8E-3电动机 Y90L-4B3 1.5 KW 1380 r/min.三螺杆泵3GR 30×4 1.6 m 3 /h 1.0 MPa线隙式油过滤器 SXU-A100×50S列管式油冷却器 GLC2-1.3支承轴承稀油站型号 OCS-8E-3电动机 Y90L-4B3 1.5 KW 1380 r/min.三螺杆泵3GR 30×4 1.6 m 3 /h 1.0 MPa线隙式油过滤器 SXU-A100×50S列管式油冷却器 GLC2-1.3吹灰装置伸缩式吹灰器由于预热器的传热元件布置紧密,工质通道狭窄,所以,在传热元件上易积灰,甚至堵塞工质通道,致使烟空气流动阻力增加,传热效率降低,从而影响预热器的正常工作。
空预器运行中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摘要:空预器是锅炉不可缺少的一部,也是提高锅炉经济性能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改善空预器的运行状态至关主要,在采用耐磨、耐腐蚀材料的同时,应严格控制与监视锅炉各个参数的运行状态。
本文总结了空预器运行过程中的常见缺陷,分析了这些缺陷出现的原因以及它们对锅炉运行的危害,并重点探讨了预防和处理这些常见缺陷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空预器;常见缺陷;处理方法空预器又叫空气预热器,空预器是锅炉的重要部件之一。
空预器在空气进入锅炉之前对其进行加热,可以有效地减少对锅炉内部热量的吸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但是,在空预器的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受到影响。
归纳空预器运行过程中的常见缺陷,分析出现缺陷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空预器运行中常见缺陷及其危害空预器运行中常见的缺陷一般有 3 种,即堵塞、腐蚀和漏风。
1.1 空气预热器堵塞原因分析省煤器输灰器设计不合理,锅炉投运后,省煤器输灰器长期不能正常运行,大量粗灰随烟气流进空气预热器,在空气预热器一些死角积存,导致空预器阻力增加,堵塞的可能性增加;锅炉在设计时,在空气预热器与风机之间设有暖风器,锅炉调试时将暖风器投运,效果极差,试验证明无实际意义,但暖风器阻力较大,影响风、烟道阻力,虽然进行了部分割除,但不彻底,增大烟道阻力,加大空气预热器堵塞的可能性;锅炉检修期间,空气预热器受潮,锅炉检修时,用高压水对空气预热器进行冲洗,在空气预热器未彻底干燥的情况下启动引、送、一次风机运行,导致灰尘粘接在空气预热器上,导致通道变小,进一步加大了空气预热器的堵塞。
1.2 低温腐蚀的原因分析锅炉燃料中含有硫。
当燃料中含有较多硫时,燃料燃烧后大部分产生SO2,在一定条件下SO2进一步氧化变成SO3,SO3气体与水蒸汽结合就会生成硫酸蒸汽,其凝结露点温度高达120℃以上,露点温度越高,烟气含硫量就会越大,腐蚀性就会越严重。
我厂空预器结构和运行注意事项一、空预器结构1.空气预热器主要构件及其作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热交换设备,由冷端中间梁、热端中间梁、主支座、副支座、转子、传热元件、三向密封、上下轴承、传动装置、热端连接板、冷端连接板、外壳和附件等组成。
冷端中间梁、热端中间梁、主支座和副支座,构成了预热器的主体构架。
其中冷端中间梁支承了整个预热器约90%的重量。
转子是由多个扇形模块组成的回转体,模块中装载传热元件,是预热器实现换热功能的重要构件。
传热元件包是由若干具有一定波形的薄板组成,并由框架固定。
它是热交换的换热介质。
三向密封是指:径向、轴向和周向密封,分别由径向密封片与径向密封板、轴向密封片与轴向密封板以及旁路密封片与密封角钢或密封弧板组成。
是阻止空气向烟气泄漏的主要构件。
上下轴承分别是指:导向轴承和支承轴承,用于传递来自转子径向力和重力等,从而定位转子。
传动装置是维持转子旋转的动力源。
冷、热端连接板和外壳构成烟、空气通道,防止工质外泄。
2.密封方式:(1)径向密封:由扇形板和转子上面柔性密封组成。
空预器运行时柔性密封转动,圆弧板不动。
(2)周向密封:周向密封片。
空预器运行过程中周向密封片不动。
(3)轴向密封:转子上的轴向密封片。
随转子转动。
(4)中心密封:中心密封圈,随转子转动。
热端转子(导向轴承处)由冷一次风密封,冷端转子由机械式密封。
3.空预器转向:由二次风向一次风方向旋转。
3、回转式空预器是电站锅炉尾部烟气和空气换热的重要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漏风率高,通常比设计值高五至十个百分点。
漏风量大直接导致发电煤耗和电耗增加。
据有关部门研究测算,对于300MW机组,漏风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年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左右。
更为严重的是,受此影响,有的锅炉在高负荷下缺风,被迫降负荷运行;有的锅炉送风机、引风机和一次风机长期压红线运行,既增加了故障隐患,也影响了设备的寿命。
在各部分漏风中,热端径向间隙产生的漏风占一半以上。
29-VI(T)-SMR空气预热器运行和说明书17.YX3300.001编写:张玉珠校对:审核:审定:批准: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8月8日目录1.容克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规范、重要图纸清单 (2)2.传热元件 (4)3.支承轴承 (9)4.导向轴承 (12)5.转子传动装置 (14)6.空气预热器润滑 (15)7.空气预热器密封 (16)8.空气预热器运行 (22)1前言本说明书参照美国ABB(现为ALSTOM)空气预热器公司提供的典型Ⅵ型半模式结构空气预热器运行和维修说明书编写的。
转子停转报警装置、支承轴承和导向轴承用的油循环设备、着火探测系统、转子传动装置及控制和吹灰器等本文仅作简要概述,详见各有关的说明书。
为转子的圆柱形外壳内,转子之外装有转子外壳,转子外壳的两端同连接烟风道相联。
预热器装有径向密封和旁路密封,形成预热器的一半流通烟气,另一半流通空气。
当转子慢速转动时,烟气和空气交替流过传热元件,传热元件从热烟气吸收热量,然后这部分传热元件受空气流的冲刷,释放出贮藏的热量,这样空气温度大为提高。
本机组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Ⅵ型,三分仓半模式,采用内置式支承轴承。
1.2 主要技术规范传热元件热端 0.5mm FNC型碳钢热端中间层 0.5mm FNC型 CORTEN钢冷端 0.8mm DU3型SPCC-SD钢(搪瓷)转子密封——热端和冷端径向密封片δ= 2.5mm CORTEN钢转子中心筒密封片δ= 6 mm CORTEN钢轴向密封片δ= 2.5mm CORTEN钢旁路密封片δ= 1.5mm CORTEN钢转子传动装置减速机:正常输出轴转速为0.85转/分。
主电机:型号:M2QA-W160M6B B3型 7.5KW,380V,17A ,970 RPM 双轴伸。
备用电机:型号:M2QA-W160M6B B3型 7.5KW,380V,17A ,970 RPM 双轴伸。
转子正常转动速度: 0.85RPM;采用变频调速慢速挡转子转动速度:0.21转/分。
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空气预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器,它在工业和汽车领域广泛应用。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排出的废气中所含的热能转移到进入系统的新鲜空气中,以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
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将冷却空气与热气流进行热交换,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将热能传递。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空气预热器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热气流侧和冷却空气流侧。
热气流侧通常是由废气或热气流组成,而冷却空气流侧则是新鲜空气。
这两个部分通过热交换介质(如金属板、管子或螺旋片等)进行热能传递。
其次,冷却空气首先进入空气预热器,并通过热交换介质,在与热气流接触的过程中吸收热能。
热能的传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进行。
首先是传导,也就是热量通过热交换介质的直接接触进行传递。
其次是对流,热气流和冷却空气之间存在流体运动,这种流动可以加速热能的传递。
最后是辐射,热交换介质和空气之间可以通过辐射方式进行热能传递。
然后,热气流从排出系统中进入空气预热器。
在热气流与冷却空气流相遇的过程中,热气流中的热能被转移到冷却空气中。
这样,冷却空气的温度就被升高了,而热气流中的热能则被降低了,从而实现了能量的转移。
这种热能转移的结果是,系统中的新鲜空气的温度会升高,从而提高了燃烧的效率。
最后,热气流中所包含的废气在经过空气预热器后排出系统。
而冷却空气则被引入系统的其他部分,在燃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循环过程,空气预热器能够增强系统的热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需要注意的是,空气预热器的设计和运行条件对其工作效果有关键的影响。
如热交换介质的选择、流体动力学的设计、加热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和压力等。
只有在合适的设计和运行条件下,空气预热器才能发挥其最佳的效果。
4 空气预热器的运行4.1 空预器润滑油站启动前的检查4.1.1检查空预器导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润滑油站、空预器导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无检修工作票或检修工作结束,空预器有设备试转单。
4.1.2 检查油站管道连接完整,油系统设备外观无缺陷。
4.1.3 检查油站各热工测点全部恢复完毕,各压力表一次门开启。
就地表计指示正确,空预器导向轴承和推力轴承箱油位计指示清晰。
4.1.4 核对单控油站压力、温度信号指示正确。
4.1.5 检查空预器导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油箱油位在2/3,通过油位计处观察油质透明,无乳化和杂质,油面镜上无水汽和水珠。
4.1.6 检查油泵及电机地脚螺栓连接牢固,对轮连接完毕,安全罩恢复。
4.1.7 检查油泵电机接线完好,电机外壳接地线牢固。
4.1.8 检查油站就地控制盘上开关和信号指示灯完整无损坏,油泵远方/就地开关在就地位,就地启停开关在停止位,导向轴承润滑油泵联锁开关在中间位。
4.1.9 检查完毕无异常,联系空预器导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油泵电机送电。
4.2 空预器润滑油站的启动4.2.1 空预器导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油泵送电完毕,检查油泵就地状态指示灯绿亮,红灯不亮。
4.2.2 就地启动导向轴承润滑油泵A(B),检查运行油泵和电机振动不超过40μm,电机和泵无异音,泵轴端不渗油,检查B(A)油泵和电机不倒转。
4.2.3 检查导向轴承油系统无渗漏,轴承供油压力在0.25Mpa,滤网前后压差低于0.1MPa,空预器导向轴承箱油位在1/3~2/3,轴承端部不渗油。
4.2.4开启导向轴承油站冷油器供、回水门,检查冷却水系统无泄漏,冷却水压力在0.2~0.3MPa,冷却水流量正常。
4.2.5 将导向轴承润滑油泵连锁开关至A(B)运行,B(A)备用位。
4.2.6 检查导向轴承润滑油泵在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高于55℃保持运行,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低于45℃自动停止运行。
4.2.7 就地启动空预器推力轴承润滑油泵,检查油泵和电机振动不超过40μm,电机和油泵无异音,泵轴端不渗油。
4.2.8 检查推力轴承油系统无渗漏,轴承供油压力在0.25Mpa,滤网前后压差低于0.1MPa,空预器推力轴承箱油位在1/3~2/3,轴承端部不渗油。
4.2.9 开启推力轴承油站冷油器供、回水门,检查冷却水系统无泄漏,冷却水压力在0.2~0.3MPa,冷却水流量正常。
4.2.10 投入推力轴承润滑油站自动开关,检查推力轴承润滑油泵在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高于55℃保持运行,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低于45℃自动停止运行。
4.3 空预器润滑油泵联锁试验4.3.1 空预器导向轴承润滑油泵联锁试验4.3.1.1 启动导向轴承润滑油泵A(B),将油泵联锁开关置A(B)运行,B(A)备用位。
4.3.1.2 手动停止A(B)泵运行,检查B(A)泵联锁启动,绿灯灭,红灯闪光,核实单控来“空预器油站故障”信号。
4.3.1.3 将油泵联锁开关切换至B(A)泵运行,A(B)泵备用位置。
4.3.1.4 复置报警信号,检查B(A)泵红灯停止闪光,核实单控“空预器油站故障”信号消失。
4.3.1.5 手动停止B(A)泵运行,检查A(B)泵联锁启动,绿灯灭,红灯闪光,核实单控来“空预器油站故障”信号。
4.3.1.6 将油泵联锁开关切换至A(B)泵运行,B(A)泵备用位置。
4.3.1.7 复置自启动信号,检查A(B)泵红灯停止闪光,核实单控“空预器油站故障”信号消失。
4.3.2 空预器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高联泵试验4.3.2.1 空预器轴承温度高联泵试验应联系热工人员到现场进行。
4.3.2.2 将导向轴承油泵联锁开关置A(B)运行,B(A)备用位。
4.3.2.3 由热工人员解除导向轴承润滑油实际温度信号,加调试信号到55℃,检查A(B)泵联锁启动。
4.3.2.4 由热工人员将调试信号降至45℃,检查A(B)油泵自动停止。
4.3.2.5 将导向轴承油泵联锁开关置B(A)运行,A(B)备用位4.3.2.6 加调试信号到55℃,检查B(A)泵联锁启动。
4.3.2.7 将调试信号降至45℃,检查B(A)油泵自动停止。
4.3.2.8 由热工人员恢复导向轴承温度测点,检查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显示正常。
4.3.3 空预器导向轴承润滑油泵低油压联锁试验4.3.3.1启动导向轴承润滑油泵A(B),将油泵联锁开关置A(B)运行,B(A)备用位。
4.3.3.2 缓慢开启油泵出口溢流阀,将供油压力调整至0.1Mpa,检查B(A)泵联锁启动,核实单控“空预器油站故障”信号正常。
4.3.3.3 将两台油泵联锁开关置中间位,停止A(B)泵运行。
4.3.3.4 缓慢关闭油泵出口溢流阀,将供油压力调整至0.25Mpa,将油泵联锁开关置B(A)运行,A(B)备用位,复置报警信号。
4.3.3.5 缓慢开启油泵出口溢流阀,将供油压力调整至0.1Mpa,检查A(B)联锁启动,核实单控“空预器油站故障”信号正常。
4.3.3.6 将两台油泵联锁开关置中间位,停止B(A)泵运行。
4.3.3.7 缓慢关闭油泵出口溢流阀,将供油压力调整至0.25Mpa,将油泵联锁开关置A(B)运行,B(A)备用位,复置报警信号。
4.3.4 空预器推力轴承润滑油温度高联泵试验4.3.4.1 空预器轴承温度高联泵试验应联系热工人员到现场进行。
4.3.4.2 将推力向轴承油泵联锁开关自动位。
4.3.4.3 由热工人员解除推力轴承润滑油实际温度信号,加调试信号到55℃,检查润滑油泵联锁启动。
4.3.4.4 由热工人员将调试信号降至45℃,检查润滑油泵自动停止。
4.3.4.5 由热工人员恢复推力轴承温度测点,检查推力轴承润滑油温度显示正常。
4.4 空预器启动前的检查4.4.1 检查空预器本体、空预器电机、空预器吹灰、清洗、径向密封调节装置、空预器火灾报警装置无检修工作票或检修工作结束,空预器启动命令下达或有空预器设备试转单。
4.4.2 检查空预器本体无人工作,本体内部杂物清理干净,各烟风道内杂物清理干净,各检查门、人孔门关闭严密。
4.4.3 检查空预器本体保温恢复良好,空预器各层平台围栏完整,空预器周围杂物清理干净,照明充足。
4.4.4 检查空预器驱动装置外观完整,驱动电机和变速箱地脚螺栓连接牢固,各驱动马达和减速机间对轮安全罩连接牢固,变速箱油位正常,油尺油迹在1/3~2/3之间,变速箱润滑油泵电机接线完整,润滑油管连接完整。
4.4.5 检查并核实空预器热端、冷端以及轴向密封间隙已调整完毕。
4.4.6 检查空预器主驱动电机和辅助驱动电机接线完整,接线盒安装牢固,电机外壳接地线完整并接地良好。
4.4.7 检查空预器各清洗和消防门关闭严密无内漏,外部管道、阀门不漏水。
4.4.8 检查空预器热端径向密封控制装置完整无损坏。
4.4.8.1 空预器热端径向密封控制装置送电完毕,控制盘各指示灯显示正常并无报警;4.4.8.2 热端径向密封装置罩壳及径向密封位置标尺无损坏,标尺指示在上限位置;4.4.9 检查空预器火灾报警装置正常无损坏。
4.4.9.1 火灾报警装置送电完毕,控制盘各指示灯显示正常并无报警;4.4.9.2 热点监测探头冷却水供、回门开启,冷却水压力在0.59Mpa,冷却水流量正常;4.4.9.3 热点监测探头吹扫压缩空气供气门开启,吹扫压缩空气压力0.54Mpa。
4.4.10 检查空预器吹灰器完整无损坏。
4.4.10.1 吹灰器外观完整,小车无掉轨现象;4.4.10.2 吹灰器接线完整,接线盒安装牢固,导线轨道位置正确不跑偏,吹灰器限位开关完整无损坏;4.4.10.3 吹灰器在退出到位,吹灰器弹簧门拨叉机构无变形,弹簧门关闭正常,吹灰管无弯曲变形。
4.4.10.4 空预器吹灰盘送电完毕,控制盘各指示灯显示正常并无报警。
4.4.11 检查空预器各烟风道压力、温度测量探头安装正常,单控信号指示正确。
4.4.12 启动空预器气动盘车马达,检查空预器减速机内部无异音,传动轴转动平稳。
检查空预器本体内部无刮卡、碰磨声。
4.4.13 检查完毕无异常,停止空预器气动盘车马达,联系空预器主驱动电机和辅助驱动电机送电。
4.5 空预器的启动4.5.1 空预器主驱动电机和辅助驱动电机送电完毕,联系值班员到就地后单控启动空预器主驱动电机。
4.5.2 检查空预器转动方向正确(面对驱动轴为逆时针),主驱动电机电流正常并且平稳无抖动。
空气预热器减速机润滑油电机启动,检查润滑油管无渗漏。
4.5.3 全面检查空预器转子和外壳无刮卡、碰磨。
4.6 空气预热器联锁试验4.6.1 检查空气预热器主驱动电机运行正常。
4.6.2 手动停止空气预热器主驱动电机,检查空气预热器辅助驱动电机联锁投入运行。
单控来“空气预热器主驱动电机跳闸”信号。
4.6.3 启动空气预热器主驱动电机,检查空气预热器辅助驱动电机自动停止,检查单控“空气预热器主驱动电机跳闸”信号消失。
4.7 空气预热器运行中的检查、维护4.7.1 空气预热器导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润滑油站使用#150极压工业齿轮油,空气预热器运行4000小时进行一次换油。
4.7.2 空预器运行中检查轴承油系统无漏油,冷油器冷却水畅通,冷却水出口温度小于30℃,轴承箱油位在1/3~2/3范围内。
发现轴承箱油位不正常降低、升高应立即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4.7.3 通过轴承箱油面镜观察油箱内油质应透明,无乳化和杂质,油面镜上无水汽和水珠。
4.7.4 检查空预器减速机油尺油迹在1/3~2/3之间,润滑油电机运行正常,减速机外壳温升不超过60℃。
4.7.5 检查空预器主驱动电机运行时辅助驱动电机不转动。
4.7.6 检查减速机无振动,无异常声音,各部件和轴端不漏油。
4.7.7 检查空预器运行平稳无刮卡、碰磨现象,单控观察空预器电流正常并且无抖动。
4.7.8 检查空预器各人孔、检查孔关闭严密,不向外漏风、冒灰和向内抽空气。
4.7.9 机组负荷300MW投入空预器热端密封装置,检查检查密封装置动作正常,调整结束密封装置位置指示标尺在投入位附近,巡检中要注意比对各班标尺的位置,发现较短时间标尺指示偏差大要及时汇报。
热端密封装置投入后要注意对空预器本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防止动静部分碰磨。
4.7.10 机组运行中如发现送风机、引风机电流或送风机动叶、引风机入口导叶和对应负荷不匹配要全面进行空预器密封装置的检查。
4.7.11 检查空预器火灾报警装置无损坏,控制盘无报警。
4.7.12 检查空预器运行中电机外壳温度不超过80℃,空预器电机、油泵电机及相应的电缆无过热现象,现场无绝缘烧焦气味,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找根源进行处理。
4.7.13 检查空预器推力轴承和导向轴承温度不高于70℃。
检查推力轴承和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高于55℃,轴承润滑油泵自动启动,推力轴承和导向轴承润滑油温度低于45℃,轴承润滑油泵自动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