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生态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29.08 KB
- 文档页数:63
水果园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水果园种植基地项目的建设旨在通过规模化的种植和集约化的管理,提高水果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本项目将选择适宜的土地,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运营,打造一个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水果种植基地。
二、市场分析水果市场需求旺盛,消费群体广泛,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推动了水果市场的快速发展。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水果供应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高品质、新鲜的水果供应不足。
因此,建设一个规模化的水果种植基地,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水果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三、资源分析本项目所需的土地资源主要是用于水果种植,需要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地区作为基地。
此外,还需要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科技支持,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技术分析水果种植技术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本项目将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包括温室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以提高水果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对水果生长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五、经济效益分析水果种植基地的建设可带来以下经济效益:1.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销售收入。
通过规模化的种植和精细化的管理,可提高水果产量和质量,增加销售收入。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项目运营期间,集中采购和销售也将带动农产品的流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提供科技支持和培训,提高水果种植水平。
通过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以及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水果种植水平和技术素质。
六、风险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天气风险和管理风险。
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销售不佳,影响项目的利润。
2.天气风险: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干旱、洪涝等,会对水果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生态林果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总论 (5)一、项目名称及概况 (5)1、项目名称 (5)2、建设单位 (5)3、项目建设地点 (6)4、项目建设年限 (6)5、项目建设规模 (6)6、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7)7、研究依据 (7)二、研究工作的范围和总体规划设想 (7)三、研究结论与主要经济指标 (8)四、建议 (9)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意义 (9)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9)1、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 (9)2、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趋势 (10)3、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 (10)4、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定位 (11)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12)1、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12)2、解决农牧民增收奔小康的有效渠道 (12)3、促进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12)4、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13)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1、自然条件较好 (13)2、地区林果业质量优势明显 (13)3、项目涉及的农牧民积极性较高 (14)4、项目用地基础条件较好 (14)5、交通较为便利 (14)第三章市场调查分析与市场定位 (15)一、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5)二、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15)三、项目定位 (15)第四章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16)一、指导思想 (16)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16)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娱乐性 (16)3、开发“体验经济” (16)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
(17)二、规划原则 (17)1、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17)2、生态性原则 (18)3、经济性原则 (18)4、参与性原则 (18)5、特色性原则 (18)6、多样性原则 (19)7、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 (19)三、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19)1、项目建设目标 (19)2、项目建设内容规划及主题设计 (20)3、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21)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4)一、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24)第六章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4)一、总投资估算依据 (24)二、项目总投资 (24)三、资金筹措 (25)第七章综合效益分析及评价 (25)一、经济效益评价 (25)1、收入计算 (25)2、成本支出 (26)3、财务评价 (26)二、社会效益评价 (26)1、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26)2、有利于行业的升级和发展 (26)3、促进就业 (27)4、项目具有公益性质 (27)三、环境影响与评价 (27)1、环境保护 (27)2、治理方案 (27)四、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 (28)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28)一、方案总体描述 (28)二、结论与建议 (29)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及概况1、项目名称某地区生态林果示范园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3、项目建设地点4、项目建设年限本项目计划5年建成,建设周期自年12月至年12月,目前已部分完成土地租赁、场地整改、果树幼苗采购与栽种、鱼塘规划等前期工作。
5000亩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背景该项目旨在建设一个面积为5000亩的水果种植示范基地,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该基地将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种植指导和市场销售渠道,同时也将吸引投资者参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目标与目的该项目的目标是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化经营,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建设示范基地,推广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农业产量。
市场分析在市场分析中,我们调查了当地市场对水果的需求和供应情况。
根据我们的研究,水果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但供应仍然相对不足。
同时,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无污染的水果也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偏好。
技术可行性研究我们进行了水果种植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土壤测试、水源分析和气候条件评估。
结果显示,该地区具备适宜的土壤质量、充足的水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进行水果种植。
经济可行性分析在经济可行性分析中,我们评估了基地建设和运营的成本,同时制定了销售计划和收入预测。
根据我们的分析,基地建设和运营将需要一定的投资,但预计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实现盈利,并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中,我们考虑了自然灾害、疾病、市场变化等多种风险因素。
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减少潜在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推广策略我们提出了一些推广策略,包括加强与当地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制定品牌推广计划、开展宣传活动等,以提高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参与。
结论基于我们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建设5000亩水果种植示范基地的项目是可行的。
该项目将能够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为投资者创造可观的回报。
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市场调研和风险管理,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
林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林果项目指在林木种植区域内种植和培育水果、坚果等植物的项目,旨在充分利用林木资源,提高土地的多元利用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林果项目逐渐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本报告旨在对林果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项目概况林果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选址规划、种植技术、设施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
首先,需要选取适宜的区域,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种植面积和品种。
然后,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科学的种植技术研究和培训,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必要的设施,如温室大棚、灌溉系统等。
最后,通过市场调研和推广,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三、市场需求1.目标市场林果项目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城市居民、乡村居民和食品加工企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林果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另外,食品加工企业也需要大量的优质林果原料,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2.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水果产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年增长率保持在5%-10%左右,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同时,进口水果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为国内林果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四、项目优势1.资源优势我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农田资源,林果项目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另外,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也为林果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政策优势近年来,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给予补贴、减税优惠等,为林果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3.市场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林果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另外,林果产品由于自然生长环境的独特性,口感和营养都更加优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农业生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环保的日益重视,农业生态园作为一种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正逐渐受到青睐。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农业生态园,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事、享受田园生活的场所,同时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二、项目背景(一)政策环境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鼓励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二)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渴望逃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农业生态园正好满足了人们这一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三)当地资源项目所在地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为农业生态园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农业生产区规划建设各类现代化农业种植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技术,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二)生态养殖区养殖土鸡、土鸭、鱼等家禽家畜,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优质的肉类产品。
(三)农产品加工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对园区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休闲旅游区1、建设农家乐,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
2、打造农事体验区,让游客参与农事活动,如采摘、种植、养殖等。
3、建设亲子乐园,为家庭提供亲子互动的场所。
4、规划生态景观区,种植各类花卉、树木,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
(五)科普教育区设立农业科普展览馆,向游客普及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
(一)地理位置项目选址位于_____,交通便利,距离市区_____公里,周边有高速公路、国道等交通干线。
(二)土地资源项目占地面积_____亩,土地性质为_____,土地流转手续齐全。
(三)水源条件园区附近有_____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
(四)电力通讯园区内电力供应充足,通讯网络覆盖完善,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需要。
水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篇一: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年版) 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年版)第一章项目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承办单位XXXX有限公司1.1.4项目承办负责人1.1.5项目建设地点某县村1.2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2.1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3、国家及XX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划4、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XX年中央1号文件);5、《某某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国发(XX)3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XXXX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某某县人民政府XX年政府工作报告》;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1.2.2研究范围1、通过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的研究,分析项目提出的由来;2、对产品进行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确定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3、对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4、对总平面布置和公用工程配套设施方案进行技术论证;5、对建设条件及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6、论证项目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及优势;7、对工程技术及设备方案进行研究,分析项目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并提出工程招投标方案;8、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对项目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消防、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等内容进行论证;9、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测算各种效益指标和项目的抗风险能力;10、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11、得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1.3可行性研究结论篇二: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年版) 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年版)第一章项目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承办单位XXXX有限公司1.1.4项目承办负责人1.1.5项目建设地点某县村1.2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2.1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3、国家及XX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划4、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XX年中央1号文件);5、《某某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国发(XX)3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XXXX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某某县人民政府XX年政府工作报告》;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300亩优质果树观光采摘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企业基本情况二、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三、主要工艺流程四、技术先进性五、经济、社会效益六、前期工作情况第一章企业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某市300亩优质果树观光采摘园(二)项目建设单位:某生态园有限公司(三)项目先址:某市淇滨区金山办事处辛庄村二、项目承办单位情况简介某生态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15日,注册资金三百万元。
主要经营林木育苗、水果销售及水果种植。
第二章项目建设内容(一)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面积300亩,总投资1.8亿元,(二)项目建设内容1、新建大樱桃采摘园100亩,优质葡萄采摘园50亩,优质桃采摘园20亩,梨园20亩,树莓10亩,兰莓10亩,果桑10亩,核桃50亩,苗圃30亩。
2、新打机井6眼,及配套机电设备。
3、新进300亩滴范灌设备。
4、新购15台农机设备。
5、300亩土地平整。
6、温室大棚2座。
7、办公用房、设备储藏用房、看护房等共计280平米四、项目建设目标。
第三章主要工艺流程用新技术新品种建成以大樱桃、核桃、葡萄、树莓、蓝莓、黑莓、草莓等多种树,多品种,早、中、晚熟相搭配以达到四季有果天天可采摘鲜果的观光采摘园。
年产干鲜果60万斤,满足20万人次采摘需求。
第四章技术先进性项目建设的几个主要树种及品种,由于栽培的习惯和栽培技术原因,目前市场上缺口很大。
一、大樱桃市场现状:大樱桃又称甜樱桃,是春季成熟最早的优质水果,被称为“春季第一枝”。
大樱栎色泽艳丽,味道鲜美,不仅富含维生素C、E,还富含人体必需的铁,锌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蛋白质。
是人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
大樱桃是世界各国竟相发展的高效果树,被称为“黄金种植业”。
我国栽值面积较小,仅占世界栽值面积的1.6%,产量占1.5%。
人均大樱桃40g,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大樱桃市场售价每千克20-60元,是草果的5-10倍以上,每亩产值15000-30000元,已维持十几年了,现仍供不应求。
水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水果种植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本报告旨在对水果种植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其投资回报率和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市场分析1. 水果市场概况: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果作为健康食品的代表之一,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
2. 市场趋势:消费者对新鲜、有机、无农药残留的水果日益关注,对品质和口感要求提高。
3. 市场竞争:水果种植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大型水果种植企业和农民合作社。
三、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水果种植项目2. 项目地点:XX省XX市3. 项目规模:计划种植XX亩水果园4. 项目内容:主要种植苹果、橙子和葡萄三种水果5. 项目投资:总投资XXX万元,包括土地购置、设施建设、种植资金等。
四、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水果种植技术成熟,项目团队具备相关技术和经验,可保证水果的品质和产量。
2. 市场可行性:市场需求量大,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增加,项目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前景。
3. 经济可行性:根据市场调研和成本分析,预计项目投资回收期为X年,内部收益率为X%,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 环境可行性:项目采用无农药、无污染的种植方式,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
五、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
2. 自然灾害风险:水果种植容易受天气、病虫害等自然因素影响,需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3. 技术风险:新品种引进、种植技术改进等技术创新需要投入一定的研发成本和时间。
六、项目实施计划1. 土地准备:购置适宜的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和环境治理。
2. 设施建设:建设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储存设施等。
3. 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水果品种。
4. 种植管理: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
5. 销售渠道:与超市、果品批发商等建立合作关系,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旨在通过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打造一个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示范园,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经验,同时也为市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二、项目介绍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100亩,主要包括蔬菜种植区、水果种植区、养殖区、花卉区等。
在生态农业示范园内,将采用有机种植和养殖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供绿色、有机、安全的农产品。
三、市场需求分析目前,人们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生态农业示范园提供的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同时,通过建设示范园,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技术和经验,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项目可行性(一)技术可行性:生态农业示范园采用有机种植和养殖技术,这些技术在过去的几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证明了其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方面的有效性。
(二)市场可行性:当前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生态农业示范园可以满足市民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有机农业的机会。
(三)经济可行性:生态农业示范园通过提供科学种植技术和经验,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示范园也可以通过直接销售农产品和吸引游客等方式获得收入。
(四)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可以推广有机种植和养殖技术,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同样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可持续发展性较高。
五、项目实施计划(一)确定基地选址:着重考虑土地质量、交通便利性和市场接近度等因素。
(二)规划设计:根据基地情况和市场需求,确定种植区、养殖区、花卉区等区域划分和规划设计。
(三)设备采购:根据规划设计的需求,购置相应的设备和工具。
(四)人员招聘和培训:招聘相关专业人员,并提供培训,确保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五)种植与养殖实施:根据规划设计,开始种植和养殖工作,并严格按照有机种植和养殖标准进行操作。
目录第一章总论 (5)1.1项目概况 (5)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6)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要点 (7)1.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8)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10)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10)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0)第三章生态果园市场分析与预测 (22)3.1 生态果园市场分析 (22)3.2 生态果园竞争优势 (23)3.3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25)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7)4.1 项目建设地点 (27)4.2 项目建设条件 (27)第五章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30)5.1 指导思想 (30)5.2 建设目标 (30)5.3 经营规划 (31)5.4 主要建设内容 (32)第六章种植及加工工艺方案 (33)6.1 植技术方案 (33)6.2 加工方案 (41)6.3 设备方案 (44)第七章土建工程技术方案及规划布局 (50)7.1 主体建筑结构 (50)7.2规划布局 (54)第八章公用工程 (55)8.1给排水工程 (55)8.2 供电工程 (56)第九章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 (58)9.1 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58)9.2 环境和生态现状 (58)9.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8)9.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60)9.5 劳动及安全保护 (63)第十章节能方案分析 (65)10.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65)10.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65)10.3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66)10.4 节能效果分析 (68)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69)11.1 工程项目管理 (69)11.2组织机构 (70)11.3 人力资源 (70)11.4员工培训 (71)第十二章工程招标 (72)12.1招标范围 (72)12.2招标组织形式 (72)12.3招标方式 (72)12.4项目管理 (72)第十三章工程实施进度 (74)13.1项目阶段划分 (74)13.2项目进度表 (74)13.3施工形象进度图 (75)第十四章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6)14.1编制依据 (76)14.2投资概算 (77)14.3资金筹措方案 (77)14.4资金使用和管理 (77)第十五章财务评价 (78)15.1 财务评价编制依据 (78)15.2分析依据 (78)15.3财务分析 (78)15.4敏感性分析 (79)15.5财务评价结论 (80)第十六章社会评价分析 (81)16.1、社会影响分析 (81)16.2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83)16.3生态影响评价 (84)16.4其它社会影响 (84)16.5、评价结论 (85)第十七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86)17.1 结论 (86)17.2建议 (86)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县燕厦乡水果园种植基地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xx县九宫生态粮油产业有限公司3、项目所在地址:湖北省xx县燕厦乡4、项目规模:本项目分为北冲村、新庄村、金坑村、湖山村及成龙村五个片区,除金坑村种植血橙外,其他四个片区均种植金水桔,总占地面积约7800亩,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
水果生态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概况第一节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某水果生态农业示范园2.项目承办单位:某某区某某水果指导中心3.项目法人代表:林某某4.项目技术负责人:吴某某5.项目地址:某某市某某区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凤梨穗龙眼鲜果,吉锦凤梨穗桂圆干。
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①无公害龙眼生产基地1000亩良种龙眼苗培育园,大棚60栋,特色龙眼栽培,单体大棚180栋,龙眼种植示范基地500亩。
②生态果园示范基地果园: 500亩其中:凤梨穗:40亩凤梨穗龙眼:60亩早熟凤梨穗: 100亩凤梨穗桂圆: 60亩③绿色养殖示范基地凤梨穗 120亩④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园区道路建设;其中:主要道路 1000米次要道路 1500米给排水工程;供电及电气设备;⑤沼气池:300米3及配套设施⑥排灌系统(喷灌、滴灌)⑦项目总投资:7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0万元,流动资金38万元。
9.项目实施期限拟从1886年12月到1887年12月,1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
该园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项目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1.《远景目标纲要》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菜蓝子”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22号。
3.《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4.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文件5.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6.其他有关法规文件及委托本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无公害蔬菜、生态果园、绿色养殖的农业生态示范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项目农业结构调整布局,种植场地选择,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具有抗性的蔬菜良种和优质畜禽品种及种植养殖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择。
拟建规模、投资估算,项目经济效益测算作为重点,具体内容有: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建设条件和规模3.市场预测4.生产技术方案5.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6.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财务效益分析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第六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1.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2.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
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项目建成后,保证了某某市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示范园的建设可带动某某市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南昌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无公害有机吉锦牌凤梨穗桂圆干)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及畜牧良种,供应南昌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5.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6.建议: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
本项目区地处某某市近郊,紧邻某某大学、某某学村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
可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基础雄厚,科技贡献率高。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某某是一个农业省份,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正确领导下,我省农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张、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在2000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分析我省自身的特点,我们清楚地看到,我省传统农业“一小三低”(规模小、低投入、低产出、科技含量低),其导致在农业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关联体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受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入世”对某某传统农业是一个严峻挑战,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然而,“入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江西选择了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作为突破口,顺应了“入世”需要。
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无效生产能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21世纪在高标准下将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以有机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战略布署,我们用优质化去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用特色化形成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加速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
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畜禽养殖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是符合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某某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和美丽市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假日的增多,市区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浓。
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假日休闲旅游,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某某市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村经济结构,进行山水农业综合开发,通过示范园的建设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示范园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南昌市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区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因此,建设该示范园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市场分析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创新蔬菜品种、发展蔬菜生产是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绿色无公害、保健型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供不应求,深受人们的欢迎。
利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绿色食品和工业产品,是人们优先采购的品种,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以每年25%-30%速度增长,而且大部分依赖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到2005年欧盟和美国市场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将达1050亿美元。
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示范园,将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我国面临加入WTO,这是我国发展该产品的好机遇。
蔬菜农副产品生产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就蔬菜一项国外价格一般是我国国内的5-8倍,加入WTO以后,蔬菜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稳步增长,1998年总出口量达196.34万吨,出口额13.9亿美元,其市场前景广阔。
蔬菜生产中有害物质污染已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却出现过食用污染蔬菜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特别是农药残留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未来的农业的优势决定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创新能力及相应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即要大幅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维护改善农业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是人们保证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
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食品,但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的无节制应用,使水果的农药残量超标,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成为市场的热销水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