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物理属性》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12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指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性质特征,是描述物质特性的客观概念。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众多物理性质的总称,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且为我们了解物质的一切特性提供基础。
物质的物理属性主要包括质量、体积、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相对论电离能以及物质密度、光学密度等几个方面。
质量是指物质含有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数目的总量,它可以用 Massive Unit (MU) 来表示,其单位是克 (g)。
体积标志着物质存在的容积,是任何物质的重要性质。
一般其单位为立方米 (m³)。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即1 m³的物质的质量,它的单位是克/立方米 (g/m³)。
熔点是指物质能够改变其状态的最低温度,也就是物质由固体改变为液体所需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沸点是指物质在升高温度的时候从液态变为气态所必须达到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折射率是指光线从物质中反射、折射或其他变换方式散射出去时所具有的性质,其单位是索氏折射系数。
相对论电离能是指物质在经历特定存在形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势,单位是伏特 (V)。
物质的密度是指物质占有的体积除以它的质量,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³)。
光学密度是指介质对物体反射、折射、透射光线的能力,单位是每千米(kg/km)。
以上就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大致概述,它们各具特点,可以用来识别和描述物质性质,为我们研究物质提供重要依据。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复习提醒【教学目标】1.会调节天平平衡,会使用游码,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3.记住水的密度。
4.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其实验测定方法难点: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及灵活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建议】密度知识应用中的几个隐含条件二、知识回顾(1)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国际单位是: 。
1吨= 千克= 克= 毫克。
物体的质量不随 , ,和而改变。
是物体的物理。
实验室常用测质量。
(2)天平的正确使用:①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②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天平平衡;③把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④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加上游码所对的。
(3)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2)加减砝码要用,且动作要轻;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托盘上。
(4)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主单位是,1克/厘米3= 千克/米3。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水的密度ρ= 千克/米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量筒测定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液柱的相平(水银除外)。
(7)物质的物理属性除密度外包括。
三、典例分析:【例1】体积是40厘米3的铁块,质量为316克,铁的密度是_____克/厘米3。
若锯去一半,所剩下一半铁的密度是_____克/厘米3。
解析:通过此题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因此物质的密度是确定的,不随它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例2】一个体积为30厘米3的铜球,质量为178克,这个铜球是实心球还是空心球?解析: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很多,实质都是根据密度公式ρ=m/V,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m、密度ρ或体积V是否存在差异。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归纳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
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
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
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
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
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
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概述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其具有各种各样的物理属性。
本文将逐步介绍物质的物理属性的知识点。
1.引言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其物理属性是研究物质特性的关键。
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然界的规律。
2.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或分子构成。
原子是最基本的物质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
不同的原子和分子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3.物质的质量物质的质量是指物质所包含的质子和中子的总和。
质量可以通过称量来确定,单位是克或千克。
4.物质的体积物质的体积是指物质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体积可以通过测量物质所占据的空间来确定,单位是立方米或立方厘米。
5.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多少。
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单位是克/立方厘米或千克/立方米。
6.物质的形状物质的形状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有一定的排列顺序;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分子间无序排列;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无序运动。
7.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色是由其吸收和反射光线的特性决定的。
不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具有吸收和反射的特性,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8.物质的透明度物质的透明度是指物质对光线的透过程度。
透明的物质能够让光线通过,而不透明的物质则阻挡光线的传播。
9.物质的导电性物质的导电性是指物质对电流的传导能力。
导电性与物质内部的自由电子相关,金属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绝缘体则几乎不导电。
10.物质的热传导性物质的热传导性是指物质对热的传导能力。
具有良好热传导性的物质能够快速传递热量,而热传导性差的物质则传热较慢。
11.物质的磁性物质的磁性是指物质受磁场作用的特性。
物质可以分为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会产生磁化。
12.物质的光学性质物质的光学性质包括折射、反射、散射等。
不同的物质对光的传播具有不同的影响。
导学提示例1此题是对密度知识的深度考察,是密度计算与图像的结合,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方法选取特殊值进行精确计算,然后进行比值运算;第二种方法(学生思考)。
问题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自主学习】1、 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国际主单位是: 。
1t= Kg= g= mg 。
物体的质量不随 , , 和 而改变,是物体的物理 。
实验室常用 测质量。
2、某种物质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计算密度的公式是 ;密度主单位是 ,1g/cm 3= Kg/m 3= Kg/dm 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
水的密度ρ= Kg/m 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 上,把 处;(2)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 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指示值。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读数(注意左右放错问题)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 ;(2)加减砝码要用 ,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 放在托盘上。
4、物质的物理属性除密度外包括 。
二、【课堂导学】 【例1】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最,横坐标表 示物体的体积。
图像a 、b 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 量与体积的关系。
由图像可知ρ甲:ρ乙= 【拓展变式】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3倍,乙的体积是甲的 体积3/5,则组成甲、乙两物体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若将甲的 体积截去1/3,将乙物体截去2/3,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 为 。
【例2】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 3,现在配制了 0.5dm 3的盐水,称得盐水的质量是0.6kg 。
这种盐水合不合要求? 若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读数注意:1.物体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示质量。
2.看清楚标尺的分度值是0.1g;0.2g;0.5g哪一个。
3.读数时看的是游码左侧所对应的的示数。
4.无需估读(初中阶段只有长度的测量需要估读而且是必须估读)。
5.看清空的后面有无单位。
二、测量前托盘天平的调平方法:1.看指针: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2.看托盘:那边高朝那边移。
注意:与横梁上的左右平衡螺母无关。
三、物体质量的变化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着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物体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还有温度)但会随着物体的使用或者磨损而减少。
四、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邮票:50mg 一元硬币:6g 一个鸡蛋:50g 一个苹果:150g一只公鸡:3kg 中学生体重:50kg 大象:6t五、物质密度的理解1.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2.它只是密度的计算公式,不能说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3.密度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体积无关;与组成物体的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
(气体还与压强有关)4.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m-V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斜率越大表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的密度越大。
(简言之:坡越陡密度越大)5.密度的单位转换:1g∕cm3=1x103kg∕m3(填密度大小时要注意看给的单位再填写)六、物理计算题的规范解题过程已知:用规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量(统一单位)求:用物理量符号写出要求的物理量解:1.要写物理公式;2.往公式中代入数据和单位;3.写出结果(要有单位);答:补充知识点:1、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测量工具:托盘天平2、质量的单位转换:3、体积的单位转换:4、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5、微小固体质量的测量方法:测多算少法或累积法6、水的密度ρ=1.0×103kg/m3=1g/c m37、ρ水=1.0×103kg/m3的物理意义: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8、测量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测量工具有:和)(1)调节托盘天平,用托盘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2)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物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3)固体的密度ρ=9、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测量工具有:和)(1)调节托盘天平,用托盘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2)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3)把物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液面到达V2(4)固体的密度ρ=10、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测量工具有:和)(1)调节托盘天平,用托盘天平测量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1(2)把容器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用托盘天平测量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2(4)液体的密度ρ=11、鉴别物质的方法步骤:根据质量、体积,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对照密度表,比较算出的密度值与何种物质的密度值相等或相近,从而判断该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12、判断物体是否实心的方法步骤:13、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公式: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公式:14、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容、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等。
第六章教案6.1 物体的质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知识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怎样换算。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
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对天平测量结果准确读数。
4)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
2)通过比较物体质量的多少,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协作精神。
二、设计思路:本节教学内容为三个知识点和一个活动。
三个知识点是: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一个活动是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
其中三个知识点中,质量的概念是定性的,要求较低,重点在质量的单位和质量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里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教材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托盘天平的说明书,寻找天平使用中的常见错误,通过师生的交流协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这与传统教法有明显区别。
本节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体会同一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外界环境变化时,该物体质量不变,不同物体的质量一般不相同,因此,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它只反映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
三、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校内资源,即学校物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物理天平和生活中的案秤、台秤、杆秤等。
四、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导课: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本节导图)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学会了“比较”的思维方式,同时采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围绕质量的概念,让学生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归纳出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符号教师作介绍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先讲授,后练习)建立质量单位的大小的具体体验,一只苹果质量约0.15kg,一只大公鸡质量约2.5--3kg质量的测量工具(重点介绍托盘天平)结合实物讲授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使用注意点介绍日常生活中质量的其它测量工具(可利用实物或实物投影仪)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6.1归纳分析探究结果小结布置作业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作回忆,接触过的有哪些?学生板演学生当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验室面对天平学习练习天平的调节方法、游码的读数方法分组讨论图6-2的问题利用托盘平天进行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及地理位置的变化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完成课本P4的填空部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放开了巩固已学过的单位换算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大小的具体体验更直观明了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反思: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熟练掌握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
物质的物理属性
引课:怎样识别铜块、铁块引出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再讲比热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利用水的比热大,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举例应用。
第二步:看这样一副图片,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你会发现了什么?然后再用石蜡在铁钉上刻画,你有发现了什么?引出物质有硬有软的特性即硬度,硬度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第三步:从这儿我们发现物质的硬度不一样,现在就请你利用手中的器材,设计一种方法比较下面物质的硬度,然后按照物质硬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第四步:交流答案,让学生上黑板写答案。
不管正确与否,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给出一般情况下的答案,给学生参考。
第五步:从这儿我们已经知道了物质有密度、比热、硬度,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属性呢?现在请你拿出刚才用的玻璃和抽屉里的器材,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的属性呢?
第六步:除了我们一起找到的物理属性就没有了呢?我们还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物理属性还有以下,教师做演示小灯泡连入的电路中分别接有铝片,铁片,塑料片,橡胶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可以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后演示。
分别说出这些物质具有某些物理属性。
小结:物质具有那些物理属性,并且告诉学生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很多不止这么多。
第七步:自然界有很多物质,要了解他们可谓千头万绪,但从物质的物理属性来分就比较容易。
举例:南京长江二桥,丹阳的华昌锯片,飞达钻头为丹阳的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课题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认知技能情感)认知1、知道各种物质的硬度不同。
2、了解物质一些物理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3、学会对物质分类。
技能 1、用探究的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养成建立比较基准点的习惯。
2、培养乐于探索精神和敢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的精神。
情感 1、通过用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物质的几种物理属性,并能够相互比较.让学生学会分析事物.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各种物理属性教具铁块,木块,铁钉,木钉,烧杯,开水,铁棒,木棒,玻璃,铅笔芯,粉笔,塑料尺,钢锯条,磁体,干电池,小灯泡,开关,鳄鱼夹,台灯,橡皮筋板书设计6.5、物质的物理属性一、活动二、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状态、颜色、气味、导热性、导电性、磁性、范性、透光性等三、应用:1、对物质进行分类2、生产、生活中应用教学环节学生自学共研的内容方法(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教师组织引导激励等内容(启发、精讲、联系评价等)一激趣导入二合作探究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请大家说出我们身边的物质种类,老师记录.问:你们知道这些物质有什么区别吗?活动1:铁钉刻字:请大家用铁钉在木块上刻一个字,再用木钉在铁块上同样刻一个字,比较一下.在学生无法做到时进一步引导,要想在铁块上刻字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呢?铁钉能在木块上刻画是因为铁的硬度比木头大,板书:物质的软硬程度叫硬度请大家根据前面的活动总结出比较物质硬度的方法活动2:比较物质的硬度请你设计一种方法,比较各种物质的硬度巡回指导活动3:比较物质的导热性在烧杯中加入开水,然后将相同的铁棒和木棒同时放入烧杯中,过1分钟,请大家比较铁棒和木棒在水外面那一头的温度.进一步引导,家里的厨具多半是前面为金属的,手拿的部分为木头或者塑料的,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师述:导热性和硬度一样,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硬度,他们的导热性也是不一样的.活动4:比较物质的导电性用电池导线小灯泡开关鳄鱼夹组成电路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灯泡亮度在鳄鱼夹中分别夹玻璃、塑料、木片、铅笔芯、粉笔、钢锯条观察灯泡亮度引导学生:灯泡亮度不同,说明物质导电性不一样,灯泡亮说明物质导电性强比较各物质的导电性学生讨论,发言回答补充学生疑惑,木头钉子怎么能在铁块上刻字呢?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和生活经验知道要想在铁块上刻字必须要比铁块更硬的工具同位交流合作比较硬度并且按硬度大小排序汇报评价学生第一感觉是铁的比较热,联系到生活中,了解到铁的导热性能比木头好.认真听讲观察灯泡亮度三课堂练习四反馈评价五课堂小活动5:比较物质的透明度让台灯亮,分别通过玻璃、纸板、塑料观察灯亮度引导学生:通过物质后灯亮,说明物质透光性好活动6:比较物质的弹性利用橡皮筋采取不同的方法比较物质的弹性生活物理社会创新活动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共同来设计一架飞机,为飞机的各个部分选取材料.并且说明你选材的依据.第一组负责飞机外壳,第二组负责照明设备,第3组负责所有窗户,第4组负责乘客坐椅.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参考材料,如设计外壳时可以给出铁,铜,钢等密度大的材料,让学生了解这些材料虽然硬度比较大,但不适合飞行,在选取飞机材料的时候密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根据活动可以知道,我们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上选取最合适的材料1、将下列物品分成两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塑料直尺、橡皮、墨水、粉笔、纸、煤油、牛奶、铅球、面包、苹果2、列出你家厨房中的物品,并将它们按不同的物理属性加以分类。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资料整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1)能够区分物体和物质;所含物质多少相同质量就相等。
(2)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等无关。
2.天平的使用:(1)口诀:天平水平游码零,调节螺母反指针;左物右码镊子取,再移游码天平平。
读数先看砝码盘,最后加上游码值。
(2)注意事项:a.不能超量程测量;b.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且要轻拿轻放;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常见问题:a.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物体质量=左盘砝码总质量—游码示数值b.砝码质量不准确则与测量值正好相反;(4)测量方法:a.测多算少法——测微小清洁固体b.测量倒出液体的质量;测量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二、物体的密度1.物理意义:单位体积的质量能够反映物质的特性,引入密度表示。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定义式:ρ=m/Va.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成正比);b.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4.单位:1g/cm3=1×103kg/m35.影响因素: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由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决定。
三、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密度的测定(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a.观察量程和分度值;b.水平台面,水平读数;(2)密度的测量:a.质量的测量;b.体积的测量;c.利用公式计算。
3.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四、物质的物理属性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颜色、导电性、导热性、弹性、范性、磁性、透明性、比热等。
2.硬度:是描述物质软硬程度的物理量,可利用互相刻画来确定。
3.物质的分类:(1)颜色分类;(2)硬度分类;(3)状态分类;(4)弹性分类;(5)磁性有无分类;(6)导热性强弱分类;(7)导电性强弱分类;(8)透明性程度分类;(9)密度大小分类;(10)比热大小分类;。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复习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复习一、文章类型:说明文二、确定主题和目的:本文旨在复习八年级物理中《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章节的知识点。
通过梳理关键概念、例题解析和实际应用,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关键词梳理:1、物质的物理属性2、密度、比热容、热值3、力的作用效果4、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5、压强6、液体内部压强7、大气压强8、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9、浮力10、阿基米德原理11、简单机械12、功与功率13、能与机械能14、声现象15、光现象16、平面镜成像特点17、凸透镜成像规律四、内容编写:第一部分:物质及其物理属性1、物质的概念及分类: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概念、常见物质分类及其应用。
2、物质的物理属性:重点阐述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热值等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力学基础1、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对物体形状、运动状态的作用效果,掌握计算力的方法。
2、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对比分析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平衡条件的判定方法。
3、压强:深入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公式,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
4、液体内部压强:分析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规律,掌握计算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5、大气压强:介绍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及特点,分析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吸盘等。
6、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阐述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风洞实验、飞机升力等实际应用。
7、浮力:介绍浮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掌握计算浮力的公式,分析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简单机械与功1、简单机械:介绍简单机械的种类及其应用,如杠杆、滑轮、斜面等。
2、功与功率:深入理解功与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判断功率大小的方法。
3、能与机械能:分析能与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过程,掌握判断机械能大小的方法。
第四部分:声、光、热的综合应用1、声现象: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等基本概念,分析声现象的应用实例,如回声、共鸣等。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第1课时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一、选择题1. (2018·枣庄)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物体的形状C.物质的状态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2. ( 2018·柳州)如图所示质量为70 kg的运动员进行跳伞练习,在下落阶段,他的质量(A.等于0 kgB.略小于70 kgC.等于70 kgD.略大于70 kg3. ( 2018·怀化)在北京8分钟的节目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 m,质量却只有10 kg,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 )A.质量小B.密度小C.比热容小D.导热性能好4. ( 2018·昆明)为了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不饿着,每年都要用鸥粮喂它们.以前的鸥粮投入水中后一部分由于海鸥不能及时吃到而迅速沉入水里,既浪费粮食又污染了水体.2017年,一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处理,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 )A.质量变大B.体积变小C.密度变大D.密度变小5. ( 2018·福建)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 cm,体重60 kg,他的体积约为( )A. 0.006 m3B. 0.06 m3C. 0.6 m3D. 6 m36. ( 2018·南充)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7. ( 2018·滨州)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8. ( 2018·鼓楼区模拟)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二、填空题9. ( 2018·桂林)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选填“g”“kg”或“t”)(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2)中学生小超的质量大约是50 .10. (2018·江西)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减小,增大所导致的.11. (2018·淄博)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的质量乙瓶液体的质量,甲瓶液体的密度乙瓶液体的密度.(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 ( 2018·连云港模拟)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密度ρ甲(选填“>”“<”或“=”) ρ乙;质量为1.8 kg乙物质的体积为dm3.)13. ( 2018·哈尔滨)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同一标本上取下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m1=12 g,V1=2. 5 cm3,剩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请梳理出其中一组数据填入空中(要带单位),梳理的依据是.14. ( 2018·淮安模拟)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则容器质量为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g/cm3.( 水= 1.0x 103kg/m3)三、解答题15. (2018·扬州模拟)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1)图甲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片中的3处错误操作: 、、;(2)纠正错误后,小云调节天平平衡,正确进行了测量、测量中使用了3个砝码:1个50 g ,1个10 g,1个5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妈妈手镯的质量是,向天平盘中添加这3个砝码的合理顺序是.16. ( 2018·自贡)学习质量时,小李同学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怀疑,请你利用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1)证明时,你选用测最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2)简述你的证明方法: .17. (2018·泰州模拟)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时,聪聪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图甲是他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2)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分别画出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3)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相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kg/m3.(4)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30 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g.满分冲关18. ( 2018·安顺)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g/cm3,容器的质量是g.19. (2017·呼和浩特)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 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 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x103 kg/m3,钢的密度为7.9x103 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第2课时密度的测量其他物理属性一、选择题1. (2018·南通)人们常用泡沫塑料箱运送冰冻的海鲜,这是由于泡沫塑料的( )A.隔热性好B.绝缘性好C.硬度大D.密度大2. ( 2018·连云港)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制造下列哪种物品( )A.自行车的车架B.新型消防服C.输电导线D.便携式水果刀3. ( 2018·邵阳)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A.密度小B.弹性小C.体积小D.硬度小4. ( 2018·南通模拟)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5. ( 2018·南京模拟)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石块的质量是47.2 gB.石块的密度是2.6x 103 kg/m3C.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小D若5g的砝码生锈了,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6. ( 2018·盐城模拟)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是( )二、填空题7. (2018·南京)有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材料不同.为找出这个球,测得如下数据:(1)通过计算处理数据可以完成任务,则表格中(a)处的内容为.(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方法,更加形象直接地处理数据,找出这个球.(3)分析可知,标号为的球与其他三个球材料不同.8. (2018·德州)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如图甲、乙、丙、丁表示了他主要的操作过程,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测出牛奶密度为kg/m3,测出的密度比牛奶的实际密度偏.9. ( 2018·泰州)小明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a),就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用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g;(3)利用量简和水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得出矿石的密度是kg/m3.三、解答题10. ( 2018·贺州)小华用在爱莲湖边拾到的一块约90 g 的黄蜡石进行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拨动游码,归零后指针位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接着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 的 (选填“左侧” “中央”或“右侧”)刻度线上使横梁水平平衡.(2)往右盘放50 g 和20 g 的砝码各一个后,接下来应放 (选填“20”或“10”)g的砝码才是正确的操作;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黄蜡石的质量为 _g.(3)用100 mL 量筒测量黄蜡石体积时,发现黄蜡石无法放入量筒,换用图丙中100 mL 的来测量测得黄蜡石的体积为34 mL.(4)根据测量结果算出黄蜡石的密度为 kg/m 3.11. (2018·临沂)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 1.15g/cm 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21=m m Vρ-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里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如图乙所示);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 g;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 3.(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 (选填“加盐”或“加水”).12. (2018·陕西)如图,利用定滑轮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桶,测量一块蓝田玉坠的密度.将玉坠放入左侧小桶,向右侧小桶内逐渐加水至19.5 mL时,滑轮两侧平衡,则玉坠的质量为g.取下右侧小桶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玉坠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示数是mL,玉坠的体积是mL,由此可得到该玉坠的密度为g/cm3.13. ( 2018·衡阳)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三种方案的实验:(1)实验前小明将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节.(2)实验记录数据:m1=30 g,m2=52 g,m3=52.8 g,m4= g(如图甲),V1= mL(如图乙),V2=10 mL, V3= 19 mL,其中方案3中液体密度大小为g/cm3.(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选填“方案1”“方案2”或“方案3”).参考答案第1课时物体的质量和密度1. A 2. C 3. B 4. D 5.B 6. D 7.C 8. D9.(1)g (2)kg10.密度体积11.等于小于12.> 213. m2=30 g,V2=6.1 cm3密度mVρ=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14. 50 0.815. (1)物体和砝码的位,放反手拿祛码游码未归零(2)66.6 g 由大到小16. (1)天平(2)先用天平测量出一个干净烧杯的质量m1;取适量的冰块放入烧杯内,测量出烧杯和冰块的总质量m2,则冰块的质量为:m2-m1;待冰块全部熔化成水以后,再次测量水和烧杯的质量,观察比较质量是否变化17. (1)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2)见解析图(3)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2X103(4)37.4 53.418. 0.8 5519.(1)3.74x103 kg/m3(2)57.8%第2课时密度的测量其他物理属性1. A2. B3. A4. A5.B6. A7.(1) 质量体积( g/cm3) (2)画图像(3)B8.右 1.224x 103大9.(1)右(2)73.4 (3)3.67x10310. (1)镊子分度盘中央(2)20 88.4 (3)量杯(4)2.6x10311. (2)偏大烧杯内壁沾有液体使体积V偏小(3)①左②59.8 ⑤1.12 (4)加盐12. 19.5 26 6.5 313. (1)水平右(2)41.4 20 1.2 (3)方案2。
专题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A..颜色B.密度C.形状D.塑性2.一只蜡烛燃烧了一半,剩下部分的下列有关物理量会发生变化的是()A. 热值B.密度C.弹性D.体积3.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错误的是()A. 一个成人:50kg;B. 一只鸡蛋:50g;C. 一头大象:6tD. 一元硬币:100g4.下列材料中属于半导体的是()A.铁B.硅C.石墨D.玻璃5.小明捡到一块矿石,想了解它的一些性质,于是他将铁钉放在矿石附近,铁钉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该矿石具有()A.磁性B.导电性C.弹性D.绝缘性6.现有六种物品:铜条、玻璃丝、铅笔芯、水银、塑料棒、陶瓷片.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小明是按物质的哪种物理属性对它们进行分类的 ( )A. 密度B. 磁性C.硬度D. 导电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物体被移到月球上质量将变小B.1㎏铁块的质量比1㎏木头质量大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少D.将铁块拉成铁丝,其质量不发生变化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 9×103kg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9. 用天平测50g食盐进行化学实验,王明同学按操作规程操作,当把一些食盐放入左盘,在右盘放50g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偏向右边,则下一操作应该是()A.将右盘中砝码换小些B.将游码再向左移一些C.向左盘加些食盐D.从左盘取出一些食盐10.一只瓶子刚好能装下800g的水,则这只瓶子能装下800g的()A.浓盐水B.酒精C.煤油D.汽油二、填空题11. 我们选择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是因为它具有,选择橡皮泥捏制泥娃娃,是因为它具有 。
12. 如图所示是盒装牛奶,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