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7.63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分析与设计摘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交通道路建设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而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更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安全驾驶、美化和保护环境的功能。
本文针对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作用、设计特点、设计原则和设计范围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分析设计;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0.引言高速公路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城市间相互联系的主要交通干道,目的是提高速度,做到交通畅行。
但是,其建设和运营带来的环境及生态问题也日渐突出。
高速公路绿化是解决高速公路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高速公路沿途设计合适的绿化带,可以为司机减少视觉疲劳,对旅客而言也是一种视觉享受。
此外,还可以优化公路周边的环境,保持水土平衡。
1.景观绿化的作用(1)使公路与环境有机融合景观设计,一方面要考虑道路空间结构的科学性,要满足车辆高速行驶的动态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道路设施与沿线的绿化环境要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一个愉悦的环境,使公路以外的人俯视公路时不认为它仅是一个孤立的带状结构物。
(2)净化环境、美化路容公路绿化不仅能为单调的道路平添绿意,削弱车辆噪音,吸收车辆废气,减少光污染,净化生活环境,缓和沿线居民情绪。
还可以保护公路内用地和相邻地带原有的植被,借助密集连续的绿墙,可遮掩路旁不雅物体,达到美化路容的效果。
(3)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高速公路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经常破坏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平衡状态,对沿线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结构造成影响。
边坡长期裸露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散落等现象,增加养护的难度。
高速公路绿化可达到保持水土、稳定土体的目的。
(4)有利于行车安全绿意盎然的环境,可减轻驾乘人员心理压力,消除疲惫。
连续的绿色植物带,可以显示公路线形的变化,使驾驶员预判前方道路走向,避免弯道突然出现。
绿色植物可以代替栅栏,阻止行人和动物出入全封闭的高速公路,保证行车速度和安全。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考虑交通流量和安全性,还需要注重景观设计,以提升路段的美观性和旅行体验。
在设计高速公路景观时,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以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景观。
一、环境因素1. 地形与地貌高速公路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对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路段的山势、河流、湖泊等自然元素,合理利用地形特点,打造自然与人工景观融合的场景。
比如,在山地路段可以考虑设置观景台,利用悬崖峭壁打造壮丽的景观。
2. 气候条件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也需要在景观设计中予以考虑。
应结合气候条件选择植被类型,合理布局绿化带和景观树木,以实现美观和生态功能的双重目标。
在干燥地区可以采用节水型植物,减少水资源消耗。
二、人文因素1. 地域文化高速公路穿越的各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
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融入当地的地域特色,将文化元素融入景观中,以营造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景观风貌。
比如,在山区路段可以设置雕塑、摩崖石刻等,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
2. 文化遗产保护一些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域可能存在重要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墓葬等。
在景观设计中应重视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不损害其独特价值。
可以通过设置休息区、信息展示牌等方式,向旅行者介绍当地的文化遗产。
三、技术因素1. 路线设计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和地貌特点,使路段的曲线美感最大化。
通过巧妙的弯道设计和道路起伏,增加旅途的变化性和趣味性。
同时,应考虑交通流量的合理分配和拓宽,确保交通的流畅。
2. 景观材料选择在景观设计中,选用合适的材料对景观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绿化带的设计中,应选择适宜的植被类型,并结合季节变化,以实现四季景观的连贯性。
此外,应选择耐候性好、易维护的材料,以降低景观的维护成本。
3. 照明设计高速公路景观的设计不仅限于白天,夜晚的照明效果同样重要。
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可以为夜间行车提供足够的照明,还能通过灯光的点缀,营造出独特的夜景效果,增加旅途的乐趣和美感。
浅谈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倍受关注。
高速公路景观是体现高速公路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对提升高速公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乃至相关区域的吸引力和经济增长都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展开系统的研究则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高速公路;景现设计;现状1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美化设计的意义1.1景观及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美化设计的释义所谓景观,是指人类(景观主体)所感受到的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上认同的物质形态及空间氛围的综合构成体。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美化设计是指在完成“高速”功能的前提下,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出发,预测公路景观组成元素及其影响的土地变化特点,结合公路建设及运营特点,设计促进复合型植被景观的稳定性,增强其抗干扰能力的措施系统。
1.2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美化的意义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千篇一律的设施以及来往频繁的车辆,容易造成司机的视觉疲劳和精神疲劳,给出行安全造成隐患。
公路景观不但给公路使用者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运行空间和一个赏心悦目的经历,而且把公路构筑物对周围环境的视觉冲击降低到最小。
为了使公路线形及其结构物能和各种景观达到最佳的协调,在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景观的绿化美化设计必不可少。
2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现状既然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那么设计的方法实质上并不是对于形式的追求,也不是原则的应用。
真正的设计方法来源与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规划只对她所服务的对象具有意义,应最大限度地给他们带来便利,融洽和乐趣,规划是在整体体验之上的各种最佳关系的协调与创造。
根据这一原则,把高速公路设计成给定的截面、线形和等级的铺装线路,这样的设计并非最佳设计。
高速公路首先要被构思为一种运动的体验。
根据这一点,成功的公路规划应为用户提供从一点到达另一点的愉快和方便的通道,这条通道应通过精心构建以达到最大的满足和最小的摩擦。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设计浅析1服务区基本状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对于高速公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过往高速公路的车辆和人员提供各种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
对高速公路经营者来说,高速公路服务区所提供的是一种产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对提高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它同时也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几十年的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从设置的功能性到服务水平的完善都有着长足的进步,但现阶段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缺乏一套完整的设计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设计时参考发达国家高速公路设计手册,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特性上与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国服务区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不足对于完善服务区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
1.1 设计缺陷1.与高速公路交通特征的不匹配。
由于高速公路上行车速度较快、交通流量大,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警示标志对于行车安全通行顺畅是十分必要的。
服务区的标志标示不健全以及进出口设计的不合理会延误车辆的进出通行,造成不必要的行车延误。
2.服务区组织管理不规范。
相应的规范认识度不够以及规章制度经营体制的不合理导致了服务区组织管理的不规范。
3.服务区间距不稳定,区域差异大。
高速公路由于是全封闭的道路,当行车距离较长时需要一定的空间休息调整。
而服务区的空间设置的不合理直接影响行车人员舒适性与安全性。
4.忽视人性化设计与景观设计。
一直以来服务区的设计只是满足于人们出行休息的中转站,忽视了其的商业价值与景观价值。
只有从人性化角度以及营造更好的景观特色才能更好的彰显服务区的特色。
1.2 设计原则1.合理的服务区规划。
服务区的规划主要从选择合适的服务功能和合适的间距布局:考虑服务功能的协调布局;考虑沿线城镇及交通性质;根据行车距离考虑服务区功能;根据道路重要性考虑服务区功能布设。
2.合理的服务区空间利用。
空间的合理利用对于服务区的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规范要求详细解读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作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交通纽带,不仅迅速缩短了地理距离,也成为人们欣赏美景的窗口。
为了提升高速公路的美观性和舒适性,景观设计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详细解读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规范要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一、景观设计的目的与原则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合理布置景观元素,塑造舒适、美观、和谐的交通环境,提升道路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原则:1. 融入环境:景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突兀、不冲突。
合理利用场地资源,保持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 具有标志性:景观要突出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通过景观元素的选择和布置,体现出高速公路所处地区的独特魅力。
3. 安全性与功能性并重:景观元素的设置应符合安全、便捷、高效的原则,不影响交通运输功能。
二、景观元素的选择与布置1. 绿化景观: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带是增加景观美观性的重要一环。
要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注意树种的防风降噪能力和景观效果,避免过于庞大的树木影响交通视线。
2. 景观艺术构筑物:如雕塑、喷泉、彩灯等,可以增加高速公路的艺术感和时尚氛围,但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张扬,避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3. 隔离护栏:高速公路上适时设置隔离护栏,起到规范车流、保护行人和车辆的作用。
护栏的设计应注重美观性,避免给人硬朗的感觉,可以加入一些流线型的元素。
4. 人行道与休息区: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或特定的区域,设置人行道和休息区提供行人活动和休息场所。
人行道的设计要与车道分离,保证行人的安全。
三、夜间照明设计夜间照明设计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夜间照明可以提高驾驶者对道路的辨识度和行车安全性,同时也增添了夜间交通的美感和舒适感。
1. 路灯布局:应合理设置路灯的数量和位置,确保照明均匀且没有明暗交替,避免影响驾驶者的视线。
2. 灯具选择:选择适宜的灯具,不仅要考虑照明效果,还要兼顾美观性和能耗。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促进了城乡间的经济交流。
高速公路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边坡的绿化和景观的布局。
这项工作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美观度和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边坡绿化的必要性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是为了改善路面周边环境,净化空气,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土壤与水源,防止边坡塌方等目的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有助于减缓道路上的景观污染,增强路途的美观性,提升行车的舒适感。
而且,适当的绿化还能有效减少路面溅泥飞石的情况,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二、边坡绿化的技术要点1. 根据地坡的坡度、土壤类型、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
一般来说,较为常见的植物有银杏、垂柳、杨树、法桐等。
这些植物在生长时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持土壤,还能起到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
2. 合理设计边坡绿化布局,参考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以此为基础进行绿化设计。
3. 落实好养护工作,定期修剪、补植、施肥等工作,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同时避免植物生长过旺造成交通危险。
三、景观布局的重要性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不能只停留在美化环境的层面,更应该是整体景观布局的一部分。
高速公路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其景观布局应该体现地方特色,给人们一种愉悦的感觉,同时也能起到宣传和展示地方特色的作用,增强路途的“文化”气息。
四、景观布局的技术要点1. 依据高速公路所在地域的自然特点和历史文化底蕴进行规划设计。
比如在地处临海地区的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可以采用蓬勃的海棠花、海百合等植物作为主题,表达高枕无忧、生机盎然的意境。
2. 采用灯光、雕塑、雕刻等手法对景观进行装饰,增强景观的立体感和质感,让行车的人们在沿途欣赏景观时得到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提要:高速公路沿途绿化是给无机的道路添上有机的自然色彩,是环境景观的主要因素。
高速公路沿途绿化的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景观美化功能源自物业论文高速公路景观设计高速公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路域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汽车噪音、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因此要加强公路建设中的生态工程设计,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以及景观美化方面的要求要提高。
一、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意义在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给司机的精神造成高度的紧张,千篇一律的设施使司机感到枯燥、乏味,这给安全埋下了隐患。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及生活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人们的出行不再是满足于位置转移的心态,而是要求在出行办事的同时能尝试到轻松的感觉。
也就是要求高速公路的运行空间环境应该是高质量的,既要求在满足安全、快速、便利的同时,又要求做到美观漂亮。
为此,公路建设在注意道路的安全性、可驶性、便利性和耐久性的同时,要引入环保、美化、人文的概念,因此要把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
二、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原则1统一与变化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强调统一,但不是千篇一律,没有区别,而是要在统一的主题下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和韵味,否则沿途景观就可能会因单调而使司机注意力迟钝,适当的变化如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彩,以及线形的弯曲、起伏等,都会使司机在行车途中感受到沿途景观富有节律感、多变性,产生愉悦的心理,达到消除疲劳提高行车安全的目的。
所以,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一定要在统一的主题下,在统一中变化,在变化中统一。
2舒适与安全舒适是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
研究表明,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的感受与道路景观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道路应该为司机提供既有趣又舒适的行车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主要依靠道路设计。
但是,通过景观设计提高舒适性的前提是保证交通安全。
如果不能保证交通安全,不管高速公路本身多么优美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保证安全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基础和前提。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绿化与景观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旅途中的重要驿站,不仅是车辆休息的场所,更是旅行者感受自然美景的重要节点。
因此,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绿化与景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景观规划、绿化植被选择、生态保护等方面来探讨高速公路服务区绿化与景观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景观规划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和用户需求。
首先,根据服务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合理布局景观元素,例如山水、湖泊、草地等。
其次,还需结合服务区的功能定位,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景观特色,如商业区、餐饮区、休闲区等,构建具有吸引力的景观风貌。
最后,在景观规划中要注意景观与交通的协调,确保观赏景观不影响驾驶安全。
二、绿化植被选择绿化是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选择绿化植被时,应考虑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物种,保证植被能够生长茂盛,并且能够适应极端天气的挑战。
同时,为了营造多样性的景观效果,应选择具有丰富色彩和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进行组合。
此外,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宜选择耐旱、耐寒的植物,提倡节水绿化理念。
三、生态保护高速公路服务区绿化与景观建设,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要加强植被的保护和管理,及时修剪、补植,保持绿化带的整洁和美观。
其次,要做好垃圾分类及处理,减少污染对植被的影响。
同时,要设置合理的引导标识,引导游客爱护绿化环境,不随意采摘或破坏植物。
最后,要加强生态监测,定期检测土壤、水体和空气质量,保证服务区的生态环境良好。
四、景观互动体验高速公路服务区不仅是行车途中的休憩场所,还是旅行者感受自然和文化的重要环节。
因此,服务区的景观设计应注重景观互动体验。
可以设置步道、观景台、户外娱乐设施等,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欣赏到美景,并且可以参与到其中,增加互动的乐趣。
同时,还可以结合地域文化,设置文化展示区,让游客了解当地的历史、风俗和特色,提升旅行的文化内涵。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绿化与景观建设,是为了打造一个舒适、美观且兼具功能性的场所。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摘要本文阐述了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的设计理念,揭示了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对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038-02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了地区间人力、物资、信息的交流,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下,高速公路建设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而忽略了环保效应与景观效应。
通过对高速公路自然景观及其构造物的新颖设计,把单一的公路工程建设变为复合的交通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而且优美舒适的公路景观系统会使司乘人员无论是在视觉还是心理方面,均感到旅途的快速、畅通、安全和舒适,从而达到功能、经济和美观的统一。
1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重要性绿化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它与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美学、自然地理学和路桥工程及历史、文学、艺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既要满足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又能改善视觉质量,保障行车舒适以及提高公路景观。
绿化景观设计应根据项目区的地域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生长条件,采用具有符合项目区自然环境及人文内涵的绿化景观设计,以及相应的养护管理技术,以期获得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适地、适树、适量的理念,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采用当地植物种类,达到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一致。
2 绿化景观设计目标:尊重自然、还原自然。
2.1设计理念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应结合项目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在设计理念上采用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相结合的生态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的减少对项目建设区域原有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我国所拥有的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第2位。
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生态及使用问题,如与周边环境的冲突,驾驶员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容易疲劳造成事故等,因此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迫切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1高速公路发展现状我国高速公路在世界排名1990年第19位;1994年第8位;1996年第7位;1998年末通车里程8733km,居世界第6位;1999年10月突破1万km,跃居世界第4位;2000年末1.6万km,居世界第3位;2001年末1.9万km,跃居世界第2位;2003年末2.98万km;2004年8月底突破了3万km,比世界第3位的加拿大多出近1倍;最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增长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预计2020年将达到8.2万km,接近世界排名第1位的美国[1]。
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地区物资、信息交流及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2.1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环保问题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即道路线型的“平、直、缓”以达到“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的目的,而忽视了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
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为此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开展环保设计,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使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2.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美学问题公路景观设计是指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应有的美观造型,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
在高速公路修建的全过程中,应把建立新的公路交通景观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
而高速公路为了达到“高速”目的,建设中往往“逢山劈山、遇水架桥、过村拆房”,导致岩石裸露、水系紊乱、森林减少;有些小生态系统原有的自然形态被改变;施工中的取土和弃土缺少统一规划和管理,乱挖乱堆;甚至有的地质景观和文物古迹也难逃厄运,破坏了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原始的大地景观极不相融。
高速公路的兴建不仅要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而且应该带来精神文明,使其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和精神风貌的长廊。
因此,高速公路必须结合原始的大地景观进行景观设计,营造良好的视觉形象,使乘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带来一种审美愉悦,使其成为匍匐在大地上的一条绿色长龙。
3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理公路景观设计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相协调,建立起新的完整的公路景观系统。
因此,公路景观设计应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研究公路的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
3.1独特的通视效果高速公路景观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与城市街景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均为带状空间,但又不同于城市街景的功能和特征。
城市街景人工性、围合性强,视域有限,而高速公路景观要求路线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配合协调,使司乘人员感到线形流畅、清晰、行驶舒适安全。
3.2与正确的导向相衔接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视觉系统,使司机在视觉所及的范围内,能预见到公路方向和路况的变化,高速公路路面的引导、隔离、防护设施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要求,其形态、尺寸有严格的控制标准,而两侧的小品、坡面造型、远景呼应等有较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3.3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两侧带状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其绿化配置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而且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观美能否充分展现。
这部分绿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其宽度可根据两侧的地物、地貌确定,一般以10~15m为宜,其景观应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以达到浑然天成的景观效果。
3.4景观序列构成高速公路景观虽然是由高速公路特定的线条骨架构成,但与其他园林景观有着大致相同的结构形式,主要表现在景观序列的节奏和韵律方面。
试比较以下序列形式。
园林景观序列两段式:起景(入口)—高潮(主景);空间形式:合(小空间)—开(大空间);三段式:起景(入口)—引申(过渡、前奏)—高潮;多段式:起景—前奏—过渡—高潮—结束;空间形式:封闭(小空间)—半封闭或半开敞(小空间或借景空中间)—开敞(主景大空间)—封闭或半封闭(小空间)。
道路景观序列:开始(立交)—引导(道路标志)—延伸(节奏、韵律、隔透、连续)—结束,一个立交预示着新的开始。
空间形式:开敞半开敞(入口)—开敞为加少量封闭(沉降路段)—结束(下一个入口)。
了解以上序列结构有助于在道路全线景观设计中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4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4.1景观要素的布置针对动态中人的视觉特性,在高速公路景观要素的布置时,要考虑不同路段上视觉停留时间的长短所带来的影响。
对灭点位置变化较小(即视线停留时间较长)的长直线路段,可以考虑布置对景,景观要素宜作强化处理,以加深景观的视觉印象;而对视觉停留时间较短的部位,景观要素的处理可以适当淡化。
此外,还要考虑不同车速时司机视域和注视点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在速度逐渐提高的路段,由于司机的视域会越来越窄,注视点也会逐渐变远,设计具有警示和导向作用的路标、绿化等景观时就应首先根据动态中人的注重力集中和视域变化的规律来确定其有效尺寸和距离。
4.2景观尺度的确定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时,随着车速的提高,人的尺度感不断加大,景观体量也要相应加大。
比如对于在公路景观中起重要作用的绿化植物,其风格可以是小巧精致或玲珑剔透的,也可以是一挥而就、气势磅礴的,但高速公路大范围绿化种植时,“大手笔”绿化种植与现代化高速公路在内涵上更为协调,更符合人的动态视觉感受。
4.3隔离带景观设计隔离带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防眩,以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最大限度地将眩光引起的事故减少到最低,因此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
虽然从造景的角度出发,不具备有太多变化的特点,但从简单重复的韵律节奏以及线形上,同样具有一定的观赏美的效果。
植物的选择常常以常绿、耐寒、耐旱、耐修剪为原则,色彩以深绿色、浅绿色、淡黄绿色等各种不同绿色为主进行搭配,在一定限度内要充分表现植物的季相变化。
4.4两侧绿化带景观设计一是与城区接壤的绿带设计。
这一绿带景观具有与防护功能相结合的双重性,设计时其结构应参照一定的技术参数。
根据有关部门和国外有关资料可知:林带宽度市内以6~15m,市区以15~30m为宜;林带高度10m以上;林带与声源的距离:应尽量靠近声源而不是受声区;林带结构以乔、灌、草结合的紧密林带为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有更好的减噪效果,特别是高绿篱防噪音效果最好;根据日本近年来的调查,40m宽结构良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10~15dB;在美国这一宽度为45~100m,种植草花、宿根花卉、灌木、乔木,其林型由低到高,既起到防护作用,又不影响行车视线。
上述数据表明,这一区域的绿地景观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越宽越好,但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和减少建设费用的角度来看,合理地规划林带宽度和高度,尤其是宽度的划定是影响该带状景观的主要因素。
考虑到生态与景观的双重作用,可以确定绿化的林带结构为封闭式结合部分半通透式,至于半透式出现的部位,应与城市景观相结合,遵循“佳则收之,俗则屏之”的原则,充分体现城市景观与道路景观的有机融合。
二是主线部分设计。
沿道路主线两侧的绿化设计是高速公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构成了道路景观的基础。
由于这一部分具有跨地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的特点,设计时应根据道路所跨区域的土壤、水文、气象、地形、护坡结构、涵洞、桥梁等条件及特点,划分典型设计断面,并标出起讫点的位置。
确定道路全线植物品种的基调树种、搭配树种以及功能性隔离品种。
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如收费站、服务区等道路两侧500~1000m的范围,属于重点处理区域。
5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表现手法高速公路在视觉效应上应该是一条动态景观的廊道。
由于此廊道具有长度大且视点又以一定速度运动的特点,视点运动着的人们,希望看到美丽、和谐、变化和有序的景观,并存在着坚持追逐这些景观,且不到终点就不停止的愿望。
因此,遵循形式美的普遍原则并充分考虑动态中人的美感特性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成败的关键。
韵律节奏是公路景观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法之一。
自然界中许多现象常是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有节奏地重复变化。
重复是获得韵律的必要条件,但只有简单的重复则易感单调,故在韵律中应体现组织节奏上的变化。
公路景观构图的韵律节奏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简单韵律,即由同一组成因素反复等距出现的连续构图,如等高、等宽的爬山型声屏障,等距离种植的行道树等;交替韵律,即由2种以上的组成因素交替等距出现的连续构图,如公路选线时直路与弯道的交替布置、2种行道树的交替种植、2种不同的花坛交替出现和等距排列等;起伏曲折韵律,即由1种或1种以上的组成因素在形象上出现较有规律的起伏曲折的变化。
如连续布置的桥梁、边坡挡土墙、花坛、林带、建筑物等,为了防止呆板,宜遵循一定的节奏规律,体现起伏曲折的变化。
6结语公路景观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结合公路空间的美学特点和司乘人员的视觉特性,充分考虑到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景观组合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从人们的实际体验出发,运用各种手段,科学、合理、经济地设计各种景观要素,使高速公路不仅成为一条方便、快捷、安全的运输通道,同时还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7参考文献[1]魏中华,王海忠,任福田.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框架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1):32-33.戴明新.公路环境保护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3-24.希百.驾驶员的视觉特性[J].汽车实用技术,2003(1):10-11.徐文君,王树海,韩毅.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1(4):31-35.魏中华,王珊,任福田.高等级公路景观序列构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1):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