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中考物理二模专题汇编数据表格专题

  • 格式:docx
  • 大小:657.7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宝山二模25.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分别为(f 1=8厘米、 f 2=10厘米、f 3=15厘米)的三个凸透镜、同一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先后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步骤和操作均正确,并将每次实验测得的物距u 、像距v 、所成像与发光物大小比较的结果等分别记录在表一、二、三中。

⑴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或(5与6与7与8)或(9与10与11与12)数据中物距u 与像距v 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_______。

⑵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数据中物距u 与像距v 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增加而增大。

⑶ 进一步分析比较各表中的数据,寻找物距、像距与成像大小的联系,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4、6、7、8、10、11、12,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缩小的实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9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________。 答案:(9)减小;

(10)(3、6、9)或(5、11)或(4、8、12); (11)物距大于像距; (12)物距等于像距。

2017崇明二模26.【探究主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电键一个,三个定值电阻

(5Ω、10Ω、15Ω),两个滑动变阻器(20Ω 2A 、50Ω 1A ),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把实验器材连接如图17所示的电路。

(1)小明按图17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 操作中的错误是 (13) 。

(2)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

⑼ ⑽ ⑾ ⑿

表二(f 1=10厘米)

表一(f 2=8厘米)

表三(f 3=15厘米)

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 (14) 是正确的。

表一 表二

(3)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

示数为1.5V ,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

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15) 。

(4)小华在探究猜想③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V ,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

成了实验探究。小华与小红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 (16) 。 (5)小明实验时选择的是 (17) Ω定值电阻。 (6)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 (18) 。 答案(13)连接滑动变阻器下端左边的接线柱了; (14)①;(15)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16)用不同方法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17)10(18)50 Ω 1 A

2017奉贤二模25.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伏电源、标有“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键、标有“0.3A”字样且额定电压可能为“2.5V”或“3.8V”的小灯以及导线若干。他连接电路后按正确的步骤操作,闭合电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4所示。接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小灯正常发光,发现滑片P 在滑动变阻器的中点附近。 (1)该同学判断小灯正常发光的依据是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_安。

(2)为了确定小灯的额定电压,他用10欧的电阻替换滑动变阻器,并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图17

2017奉贤二模26.为了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把高为0.1 米的金属柱体先后竖直浸没于甲、乙、丙三种液体中进行实验,如图15所示。实验中它们改变金属柱体在液体中的深度h,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金属柱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1 和p2,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中的p1和h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没于不同液体中,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越大。

(2)分析表实验序号1、2、3(或4、5、6 或7、8、9)数据中的p2和h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没于同种液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压强p1与p2的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压强p1与p2的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运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还可以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_____________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25、0.3

26、(1)1、4、7(或2、5、8或3、6、9)

(2)柱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与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成正比

(3)同一柱体浸没于同一液体中,柱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差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4)同一柱体浸没于不同液体中,柱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差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差越大。(5)压力

2017黄浦二模25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块露出液面的体积V

露与物块密度ρ

、液体密度ρ

的关系,

某小组同学选取体积V

物相同、ρ

不同的物块进行实验,测出其漂浮在水和酒精液面上时露出液面的体积

V

,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ρ物、V露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物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中,ρ液、V露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

浮在液面上的物块,当V

物、ρ

相同时,ρ

越小,V

越小。

③由实验序号2与4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漂浮在液面上V

物相同的物块,存在与ρ

均不同而V

同的现象。若用V

相同的物块进一步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使每一组实验均能研究上述现象。

答案25.当V

物、ρ

相同时,ρ

越大,V

越小1与4、2与5或3与6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