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
光学基本名词解释
光通量(Luminous Flux):光源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的光量。
符号为Φ,单位不流明(lm)
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单位文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符号为I,单位为坎德拉(cd),1cd=1lm/lsr 亮度(Luminance):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单位面投影立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
符号为L,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
照度(Luminosity):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光通量。
符号为E,单位为勒克斯(lx),1lx=1lm/m2
光效(Efficacy):光源光效是指一个光源所发出的光通量和该光源所消耗的电功率P之比。
η=Φ/P
相关色温(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当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光颜色最接近时,则黑体的绝对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
单位为开尔文(K)。
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分则越多,而红色的成分则越少。
例如: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表示为2700K,而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表示方法则6000K。
1/4波片:保偏光纤:保偏光纤:保偏光纤传输线偏振光,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工业制造技术及通信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在以光学相干检测为基础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中,使用保偏光纤能够保证线偏振方向不变,提高相干信噪比,以实现对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
保偏光纤作为一种特种光纤,主要应用于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传感器和DWDM、EDFA等光纤通信系统。
由于光纤陀螺及光纤水听器等可用于军用惯导和声呐,属于高新科技产品,而保偏光纤又是其核心部件,因而保偏光纤曾经被西方发达国家列入对我禁运的清单。
现在国内部分光纤生产公司已能生产。
保偏光纤在拉制过程中,由于光纤内部产生的结构缺陷会造成保偏性能的下降,即当线偏振光沿光纤的一个特征轴传输时,部分光信号会耦合进入另一个与之垂直的特征轴,最终造成出射偏振光信号偏振消光比的下降. 这种缺陷就是影响光纤内的双折射效应. 保偏光纤中,双折射效应越弱,光波长越短,保持传输光偏振态越好。
普通光纤就算制造得再对称,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受到机械应力变得不对称,产生双折射现象,因此光的偏振态在普通光纤中传输的时候就会毫无规律地变化。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波长、弯曲度、温度等。
保偏光纤可以解决偏振态变化的问题,但它并不能消除光纤中的双折射现象,反而是在通过光纤几何尺寸上的设计,产生更强烈的双折射效应,来消除应力对入射光偏振态的影响。
所以保偏光纤一般是应用在对偏振态比较敏感的应用中,如干涉仪,或是激光器,或是用在光源与外调制器之间的连接中等等。
声光移频器:声光移频器是一种改变光束频率的声光器件。
由于多普勒效应,前行中的声波可使光束的频率上移或下移,其移频值等于射频频率。
由于射频频率通常是几十或几百MHz,典型的光学频率在1014Hz量级,频移相对来说较小,我们是感觉不到的,不会因为移频而产生光颜色的变化。
通过使用各种声光材料,如石英晶体、熔融石英、二氧化碲、硫化玻璃、磷酸镓、硅和锗等,声光移频器可工作在波长244nm至15000nm范围,射频频率在20MHz至1GHz。
1.首先原件介紹2.光路敘述3.組裝4.加工5.測試6.點焦固定7.出光機完成A V-600光機系統:是由1.照明系統2.分光系統3.液晶顯示器(LCD)旋光系統4.合光系統(X-CUBE)5.投影鏡頭系統光機動作原理1.首先是由燈泡提供高亮度的光源經過,鍍上UV-IR的Lens array1先濾掉紫外線紅外線在將光分佈均勻入射LCD,此外其小格數越多均勻化越好。
2.白光繼續穿透鍍有AR抗反射之Lens Array2作用增加穿透率消除反射率且再將光均勻化,而PBS(偏光分稜鏡)是將光分為S極態垂直及P極態水平而其中之S經過1/2波長板(retarder又稱為相位延遲器)又被轉為P極態繼續被利用。
3.光再經聚光透鏡condenser lens 會聚。
4.光到達分光系統進行分光dichroic mirror1是將藍色反射黃色穿透。
而dichroic mirror2將穿透之黃色光中的綠色光反射紅色光穿透。
另外為配合(X-CUBE)合光¸所以藍色光路須擺設可調之45度之平面反射鏡將光做90度的轉折入射LCD;而紅色光路也同樣須要反射鏡第一片為固定式,第二片為可調式將光作180度的轉折入射LCD。
5.光經分光後分為R.G.B三顏色入射LCD,又因為入射LCD光須是偏極光所以在LCD前有一片Polarizer及波片來配合LCD中之液態晶體動作產生透光與不透光之現象。
另外,為了有效的利用而不讓光量損失所以分別在R.G.B Polarizer前設有一片視場透鏡(field lens)將發散之光收斂回來;以及因紅色光路設計為最長所以光量必定有所損失;為了不讓光量損失太多所以在紅色光路中裝有兩片光繼透鏡(relay lens)將光量抓回來。
6.三顏色光進入合光稜鏡將R.G.B三顏色合成為白色。
7.合成完透過投影鏡頭將成像投射於螢幕。
燈泡(Lamp) 1.燈泡是個拋物面鏡發亮的燈芯就是它的焦點,透過安定器將低壓轉換為高壓點亮燈芯發亮光經由拋物面鏡反射出去成平行光。
光学名词解释表上一篇下一篇技术文章查看( 65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A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泊松亮斑:不透明圆板产生的衍射现象,影子中心有一个亮斑。
薄膜干涉:在白光照射下,从前后膜面反射出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波产生彩色干涉条纹。
CD电磁波谱: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合起来,构成了范围非常广阔的电磁波谱。
电磁说:光是一种电磁波。
EF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说明:(1)稀薄气体发光是由不连续的亮线组成,这种发射光谱又叫做明线光谱:原子产生的明线光谱也叫做原子光谱曲。
(2)固体或液体及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由连续分布的波长的光组成的,这种光谱做连续光谱。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G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波在空间上任一点的波的强度正比于该点上光子出现的几率,所以光波是大量光子运动规律的一种几率波,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光将改变传播方向,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光的干涉:两列频率相等的光波,在空间相遇叠加,使空间有的地方光加强,有的地方光减弱,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单色光)或者产生彩色条纹(复色光)的现象。
光的色散: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离开直线传播方向绕过障碍物的现象。
由于光波的相互叠加,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电管:利用光电效应可以把光信号变为电信号。
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
光学的名词解释光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光的性质、传播规律、相互作用以及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许多名词,本文将为读者详细解释一些光学领域中常见的术语,以期加深对光学的理解。
1、光线(Light ray)光线是光在空间中传播的直线路径。
它是由无数个光子组成的,光子是光在微观上的基本粒子。
光线在光学的研究中被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但实际上光的传播是波动性质。
光线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理,可以通过反射、折射等现象来解释光的传播和偏折。
2、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折射率是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比值。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者的物理性质不同,光线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光线的偏折现象。
折射率是描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化的参数,其计算公式为折射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这也是光在介质中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
3、反射(Reflection)反射是光线遇到边界时发生的现象,光线从一个介质(通常是光密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通常是光疏介质)时,一部分光线会被边界反射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反射。
反射的规律由斯涅尔定律(也称为折射定律)描述,该定律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反射常见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形式,其中镜面反射是指光线在光滑的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漫反射则是指光线在粗糙的表面上发生反射,其反射角度随机分布。
4、散射(Scattering)散射是光线与物质微粒进行相互作用后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经过粗糙表面或遇到较小的颗粒时,部分光线被物质微粒散射,使光线在空间中产生扩散和分散。
散射现象是大气底色的成因之一,也是晴朗天空为何呈现蓝色的原因之一,因为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微粒对光的蓝色光的散射最强,使我们感知到蓝色。
5、色散(Dispersion)色散是光通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现象。
当光线经过透明介质时,光的波长会因介质的折射率而产生差异性。
光的独立传播定律:不同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彼此互不影响,各光束独立传播费马原理:光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其间无论经过多少次折射与反射,其光程为极值,即光是沿着光程为极值的路径传播的光的折射定律:a.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面;b.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只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光的反射定律: a.反射光线位于由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且反射角与入射角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景深:在景象平面上所获得的成清晰像的物空间深度称为成像空间的景深,简称景深.不晕成像:若轴上点理想成像,则近轴物点也理想成像,即光学系统既无球差也无正弦差,这就是所谓的不晕成像.等晕成像:轴上点和近轴点有相同的成像缺陷,称为等晕成像. 理想光学系统:能够对任意空间中的任意宽光束都能完善成像. 主平面: 垂直放大倍率为一的一对共轭面.节点:角放大倍率为正一的一对共轭点.齐明点: 校正的球差且满足正弦条件的一对共轭点子午面:过物点及光轴的平面. 孔径角:入射光线及出射光线与光轴的夹角入瞳:决定了物方孔径角的大小,是所有参与成像的入射光的入口.出瞳:决定了像方孔径角的大小,是所有参与成像的出射光的出口.孔径光阑:限制进入光学系统成像光束口径的光阑. 视场光阑:起限制成像范围作用的光阑.渐晕:轴外物点发出的充满入瞳的光线,被透镜的通光孔径所拦截的现象.物方远心光路:光学系统的物方光线平行于光轴,主光线的汇聚中心位于物方无限远处.像方远心光路: 光学系统的像方光线平行于光轴主光线的汇聚中心位于像方无限远处.正弦条件: 垂轴平面内两个临近点成完善像的条件.倍率色差:同一介质对不同的色光有不同的折射率,故对轴外物点,不同色光的垂轴放大倍率也不相等,这种差异称为倍率色差或垂轴色差.子午面过物点及光轴的平面.孔径角光线于光轴的夹角.波像差:当实际波面与理想波面在出瞳处相切时,两波面间的光程差就是波像差.轴向放大倍率: 表示光轴上一对共轭点延轴向的移动量之间的关系.垂轴放大倍率: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之比.不晕成像:若轴上点理想成像,则近轴物点也理想成像,即光学系统既无球差也无正弦差,这就是所谓的不晕成像.等晕成像:轴上点和近轴点有相同的成像缺陷,称为等晕成像.理想光学系统能够对任意空间中的任意宽光束都能完善成像.主平面:垂直放大倍率为一的一对共轭面.节点:角放大倍率为正一的一对共轭点.齐明点:校正的球差且满足正弦条件的一对共轭点.出窗:视场光阑经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入窗:视场光阑经后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完善成像:物于像之间有大小的变化而无形状的变化,即物与像完全相似这样的成像弧矢面:垂直于子午面且过点光线的[平面.光亮度:为了描述具有有限尺寸的发光体发出的可见光在空间分布的情况.光谱光视效率: 指人眼对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反映程度,表征的是人眼的光谱灵敏度.薄透镜:当透镜的厚度(d)与透镜的焦距或曲率半径相比很小时即d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透镜叫做薄透镜。
光学名词详解大全!光学系统的名词解释,希望对各位有用!Aperture stop (孔径阑):限制进入光学系统之光束大小所使用的光阑。
Astigmatism (像散):一个离轴点光源所发出之光线过透镜系统后,子午焦点与弧矢焦点不在同一个位置上。
Marginal ray (边缘光束):由轴上物点发出且通过入射瞳孔边缘的光线。
Chief ray (主光束):由离轴物点斜向入射至系统且通过孔径阑中心的光线。
Chromatic aberration (色像差):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介质中有不的折射率,所以轴上焦点位置不同,因而造成色像差。
Coma (慧差):当一离轴光束斜向入射至透镜系统,经过孔径边缘所成之像高与经过孔径中心所成之像高不同而形成的像差。
Distortion (畸变):像在离轴及轴上的放大率不同而造成,分为筒状畸变及枕状畸变两种形式。
Entrance pupil (入射瞳孔):由轴上物点发出的光线。
经过孔径阑前的组件而形成的孔径阑之像,亦即由轴上物点的位置去看孔径阑所成的像。
Exit pupil (出射瞳孔):由轴上像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孔径阑后面的组件而形成的孔径阑之像,亦即由像平面轴上的位置看孔径阑所成的的像。
Field curvature (场曲):所有在物平面上的点经过光学系统后会在像空间形成像点,这些像点所形成的像面若为曲面,则此系统有场曲。
Field of view (视场、视角):物空间中,在某一距离光学系统所能接受的最大物体尺寸,此量值以角度为单位。
F-number (焦数):有效焦距除以入射瞳孔直径的比值,其定义式如下:有时候f -number也称为透镜的速度,4 f 的速度是2 f 速度的两倍。
Meridional plane (子午平面):在一个轴对称系统中,包含主光线与光轴的平面。
Numerical aperture (数值孔径):折射率乘以孔径边缘至物面( 像面)中心的半夹角之正弦值,其值为两倍的焦数之倒数。
关于光学的名词解释光学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光学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光学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光学的意思光学(optics),是研究光(电磁波)的行为和性质,以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学科。
光学的起源在西方很早就有光学知识的记载。
传统的光学只研究可见光,现代光学已扩展到对全波段电磁波的研究。
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时代算起,这两个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光学的起源在西方很早就有光学知识的记载,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约330~260)的<反射光学>(Catoptrica)研究了光的反射;阿拉伯学者阿勒·哈增(AI-Hazen,965~1038)写过一部<光学全书>,讨论了许多光学的现象。
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时代算起,这两个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17世纪,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几何光学的发展。
光的本性(物理光学)也是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微粒说把光看成是由微粒组成,认为这些微粒按力学规律沿直线飞行,因此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
19世纪以前,微粒说比较盛行。
但是,随着光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许多不能用直进性解释的现象,例如干涉、衍射等,用光的波动性就很容易解释。
於是光学的波动说又占了上风。
两种学说的争论构成了光学发展史上的一根红线。
狭义来说,光学是关于光和视见的科学,optics(光学)这个词,早期只用于跟眼睛和视见相联系的事物。
而今天,常说的光学是广义的,是研究从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直到X射线的宽广波段范围内的,关于电磁辐射的发生、传播、接收和显示,以及跟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其他应用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
光学造句欣赏1 只有在光学显微镜和神通更广大的电子显微镜相继问世以后,人们才当之无愧地能够"明察秋毫之末"。
光学术语(光学名词解释)光学是研究光的性质和现象的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在光学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和名词。
本文将详细解释一些常用的光学术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光学学科。
1. 光线光线是指在介质中传播的光线路径。
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一致。
2. 光束多条光线汇聚在一起形成的光束,可分为平行光束和发散光束。
3. 焦点焦点是光线聚焦后交汇的点,通常用F表示。
在透镜中,该点叫做透镜焦点;在曲面镜中,该点叫做曲面焦点。
4. 焦距光线汇聚于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通常用f表示。
焦距是影响透镜成像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5. 折射率不同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影响不同,介质中光速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叫做折射率。
折射率通常用n表示。
6. 透镜透镜是一种可以将光线折射使其聚焦的光学器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特性,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7. 曲面镜曲面镜是一种可以反射光线的光学器件,常见的有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可以将平行光线聚集到焦点上。
8. 球面镜球面镜是由一段球面切出来的反射或折射光线的光学器件。
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分散。
9. 光程差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光线走过的路程不同,这种差别叫做光程差。
光程差是描述光程变化的重要量。
10. 双折射双折射是指在某些晶体中,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利用偏光片制造出颜色的变化和差异。
11. 像距像距是指物距和像距之间的距离关系,用s’表示。
像距是描述成像的距离关系的重要量。
12. 物距物距是被摄体或物品与透镜(或光学仪器)之间的距离,用s表示。
物距是描述成像的距离关系的重要量。
以上是常用的光学术语和名词解释。
它们是光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光学学科和进行光学实验。
一.波动光学通论1.能流密度矢量:表示波场中能流的强弱及方向的物理量,又称坡印亭矢量2.等相面(波面):波场中相位相同的点的集合陈伟等相面或波面3.平面波:振幅与传播方向均不变,在时空中危险延续的简谐波;球面波:波面为球面的波称为球面波4.自然光:两个振动方向互相垂直、振幅或强度相等、相位独立无(椭)关的线偏振光;线偏振光:光矢量E的振动方位保持不变的光;圆偏振光:在任意位置光矢量E的末端随时间变化在xy平面上扫描出一个(椭)圆的光称为...5.偏振度:部分偏振光中所含偏振光成分的强度6.布儒斯特角:7.全反射:入射波的全部能量都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8.半波损失:界面上反射波的E矢量相对于入射波的得E矢量可以发生方向反转,这种方向反转相当于产生了光程跃变+(-)一半波长。
二.光的干涉1.光的干涉:满足一定条件的两列相干光波相遇叠加,在叠加区域某些点的光振动始终加强,某些点的光振动始终减弱2.相干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不互相正交、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3.衬比度:干涉图样中反应其亮暗对比的鲜明程度4.等倾干涉:形成的干涉条纹中的每一条纹对应于同样的光线倾角5.等厚干涉:每一条纹与薄膜上一个确定的厚度相对应的干涉6.精细度系数:7.色散本领:光谱仪将不同波长的谱线在位置上分开的能力;色分辨本领:光谱仪对相近谱线的分辨能力;自由光谱范围:个色光干涉级大不发生级次交叠的最大波长范围称为仪器的自由光谱范围8.增透膜:镀膜是为了减小反射率,该膜称为增透膜;增反膜:镀膜是为了提高反射率,这种膜称为增反膜三.光的衍射1.光的衍射: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是偏离几何光学路径的现象称为波的衍射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波前上每一点都可看做是次波中心,光场中某一点的扰动是包围光源的任一闭曲面波前上所有点发出的次波在在该点相干叠加3.夫琅禾费衍射:若源点和场点均满足远场近似,则所观察到的衍射称为夫琅禾费衍射;菲涅耳衍射:若源点与场点均满足傍轴近似,但并不同时满足远场近似,则相应的衍射为菲涅耳衍射4.成像系统分辨本领:指系统分辨两个相邻物点的像的能力5.瑞利判据:如果一个物点所产生的衍射图样的主极强中心恰遇另一物点的衍射图样的第一零点位置重合,则这两个像斑或相应两物点是刚可分辨的三.光在晶体中的传播1.光轴:光在晶体中沿某一特殊方向传播不发生双折射,这一特殊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主截面:当光线入射晶体时,晶体该入射表面的发现与晶体光轴构成的平面称为晶体的主截面2.寻常光、非常光:同一束入射光在双折射晶体内所产生的两束折射光中,遵从折射定律的为寻常光,另一束不遵从折射定律的光为非常光3.旋光现象:当先偏振光通过某些透明物质时,其振动面将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一定得角度的现象4.琼斯矢量:表示偏振态的列向量称为琼斯矢量五.光的吸收、色散、散射1.光的吸收: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光的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现象2.光的色散:介质折射率随光的频率或波长而变化的现象3.正常色散、反常色散:折射率n随波长增大而单调下降,即色散率小于0为正常色散;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大而增大,即色散率大于0的色散现象4.光的相速、群速:高频载波的等相面的推移速度称为相速度;等幅面在空间的推移速度称为群速度5.光的散射:光束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介质时,偏离原来的方向,向四周传播的现象。
光学名词解释大全aperture stop(孔径阑)-限制进入光学系统之光束大小所使用的光阑。
astigmatism(像散)-一个离轴点光源所发出之光线过透镜系统后,子午焦点与弧矢焦点不在同一个位置上。
marginal ray(边缘光束)-由轴上物点发出且通过入射瞳孔边缘的光线。
chief ray(主光束)-由离轴物点斜向入射至系统且通过孔径阑中心的光线。
chromatic aberration(色像差)-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介质中有不的折射率,所以轴上焦点位置不同,因而造成色像差。
coma(慧差)-当一离轴光束斜向入射至透镜系统,经过孔径边缘所成之像高与经过孔径中心所成之像高不同而形成的像差。
distortion(畸变)-像在离轴及轴上的放大率不同而造成,分为筒状畸变及枕状畸变两种形式。
entrance pupil(入射瞳孔)-由轴上物点发出的光线。
经过孔径阑前的组件而形成的孔径阑之像,亦即由轴上物点的位置去看孔径阑所成的像。
exit pupil(出射瞳孔)-由轴上像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孔径阑后面的组件而形成的孔径阑之像,亦即由像平面轴上的位置看孔径阑所成的的像。
field curvature(场曲)-所有在物平面上的点经过光学系统后会在像空间形成像点,这些像点所形成的像面若为曲面,则此系统有场曲。
;field of view(视场、视角)-物空间中,在某一距离光学系统所能接受的最大物体尺寸,此量值以角度为单位。
f-number(焦数)-有效焦距除以入射瞳孔直径的比值,其定义式如下:有时候f-number也称为透镜的速度,4 f 的速度是2 f 速度的两倍。
meridional plane(子午平面)-在一个轴对称系统中,包含主光线与光轴的平面。
numerical aperture(数值孔径)-折射率乘以孔径边缘至物面(像面)中心的半夹角之正弦值,其值为两倍的焦数之倒数。
数ˋ值孔径有物面数值孔径与像面数值孔径两种。
物理光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平面电磁波:电场或磁场在与传播方向正交的平面上各点具有相同值的波。
2.半波损失:当平面波在接近正入射或掠入射下从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的分界面反射时,反射光振动相对于入射光振动发生了π的位相跃变。
3.布儒斯特定律:当自然光投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如果入射角满足θ1+θ2=π/2,,则反射光中没有p波,反射光是线偏振光,其电矢量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这时的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
应用:测量介质的折射率n=tanθB。
4.隐失波:在全反射时光波不是绝对地在界面上被全部反射回介质1,而是透入介质2很薄的一层表面(约一个波长),并沿界面传播一小段距离(波长量级),最后返回介质1。
透入介质2表面的这个波,称为隐失波。
应用:激光可变输出耦合器。
两块斜面靠得很近的等腰直角棱镜,激光束通过棱镜射到斜面时,由于激光束在斜面上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两斜面之间的空气隙内将有一个隐失波场,在波场的耦合作用下,光波可以从一块棱镜透射到另一块棱镜。
透射量的多少与棱镜两斜面间空气隙的间隔有关。
5.色散:一种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其折射率随频率(波长)变化的现象。
棱镜对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所形成的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
对于给定间距d的光栅,当用多色光照明时,不同波长的同一级亮线(除零级外)均不重合,即发生色散。
6.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在传播过程中与其他光束相遇时,不改变各自的传播方向,光束之间互不影响,各自独立地传播。
7.光的叠加原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波在相遇点产生的合振动是各个波单独产生的振动的矢量和。
8.驻波: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单色光波叠加产生驻波。
维纳驻波实验:一束接近单色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平面镜,一块透明玻璃片与平面镜成很小的角度?,玻璃片上涂有一层很薄的感光乳胶膜。
近单色平行光在平面镜上反射所形成的驻波,在波腹处使乳胶感光,因而显影后这些地方变黑,而在波节处感光乳胶不起变化。
1967年法国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以坎德拉、坎德拉/平方米、流明、勒克斯分别作为发光强度、光亮度、光通量和光照度等的单位,为统一工程技术中使用的光学度量单位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和使用便利,以下将有关知识做一简单介绍:
1. 烛光、国际烛光、坎德拉(candela)的定义
在每平方米101325牛顿的标准大气压下,面积等于1/60平方厘米的绝对“黑体”(即能够吸收全部外来光线而毫无反射的理想物体),在纯铂(Pt)凝固温度(约2042K获1769℃)时,沿垂直方向的发光强度为1 坎德拉。
并且,烛光、国际烛光、坎德拉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不宜等同。
从数量上看,60 坎德拉等于58.8国际烛光,亥夫纳灯的1烛光等于0.885国际烛光或0.919坎德拉。
2. 发光强度与光亮度
发光强度简称光强,国际单位是candela(坎德拉)简写cd。
Lcd是指光源在指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
光源辐射是均匀时,则光强为I=F/Ω,Ω为立体角,单位为球面度(sr),F为光通量,单位是流明,对于点光源由I=F/4 。
光亮度是表示发光面明亮程度的,指发光表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垂直且指定方向的发光面的面积之比,单位是
坎德拉/平方米。
对于一个漫散射面,尽管各个方向的光强和光通量不同,但各个方向的亮度都是相等的。
电视机的荧光屏就是近似于这样的漫散射面,所以从各个方向上观看图像,都有相同的亮度感。
以下是部分光源的亮度值:单位cd/m²
太阳:1.5*10 ;日光灯:(5—10)*10³;月光(满月):2.5*10³;黑白电视机荧光屏:120左右;彩色电视机荧光屏:80左右。
3. 光通量与流明
光源所发出的光能是向所有方向辐射的,对于在单位时间里通过某一面积的光能,称为通过这一面积的辐射能通量。
各色光的频率不同,眼睛对各色光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即使各色光的辐射能通量相等,在视觉上并不能产生相同的明亮程度,在各色光中,黄、绿色光能激起最大的明亮感觉。
如果用绿色光作水准,令它的光通量等于辐射能通量,则对其它色光来说,激起明亮感觉的本领比绿色光为小,光通量也小于辐射能通量。
光通量的单位是流明,是英文lumen 的音译,简写为lm。
绝对黑体在铂的凝固温度下,从5.305*10³cm²面积上辐射出来的光通量为1lm。
为表明光强和光通量的关系,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的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1球面度)内发出的光通量为1流明。
一只40W的日光灯输出的光通量大约是2100流明。
4. 光照度与勒克斯
光照度可用照度计直接测量。
光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是英文lux的音译,也可写为lx。
被光均匀照射的物体,在1平方米面积上得到的光通量是1流明时,它的照度是1勒克斯。
有时为了充分利用光源,常在光源上附加一个反射装置,使得某些方向能够得到比较多的光通量,以增加这一被照面上的照度。
例如汽车前灯、手电筒、摄影灯等。
以下是各种环境照度值:单位lux
黑夜:0.001—0.02;月夜:0.02—0.3;阴天室内:5—50;阴天室外:50—500;晴天室内:100—1000;夏季中午太阳光下的照度:约为10*9次方;阅读书刊时所需的照度:50—60;家用摄像机标准照度: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