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767.04 KB
- 文档页数:6
岩土工程基础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个小题,共计50分)1.土壤的内摩擦角是指土壤在剪切破坏时,剪切面与水平面之间的A。
A. 最大倾角B. 最小倾角C. 垂直角D. 任意角2.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测试是评估岩石在C条件下抵抗压碎的能力。
A. 拉伸B. 剪切C. 单向压缩D. 多向应力3.在地基处理中,采用换填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地基的B。
A. 透水性B. 承载力C. 压缩性D. 抗剪强度4.土压力理论中,朗肯土压力理论适用于A条件下的土压力计算。
A. 墙背直立、光滑、填土面水平B. 墙背倾斜、粗糙、填土面倾斜C. 任意形状墙背D. 弹性半空间体5.渗透系数是衡量土壤C性能的指标。
A. 压缩性B. 强度C. 透水性D. 变形模量6.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钻孔取芯是了解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D手段。
A. 次要B. 间接C. 可选D. 直接7.基础的最终沉降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不包括B。
A. 瞬时沉降B. 卸载回弹C. 固结沉降D. 次固结沉降8.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主要作用是A。
A. 增加滑坡体的抗滑力B. 减少滑坡体的下滑力C. 改变滑坡体形状D. 加速地下水排泄9.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坑壁坍塌,常采用的支护结构有C。
A. 挡土墙B. 防水帷幕C. 钢板桩D. 排水管10.土的固结过程是指土壤在B作用下,孔隙水被排出,体积减小,密度增加的过程。
A. 剪切力B. 外力C. 内力D. 摩擦力11.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常采用D法。
A. 极限平衡B. 朗肯土压力C. 太沙基承载力D. 赤平投影12.土壤的液性指数是用来评价土壤B状态的指标。
A. 压缩性B. 稠度C. 渗透性D. 强度13.在地基处理中,采用预压法主要是为了C。
A. 提高地基承载力B. 改变地基土的性质C. 加速地基沉降D. 减少地下水位14.岩石的风化作用主要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A风化。
A. 生物B. 机械C. 热力D. 电磁15.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安全系数大于1表示A。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岩土测试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的前期工作,是指对要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场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详细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以获取有关该工程基础对象的全部物理特性及其组成和结构等信息。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岩土测试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这篇文档主要介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岩土测试。
一、岩土测试的种类岩土测试是指对岩土工程用土、砂、石、岩等材料以及岩土地质体进行室内和室外的物理力学试验和化学分析试验的总称。
根据不同的测试对象,岩土测试可分为以下几类:1、用土测试:针对建筑工程中的用土问题,如颗粒大小分布、密度、含水量、液限等指标。
2、房建用砂测试:主要是对房建沙进行质量检验和力学性能测试,如颗粒大小、含水量、压缩性、耐久性、破坏特征等。
3、岩石测试:主要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强度、压缩性、抗剪强度、抗冻性等进行检测。
4、地基土工程测试:主要包括对地基土的性质和力学特性的分析和测试,如密实度、土的承载能力、压缩特性、渗透性等。
二、岩土测试的目的岩土测试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岩土测试通过真实的实验数据来分析和评估地基土工程和岩土工程的稳定性能。
2、确立建筑结构的适宜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和技术支持。
3、岩土测试可以确定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强度等。
4、岩土测试还可检测岩土地质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为环保提供技术保障。
三、常见的岩土测试方法1、土工试验土工试验是指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进行定量、定性评价的实验方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中,以开展各种岩土试验、组织取样及化验分析工作。
常用的土工试验方法有粒度分析、液限、塑限、黏限、压缩试验等。
2、岩石试验岩石试验主要是针对岩石力学性质的测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3、地基工程试验地基土工程试验是指对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进行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一、引言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对岩土工程进行测试和分析后所得到的数据和结论进行总结和报告的文档。
本报告旨在对某岩土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测试和分析,以评估工程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1. 评估岩土工程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岩土的强度、压缩性、剪切性等;2. 分析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特征,包括渗透性、孔隙水压力等;3. 确定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变形特征,包括岩土的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塑性模量等。
三、测试方法本次测试采用了以下方法:1. 岩石采样:在工程现场进行岩石采样,采用岩心钻孔和岩石取样器等工具,获取岩石样本;2. 岩土力学试验:对采集到的岩石样本进行岩土力学试验,包括抗压强度试验、剪切强度试验等;3. 水文地质测试:通过水文地质测试仪器,测量岩土的渗透性、孔隙水压力等参数;4. 变形特性测试:使用变形测试仪器,测量岩土的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塑性模量等。
四、测试结果与分析1. 岩土力学性质测试结果:根据对岩石样本进行的抗压强度试验,得到样本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剪切强度试验结果显示,样本的剪切强度为XX MPa。
这些数据表明岩土具有较高的强度,适合承载工程负荷。
2. 水文地质特征测试结果:通过水文地质测试仪器测量,得到岩土的渗透性为XX m/s。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岩土的孔隙水压力为XX kPa。
这些数据表明岩土的渗透性较好,水文地质条件适宜。
3. 变形特性测试结果:变形模量测试结果显示,岩土的变形模量为XX GPa。
弹性模量测试结果为XX GPa,塑性模量为XX GPa。
这些数据表明岩土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适合承受工程施工和荷载变形。
五、结论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岩土具有较高的强度,适合用于承载工程负荷;2. 岩土的渗透性较好,水文地质条件适宜,有利于工程的排水和稳定性;3. 岩土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能够适应工程施工和荷载变形的要求。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标题: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引言概述: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通过测试技术可以获取岩土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报告将介绍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一、岩土工程测试方法1.1 岩土样品采集:岩土工程测试的第一步是采集样品,样品的采集方法和位置对测试结果有很大影响。
1.2 试验室室内试验:室内试验是岩土工程测试的常用方法,包括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剪切试验等。
1.3 野外试验:野外试验是对岩土工程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原位试验、动力触探等。
二、岩土工程测试仪器设备2.1 岩土力学试验仪器:岩土工程测试中常用的仪器包括压力机、拉伸机、剪切机等,用于进行不同类型的力学试验。
2.2 岩土物理试验仪器:岩土工程测试中还需要使用一些物理试验仪器,如密度计、渗透仪等,用于测试岩土材料的物理性质。
2.3 数据采集仪器:为了准确记录测试数据,岩土工程测试中还需要使用数据采集仪器,如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三、岩土工程测试数据分析3.1 数据处理:岩土工程测试得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
3.2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岩土工程测试数据,可以揭示岩土材料的特性和规律。
3.3 结果评价:最终的测试结果需要进行评价,以确定岩土材料的工程性能和适合范围。
四、岩土工程测试质量控制4.1 样品质量控制:岩土工程测试的样品质量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需要严格控制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过程。
4.2 仪器校准:岩土工程测试仪器的准确性也是测试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4.3 数据审核:对岩土工程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5.1 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可以为工程师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匡助设计合理的工程方案。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一、引言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对岩土工程进行测试和分析后的综合性报告,旨在评估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报告基于对某地区的岩土工程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分析,包括岩土样品采集、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等。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得出了关于该岩土工程的结论和建议。
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对该岩土工程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测试目标如下:1. 分析岩土的颗粒组成和分布特征;2. 测试岩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孔隙度和含水量等;3. 测试岩土的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和抗拉强度等;4. 评估岩土的渗透性和膨胀性等特性;5. 分析岩土的变形和破坏特征,预测其稳定性。
三、测试方法1. 岩土样品采集根据工程要求,在现场采集了多个岩土样品,包括表层土壤、岩石和深层土壤等。
采集样品时,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并记录采样位置和深度等信息。
2. 室内试验室内试验是对岩土样品进行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的关键环节。
我们采用了以下试验方法:- 颗粒分析试验:采用筛分法和沉降法,分析岩土样品的颗粒组成和分布特征。
- 密度试验:通过测量岩土样品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其密度和孔隙度。
- 含水量试验:采用干燥法和分量法,测定岩土样品的含水量。
- 抗压强度试验:采用压缩试验机,测试岩土样品的抗压强度。
- 剪切强度试验:采用剪切试验机,测试岩土样品的剪切强度。
- 抗拉强度试验:采用拉伸试验机,测试岩土样品的抗拉强度。
- 渗透性试验:采用渗透试验装置,测试岩土样品的渗透性。
- 膨胀性试验:采用膨胀试验装置,测试岩土样品的膨胀性。
3. 现场测试除了室内试验,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现场测试,以获取更真正的岩土工程性质数据。
现场测试包括:- 动力触探试验:采用动力触探仪,测试岩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性。
- 钻孔取样试验:采用钻孔机,获取深层土壤的样品,进行室内试验分析。
-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安装水位计,监测岩土工程的地下水位变化。
岩土工程测试岩土工程测试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土壤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和力学性质,以便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地基工程的行为。
常用的岩土工程测试方法包括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测试方法及其相关内容。
1. 室内试验方法:(1)颗粒分析试验:通过将土样通过一系列筛孔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级配曲线,可以评估土的孔隙比、密实度和排水性能等。
(2)质量密度试验:用于测量土壤和岩石的质量密度和体积密度,以及计算其孔隙比和空隙比等参数。
(3)吸湿试验:通过浸水或者干燥加热来测量土壤的吸湿性,以及根据吸湿过程中土壤体积的变化来计算土壤的膨胀系数。
(4)抗剪强度试验:用于测定土壤和岩石的抗剪强度,包括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等。
(5)压缩试验:通过施加一定压力来测量土壤和岩石的压缩性,以及计算其压缩模量和压缩系数等。
2. 现场试验方法:(1)钻孔取样试验:通过钻孔取样来获取土壤和岩石样本,进行室内试验之前的前处理,包括取样方法、取样器具的选择和取样深度等。
(2)原位密度试验:用于测量土壤和岩石在原位状态下的密度和湿度,包括静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和土壤锤击实法等。
(3)荷载试验:通过施加荷载来测量土壤和岩石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包括静载试验、动力探测和标准贯入试验等。
(4)地下水位测定:用于测量地下水位的深度和水位的变化情况,评估其对地基工程的影响,包括井型测量法和压力传感器法等。
(5)地震观测:通过安装地震仪器来监测地震波的传播和地基的动力响应,以评估地震对地基工程的影响。
除了上述的测试方法外,岩土工程测试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更准确可靠的结果。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等,用于解释试验数据和拟合材料参数。
岩土工程测试是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测试和分析可以评估土壤和岩石的工程性质,为地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1. 引言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对岩土工程项目进行测试和评估的重要文件。
本报告旨在对某岩土工程项目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提供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本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以便项目管理人员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了解该岩土工程项目的技术状况。
2. 测试目的本次岩土工程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该项目的地质和地下水情况,以及土壤力学性质。
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为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3. 测试方法3.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岩土工程测试的基础。
通过采集岩土样本和地下水样本,进行岩土层分析和地下水分析。
采用地质勘探方法,包括现场勘探和实验室分析,以获取岩土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3.2 地下水测试地下水测试是评估地下水位和水质的重要手段。
采用水位测量仪和水质分析仪器,对地下水进行采样和分析。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变化,可以评估地下水对岩土工程项目的影响。
3.3 土壤力学测试土壤力学测试是评估土壤性质和力学参数的关键步骤。
采用标准土壤力学试验仪器,对土壤进行采样和测试。
通过测定土壤的密度、含水率、抗剪强度等参数,可以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 测试结果4.1 地质勘探结果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分析,该项目区域的岩土层主要由砂岩和粉砂岩组成,地下水位较深,且水质良好。
岩土层的分布和性质对工程施工和基础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4.2 地下水测试结果地下水测试结果显示,地下水位在项目区域内变化较小,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地下水对该项目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工程施工和基础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4.3 土壤力学测试结果土壤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土壤的密度适中,含水率在合理范围内,抗剪强度较高。
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满足工程要求,适适合于该项目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5. 结论根据本次岩土工程测试的结果分析,该项目的地质和地下水情况良好,土壤力学性质稳定。
可以认为该项目的地质条件适宜工程施工和基础设计。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练习题一、选择题1.岩石质量指标(RQD):用直径为()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A )。
(A)75,10 (B)101,10(C)75,20 (D)101,202.土样质量等级:按土试样(A )不同划分的等级。
(A)受扰动程度(B)土体的物理性能(C)土体的力学性能(D)土体的稳定性3.坚硬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A)。
(A)f r>60 (B)30<f r≤60 (C)f r≥60 (D)f r>504.极软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B)。
(A)f r<5 (B)f r≤5 (C)5<f r≤15 (D)f r≤105.软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C)。
(A)f r<5 (B)f r≤5 (C)5<f r≤15 (D)f r≤106.较软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C)。
(A)f r<5 (B)15<f r<30 (C)15<f r≤30 (D)15≤f r≤307.花岗岩类的岩石风化程度可采用标准贯入击数划分(A)为残积土。
(A)N’ <40 (B)N’ <50 (C)N’ ≤40 (D)40≤N’ <708.花岗岩类的岩石风化程度可采用标准贯入击数划分(D)为全风化岩。
(A)N’ <40 (B)N’ <50 (C)N’ ≤40 (D)40≤N’ <709.当软化系数等于或小于(A)时,应定为软化岩石(A)0.75 (B)1.00 (C)0.50 (D)0.7010.某种岩石的RQD为85,该岩石质量判断为(B)。
(A)好的(B)较好(C)极差(D)较差11. 完整程度为较破碎的软岩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于哪(C)类。
(A)I (B)II (C)V (D)IV12.完整程度为较破碎的较软岩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于哪(D)类。
(A)I (B)II (C)V (D)IV13.颗粒形状以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碎石土为(A)。
岩土工程土样测试方法岩土工程中的土样测试方法是评估土壤力学性质和工程行为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土样测试方法,并详细描述其原理及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领域的实验操作。
1. 土样的采集和处理土样的采集是进行实验前的第一步,采集样品时需要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常用的土样采集方法有直接采集法、取样管法和动力取样法等。
采集后的土样需要进行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干燥、破碎等。
2. 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评估土壤的压缩性和变形特性的重要实验之一。
常用的压缩试验方法有一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
一维压缩试验是在垂直方向加载的情况下测定土样的压缩性。
在试验中,应用恒定的标称压力,并记录土样的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三轴压缩试验是模拟土体在实际工程条件下的应力状态,通过控制侧限应力和轴向应力来测定土样的力学参数。
3. 剪切试验剪切试验是评估土壤的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特性的常用实验方法。
常用的剪切试验方法有直剪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
在直剪试验中,施加剪切力使得土样的剪切面保持一定的倾角,通过测量施加力和土样的位移来计算土样的抗剪强度。
三轴剪切试验则是模拟土体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剪切行为。
4. 孔隙水压力试验孔隙水压力试验是评估土壤持水性和渗透特性的重要实验方法。
试验中,施加不同的水头压力,观察孔隙水的渗透情况,并记录土样的渗透系数。
孔隙水压力试验可以评估土壤的渗透性能和水力漏透特性。
5. 阻力箱试验阻力箱试验是评估土体受力特性和变形特性的有效方法。
通过施加水平加载在土样上,观察土样的应力应变变化,并计算土体的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
阻力箱试验可以模拟土体在工程条件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中的土样测试方法是评估土壤力学性质和工程行为的重要手段。
本文介绍了土样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并详细描述了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孔隙水压力试验和阻力箱试验等常用实验方法。
通过这些实验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土体的工程性质和行为特性,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岩土工程检测内容岩土工程检测是指对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力学特性、稳定性等进行测试和评估的工作。
岩土工程检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壤检测1. 土壤采样与分析:通过采取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颜色、质地、水分含量、有机质含量、粒径分布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以确定土壤的类型和性质。
2. 土壤密实度测试:通过压实试验,测定土壤的干密度、湿密度、容重等指标,以评估土壤的压实性和稳定性。
3. 土壤液性指标测试:包括土壤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等测试,用于评估土壤的可塑性和液态指标。
4. 土壤剪切强度测试:通过剪切试验,测定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摩擦角,以判断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5. 土壤渗透性测试:通过渗透试验,测定土壤的渗透系数和渗透性,以评估土壤的排水性和渗透性能。
二、岩石检测1. 岩石采样与分析:通过采取岩芯样品,并对其进行颜色、质地、密度、孔隙率、含水率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以确定岩石的类型和性质。
2. 岩石抗压强度测试:通过压缩试验,测定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以评估岩石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 岩石剪切强度测试:通过剪切试验,测定岩石的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以判断岩石的稳定性和变形性能。
4. 岩石渗透性测试:通过渗透试验,测定岩石的渗透系数和渗透性,以评估岩石的排水性和渗透性能。
5. 岩石裂隙参数测试:通过裂隙试验,测定岩石的裂隙参数,包括裂隙角、裂隙间距、裂隙长度等,以评估岩石的裂隙发育程度和稳定性。
三、地基检测1. 地基承载力测试:通过静载试验或动力触探等方法,测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可承载能力。
2. 地基沉降测试:通过沉降观测或压力计等方法,测定地基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沉降特性。
3. 地基水分测试:通过取土样品并进行含水率测试,以评估地基的含水量和饱和度,进而判断地基的稳定性和液态指标。
4. 地基强度测试:通过钻孔取样、压实试验等方法,测定地基的抗剪强度和压实指标,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引言概述: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对岩土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重要文件,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测试内容,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内容:1. 岩土工程背景和目的1.1 项目概述:介绍岩土工程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工程的位置、规模、目的等。
1.2 工程需求:说明进行岩土工程测试的目的,如评估土壤稳定性、设计地基承载力等。
2. 测试方法和仪器2.1 野外测试:介绍常用的野外测试方法,如钻孔、取样、标贯试验等。
2.2 室内测试:阐述室内测试的方法和仪器,如土壤试验、压实试验、剪切试验等。
2.3 仪器设备:详细介绍用于岩土工程测试的仪器设备,如钻机、标贯设备、压实仪等。
3. 测试数据和分析3.1 数据采集:说明如何采集测试数据,包括野外测试和室内测试的数据收集方法。
3.2 数据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如土壤颗粒分析、压实曲线分析等。
3.3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岩土工程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读和评估。
4. 报告编写和结构4.1 报告要求:说明编写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的要求和规范。
4.2 报告结构:介绍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包括封面、摘要、引言、测试方法、数据分析、结论等。
4.3 报告撰写技巧:提供撰写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5. 报告意义和应用5.1 工程设计:解释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如提供依据、指导设计方案等。
5.2 施工过程:说明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如指导施工方法、控制施工质量等。
5.3 工程验收:强调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对工程验收的作用,如评估工程质量、判断工程是否合格等。
总结: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岩土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它通过对岩土工程的全面测试和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文从岩土工程背景和目的、测试方法和仪器、测试数据和分析、报告编写和结构以及报告意义和应用等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了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的内容和意义。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一、引言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对岩土工程项目进行测试和分析后的结果总结和评价。
本报告旨在提供对岩土工程的详细描述,包括工程背景、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结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报告,可以全面了解岩土工程的技术特点和工程质量状况。
二、工程背景本次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岩土工程项目进行的。
该项目位于某地区,总面积约为XX平方米,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工程内容。
该工程的目的是建造一座XX建造物,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岩土工程测试。
三、测试方法1. 岩土勘探:通过钻孔、取样等方法对工程区域进行勘探,获取地质信息和土壤参数等数据。
勘探范围包括建造物基础区域和周边土地。
2. 岩土试验:根据勘探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岩土试验,包括土壤颗粒分析、含水量测试、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
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3.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安装水位计等设备,对工程区域的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时间覆盖整个工程周期,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4. 岩土工程参数计算:根据试验数据和监测结果,进行岩土工程参数的计算,包括承载力、变形特性、稳定性等。
计算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四、测试结果1. 地质情况:根据岩土勘探数据分析,工程区域地质主要由XX岩层和XX土层组成,其中XX岩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土壤性质:通过岩土试验,得出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例如,土壤颗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主要由粉砂和黏土组成,具有一定的持水性和可塑性。
3.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监测结果显示,在工程周期内,地下水位变化较小,基本稳定在XX米的水平。
4. 岩土工程参数:根据试验数据和监测结果计算得出的岩土工程参数如下:- 土壤承载力:XX kPa- 土壤压缩系数:XX- 土壤剪切强度:XX kPa五、结论根据本次岩土工程测试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较为稳定,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一、引言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对岩土工程进行测试和分析后的结果总结和评价。
本报告旨在提供岩土工程测试的详细信息,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分析、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通过本报告,可以了解到岩土工程的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岩土层的稳定性等重要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测试目的本次岩土工程测试的目的是对某地区的地质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地质构造、岩土层分布、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该地区的岩土工程特征,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三、测试方法1. 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获取地质构造、岩土层分布等信息。
2. 岩土物理力学测试:包括岩石和土壤的密度、含水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测试。
3. 岩土化学成份测试: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试岩土中的主要成份和含量。
4. 岩土稳定性测试:通过摹拟实际工程条件,测试岩土的稳定性和变形特性。
四、测试结果和分析1. 地质调查结果: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分析,得出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XX构造,岩土层主要分布为XX层。
地质构造稳定,岩土层分布均匀。
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经过测试,得出该地区的岩石密度为XX,土壤含水率为XX,抗压强度为XX,抗拉强度为XX。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岩土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适合承载一定的荷载。
3. 岩土化学成份:经过化学分析,得出该地区岩土中的主要成份为XX,含量为XX。
根据化学成份分析,岩土层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4. 岩土稳定性测试:通过摹拟实际工程条件,测试了岩土的稳定性和变形特性。
结果显示,岩土层在一定荷载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变形较小。
五、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稳定,岩土层分布均匀,适合进行工程建设。
2. 岩土层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质,能够承载一定的荷载。
3. 岩土层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适合进行工程建设。
地质勘察工程师规范要求中的岩土工程测试要求地质勘察工程师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其中包括岩土工程测试要求。
岩土工程测试是对土壤、岩石和地下水等地质材料进行实验和测试,以获取它们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的数据,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工程师规范要求中的岩土工程测试要求。
一、岩土工程测试的目的岩土工程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地质材料的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等参数,用于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督。
具体来说,岩土工程测试需要获取以下数据:1. 土壤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密度、含水量、孔隙比、固结性质、抗剪强度等。
2. 土壤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承载力、变形性质、渗透性等。
3. 土壤和岩石的特殊性质:如冻融性、胀缩性、溶蚀性等。
二、岩土工程测试的类型根据地质勘察的需要,岩土工程测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野外勘探测试:在实地勘察中对土壤和岩石进行采样和测试。
包括土样采集、原位试验和现场测试等。
2. 室内试验:将野外采集的土样和岩石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的试验。
包括压缩试验、剪切试验、渗透试验等。
3. 特殊测试:根据岩土工程的需要,进行特殊性质的测试,如冻融试验、胀缩试验等。
三、岩土工程测试的流程岩土工程测试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野外采样:根据实际勘察需求,在勘察点位采集土样和岩石样本,并进行现场测试,如原位密度测试和原位承载力测试等。
2. 实验室试验:将野外采集的土样和岩石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的试验,如固结试验、抗剪试验等。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关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工程性质。
4. 报告编写: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撰写相应的岩土工程测试报告,包括试验方法、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四、岩土工程测试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岩土工程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岩土工程检测内容- 地质勘察- 详细介绍地质情况- 包括地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 通过实地勘察和资料分析获取地质信息- 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检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地质情况的详细介绍,包括地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可以通过实地勘察和资料分析获取地质信息,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 岩土勘察-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包括岩土的密度、强度等指标的测试- 为工程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岩土勘察是对工程所在地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试的过程,包括岩土的密度、强度等指标的测试。
这些测试为工程施工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 地基与基础检测- 地基承载力测试- 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 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避免基础沉降和破坏地基与基础检测主要是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测试,以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避免基础沉降和破坏。
- 施工过程监测- 土体沉降监测- 实时监测土体的沉降情况- 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包括土体沉降监测。
通过实时监测土体的沉降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 工程质量监测- 岩土材料质量测试- 对岩土材料的成分和性能进行测试- 确保岩土材料的质量- 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工程质量监测主要包括对岩土材料的质量测试,对岩土材料的成分和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岩土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 灾害性岩土体检测-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发现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采取预防措施- 避免因地质灾害导致的安全事故对于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灾害性岩土体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发现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因地质灾害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岩土工程检测内容涵盖了地质勘察、岩土勘察、地基与基础检测、施工过程监测、工程质量监测和灾害性岩土体检测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引言概述: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对岩土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重要文件。
它提供了关于土壤和岩石性质、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的内容,包括土壤试验、岩石试验、地下水位测试、地质构造分析以及报告撰写。
一、土壤试验:1.1 土壤采样与分析:通过采集土壤样本,并对其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颗粒分析等方面的测试,来确定土壤的组成和特性。
1.2 土壤压缩试验:通过对土壤进行压缩试验,测定土壤的压缩性、固结性以及承载力等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土壤的力学性质参数。
1.3 土壤剪切试验:通过剪切试验,测定土壤的抗剪强度、内摩擦角以及剪切变形等参数,为土壤的稳定性评估提供依据。
二、岩石试验:2.1 岩石采样与分析:通过对岩石样本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岩石成分分析等试验,确定岩石的类型、组成和强度等特性。
2.2 岩石抗压试验:通过对岩石进行抗压试验,测定岩石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变形特性,为岩石的承载能力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2.3 岩石剪切试验:通过剪切试验,测定岩石的抗剪强度、剪切模量以及岩石的变形特性,为岩石的稳定性评估提供依据。
三、地下水位测试:3.1 地下水位监测井设置:通过设置地下水位监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地下水位的数据支持。
3.2 地下水位测量方法:采用水位计、压力传感器等测量设备,对地下水位进行准确测量,并记录数据。
3.3 地下水位变化分析:根据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长期趋势以及对工程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地下水位控制方案。
四、地质构造分析:4.1 地质勘探方法:采用地质勘探钻孔、地质雷达等设备,对地下地质构造进行详细勘探,获取地质构造的信息。
4.2 地质构造特征分析:通过对地质勘探数据的分析,确定地质构造的类型、分布以及对工程的影响。
4.3 地质构造稳定性评估:根据地质构造的特征和工程要求,评估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之岩土专业知识测试卷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关于地面沉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震作用可以引起显著的地面沉降B.新构造运动可以引发地面沉降C.天然固结与地面沉降没有必然联系D.大面积地面堆载可以引起地面沉降【答案】 C2. 关于黄土地基预浸水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法可消除地面6m以下土层的全部湿陷性B.该法适用于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不小于500mm的所有自重湿陷性场地C.浸水坑边缘至既有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50mD.浸水结束后,应重新评定地基土的湿陷性【答案】 A3. 关于构造地裂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断裂活动的直接产物B.有大小不等的水平位移(水平张裂和水平扭动)和垂直位移,其性质有张性的也有扭性的,在剖面上与活动断裂是贯通的,其断距上大下小C.它与地震地裂缝在成因上有一定的差别D.对城镇和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强烈活动期有严重的破坏作用,破坏范围主要沿地裂缝带呈狭长的条带状分布【答案】 B4. 软黏土的特性指标如下,其中()指标是肯定有问题的。
A.无侧限抗压强度10kPaB.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30kPaC.标准贯入锤击数8击/30cmD.剪切波速100m/s【答案】 C5. 下列冻土的特性指标中,属于力学特性指标的是()。
A.冻土导热系数B.冻土冻胀率(冻胀强度)C.冻土冻结强度D.冻土比热容【答案】 B6. 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1987),下列关于宽度大于2m的宽散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面层可采用强度等级为C15的混凝土,厚度为80~ 100mmB.隔热保温层可采用1:3的石灰焦渣,厚度为80 ~ 100mmC.垫层可采用2:8的灰土或三合土,厚度为80 ~ 100mmD.垫层可采用1:3的石灰焦渣,厚度为100 ~ 200mm【答案】 A7. 二级场地的条件不包括()。
A.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B.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C.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D.地形地貌较复杂【答案】 A8.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下列对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不正确的是()。
1岩土工程勘察收费的计算方法通用工程勘察收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1工程勘察收费=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1 ±浮动幅度值)2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工程勘察技术工作收费3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基价×实物工作量×附加调整系数4工程勘察技术工作收费= 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技术工作收费比例2如何判别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1一级场地(复杂场地):①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④地形地貌复杂;⑤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2)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①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④地形地貌较复杂⑤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3)三级场地(简单场地):①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 6 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③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④地形地貌简单;⑤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地基等级:(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①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②严重湿陷、膨胀、盐渍等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复杂、需专门处理的岩土。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①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②不满足复杂地基条件的特殊性岩土。
(3 )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①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②无特殊性岩土。
3简述黏土、粉质粘土、粉土现场特征的差异粉土:(1)灰黄,很湿,稍密,含云母片,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2 )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4勘察中如何对土进行描述土的描述应符合以下规定: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简述岩土工程勘探方法的类型和基本方法类型1、直接勘探-坑探工程:比如,试坑、探槽、探井、平硐、斜井、大直径钻孔。
2 、半直接勘探-钻探工程:指小孔径的钻孔3 、间接勘探-触探、物探。
基本方法:坑探、槽探、井探、洞探、钻探,以及触探、物探等。
6岩土工程钻探的特点特点:①不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几乎能穿透各种岩土层;②能直接观察岩芯和取样,获得的信息准确可靠;③可为深部岩土体原位测试和检测提供通道;④可达到的深度大,获得的信息多。
7简述取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对取土质量控制的意义(1) 面积比:取土器最大断面积和不扰动土试样断面积之差与不扰动土试样断面积之比,Ar (%)。
(2) 内间隙比:取土管内径和管靴刃口内径之差与刃口内径之比称内间隙比Ci (% )。
(Ci 过小,扰动宽度增加;D s 太大,土样容易松散)(3) 外间隙比:取土器管靴外径Dw 和取土管外径Dt 之差与取土管外径Dt 之比称外间隙比Co( %) 。
(描述与孔壁的摩擦)(4) 管靴刃口的形式与角度:管靴刃口的形式与角度对采取土样的质量影响很大,有学者提出以管靴刃口角度代替面积比。
(5) 取土器的长度与直径:(φ75 mm ,or ,φ100 mm)意义:(1) 面积比越小,土试样所受的扰动程度就越小2内间隙比的大小主要是控制土试样与取土器内壁摩擦引起的压密扰动和减少掉样现象,如内孔隙过小,则扰动宽度增加;过大则难以保证采取率3外间隙比要选取恰当,以减少取土器外壁和孔壁的摩擦,从而减小取土器进入土层的阻力4在同一类土中,土样的扰动随着管靴刃口的角度的增加而增大5取土器的长度,对一般黏性土,因不易扰动可以缩短些,而对软黏土则需要长些若取土器直径过小,不能保证土样质量;直径过大,则给钻进带来不便。
8简述双管双动钻具的结构要求双动双管钻具多用于硬质合金钻进,适用在可钻性为Ⅰ~Ⅶ级的松软、易坍塌、怕冲刷的岩层。
也有极少数双动双管钻具采用钢粒钻进。
用于可钻性Ⅶ级以上的破碎、怕冲刷的岩层中。
双动双管是指具有内、外两层岩芯管,并在钻进时同时回转的取芯工具。
特点是:结构简单、加工容易,钻进中可避免冲洗液对岩芯的直接冲刷和钻杆内水柱压力的作用,从而面对岩芯和互相挤压和磨耗有所缓和,因此,一般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岩芯采取质量。
9简述土体载荷实验的加载步骤、试验终止条件以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方法;(1)应采用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常规慢速法)分8 - 10 级荷载,每级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8) 倍,或者按:中低压缩性土50 kPa,高压缩性土25 kPa,特软土为10 kPa;极限荷载为设计荷载2 倍;尽可能使最终荷载达到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逐级加载,待沉降已趋稳定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2)终止加载条件。
当下述情况出现时即可停止实验:承压板周围的土体出现裂缝或隆起,土体出现明显侧向挤出;本级荷载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的5倍,p- s 曲线出现明显拐点;在某级荷载下,24 h 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总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之比超过0.06 。
(3)特征值取值方法: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取s/d=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10简述基桩载荷实验的加载步骤和试验终止条件以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方法;加载步骤:试验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每级荷载约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16,当每级荷载下桩顶沉降量小于0.1mm/h,则认为已趋于稳定,然后施加下一级荷载,直到试桩破坏,再分级卸载到零。
终止条件:11分析地基土载荷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1. 承压板的尺寸B<45cm(5000cm2)时,沉降量随B的增加而降低B ≥45cm(5000cm2)时,沉降量随B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基础宽度一般均超过30cm,所以B不宜太小2. 沉降稳定(时间)标准每级压力下的沉降稳定标准不同,则所观测的沉降量就不同,那么所得出压力——沉降量曲线就不一样,从而得出的变形模量或承载力就不同。
载。
3. 承压板埋深载荷测试的影响深度一般为1.5- 2 倍承压板宽度(或直径);在影响深度范围内土性应保持一致,否则测试成果就不能反映出土层的真实性质;如果场地土层多,且都是重要的持力层,应分层做载荷试验;如果土层较薄,达不到2倍承压板的宽度,就应采用小的承压板或螺旋板载荷试验4. 地基土的均匀性12动力触探的种类和适用条件;13静力触探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试验方法:⑴室内标定探头传感器的非线性、重复性、滞后误差和温度漂移误差,室内归零误差范围±(0.5%~1%),现场应<3%,绝缘电阻≥50M⑵将电缆按探杆连接顺序一次穿过所有的探杆,安装触探机和反力系统,使探杆、压力尽可能垂直,并在贯入过程中随时调整垂直度。
⑶探头入土后应停留片刻,待探头温度与土的温度一致后,提升探头(使探头不受力),调整零读数。
⑷将探头匀速(1.2 m/min)垂直地压入土层中,每隔10cm记录锥尖阻力qc、侧壁摩阻力fs(ps)、孔隙水压力u。
需测定土层的固结系数时,停止贯入,测记孔压的消散过程。
⑸终孔后将探头提至地表,记录应归零。
若误差较大,应检查原因。
⑹当贯入深度超过30 m,或穿过厚层软土后贯入硬土层时,应采取护壁导向措施,防止孔斜或断杆。
试验时,深度记录误差一般为±0.1%。
当深度大于50m时,应量测触探孔的偏斜度,校正土的分层界线。
当孔斜超过15°,应停止贯入。
14画出电桥的3种接法,并计算其灵敏度;15一种组合式位移传感器的应变与位移关系的推导、在悬臂梁根部附近黏贴应变片,被测位移有导杆、弹簧传递到悬臂梁使之弯曲变形。
因此,被测位移为弹簧伸长量和悬臂梁自由端位移之和。
e b w w w =+(we 弹簧伸长量,wb 悬臂梁位移)设悬臂梁的刚度为kb,弹簧刚度为ke,则悬臂梁上的作用力为b b b F k w =弹簧上的力为e e e F k w =,因两者相连,b e F F =,则b b e ek w w k = 则(1)b b b e b b b e ek w k w w w w w k k =+=+=+ 因为3023b l w x h ε=,则33002()2(1)33b b e e e k k k l l w k x h k x hεε+==+=16反射波法用于测试桩身质量的理论基础;反射波法是将单桩视为一维匀质弹性体杆件,当桩头受到瞬态脉冲力作用时,桩身中产 生压缩应力, 使桩质点产生运动(记为压缩应力F 和质点运动速度V)。
反射波法(也称为应力波反射法)的现场测试如图7-1所示。
对完整的测试分析过程可以描述如下:用手锤(或力棒)在桩头施加一瞬态冲击力F(t),激发的应力波沿桩身传播,同时利用设置在桩顶的加速度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接收初始信号和由桩阻抗变化的截面或桩底产生的反射信号,经信号处理仪器滤波、放大后传至计算机得到时程曲线(称为波形),最后分析者利用分析软件对所记录的带有桩身质量信息的波形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结合有关地质资料和施工录作出对桩的完整性的判断。
17绘图,并用文字说明桩身断裂、缩颈、扩颈的反射波波形的特征;18钢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基本原理;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根被预先拉紧的金属丝弦1 它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一根被预先拉紧的金属丝弦1它被置于激振器所产生的磁场里,两端均固定在传感器受力部件3的两个支架2上.且平行于受力部件。
当堂力部件3受到外载荷后,将产生微小的挠曲,致使支架2产生相对倾角,从而松弛或拉紧了振弦,振弦的内应力发生变化,使振弦的振动频率相应地变化在电激励下,振弦按其固有频率振动。
改变振弦在电激励下,振弦按其固有频率振动。
改变振弦的张力F ,可以得到不同的振动频率f ,即张力与谐振频率成单值函数关系。
19压电式传感器的压电产生原理;压电式传感器最简单的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在压电晶片的两个工作面上进行金属蒸镀,形成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