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预兆图片解说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地震前兆如何判断地震是否来临地震前兆如何判断地震是否来临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在地震发生之前,存在一些地震前兆,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前兆,我们可以提前判断地震是否即将来临。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震前兆,并解释如何判断地震是否即将到来。
1. 地震波前现象地震波前现象是地震即将到来时出现的一系列现象。
首先是地震云。
地震云通常为稀薄高层云,具有特殊形状,如鱼鳞云、条状云等。
其次是地震光。
地震光是在地震发生前一两天,在天空中出现的一种奇特光现象。
最后是地震电现象。
地震电现象是指地震到来前地球内部发生变动,从而在地表上产生电磁波而引起的各种现象。
2. 地震预报工具地震预报是通过使用各种地震监测工具来预测地震的方法之一。
最常见的地震预报工具是地震仪。
地震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震震级和震源距离等参数的仪器。
地震仪可以记录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从而判断地震的强度和即将到来的时间。
此外,地震预报还可以通过测量地壳运动、地磁场变化、地下水位变化等数据来分析地震潜在的发生。
3. 地震动物行为地震动物行为是一种普遍被认为与地震前兆相关的现象。
在地震即将到来之前,一些动物会表现出异常的行为。
例如,家畜会表现出焦虑、不安、不吃食物等行为;鸟类会出现大量群集并呈现异常鸣叫;昆虫会从地下或低处涌现出来等。
这些异常的动物行为可以视为地震即将到来的一个警示信号。
4. 地震井的水位变化地震井是一种用于监测地震前兆的专门设计的井。
地震井通常包括一个水井和一个地震仪。
通过观察地震井的水位变化,可以判断地震是否即将到来。
当地震波通过地下时,会使地震井的水位产生波动。
一般来说,较大幅度的水位波动预示着地震将要发生。
5. 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分析地震数据来提前发出地震警报的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观测到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来判断离震中的距离,并根据地震波的特征来估计地震的强度。
当地震预警系统检测到即将到来的地震时,会发送预警信息给人们,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震保命必读(配彩图)地震的前兆地震的前兆可能出现发光现象、地震云、动物异常行为、植物生物电位变化、地下水涌出量和成分发生变化等现象。
满月之日,太阳与月球由完全相反的方向牵引地球‧地球因而出现龟裂(断层),并变得容易移动。
地壳的伸缩造成地下水移动,水井与温泉水位忽上忽下。
含于花岗岩中的放射性元素变成氡气溶于水中,再经水井流出地面放射r(加玛)射线。
地底冒出的热水使地表附近的温度升高,冬眠中的动物因此误以为春天已至而爬出洞穴,像蛇、蚯蚓..等会爬出地面。
在岩石上增加应力产生的压电效应和在岩石与流水间因地下水流所形成的电,变成了地电流,偶而会放电。
发光现象也是肇因于这种放电现象。
地电流和放电刺激到感觉敏锐的动植物,导致这些动植物的行动和反应异于寻常。
地震的前兆:黎明前天空发光现象回顾我国台湾地区921大地震的前兆石冈断层举起时,曾经看到一道红光,由石冈往东北角飘去,似乎代表地壳释放大能量。
日月潭在21日一点多突然发现二道红光,潭水切割,水花乱喷,潭内鱼类暴毙。
中横公路在一周前即出现多处隆起和崩塌现象,日月潭在数周前已涌起水柱,集集甚至有听到山鸣,南投九份二山在一周前已经有喷土现象。
台南关子岭的乌龟口吐白沫一直往南边和高处爬行,丰原的蚂蚁在地震前跑出地面造窝。
中央山脉的黑熊往东边迁徙,越过中央山脉进入台东山区。
三义胜兴发现大蚯蚓跑出地面,死了数百只,小老鼠也死了许多,该现象历时约三周。
中寮灾区,在地震前,补蜂人发现虎头蜂境然绝迹,并往台南新化迁徙,新化竟然出现大量虎头蜂。
玉山国家公园内的猕猴在地震前全部离去,到10月中旬才陆续回到中部山区,山区离去的鸟类在这阵子也慢慢回巢。
丰原火车站站长的雉鸡在地震前30分锺连续啼叫,与平常遭老鼠击的叫声不同。
嘉义地区地震前有大量的蛇、蚯蚓出现,中埔乡浊水潭冒出清水,民宅裂缝冒出泥浆,乌龟向南逃。
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发生的原因:由于地下岩层发生断裂,因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其周围岩石受其波及而振动。
地震的前兆表现
地震的前兆表现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前兆表现:
1. 地面变形:地震前可能会出现地面隆起、下陷、裂缝等现象。
2. 地表水和井水变化:地震前,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或下降,甚
至出现水井水量剧烈变化的情况。
3. 气象、大气变化:地震前通常会出现不正常的气象现象,如大
气中的电离层异常、天气突变等。
4. 动物行为异常:地震前一段时间,动物可能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如大量的鸟类迁徙、动物恐慌、鱼群异常活动等。
5. 岩石震动:地震前可能会有岩石震动的现象,这些震动在地质
仪器上有记录。
6. 震感:地震前可能会感觉到微弱的震颤或晃动,通常是较弱的
前震。
7. 电磁异常:地震前可能会出现电磁场异常变化,例如地震前的
电离层的电磁波干扰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地震前兆表现,并不能准确
预测地震的发生。
地震是一种复杂的地球物理现象,科学家们仍
在研究中,尚无法完全预测地震的发生。
因此,公众应保持关注
地震预警机构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高中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地震的前兆及原因(一)地震前兆1.动物异常蛇、鱼、鸟、鼠等动物被称为地震“活仪器”,它们通过某些感觉器官,感受到震前从地壳深处传来的声、光、电、磁、热等变化。
造成复杂的反应,或兴奋型异常(惊慌不安、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或抑制型异常(行为迟钝、发痴发呆,不知所措)。
首先是大鼠的异常反应。
老鼠和小老鼠成群结队地跑来跑去,黄鼠狼也在移动。
大小家畜如狗乱叫狂嚎、上墙上房,有一农民家的狗跑进屋内,把睡觉的主人咬起来,主人把它打走后,刚一躺下,它又来咬,主人生气,边追边打狗,恰好这时地震发生了。
猪不吃食,羊不进圈,猫乱抓乱挠。
马、牛不吃料或乱奔或发呆。
鸡、鸭、鹅惨叫不停等等动物的异常反应常与地震活动有密切联系。
有的人在地震前晕头转向,有的人在水里翻来覆去,有的人在水里翻来覆去,有的人在水里翻来覆去,有的人在水里翻来覆去,有的人在水里乱跳,有的人在水里翻来覆去;海蟹成群结队地游遍海岸,一动不动。
2.植物预兆当科学家研究中国20多年来发生的地震时,他们发现在每次地震前,植物都有异常状况。
1970年宁夏地震前一个月,当地的蒲公英在初冬开花。
1976年辽宁省海城地震前两个月,许多杏树提前开花。
四川松潘地震前夕,竹子突然大面积开花,木兰也再次开花,大量桐树枯萎。
一些植物对地震的反应具有代表性,其中含羞草的反应更为典型。
含羞草叶白天开放,晚上自动关闭。
然而,科学家们发现,在地震前夕,含羞草看起来有点不正常:它的叶子白天紧闭,晚上半开。
地震发生时,含羞草的传单全都打开了。
3.地形变震前会有地形变化,如垂直升降、水平位移、地面倾斜等。
4.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又发浑,又翻花;水打旋,冒气泡。
见到了要报告,群众齐预报”。
5.地面灯光和声音从北京开往旅大的列车,在漆黑的夜空突然闪出三道耀眼的光束,司机说:“不好了,这是地光”,立即紧急刹车。
火车减速后,地震发生了!就这样,火车和乘客幸存了下来。
我来告诉你地震前会有哪些前兆1、水异常: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2、生物异常: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的反应。
3、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
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
4、地动异常: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科学上将他称为前震(foreshock)。
5、地气异常: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
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地震介绍地震,也称为地震动和地面振动,是地壳快速能量释放过程中产生地震波的自然现象。
地震的破坏性是巨大的,在很多情况下是人为的不可抗力。
所以我们能为地震做的是预防而不是预测,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个人财产的损失。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所以地震发生时有前兆,而地震的前兆又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宏观前兆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可以感知的,微观前兆是人类无法感知的,只能通过仪器的先进设备才能知道。
比如旱季,地下水突然上升或下降(如井水、泉水等)。
),水温和水味的变化,或冒泡喷射等。
除了水之外,还有一些奇怪的自然现象,比如来自地面的“地声”,天空中的“地光”和“地云”,通常在地震前几分钟或几小时就出来了。
其他我们感知不到的小动物,对危险的感知能力更为敏感。
如果看到异常的动物行为,比如惊慌失措、行为克制、生活习惯异常、在水中跑上岸、在岸上跑进水里等等,也要注意一些不合理的生物现象。
地震发生时有不同的等级,等级越高破坏力越强。
当地震来的时候,一般前12秒上下振动,12秒后几乎是横向振动。
这个时候,房子就要塌了。
所以这段时间我们有机会决定是“跑”还是“避”,但是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很短,因为你思考的时间越长,你前12秒逃跑的几率越低,所以我们建议,如果你在室内,就应该就近避,如果你在室外视野开阔,就应该跑到宽阔的地方,如果你的位置足够宽,就应该原地不动。
地震的有关前兆以及预防知识
1 大地震来临之前,地下水往往会发生突然升、降。
井水会发生打旋、冒泡、变色、
变味等现象。
2 震前出现暴雨、大旱、大涝、大雪或骤然酷热等反常气候现象。
3震前动物经常会发生异常现象,如鸡不进窝、飞上树,老鼠出洞乱窜,冬天蛇出洞等。
4大地震前,在未来震中区域附近常常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光带,多发生在地震前数秒、数分或几小时。
5地光之后会发生地声,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地声,其声音像打雷、狂风、狮吼、放炮等。
取下墙上的悬挂物,避免其掉落伤人;取下高大家具上的物品,并将其固定
2将家中易燃易爆或有毒的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3在床上架牢固的防震架;将结实的家具下清理干净,以便藏身
4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并放在易于拿取的地方
1防震包中应有易保管的食品、饮用水、应急衣物、鞋袜、日用品等
2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的药品
3应装有打火机、手电筒、灭火器、铲子、锤子等防护、救生用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地震前兆及辨别方法地震是地球上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前兆的准确识别对于预测地震、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震前兆及其辨别方法。
1. 地震前的地表变形:地震前地表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如地面隆起、下陷、裂缝等。
辨别方法包括:- 定期测量地面高程和形态:通过定期监测地面高程和形态的变化,可发现地震前地表变形现象。
- 地形变化的异常观察:对地震前后地表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地表变形现象。
2. 地震前的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震前兆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包括地震前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地磁场异常、应变场异常等。
辨别方法包括:- 重力变化观测:地下岩体运动会引起地下质量分布的变化,进而引起重力场的变化。
- 地磁观测:地震前磁异常是地壳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定期测量地磁场变化,可以判断地震是否即将发生。
3. 地震前的地震电磁异常:地震电磁异常是地震发生前的重要现象之一,可通过电磁场观测来辨别。
地震电磁异常表现为电磁波强度的突增或突降、电磁场的频谱变化等。
4. 地震前的地震水文异常:地震前地下水位、水温和地下水化学成分等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通过观测水文站和井站进行监测。
辨别方法包括:- 水位观测:通过定期观测水位的变化,可以发现地下水位异常变化。
- 地下水电导率变化:地震前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导致地下水电导率发生变化。
5. 地震前的地震气象异常:地震发生前可能出现气温、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异常变化。
辨别方法包括:- 气象观测:通过定期观测气象要素的变化,可以发现地震前的异常现象。
- 化学成分变化:地震活动可能导致大气中气体的比例发生变化,通过对大气中气体的监测可以发现地震前的异常现象。
地震前兆的准确辨别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来支持,并且需要长期的观察和大量的数据积累。
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地震活动特征,还需要结合当地地质环境和历史地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此外,地震前兆的识别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难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个人收集整理-ZQ.四川地震前十分钟,就有这种地光现象.中国年辽宁海城地震和年河北唐山地震,震前地地光现象非常突出.年月,四川达州达县大风乡白果村一带陆续出现土地沉陷,形成不少“天坑”,最大地直径超过米.这属于地形变化现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月日早上时许,湖北恩施市一村民发现池塘水位下降,他介绍,当时平静地水面突然出现漩涡,并伴有轰鸣之声,不到个小时,一池碧水全部消失.观音塘位于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呈圆形,平时池塘水面与地面平齐,水常年不干,水色碧绿,蓄水量约万立方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月日,四川绵竹地区发现大量癞蛤蟆公然迁徙.就在当天,江苏省泰州市市区地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了黑压压地数万只小蟾蜍.这些小蟾蜍是从桥下地老通扬运河中爬上岸地,经由一道斜坡爬上了大桥.上桥后,小蟾蜍沿着路牙排成了一道浩浩荡荡地长队向桥地另一端爬去,井然有序、场面蔚为壮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月日时分,成都动物园异常喧闹.鹦鹉们在集体狂躁.一边叫,一边还激动地扑腾着翅膀,或者使劲地用嘴啄着铁栏杆,看来是用尽了各种办法,想要飞出笼外.黄猩猩爬上了二楼,晃动着铁链,碰出咣咣地声响.就在它挪动着肥硕地身子时,两个房间之隔,被关进了房间地黑猩猩也是焦急异常.黑猩猩不断地砸着铁门,声音震天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震前还有植物地异常现象.在海城、营口发生了级地震前一年地月下旬,营口某地就发现杏树开花地怪事.年松潘地震前,在素称“熊猫之乡”地平武县境内,箭竹大面积死亡,另外年月日松潘大地震前,邓峡县发现一南瓜结果后顶上又开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月日晚、月日晚、月日上午、下午,五台山地区已连续下了四场雪,五座台顶都披上了洁白地圣衣.五台山惊现五月飞雪奇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还有地声现象.年辽宁海城地震发生时,本溪市某工厂地业余测报员利用简易地声监听装置(用一大缸倒扣地上,缸内地面放一送话器,用导线将听筒引出)听到了地下深处传来地有如狂风地呼啸声,立即把楼上地人员叫出屋外,随后地震便发生了,众多地人逃避了地震之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板书:地云、地光、地声、地下水、动物、植物、天气……)主持:有关地震地预兆民间还流传许多谚语生: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地变颜色,有地变味道.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 / 1。
精品文档
地震前兆之地光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
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
中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
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异常报告,都在震前几秒钟至 1 分钟左右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地光。
如海城地震,澜沧、耿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类似的报告。
地光在文献中有不少记载。
震前的地光现象非常突出。
地光出现的时间大多与地震同时,但也有在震前几小时和震后短时间内看到的。
其形状有带状光、闪光、柱状光、片状光等。
颜色也是多种多样的。
低空大气中出现的片状光、弧状光和带状光等多为青白色,地面上冒出的火球、火团则多为红色。
地震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虽然不高,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地震前的前兆与预警信号,以期能够提前预警,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地震前的前兆指的是在地震发生之前,地球表面和内部发生的各种异常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地面变形、地磁场异常、电磁场异常、地下水位变化等。
虽然这些变化是微小的,但如果能够及时监测到并分析,就可能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
一、地震前的地面变形地震前地面的微小变形是最常见的地震前兆之一。
地震前,由于地壳应力的变化,地下岩石会发生微小的变形,导致地面出现微小的隆起和下陷。
这种微小变形可以通过地形的变化、建筑物的倾斜等来观察。
二、地磁场异常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流体运动所产生的。
当地震即将发生时,地震中心周围的岩石会发生变形和裂解,导致地球的磁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监测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观察。
三、电磁场异常地球的电磁场也会在地震前发生异常。
当地震即将发生时,地下岩石会受到应力的变化,导致电子的流动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磁场的异常。
这种异常可以通过监测地下电场和磁场的变化来观察。
四、地下水位变化地震前,地下岩石的变形和裂解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监测井中水位的变化来观察。
一般来说,地震前井水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或下降。
以上是地震前常见的前兆,如果能够及时监测到并分析,就可以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
但是,由于地震前兆微小、多变且难以准确预测,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完全可靠的地震预警方法。
但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各种方法,希望能够尽早预警地震,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除了地球内部和表面的变化,地震前还会出现其他的前兆,比如动物、植物的异常行为。
例如,一些动物会在地震来临前表现出不安、紧张等异常行为;一些植物会在地震前出现萎缩、枯黄等异常现象。
这些异常行为虽然不一定能够直接用于地震预测,但如果能够及时观察到并记录下来,可能对地震的研究有所帮助。
地震前兆与地震地震前兆与地震在一次强烈地震前出现的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
分为宏观前兆与微观前兆两类:人的感觉器官所能直接察觉到的,包括人能感觉到的小地震,都叫宏观前兆;人的感觉器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称为微观前兆。
强烈地震前一定会有前兆表现,但由于前兆表现的形式因时、因地而异,而且人们的认识水平受到科技、地域、知识等方面的制约,所以有些前兆不会被及时掌握,因而贻误了时机。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实际上有许多的宏观、微观异常表现,但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结果酿成大悲剧,这是血的教训。
地震是有前兆的,但前兆出现后不一定马上就有地震发生。
这是因为依据不同的前兆手段所推测出来的发震时间会有很大的差别。
以宏观前兆的出现为例:当看到地光、听见地声时,一般来说,地震马上就要发生,但象大旱、大涝这样的气象异常则在震前一、二年就可能出现;以动物异常而言,有的在震前一个多月就已开始,有的却是震前一、二天才出现。
在许多情况下,出现的前兆与地震实际是无关的:大雨或久旱可以使地下水位发生明显升降;环境改变或生理上的原因可以导致动物行为反常等等,这些只能叫非地震异常,不属地震前兆。
所以,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排除干扰因素,才能识别真假异常。
这里还有两点应该说明:1、地震前,震源处及附近地区,有时是很大的地区,地应力都在加强,都可以表现出地震前兆。
所以某一地区发现了地震前兆,不等于这一地区一定会发生地震。
它有三种可能:一是震中就在这里;二是震中在附近,这一地区将受到强烈影响;三是离震中很远,这一地区所受影响将很轻微。
但不管什么情况,发生了地震前兆都应及时报告。
2、有些地震前兆所具有的异常现象,也可以在地震后产生,而且由于强烈的余震往往也是有前兆的,因此,在大震已过,余震未息的时候,必须正确识别出现的异常现象究竟是余震前兆还是主震余波。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强烈余震前兆造成的破坏有时不亚于主震的破坏,所以对它的监视和预报也十分重要。
主持:大量震例表明,地震来临前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请看大屏幕:(配图片)
1.汶川地震前的地云现象。
2.四川地震前十分钟,就有这种地光现象。
中国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震前的地光现象非常突出。
3.2008年2月,四川达州达县大风乡白果村一带陆续出现土地沉陷,形成不少“天坑”,最大的直径超过10米。
这属于地形变化现象。
4.2008年4月26日早上7时许,湖北恩施市一村民发现池塘水位下降,他介绍,当时平静的水面突然出现漩涡,并伴有轰鸣之声,不到5个小时,一池碧水全部消失。
观音塘位于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呈圆形,平时池塘水面与地面平齐,水常年不干,水色碧绿,蓄水量约8万立方米。
5.2008年5月9日,四川绵竹地区发现大量癞蛤蟆公然迁徙。
就在当天,江苏省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了黑压压的数万只小蟾蜍。
这些小蟾蜍是从桥下的老通扬运河中爬上岸的,经由一道斜坡爬上了大桥。
上桥后,小蟾蜍沿着路牙排成了一道浩浩荡荡的长队向桥的另一端爬去,井然有序、场面蔚为壮观。
2008年5月12日18时30分,成都动物园异常喧闹。
鹦鹉们在集体狂躁。
一边叫,一边还激动地扑腾着翅膀,或者使劲地用嘴啄着铁栏杆,看来是用尽了各种办法,想要飞出笼外。
黄猩猩爬上了二楼,晃动着铁链,碰出咣咣的声响。
就在它挪动着肥硕的身子时,两个房
间之隔,被关进了房间的黑猩猩也是焦急异常。
黑猩猩不断地砸着铁门,声音震天响。
6.震前还有植物的异常现象。
在海城、营口发生了
7.3级地震前一年的11月下旬,营口某地就发现杏树开花的怪事。
1976年松潘地震前,在素称“熊猫之乡”的平武县境内,箭竹大面积死亡,另外 1976 年 8 月 16 日松潘大地震前,邓峡县发现一南瓜结果后顶上又开花。
7.2008年5月9日晚、5月10日晚、5月11日上午、下午,五台山地区已连续下了四场雪,五座台顶都披上了洁白的圣衣。
五台山惊现五月飞雪奇观。
8.还有地声现象。
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发生时,本溪市某工厂的业余测报员利用简易地声监听装置(用一大缸倒扣地上,缸内地面放一送话器,用导线将听筒引出)听到了地下深处传来的有如狂风的呼啸声,立即把楼上的人员叫出屋外,随后地震便发生了,众多的人逃避了地震之灾。
(板书:地云、地光、地声、地下水、动物、植物、天气……)
主持:有关地震的预兆民间还流传许多谚语
生1: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生2: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响得
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
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生3: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