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8.48 MB
- 文档页数:41
湘江新区总体方案1. 引言湘江新区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是长沙市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区域。
为了实现湖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长沙市政府决定启动湘江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湘江新区总体方案的制定内容和目标。
2. 发展背景湘江新区是沿湘江河谷地带的重要发展区域,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势。
长沙市政府将湘江新区定位为创新创业示范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
3. 总体目标湘江新区总体方案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示范区。
具体目标包括:•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人口、产业、城市规模协调发展•建设紧密型、低碳型、智能型城市4. 总体布局湘江新区总体布局分为核心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三个功能区。
4.1 核心区核心区是湘江新区的中心商务区,包括高档商务办公区、文化休闲娱乐区和现代生活服务区。
核心区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和人才落户。
4.2 产业发展区产业发展区将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
产业发展区将设立科技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科研、开发和技术支持服务;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4.3 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是湘江新区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保护区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生态保护区也将建设生态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5. 基础设施建设湘江新区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道路交通、水利工程、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建设。
5.1 道路交通湘江新区将修建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城市道路网络,方便人员和货物的快速流动。
此外,还将修建公共交通设施,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5.2 水利工程湘江新区将建设现代化的水利工程,优化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湖南湘江新区实施方案
湖南湘江新区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点发展区域,也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湘江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了湖南湘江新区实施方案。
首先,湘江新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加快交通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能力,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加快能源设施建设,推进清洁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湘江新区将加快产业发展。
这包括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领域发展。
再次,湘江新区将加快生态环境保护。
这包括加强生态修复,推进湿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加强环境治理,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最后,湘江新区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包括推动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和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有机流动,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湖南湘江新区实施方案将全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湘江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湘江新区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于新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新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以下是分享的关于新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关于新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更好地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设茂名滨海新区,由副主席罗明带领工交组部分委员和经济委有关人员,于2012年8月22日至28日赴天津作滨海新区建设与工业发展的专题调研。
工交组重点察看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同滨海新区党政领导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实地感受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发展,深受启发,情况如下:一、建设发展情况天津滨海新区地处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下辖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城区和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等九个经济功能区,包括27个街镇,常住人口248万人。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天津滨海新区正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支持新区在涉外经济体制、金融创新、土地管理体制等十个方面先行试验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更好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2009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规划,撤销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成立滨海新区行政区。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将天津滨海新区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更好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
2011年,天津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6209.9亿元,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732亿元,增长29.4%,工业总产值达1.3万亿元;财政总收入1379.3亿元,增长3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17.3亿元,增长4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2亿元,增长32%;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湘江流域科学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处子站前言湘江是长江的重要一级支流、湖南的母亲河。
流域地处长江经济带与华南经济圈的辐射地带,区域内城镇密布、人口集中、经济发达、人文厚重、交通便利,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
由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没有根本转变,近年来流域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可持续发展压力日益增大。
为探索流域科学发展路径,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山川秀美、区域协调的美好家园,打造“东方莱茵河”,支撑湖南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根据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要求和《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特制订本规划,作为指导流域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以及组织编制相关规划的主要依据。
规划范围为湖南境内降雨汇入湘江的区域,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包括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永州、娄底、邵阳、岳阳等9市67个县市区,面积8.5万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湘江流域范围(9市67个县市区):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株洲市: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天元区、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醴陵市湘潭市: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衡阳市:珠晖区、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南岳区、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祁东县、耒阳市常宁市郴州市: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永兴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资兴市永州市:零陵区、冷水滩区、祁阳县、东安县、双牌县、道县、江永县、宁远县、蓝山县、新田县、江华县娄底市:娄星区、冷水江市、双峰县、涟源市邵阳市: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新宁县岳阳市:湘阴县、汨罗市第一章规划背景湘江流域是湖南发展的核心区域和黄金地带,既拥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广阔发展前景,也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自然经济社会概况1.自然地理概况。
湘江在湖南境内干流全长670公里,拥有大小支流1300多条,年平均径流量722亿立方米。
国家战略背景下湖南湘江新区的发展建设作者:胡敏祺来源:《城市地理》2017年第08期摘要:新区的设立和发展已逐渐成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南向北、自东向西的发展格局,每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都与国家层面的战略紧密契合。
湖南湘江新区从“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导区,嬗变为中部首个“国字号”新区,在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肩负着重大使命。
明晰国家战略背景下湘江新区的战略定位及发展方向,对于新区发挥其“增长极”的效用十分重要。
关键词: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发展建设1前言国家级新区是指由国务院批复的,依托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区域中心城市,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工作的新区。
首先,国家级新区属于城市新区,依托的是在旧有城区基础上建立的新城区,且依托的城市一般是我国颇具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其次,在级别上,相比一般的城市新区,其设立背景和建设发展都是国家意识的投影。
国家级新区作为一种特殊的政策新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优先发展权限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其战略定位和开发建设上升至国家层面的意志,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
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源于“增长极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城市应该积极培养、集聚具有先导能力或创新能力的部门和企业,快速向资本集中、技术集中、规模经济的方向靠拢,并在自身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动引领周边的地区,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新区应该通过创新型的发展战略,具有优势的优惠和政策的支撑吸引更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推动并带领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
国家级新区不仅是单一功能的城市新区,更称得上是一种复合功能区,其建设是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区域社会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2国家级新区分布格局纵观改革开放的轨迹,从初期部署到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迈向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新常态发展,经历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南向北、自东向西的发展脚步,每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都与国家层面的战略选择密不可分。
湘江新区规划
湘江新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部,总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
作为长沙市的新兴市区,湘江新区将充分发挥长沙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设成为集经济、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湘江新区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新区将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引进国内外优秀企业,培育和集聚高端人才,推动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新区还将加强与长沙市的产业融合,形成互补和共赢的发展格局。
其次,在文化建设方面,湘江新区将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新区将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同时,新区还将注重挖掘和保护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外来游客。
再次,在生态环境方面,湘江新区将打造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新区将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监控和治理,确保新区的空气质量和水质达标。
同时,新区还将建设大量的绿地和公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品质。
最后,在交通设施方面,湘江新区将完善交通网络。
新区将修建高速公路、地铁线路和轻轨线路,连接新区与长沙市其他地区,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流动性。
同时,新区还将建设自行车
道和步行街,鼓励居民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总之,湘江新区的规划目标是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繁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区。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新区将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效,为长沙市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湘江新区方案一、背景湘江新区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是政府在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规划建设的一个新兴发展区域。
该区域位于长沙市南部,毗邻湘江,总规划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
湘江新区的建设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新城区,促进长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规划目标湘江新区的总体规划目标是打造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产业结构优化、环境友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城区。
具体规划目标包括:1.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保护优质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构建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城市空间功能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行。
3.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化品位:通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4.加强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人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社会服务。
三、重点任务湘江新区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湖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
湘江新区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作用,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平台。
•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
•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湘江新区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但不限于:•完善供水、供电、供气等城市公用设施设备。
•规划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地铁、高速公路、快速公交等。
•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信息网络,提升城市的智慧化水平。
构建国家级湘江新区湖南打造核心增长极“没想到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美丽的花卉展。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4梅溪湖花卉艺术展”上,76岁高龄的王素生老爷爷感慨万分。
王爷爷是长沙“老口子”,土生土长的长沙河西人。
在他的印象中,梅溪湖“就是一块水泽地,荒凉得很”。
但是近几年,随着大河西先导区的规划建设,梅溪湖逐渐成为集休闲、文化、产业于一体的长沙“新宠”。
这一切都得益于湖南省正致力于在“两型”社会中打造“湘江新区”。
依托长沙先导区组建跨行政区的湘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911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979亿元,约占全省GDP的十分之一,成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推荐阅读时间留给家人投资交给专家时间留给家人投资交给专家最佳熊市赚钱法则揭秘近期热销高收益产品速递今年最牛私募收益惊人多年来,将湘江新区打造为国家级新区这一战略定位早已深入湖南人心。
“上海有浦东新区,天津有滨海新区,重庆有两江新区,广东有南沙新区,甘肃有兰州新区,浙江有舟山新区,我们的湘江新区或将成为第七个。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湖南省政府参事、长株潭智力办副主任朱翔向记者透露,早在去年年底,一份关于成立“湘江新区”的报告在一个月之内先后有5位省级领导作出批示,再呈送国务院。
所谓“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湖南省人大代表、经济学博导张早平教授认为,以大河西先导区为基础谋划培育湘江新区,其带动作用可以覆盖整个湖南,在中部六省也将起到示范作用。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未来城镇化应有的景象,更是湖南湘江新区建设的未来。
湘江新区的中心区域将目光定位于大河西先导区的梅溪湖国际新城。
梅溪湖国际新城的产业规划理念是向着宜居宜商、全功能的复合型城市方向发展。
湘江新区方案湘江新区方案:打造中国现代化城市的新引擎湘江新区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南部,紧邻湘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近年来,长沙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湘江新区的发展策略,旨在加速推动长沙城市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成为中国现代化城市的新引擎。
湘江新区方案的首要目标是经济发展。
新区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企业和人才资源,打造一个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研发基地。
同时,新区还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以推动长沙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这些举措将不仅提升长沙的综合竞争力,还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区域协同。
为了推动湘江新区的经济发展,长沙市政府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比如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提供土地和厂房的优惠政策,加强创新项目的科技金融支持等。
这些政策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入驻湘江新区,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湘江新区将注重生态保护,提出建设生态绿道、湿地公园等绿色景观,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新区还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推动资源的节约利用。
通过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湘江新区工作和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此外,湘江新区方案还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新区将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
同时,还将引进智能化技术,建设智慧城市的信息网络,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这些举措将为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居民和企业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
湘江新区方案的实施还将带来就业机会。
随着企业的进驻和扩大,将吸纳大量就业人口,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稳定的工作岗位。
同时,新区的发展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增加供应链和服务业的就业机会。
从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在湘江新区方案的背后,是长沙市政府对参与湘江新区建设的企业和群众的期望。
湘江新区总体方案公布引言湖南省政府日前正式公布了湘江新区总体方案,该方案旨在加快新区建设和发展,推动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文将对湘江新区总体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1. 湘江新区概述湘江新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沿岳麓山、横跨湘江,总规划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依托湘江资源优势,发挥长沙地理中心城市和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带动作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副中心。
2. 总体规划2.1 发展定位湘江新区定位为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城市副中心。
着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2.2 基础设施湘江新区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提升交通运输、水利供排水、能源供应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生态环境。
2.3 城市格局湘江新区将建设世界级城市副中心,形成以中心商务区、科技创新区、产业园区、人居生活区为核心的空间布局。
同时,注重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提升。
3. 产业发展3.1 先进制造业湘江新区将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3.2 现代服务业湘江新区将积极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吸引和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和高端人才。
3.3 数字经济湘江新区将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4. 生态环境湘江新区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积极开展生态补偿,保护湘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5. 城市治理湘江新区将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强法治建设,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新区建设调研报告
《新区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新区建设蓬勃发展,各地纷纷开展了新区建设的调研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区建设的情况,我前往多个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新区建设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新区建设规划大力推进。
各地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致力于建设成为新的增长极和发展引擎。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区建设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成效。
各地新区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大力治理污染、推进生态恢复等举措,使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新区建设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高,各地新区在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调研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新区建设过程中存在规划实施不到位的问题,规划和实际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需要更加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是新区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一些地方在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的突出。
三是新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瓶颈问题,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以满足新区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
综上所述,我国新区建设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推动新区建设朝着更加健康、有序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湘江新区总体方案公布# 湘江新区总体方案公布## 1. 引言湘江新区是湖南省政府确定的“两型社会”示范区域,位于长沙市湘江两岸,总规划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湘江新区发展委员会自去年成立以来,积极推动湘江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并于近日公布了湘江新区总体方案。
本文将向您介绍湘江新区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并分析其对长沙及整个湖南省的发展意义。
## 2. 总体方案概述湘江新区总体方案是根据湘江新区的定位和发展要求,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基本途径,以提高城市品质为导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确立了湘江新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在总体方案中,湘江新区的发展目标被确定为:建设成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科技创新的新高地、生态环境的新样板、城市治理的新范式、人民生活的新乐园。
## 3. 发展战略湘江新区总体方案提出了以下主要发展战略:### 3.1 经济发展战略湘江新区将以推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 3.2 城市建设战略湘江新区将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提高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重点发展住宅、商业、文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交通、水环境、生态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
### 3.3 环境保护战略湘江新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修复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重点推动沿江生态带建设,加强水质治理和生态保护,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3.4 智慧城市建设战略湘江新区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平台,推动城市治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通过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等方面的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湘江新区总体方案公布湘江新区总体方案公布总体格局:“两走廊、五基地” 将赋予市级和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这就是我们的“湘江新区”地域●湘江西岸,包括岳麓区、望城区和宁乡县部分区域●核心区域为岳麓区岳麓街道等15个街道、望城区喻家坡街道等8个街道以及宁乡县金洲镇●覆盖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园区核心区域面积490平方公里定位●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人口2014年常住人口85万人远景●到2025年,新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成为带动湖南省和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建设重要支撑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区产值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970亿元,财政总收入167亿元,工业总产值2110亿元新闻进行时方案获批湖南湘江新区总体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根据方案,湘江新区的总体格局为6个字“两走廊、五基地”。
先行先试湘江新区将探索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允许在土地开发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未来的湘江新区将建成什么样?怎么来布局?有何措施保障建设需要?5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湖南湘江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表示,湘江新区总体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
■记者曾力力王茜实习生曾刚湘江新区要建成什么样?根据《湖南湘江新区总体方案》,湘江新区的总体格局为6个字“两走廊、五基地”。
【空间布局】两走廊:湘江西岸和319国道第一个走廊为湘江西岸现代服务业走廊。
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新区沿江岸线资源,注重突出特色和保护环境相结合,重点发展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商贸物流、中介服务、生态旅游等服务业,向南辐射湘中、湘南地区,向北带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引领带动长株潭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第二个走廊为319国道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