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PPT课件完美1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20
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古诗词诵读”。
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登高》、《望岳》、《赤壁怀古》四首古诗词。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感受古人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四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 学会运用诗词鉴赏的方法,品味诗词中的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体会,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四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激发学习兴趣。
(1)展示《静夜思》图片,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
2. 讲解:(1)介绍四首古诗词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详细讲解每首诗词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语言。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词,示范如何进行鉴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对其他三首诗词进行鉴赏。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诵读2. 内容:(1)四首古诗词及作者(2)诗词鉴赏方法(3)诗词意境、情感、语言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对四首古诗词进行鉴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鉴赏文章。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分析深入,语言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对照作业,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文学素养。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参加诗词鉴赏活动,提高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体会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条理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与体会1. 详细介绍诗词的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创作环境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古诗词诵读优秀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重点选取了古诗词诵读部分,具体包括第一单元《古诗十九首》和第二单元《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精选篇章。
详细内容涵盖了《登鹳雀楼》、《静夜思》、《水调歌头》等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名篇,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味,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熟练背诵并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 学会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品味古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 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意象、意境理解和鉴赏。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古诗词诵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古诗词的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
(2)分析古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举例分析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古代诗人,进行诗词创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词,详细讲解解题步骤,引导学生学会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一首古诗词的鉴赏,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一是古诗词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创作特点;二是古诗词鉴赏方法,包括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登鹳雀楼》、《静夜思》、《水调歌头》等古诗词。
(2)分析《登鹳雀楼》的意象和意境,结合诗句进行鉴赏。
(3)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以“秋夜”为主题的古诗词。
2. 答案:(1)略。
(2)意象:日落、江水、远方;意境:壮阔、辽远。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拓宽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