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行进路线及攻防含义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8
24式太极拳名称和动作详解24式太极拳名称和动作详解•简化太极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
24式太极拳是简化后的太极拳名称,那么你知道24式太极拳的名称和动作吗?下面小编为你整理24式太极拳的名称和动作,别忘了收藏哦!24式太极拳名称和动作详解第一式起势⑴左脚开立⑵两臂平举⑶屈腿按掌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⑴左野马分鬃⑵右野马分鬃⑶左野马分鬃第三式白鹤亮翅⑴跟步抱手⑵后坐转体⑶虚步分手第二组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⑴左搂膝拗步⑵右搂膝拗步⑶左搂膝拗步第五式手挥琵琶⑴跟步展臂⑵后坐引手⑶虚步合手第六式左右倒卷肱⑴右倒卷肱⑵左倒卷肱⑶右倒卷肱⑷左倒卷肱第三组第七式左揽雀尾⑴转体撤手⑵抱手收脚⑶转体上步⑷弓步掤臂⑸转体摆臂⑹转体后捋⑺转体搭手⑻弓步前挤⑼后坐⑽弓步引手第八式右揽雀尾⑴转体分手⑵抱手收脚⑶转体上步⑷弓步掤臂⑸转体摆臂⑹转体后捋⑺转体搭手⑻弓步前挤⑼后坐引手⑽弓步前按第四组第九式单鞭⑴转体运臂⑵勾手收脚⑶转体上步⑷弓步推掌第十式云手⑴转体松勾⑵左云并步⑶右云开步⑷左云并步⑸右云开步⑹左云并步第十一式单鞭⑴转体勾手⑵转体上步⑶弓步推掌第五组第十二式高探马⑴跟步翻手⑵后坐卷肱⑶虚步推掌第十三式右蹬脚⑴穿手上步⑵分手弓腿⑶抱手收脚⑷分手蹬脚第十四式双峰贯耳⑴屈膝并手⑵上步落手⑶弓步贯拳第十五式转身左蹬脚⑴转体分手⑵收脚合抱⑶分手蹬脚第六组第十六式左下势独立⑴收脚勾手⑵屈蹲开步⑶仆步穿掌⑷弓腿起身⑸独立挑掌第十七式右下势独立⑴落脚勾手⑵屈蹲开步⑶仆步穿掌⑷弓腿起身⑸独立挑掌第七组第十八式左右穿梭⑴右穿梭⑵左穿梭第十九式海底针⑴跟步提手⑵虚步插掌第二十式闪通背⑴提手收脚⑵弓步推撑第八组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捶⑴转身扣脚⑵坐腿握拳⑶摆步搬拳⑷转体收拳⑸上步拦掌⑹弓步打拳第二十二式如封四闭⑴穿手翻掌⑵后坐引收⑶弓步按掌第二十三式十字手⑴转体扣脚⑵弓腿分手⑶交叉搭手⑷收脚合抱第二十四式收势⑴翻掌分手⑵垂臂落手⑶并步还原•24式太极拳拳谱1、起势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及练习要领一起势1、左脚开立:首先使左膝放松,身体重心大部份落在右脚上。
提左脚向左侧迈出时,其高度以不超过右踝骨的高度为宜,右腿也不要弯屈。
要“轻起轻落、点起点落”。
2、两臂前平举:两臂边旋转(劳宫穴找涌泉穴)慢慢向体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关节微屈,肘尖下垂,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有如要把一根下端踩在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动作时可有这样的意念。
注意腕关节不要过于松软,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
3、屈膝按掌:(1)下按的用力和用意,有如要将水面上漂浮着的木板按入水中一样。
(2)两臂、两掌不要只是被动地随屈膝而下落,要有主动下按的动作。
(3)按到终点时需展掌,舒指,避免手指向上的“坐腕”。
本式定势时,要配合呼气下沉,使之有一种沉稳的感觉。
二野马分鬃(一)左野马分鬃1、抱手收脚:上体稍向右转(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掌心相对,呈右抱球,左脚尖点地(这里的“脚尖点地”是指用脚前掌着地。
动作熟练以后,脚尖不必着地,收至支撑脚内侧足弓附近即可),眼看右手。
2、转体上步: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步,脚跟轻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
面向南偏东。
3、弓步分手: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
两手前后分开,上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下手停于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两臂微屈,眼看左手。
面向正东。
(二)右野马分鬃1、转体撇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
重心移动的过程中,上体要保持正直,不可起伏,移动幅度不必过大。
也不可先坐成虚步再转体,造成“断劲”脱节。
2、抱手收脚:收脚时主要是重心前移。
当体重已从后腿移到前腿时,就以大腿的力量轻轻地把后脚提起,慢慢地屈膝向前,使脚尖在前脚的内侧落下。
“抱球”和“收脚点地”要同时协调完成,不可“球”已抱好而后脚尚未到位。
3、转体上步4、弓步分手(三)左野马分鬃1、转体撇脚2、抱手收脚3、转体上步4、弓步分手练习要点:1、抱球:肩部放松,手指微屈,肘低于肩,腕低于手。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
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
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收要协调一致。
(1)上体后坐并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里扣;右手向右平行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平屈胸前,左手掌心向下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2)同“左揽雀尾”(2)解,只是左右相反。
(3)同“左揽雀尾”(3)解,只是左右相反。
(4)同“左揽雀尾”(4)解,只是左右相反。
(5)同“左揽雀尾”(5)解,只是左右相反。
(6)同“左揽雀尾”(6)解,只是左右相反。
与左膝上下相对,两肩下沉。
左手向外翻掌前推时,要随转体边翻边推出,不要翻掌太快或最后突然翻掌。
全部过渡动左手。
应向东偏北(大约15 度)。
第十式:云手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作,上下要协调一致。
如面向南起势,单鞭的方向(左脚尖)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2)身体重心再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靠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手心由里转向外)向左弧形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伸于身体左侧,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下划弧停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手心向后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
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向左腿的同时,左掌随上体的继续左转慢慢翻转向前推上方;眼看左手。
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要点:上体保持正直,松腰。
完成式时,右肘稍下垂,左肘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
要点:身体要先向左转,再向左转。
完成姿势,面向正西。
上体不可太前倾。
避免低头和臀部外凸。
左腿要微屈。
第二十式:闪通臂上体稍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屈膝弓腿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屈臂上举,停于右额前上方,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上起经胸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时间:2021.03.05 创作:欧阳理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二十四式太极拳起势动作要领: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臂松垂,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视前方。
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手心向下,两手高于肩平,与肩同宽,肘微下垂。
两腿屈膝半蹲,同时两臂轻轻下按至腹前;目视前方。
头颈正直,下颌微收,胸腹放松(图1)。
易范错误:耸肩、直膝、上下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两肩下沉、两肘松垂、屈膝松腰、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图(1)1、左右野马分鬃动作要领:左野马分鬃,上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画弧于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成抱球状;左脚随既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左右手随体转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落于又胯旁,肘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上体慢慢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45°~60°;随后身体左转,重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至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于左手下,两手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左手(图2)。
注:左右野马分鬃动作相同,惟左右动作相反。
易范错误:两臂僵直,上下动作不协调一致,膝关节容易超过脚尖。
纠正方法:两臂始终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膝不要超过脚尖,后面的脚要向后蹬转,前后脚尖夹角成45°~60°,两脚之间的横向距离应保持在10~30厘米。
攻防含义:我用一手化解对方攻击之手臂,另一手攻击对方。
图(2)2、白鹤亮翅动作要领:左臂平屈胸前,左手掌心向下;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右脚跟进半步,重心后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两手随体转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于右前额,掌心向左;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左脚尖成虚步点地,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图3)。
二十四式太极拳 图解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含义太极拳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本内容的运动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基本属性,有着极其丰富的技法。
二十四式太极拳虽为简化太极拳,习练时,仍应表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技法和招术。
太极拳的修炼一般要经过基本功、套路、拆拳、单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阶段。
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学会套路后应当进入拆解阶段的学习,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材已有十几个版本,也列入高校教材中,由于其中几乎没有攻防含义的拆解内容,所以影响到习练者水平的提高。
因此,将攻防含义解说出来,进而使习练者了解全貌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二十四式太极拳每式不一定只有一种攻防含义,限于篇幅,本拆解主要介绍拳式动作的一种攻防含义,谨供习练者参考。
一、预备势、起势攻防含义图解1 二十四式太极拳预备势采用太极拳的“无极势”。
此拳势系桩功、静功、内功、气功、养生功,是“阴阳之母”的“无极”,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积聚内功、养蓄灵机、随时发动。
预备势与起势定步与动步相交接、相补充、相转换,隐含阴阳动静周转之拳理;体现技击交手之规律。
从攻防角度要求预备交手时,以静待动。
要静观敌情,察来势之机,揣敌之长短,在瞬间确定敌来势而从容应变,在交手中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2 甲(红衣者)左上步进逼,左拳向乙(蓝衣者)头部直击,乙相机上步(或退步),双臂上抬,手背(或腕部)拥起对方肘臂(或拳腕)部,惊起对方略仰;感其下压之机双掌下按推对方胸腹部(头面部亦可)。
将己之体重运行之势松沉至对方重心,使之后倒(图1-1、2、3、4、5、6)。
二、野马分鬃攻防含义图解甲向前逼近,以右顺步直拳击打乙头部,乙右手外接掳抓甲右手腕部,侧闪进,上左步落于甲身体右后侧,管别其脚;同时左臂穿、靠于甲腋下,左转腰,肩背臂部向左后旋靠甲上体,使甲身体后仰歪斜,右手顺势随送,身体重心前移过渡成弓步夺其位,甲失去重心倒地。
(图2-1、2、3、4)。
右势与左势动作相同,左右相反,不再另述。
李德印24式太极拳详解李德印24式太极拳详解第一组(一) 起势(1) 身体自然伸直,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
(起势由立正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宽与肩同,手心向下。
(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曲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肩相对;眼要平视。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弯曲,曲膝松腰,臀部不可凸起,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二)左右野马分鬃(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到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画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画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及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右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间朝前;眼看左手。
(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到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度---60度),随即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到左腿;同时左手翻掌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画弧放在左手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左手。
(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5)与(3)同,左右方向相反。
(6)与(4)同,左右方向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时间:2021.03.09 创作:欧阳法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地;眼看右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24式简化太极拳分解动作要领简化太极拳要领动作2016-05-23 515人浏览尘缘似骸2013年暑期体育教师培训资料(太极拳)王成范2013年7月24式简化太极拳分解动作要领第一组一、起始:1、提脚开步(注:点起、吸气,点落、呼气,两脚与肩同宽,)。
2、两手慢慢前平举(注:虚灵顶劲、领腕、与肩同高、同宽,吸气)。
3、屈膝下蹲,两手下按至腹前(两手与两膝相对、沉肩坠肘、中正安舒、两眼平视,呼气)。
二、左右野马分鬃:(一动):1、转腰、抱手、收脚(两手上下合抱,注:上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胸,下手在腹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立脚,脚尖点地或稍提起,吸气)。
2、转身上步(注:出脚时勾脚尖,脚跟先着地,动作轻灵,重心保持在右脚上,左脚随时可以抽回,吸气)。
3、弓步分手(注:随继续转身而分手,左手心斜向上,腕与肩平,右手心向下按于右胯侧,眼看左手指尖,仍要保持虚灵顶劲中正安舒,呼气)。
(二动):1、坐腿转腰撇脚(注:脚外撇50°左右)。
2、抱手收脚。
3、转腰上步。
4、弓步分手。
(三动):同一动三、白鹤亮翅:1、跟步合抱(两手向前旋臂合抱,后脚跟半步于中轴线上,脚掌先着地)。
2、坐腿转腰分手。
3、(回转腰向前)活步、虚步亮掌动作要点提示:1、太极起势的下蹲高度确定了基本身形和整套太极拳的动作高度。
下蹲后好像坐在凳子上,不可前俯后仰,做到虚灵顶劲、中正安舒、沉肩坠肘、松腰塌背、气沉丹田。
2、手法:抱和分,左抱前后分开,“转腰”右抱前后分开,注意手的上下不要做错;白鹤亮翅也是抱和分,向前抱右转腰分手,再转向正前方。
抱的时候像是抱一个大的球,两臂半曲抱园,不要贴近身体。
注意总结规律,易于教学。
3、功放含义:野马分鬃的分手,下手叫“採”(牵或拉),前手伸到对方的腋下或胳膊下面叫“分靠”,力点在前臂;白鹤亮翅的手法叫“挒”,抓住他后,另一只手伸到他是胳膊下面扭转(或翻手扭转)。
4、身形、身法要做到中正安舒、松柔自然运动,以意念为主引领动作,但要松而不软,做到圆满、舒展,不可挺胸、展腹、过开。
太极拳24式图解教解《⼆⼗四式太极拳》作者:李德印李春莲起势1.左脚开⽴左脚向左分开半步,⾜距与肩同宽,两脚平⾏向前,成开⽴步(图2)。
起势起势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同宽,双臂⾃然伸直,肘关节向下微屈;两⼿⼼向下,指尖向前(图3)。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重⼼落于两腿之间,成马步;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腹前,上体舒展正直,两眼平视前⽅(图4)。
左右野马分鬃4.左野马分鬃(1)抱⼿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
⼿⾼不过肩,肘略低于⼿,⼿⼼向下。
左臂屈抱于腹前,⼿⼼向上,两⼿上下相对,如在右肋前抱球状;左脚收⾄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
(图5)(2)转体上步: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迈出⼀步,脚跟轻轻着地,重⼼仍在右腿上。
(图6)(3)⼸步分⼿:上体继续左转;重⼼前移,左脚踏实,左腿屈膝前⼸。
右腿⾃然蹬直,右脚跟外展,成左⼸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分⾄体前,⾼与眼平,⼿⼼斜向上。
右⼿按⾄右胯旁,⼿⼼向下,指尖朝前;两臂微屈;眼看左掌。
(图7)左右野马分鬃左右野马分鬃5.右野马分鬃(1)转体撇脚:重⼼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两⼿准备翻转“抱球”;眼仍看左⼿(图8)。
(2)抱⼿收脚:上体继续左转左⼿翻转成⼿⼼向下,在左胁前屈抱。
右⼿翻转前摆,⼿⼼向上,在腹前屈抱,两⼿上下相对,如在左肋前抱球;重⼼移⾄左腿,左脚踏实,右脚收⾄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图9)。
(3)转体上步:上体稍右转;右脚向右前⽅迈出⼀步,脚跟轻轻着地。
(图10)(4)⼸步分⼿:上体继续右转;重⼼前移,右脚踏实,右腿屈膝前⼸。
同时左腿⾃然蹬直,左脚跟外展成右⼸步;两⼿前后分开,右⼿分⾄体前,⾼与眼平,⼿⼼斜向下。
左⼿按⾄左胯旁,⼿⼼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眼看右⼿。
(图11)6.左野马分鬃(1)转体撇脚:重⼼稍后移,右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右转;两⼿准备翻转“抱球”(图12)。
(2)抱⼿收脚:上体继续右转;右⼿翻转成⼿⼼向下,在右胸前屈抱。
24式太极拳一、起势1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同肩宽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似直非直,肘关节微微的弯屈,手心向下3 两腿慢慢屈膝下蹲成马步。
两掌至于腹前,上身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二、野马分鬃〔三次〕左野马分鬃1 上体微向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2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两手随腰转自然分开,左手与眼同高,右手按在右胯边。
右野马分鬃 (同左野马分鬃,左右方向相反)左野马分鬃三、白鹤亮翅1 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2 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额3 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
四、搂膝幼步〔三次〕左搂膝幼步1 上体微微左转再右转,右手转至面前自然下落,经右胯由右后方盪起2 左脚尖收到右脚内侧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左手经左膝搂过,右手向前推按右搂膝幼步 (同左搂膝幼步,左右方向相反)左搂膝幼步五、手挥琵琶1 右脚向前跟半步2 右手屈臂后坐,左手由左而上划弧到正前方3 左脚提起,脚跟着地成左虚步六、倒卷紘右倒卷紘1 上体右转,两掌心向上左手在前,右手经过腰向右后划弧,与头同高2 上体转正,又臂屈肘于耳侧,左脚后退一步,左手向后收,右掌向前推,右脚跟随腰撵正左倒卷紘 (同右倒卷紘,左右方向相反)右倒卷紘左倒卷紘七、左揽雀尾1上体右转,两臂平举,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2 上体继续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臂棚,右手按于右胯侧4 上体右转,两手同时向下向后履5 上体左转向正前方,右手搭在左手腕,左弓步向前挤6 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分开致腹前7 左弓步按掌八、右揽雀尾(同左揽雀尾,左右方向相反)九、单鞭1上体左转,两臂随腰运转,左掌向外右掌向上,2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左手由下而右,右手由上而右划弧,在右前方变刁手3 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4 左弓步翻掌十、云手1 上体右转,左手向右划弧到右肩,右刁手变掌2 上体左转,至左前方时两手左压右穿,同时收右脚到左脚右侧,两脚平行,距离约十公分(一)3 上体右转,至右前方时两手右压左穿,同时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二)4 重複2,3 (三)2十一、单鞭1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右手在右前方变刁手2 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3 左弓步翻掌十二、高探马1 后脚跟半步,上体右转,双手翻掌掌心向上2 右手经耳侧向前推掌,左臂微收成左虚步十三、右蹬脚1 上体微微右转,左手由右手背穿出,两手交叉,左脚提起向左前方踏出一步2 右脚收到左脚内侧,两手胸前交叉3 提右腿,分手蹬脚十四、双风贯耳1 右腿屈膝,两手掌心向上2 右脚跟在右前方落地,成右弓步,同时两手掌变拳,从右腿两侧向上向前划弧,两拳距离与头同宽十五、转身左蹬脚1 上体左转,两拳变掌,向两侧划一个圆弧,胸前交叉,左脚收到右脚内侧2 提左膝,两掌转向外,分手蹬脚十六、左下势独立1 左腿屈膝下垂,右手刁手,左腿成左独立步左手护右肩2 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向正前方3 左手由腹前向、大腿、小腿而脚(脚尖外撇和腿成直线)穿出4 左腿前弓,后腿蹬直,刁手置与背后,指尖向上挑起5 右腿屈膝上提,刁手变掌,立掌向前挑起,食指对鼻子,左腿成独立步,左手按在左胯侧十七、右下势独立1 右脚落在左脚侧约十公分处,左脚跟内旋,上体左转,左手刁手,右腿成独立步右手护左肩2 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向右侧伸直,脚尖向正前方3 右手由腹前向、大腿、小腿而脚(脚尖外撇和腿成直线)穿出4 右腿前弓,后腿蹬直,刁手置与背后,指尖向上挑起5 左腿屈膝上提,刁手变掌,立掌向前挑起,食指对鼻子,右腿成独立步,右手按在右胯侧十八、左右穿梭1 左脚向左前方着地,上体左转,两手抱球收右脚于左脚内侧2 上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上步成右弓步,两臂随腰转划弧成右架左推3 上体右转,两手抱球收左脚于右脚内侧4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成左弓步,两臂随腰转划弧成左架右推十九、海底针1 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2 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耳侧,左手置于腹前3 上体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屈膝下沉,右手掌心向左,指尖向下斜插二十、闪通臂1 上体转正,两手胸前相合,左指贴右腕,左脚收于右腿内侧2 左脚向正前方踏出一步,左腿弓右腿蹬,成左弓步,两掌心翻向外,左手向前,右手向上分开二十一、转身搬拦搥1 向右向后转身,两掌向外随腰右后转2 收右脚,两手在左侧抱球状,右手握拳拳心向下(阴拳)3 右脚向右前方踩,右拳从胸前搬压成拳心向上(阳拳),左手随右拳搬压,到右肩前再左转按于左胯外侧4 上体右转,左脚离地,左手向前拦掌,右拳向右后划弧到右后方,拳心渐转成阴拳5 上体左转正,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左手立掌,右拳变立拳向前攻出二十二、如封似闭1 两手翻转朝上,左手贴于右肘2 上体右转左转,左弓步按掌二十三、十字手1 上体右转,左脚内扣向正前方,右手向右划弧2 右脚外摆,屈膝成侧弓步,右手向右划弧3 上体左转,右脚内扣,两手向下划弧4 上体右转转正,右脚收回,与左脚平行,距离一肩宽,两手左内右外,于胸前交叉成十字二十四、收势1 两腕内转,两手分开,两臂慢慢落下,至两腿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