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宴饮描写的美学价值《水浒
- 格式:rtf
- 大小:174.01 KB
- 文档页数:2
名著阅读推进课之《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一,以描绘108个水泊梁山好汉的故事而闻名。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推进学生阅读《水浒传》的策略和建议。
1.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水浒传》之前,学生应该先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他们可以研究有关宋朝历史背景、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以及《水浒传》创作的社会背景。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角色分析《水浒传》中有众多角色,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位主要角色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可以分析该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
通过深入了解角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3.小说写作风格学生可以研究《水浒传》的写作风格,包括描写手法、语言运用和叙事方式等。
他们可以找到小说中的一些经典段落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的独特风格和用词技巧。
4.社会意义和价值观《水浒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价值观。
学生可以分析小说中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观,并与现代社会做对比。
这有助于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5.文化传承《水浒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研究小说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影响。
他们可以了解不同版本的改编和演绎,并探讨《水浒传》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
6.阅读小组讨论组织阅读小组讨论是推进学生阅读《水浒传》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讨论并共同解决阅读中的疑惑。
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以上是一些建议,旨在推进学生阅读《水浒传》。
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
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水浒传》酒文化作者:陈兴强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第08期《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百回本《水浒传》第十回。
该回选入了高中语文(第四册)教材。
教材要求让学生把握林冲性格特点,正确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
但拙文这里探讨的是“酒”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所起的作用,以管窥豹,对《水浒传》中的”酒文化”作些诠释。
“酒”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有其丰富的内涵。
从古至今,不管是深宫宅院里的达官显贵,还是市井里的普通百姓,都离不开“酒”。
因此,古人有“无酒不成礼义”之说。
也因此,杜甫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美妙诗句。
《水浒传》中也引用唐代“草圣”张旭的《醉歌行》对“酒”大加赞赏:金瓯潋滟倾欢伯,双手擎来两眸白。
延颈长舒似玉虹,咽吞犹恨江湖窄。
昔年侍宴玉皇前,敌饮都无两三客。
蟠桃烂熟堆珊瑚,琼液浓斟浮琥珀。
流霞畅饮数百杯,肌肤润泽腮微赤。
天地闻知酒量洪,敕令受赐三千石。
飞仙劝我不计数,酩酊神清爽筋骨。
东君命我赋新诗,笑指三山咏标格。
信笔挥成五百言,不觉尊前堕巾帻。
宴罢昏迷不记归,乘鸾误入云光宅。
仙童扶下紫云来,不辨东西与南北。
一饮千锤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划。
由此可见,“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之大,影响之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到酒的地方不下10处,酒店就有2家。
那么,“酒(或酒店)”在小说中究竟有何作用呢?首先,酒在小说中丰富、发展了人物性格。
林冲乃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侠肝义胆,富有正义感,嫉恶如仇,同时又奉公守法,忍辱负重,软弱善良。
林冲的才能和社会地位,使他养成了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思想性格。
他不满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现实的黑暗,明知受了天大的冤屈,也一味的委曲求全,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
鲁智深野猪林为救他要杀董超和薛霸时,他却说“非干他两个事。
……你若打杀了他两个也是冤屈。
”沧州喜逢他曾救过的李小二时,他却说“我因是罪囚,恐怕玷辱了你夫妻两个。
名著推荐:《水浒传》中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部作品描绘了宋朝末年108位义贼聚义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社会画卷。
《水浒传》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
其中包括宋江、林冲、鲁智深等108位好汉,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和生动的形象描写。
这些人物形象形态各异,性格迥异,具有强烈的个性魅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作品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水浒传》整体架构紧凑,情节多样,既有悲壮凄婉之情,又有幽默荒诞之趣。
作者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使得小说既有连续性又不失独立性,给人以读书畅快的感觉。
再者,小说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水浒传》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细腻的描绘,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描绘,展现了高超的文学艺术功底,展示了古代文学的魅力与魅力。
另外,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
《水浒传》通过对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社会不公、民生困苦等问题的揭露,进一步拓展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在矛盾,增强了对正义、和平和人性的思考。
综上所述,《水浒传》作为一部古代名著,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情节设置、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精湛处理,巧妙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使得作品具有了永恒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
推荐给读者阅读,《水浒传》必将给您带来新的思考和启迪。
四大名著中的饮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些著作不仅在文学领域卓有建树,而且在描绘饮食文化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在这些名著中,饮食文化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生动地描绘和体现,反映出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社会地位和文化传统。
下面将分别从四大名著中探讨其中的饮食文化。
《红楼梦》是一部描绘清代封建社会生活的古典小说,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饮食文化与宴会礼仪被详细描写。
在《红楼梦》中,宴席通常是用珍贵的食材准备成各种美味佳肴。
比如,大观园中所举行的寿宴和生日宴席,常常有鲍鱼、燕窝、翡翠蚌、琵琶蟹等海鲜珍味,以及糖稻、桃胶、冬虫夏草等名贵滋补品。
此外,宴席上的酒水更是多种多样,琼浆玉露、蓬莱泉水被赞誉为天下第一酒。
这些写实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观念和人们对美食的追求。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孙悟空等人物的取经故事。
在《西游记》中,饮食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比如,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和徒弟们遇到了很多有趣的食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僧八戒师徒吃斋和吃素的情节。
在佛教里,斋即素食,对于凡间人而言就是吃斋戒菜,忌肉忌鱼等凡俗的食物。
在取经路上,唐僧师徒经常斋戒求菩萨庇佑,以化解难关。
这种吃素的伦理观念也为作者增加了许多趣味性和深意。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地方义军抗金斗争的长篇小说,其中的饮食文化描写也不乏创意和丰富性。
在《水浒传》中,饮食文化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和文化背景。
比如,梁山好汉在聚义厅吃饭时,常常吃到各种地方风味的美食,还有从各地搜刮来的酒肉,如酒酿、炒面、花生米等小吃。
这些描述表现了梁山好汉虽然在江湖上打江山,但仍然保持着平民化的饮食方式和日常生活习惯。
《三国演义》则以东汉末年为背景,描写了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斗争和谋略对抗。
饮食文化在《三国演义》中也有其独特的地位。
比如,在小说中,经常提到各地的名吃名菜,如川菜、鲁菜、粤菜等,还有三国时期的特色美食,如孙尚香的陈皮鸡、曹操的烧酒、刘备的素斋等。
水浒传中的酒情节简略概括1.引言1.1 概述《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描写宋朝末年的民间英雄起义为背景,通过讲述108位英雄豪杰脱离曹州知府刘贵所设明教之法网,聚义山为基地,与贪官污吏展开抗争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智慧。
在《水浒传》中,酒情节被巧妙地融入到各个角色的性格中,成为故事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酒在《水浒传》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酒作为一种社交仪式的载体,通过宴饮、对酒言欢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水泊梁山英雄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同时,酒也成为了一种放松和解压的方式,在忍受苦难和压力的同时,也能够通过饮酒来释放内心的痛苦和困扰。
这种在鲁迅先生的评论中称之为“原始的野蛮人式的解脱”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舒缓压力和释放情感的方法。
另一方面,酒还与人物的性格塑造密不可分。
《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各有各的性格特点,而酒情节正是通过描述他们在喝酒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来揭示他们的性格特点。
比如,李逵豪爽直率,饮酒时总是豪气干云;武松火爆脾气,酒后常常沉不住气;林冲聪明机智,能善于用酒来调动气氛。
通过这些细节,读者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让读者更加容易与其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酒情节在《水浒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故事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展现人物性格的一个窗口。
通过对酒情节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增强对整个故事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酒情节也有助于为读者提供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引发读者共鸣。
因此,酒情节成为了《水浒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该小说增添了许多色彩和情感。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水浒传中的酒情节,并明确了本文的目的。
在概述中,我们可以提到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酒情节贯穿全书,不仅仅是人物之间的社交活动,更是展现出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物性格的重要画面。
《水浒传》中的酒文化作者:李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2期摘要:《水浒传》中的酒描写占据全书的百分之八十,酒的描写贯穿了《水浒传》的始终,在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水浒传;酒文化;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民俗作者简介:李丽,女,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2-0031-01酒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在文学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给文学带来了灵光,《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杰出作品之一,是四大名著之一,更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以评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而著名的金圣叹,在二十八回的回前总评中:“如此篇武松为施恩打蒋门神,其事也;武松饮酒,其文也;打蒋门神,其料也;饮酒,其珠玉锦绣之心也。
”[1]“酒”在书中的描写反映出了《水浒传》的美学价值,通过人物、情节的反映,体现了小说的阳刚之美。
《水浒传》中有关酒的描写有277处,120回中104回有酒的描写,占总章节约86.7%,我们可以说酒的描写贯穿了《水浒传》的始终。
一部《水浒传》是一曲酒的咏叹调,但是作者没有为写酒而写酒,而是为人物塑造、情节展开、反映民俗方面服务,从而使酒成为作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以“酒”写人,使人物富有个性,栩栩如生《水浒传》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酒写人,使人物富有个性,栩栩如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性格鲜明、光彩照人的高大英雄形象。
施耐庵用写酒来塑造人物,对这些人物倾注了强烈的爱和饱满的政治热情,从而具有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例如,对于《水浒传》中描写同类人物性格的粗鲁,就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武松的粗鲁是勇武,李逵的粗鲁是豪爽,鲁达的粗鲁是光明正直。
他们的粗鲁都可以从喝酒的描写中发掘出来。
武松是一位光彩照人的英雄,他桀骜不驯,武艺高强,打虎写出了他的英雄性格,而打虎又是由喝酒引起的。
中国酒文化的文学作品
中国酒文化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以下是一些代表作品:
1. 《红楼梦》:曹雪芹所著的中国古典小说,其中描写了贾府中各种宴会和饮酒场面,展现了清代贵族社会的饮酒文化和礼仪规范。
2. 《水浒传》:施耐庵所著的中国古典小说,其中描写了梁山好汉们的饮酒故事,展现了中国民间的饮酒文化和江湖义气。
3. 《三国演义》:罗贯中所著的中国古典小说,其中描写了三国时期各路英雄豪杰的饮酒场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战争文化和英雄气概。
4. 《酒徒》:海明威所著的现代主义小说,描写了主人公艾略特·霍华德在纽约的生活和饮酒经历,是西方文学中关于酒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
5. 《茶馆》:老舍所著的话剧,描写了北京城里一个茶馆里的人生百态,其中也有很多饮酒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饮酒文化和人情世故。
以上仅是中国酒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部分体现,还有很多其他作品也有涉及,如《西游记》、《聊斋志异》、《茶馆》等等。
水浒传的影响价值意义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创作于明代,以它丰富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寓意,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意义。
以下是《水浒传》的一些影响、价值和意义:
1.社会反映与揭示:《水浒传》通过塑造一群农民起义英雄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败、贫富悬殊、民众苦难等问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丑陋一面。
2.民间英雄形象:书中108位英雄豪杰各具特色,是中国古代民间英雄的集合,形象各异,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和背景,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和地区的人物,成为了后世文化中的经典典型。
3.反抗精神与义勇精神:书中描绘的英雄豪杰反抗不义、保护百姓的精神,激发了人们对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的反抗意识,弘扬了“义勇为民”的精神。
4.文化价值传承:《水浒传》作为古典文学巨著,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道德准则,影响了后世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延续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历史。
5.文学影响:《水浒传》的情节、人物形象等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后世文学作品中,不仅影响了明清小说,也对后世的戏曲、诗歌等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6.历史与虚构的融合:虽然《水浒传》是虚构的小说,但它也融合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后人了解宋代历史提供了参考。
7.民间文化传承:《水浒传》中蕴含了许多民间故事、传说和风俗,传承了中国民间文化,使这些元素得以流传并影响后世。
总的来说,《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具有深远影响,还在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水浒传中的酒文化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特别是在历史悠久的中国。
中国的酒在古代就已经是闻名世界了,在今天著名的茅台、杜康酒、女儿红等酒类,在古代已经是十分出名的了。
而在品酒的同时,更是诞生了集当地文化、思想、道德于一体的酒文化。
同样的,在今天的中国,酒类企业的迅速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但在酒类企业的高利润的影响下,酒文化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受人类重视。
先是早年的加工业酒精混入茅台、再到如今的塑化剂茅台。
各种各样的诚信危机冲击着中国的酒企业。
一时间,各种酒类产品的销售更是因为信誉缺失而遭受到严重的冲击。
中国酒企业的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水浒传酒文化品种审美引言:《诗三百》、《水浒传》都谈到了酒,可见酒与文学是有很深的渊源的,尤其是《水浒传》是更是完美无瑕的把酒与文学结合在了一起,酒中审美价值事很高的,可以带来了无限的灵光给古代文学艺术。
人们从那里面看到一个丰富、灿烂的酒文化世界。
在人类的文化历史长河中, 酒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特殊的文化形式, 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粤西偶记》中有云“平乐等府山中, 猿猴极多, 善采百花酿酒。
樵子人山得共巢穴, 其酒多到数石。
饮之香美异常, 曰猿酒。
”在人类之前, 人类之祖先类人猿已学会了造酒。
酒的产生, 乃自然现象。
酒, 是为人所创造。
中国, 在夏代就已经开始以谷物造酒了, 历史上流传的夏代仪狄, 后来的杜康, 是造酒能手或造酒专家。
酒之所以是文化, 因为它是人创造, 是人化的自然物, 其本意在人为、为人酒文化的内涵, 首先源于酿酒的技术工具和人的生活欲求, 其中有科学, 也有文化其次, 因为酒对社会有调协作用, 人们广泛用于诸多领域, 如奖将士, 婚丧喜庆, 对酒当歌等, 构成了丰富多采的酒礼、酒俗。
一、《水浒传》中丰富多彩的酒文化《水浒传》每个章节都描写到酒,他的身影随处可见。
《水浒传》中六百多次提到饮酒的场合,酒的种类、酒业、饮酒器具、饮酒风俗等内容更是很多,酒的种类、酒业、饮酒器具、饮酒风俗等许多文学家都在研究,可见《水浒传》描写酒文化是多么丰富多彩,涵盖广阔。
《水浒传》中对酒的艺术描写及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酒”是能经常看到的文学具像。
在各种各样的场景描绘中“,酒”以它独特的恣意给人留下深刻影响。
大多数作品中的酒,已经不仅仅是酒本身了,更多的是一种寓意,一种文化象征,一种艺术的升华,而酒的这一特点在《水浒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水浒传》中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将酒中神采体现的淋漓尽致。
反之,如果小说中没有那么多饮宴的精彩描写,缺少酒文化的精神内涵传递,我想《水浒传》也终究只是会淹没在历史洪荒中的平淡奇谈而已。
正是以酒写人的英雄主义,以酒论事的曲折罪恶,才会使《水浒传》显得雄浑大气,波澜壮阔,增强了小说本身的戏剧性,更富有美学特质。
一、以“酒”写人,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充实。
在书中,酒是串联起各人物关系的纽带。
作者用酒来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
在整部小说中,虽然“酒”出现的频率颇高,但是一点也不显得重复和累赘。
伴随着酒的每一次出现引出不一样的故事人物,可以说就酒是串联起整部小说人物的纽带。
比如:《水浒传》中有很多人物性格中都有“粗鲁”的特质,但每个人物性格的粗鲁又是不一样的,这可以从每个人物的宴饮描写中挖掘出来。
武松是粗鲁的,但我们更多地感觉到的是他的英勇与无畏;李逵也是粗鲁的,但却带着豪放与爽朗;鲁达更是粗鲁无二了,却觉得光明正大。
更详细点说,武松是我们印象里的打虎英雄,武艺高强且桀骜不驯。
在他打虎英雄的成名道路上“,三碗不过岗”是他标志性的里程碑。
十八碗酒壮大他的胆子,激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最终几十拳打死老虎的结局,也是酒后力量的发挥。
喝酒打虎是武松“打虎英雄”形象背后的最佳诠释。
之后武松醉打蒋门神,表现了武松敢于反抗,敢于与恶势力做斗争的无畏精神。
其中酒更是成为了刻画武松这一英雄气节,表现武松精神风貌的重中之重。
李逵成为《水浒传》中与酒最为贴切的英雄人物。
在对他的饮宴描写中,他通常都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姿态,可以看出他不拘小节,豪爽粗鲁的人物性格,使得他鲜明的个性跃然纸上。
#《水浒传》宴饮描写的美学价值《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不仅包含英雄豪杰的斗争,还描写了各种社会人物的生活与情感。
其中,宴饮场景被视为一大特色,流传了许多经典描写。
本文旨在探讨《水浒传》中宴饮描写的美学价值。
1. 宴饮场景的描写特色《水浒传》的宴饮场景描写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1. 食品制作和品尝的描写文中经常出现对各种美食的描述,如“烤雁、炭烧鱼头、蜜饯鲍鱼、蛤蟆黄鱼、盐水鸡、酥炸鹿尾儿、蒸鲤鱼、艾窝窝、烩白蹄筋”等等。
对于这些食品,文中往往以精细的描写方式来表达其美味程度,如食材的鲜嫩、香气扑鼻、口感细腻,并配以相关的烹饪技巧和佐料,增强了其视觉和味觉上的想象感受。
1.2. 各种饮料和酒类的描写《水浒传》也常出现对各种饮料和酒类的描写,如杏花村的玉兔冰酒、“我所以得罪了他,因为俺不会饮酒。
俺且是个不知味儿的”,以及林冲被骗喝下“含月楼”的毒酒等情节。
这些描写往往强化了人物角色与情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又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内涵。
1.3. 场景环境的描写文中为了更好地表现宴饮的热闹景象,往往描写了宴会的场景环境,如“宴楼通明秀丽,灯烛高烟,倮妓纵酒”,“两边鼓吹呼啸不绝,征服的猛士环卫通衢”,“梁山泊莫大的会场有好几百张凉床,至少得上床的有千人”,用细致的笔触将宴饮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2. 宴饮场景描写的美学价值作为文学作品,描写宴饮场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展示奢华、热闹的场面,更重要的是在美学方面的体现。
下述将从“对人性的揭示”和“文學藝術的探究”两方面来分析《水浒传》中宴饮场景描写的美学价值。
2.1. 对人性的揭示宴饮是一种社交方式,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及道德观念。
在《水浒传》中,宴饮场景的描写十分丰富,不仅可以看到英雄的豪气,武将的豪放,而且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交织,甚至可以反映出不同人物的道德品质和格局。
例如,在宴会中,龙王庙方面提供的美食不如“飞天一羽”,却被吴用等梁山好汉所欣赏,这种欣赏体现了“黄鼠狼给鸡拜年”的价值观,也突显了梁山好汉的择良为就的策略。
《水浒传》宴饮描写的美学价值关键词:《水讲传》宴饮审美摘要:对于《水讲传》中“酒”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宴饮描写。
小说中“宴饮”成为美学特质,它透过人物、情节和环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小说的阳刚之美。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广泛见之丁•小说、诗歌、散文、戏曲等文艺作品中,构成了中国文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所谓酒文化,一般是指以酒为内容但却又超越了有关酒的具象描写而上升到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也就是说,在涉及酒的文化作品或者艺术作品中,酒本身己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那么《水济传》中关于酒的描写也已经超越了酒的具象描写,而上升到了一种新的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
对于《水讲传》中“酒”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宴饮描写。
小说中如果我们去掉了关于宴饮的描写和酒文化的精神内涵,那么整篇作品不仅人物形象黯然失色,社会内涵会趋于平淡,而且艺术成就也必然耍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宴饮”成为《水讲传》的美学特质,它透过人物、情节和环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小说的阳刚之美。
汉代人就曾把酒称之为“天之美禄”,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既可以合欢,又可以浇愁,酒味之美、酒意之浓是其他任何饮料所无法比拟的。
在《水讲传》中,酒更多的则是与英雄豪杰相伴。
清朝闽人林梅溪认为《水浒传》善于写酒而不善于写茶,他在《武夷茶趣》中说:“酒壮英雄豪气,茶抒闲人性情。
…大雪满天地,古月仗剑游;欲说心中事,同上酒家楼’。
若为同上小茶馆,则失去英雄豪气矣,故《水浒传》多酒气而少茶趣。
”酒是发散的,饮后使人兴奋,茶是收敛的,品之使人清醒。
美酒的力量恰恰在于一种微微麻醉之中唤醒的潜在的自由欲望,人们可以完成平时无法实现的愿望。
在《水浒传》中酒使水浒英雄性格内在美得以外现,因而有关酒的描写即宴饮描写也就成了作者刻画英雄性格的手段。
金圣叹认为,《水讲传》所以使人百读不厌,根本原因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性格。
水浒传的文学价值《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真实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群山野豪杰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水浒传》之所以被誉为经典,其文学价值不可忽视。
水浒传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小说采用了以英雄人物为主线,以故事情节为骨架的叙事方式,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作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形象描写,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宋江的聪明才智,还是李逵的豪爽直率,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叙事方式使读者产生了与人物紧密联系的感觉,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使人们更加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水浒传所展现的人性矛盾和社会问题也是其文学价值的重要方面。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有忠诚正直的好汉,也有狡诈奸诈的恶人。
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小说中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如官员贪污腐败、百姓生活困苦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使人们对社会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社会的进步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水浒传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也是其文学价值的体现。
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描写和对话等修辞手法,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作者通过巧妙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人们对于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同时,小说中的语言也非常优美,行云流水,引人入胜。
这些优美的语言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享受到美的享受,也为文学艺术增添了一份魅力。
水浒传通过对于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命运的无常。
小说中的人物或英勇或懦弱,或忠诚或背叛,他们的命运也或高或低。
通过对这些人物命运的描写,作者告诉人们,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命运的起伏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对命运的思考和揭示,使人们在阅读中得到了对人生的启示和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水浒传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深刻的人性描写、优美的语言和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价值。
清代四大奇书:《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清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小说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里,涌现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大奇书,分别是《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这四部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1.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内容简介:描绘了贾府家族兴衰起伏的故事,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为核心。
通过对封建社会士人家庭生活、宴会风俗等方面的生动描写,展现了真实而复杂的社会关系。
•历史价值:《红楼梦》具有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底蕴,被赞誉为中国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
它不仅以艺术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丑恶和虚伪,也表现出对人情世态、宫廷生活等的真实刻画。
•影响与研究价值:《红楼梦》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后来小说创作的重要指导。
这部作品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中国小说的艺术魅力。
2.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内容简介:故事讲述了一群起义军在梁山泊聚义,闯荡河山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108位英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勇敢、忠诚并不畏强暴的精神风貌。
•历史价值:《水浒传》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迥异背景的剧情引发广泛关注。
同时,它还反映出封建社会腐败和民众反抗的主题,因此被视为对当时政治与社会体制的评论。
•影响与研究价值:《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而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它影响了之后许多小说的创作,尤其在描述英雄人物和群体形象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3.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内容简介:故事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通过一系列奇幻、惊险的历险故事,表达了对友情、爱情和正义的追求。
•历史价值:《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神魔小说。
它不仅融入了佛教禅宗思想,并运用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元素,塑造了独特的虚幻世界。
•影响与研究价值:《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受欢迎和广泛传播的小说之一。
它不仅被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水浒传》宴饮描写的美学价值关键词:《水讲传》宴饮审美摘要:对于《水讲传》中“酒”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宴饮描写。
小说中“宴饮”成为美学特质,它透过人物、情节和环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小说的阳刚之美。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广泛见之丁•小说、诗歌、散文、戏曲等文艺作品中,构成了中国文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所谓酒文化,一般是指以酒为内容但却又超越了有关酒的具象描写而上升到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也就是说,在涉及酒的文化作品或者艺术作品中,酒本身己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那么《水济传》中关于酒的描写也已经超越了酒的具象描写,而上升到了一种新的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
对于《水讲传》中“酒”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宴饮描写。
小说中如果我们去掉了关于宴饮的描写和酒文化的精神内涵,那么整篇作品不仅人物形象黯然失色,社会内涵会趋于平淡,而且艺术成就也必然耍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宴饮”成为《水讲传》的美学特质,它透过人物、情节和环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小说的阳刚之美。
汉代人就曾把酒称之为“天之美禄”,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既可以合欢,又可以浇愁,酒味之美、酒意之浓是其他任何饮料所无法比拟的。
在《水讲传》中,酒更多的则是与英雄豪杰相伴。
清朝闽人林梅溪认为《水浒传》善于写酒而不善于写茶,他在《武夷茶趣》中说:“酒壮英雄豪气,茶抒闲人性情。
…大雪满天地,古月仗剑游;欲说心中事,同上酒家楼’。
若为同上小茶馆,则失去英雄豪气矣,故《水浒传》多酒气而少茶趣。
”酒是发散的,饮后使人兴奋,茶是收敛的,品之使人清醒。
美酒的力量恰恰在于一种微微麻醉之中唤醒的潜在的自由欲望,人们可以完成平时无法实现的愿望。
在《水浒传》中酒使水浒英雄性格内在美得以外现,因而有关酒的描写即宴饮描写也就成了作者刻画英雄性格的手段。
金圣叹认为,《水讲传》所以使人百读不厌,根本原因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性格。
他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將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
”①这是一个深刻的见解,概括了小说艺术的一条重要美学规律。
中外艺术史的实验证明了典型性格确实是构成小说艺术美的主要因素。
《水济传》写了大量英雄宴饮的场面,或一人独酌,或两人对酌,或众人在宴会上群饮,并借助于酒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水浒英雄除王英外多不近女色,但除李云之外多亲近美酒。
作者在第三回中说:“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②可见酒对“性高”的英雄产生的巨大影响。
先说酒胆英雄武松。
金圣叹在第四回回前总评中说:“鲁达酒醉打金刚,武松酒醉打大虫”;“鲁达打周通,越醉越有本事,武松打蒋门神,亦越醉越有本事。
”“三碗不过的酒招旗,在一般客人眼中是一则普通广告,在武松眼中却极富挑逗性,挑动了他的好胜心理。
体现了他逞能、自信、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
武松是用武力作后盾,用“全场紧逼”的战术,迫使酒家卖给他十八碗好酒的。
以好汉自命的武松,正是仗着好汉固有的自豪感的支持,强索那十八碗好酒。
这十八碗好酒,映衬出英雄人物不同凡响的作为,无所畏惧、敢作敢为的气概。
在第二十八回中“无三不过望,醉打蒋门神”,也表现出了武松绝非凡人可比。
在这一回中,“酒”字竟然出现了八十八次之多,居全书之首。
王望如在回末总评中说:“其于虎也,先醉后打;其于蒋门神也,先醉后打……皆藉酩酊以佐其神威,酒之动气甚矣哉!”③恰当地说明了酒与武松英雄行为的关系。
醉酒象征着情绪的放纵,神经的兴奋,醉酒后的境界是神奇的,无论是打,是骂,是卧,都带有了一种平时无法比拟的豪气与霸气,难怪《水讲传》对此境界钟爱有加。
其他像“鲁智深醉打山门”,“吴用智取生辰纲”,“浔阳楼宋江吟反诗”等等,酒在其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讲到“草蛇灰线法”:“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
”金圣叹的“草蛇灰线法”,无论从《水许传》全书还是各章回来看,“宴饮”这一道具都得到了极为成功的运用,使其发挥了推进情节、蝉联场面、连缀事件的重要作用。
如第二十二回,宋江在柴进庄上,因喝酒有些醉了,脚步趟趄,踩在火锨柄上,把火锨里的炭火都掀在武松脸上,引出武松这个人物和“武十回”一系列重要的故事情节。
诸多英雄由宴饮而相识,相识后又找酒店相拜痛饮。
梁山泊朱贵酒店是水浒根据地的交通站和前哨,每一位英雄上了梁山,起义军首领都要摆酒设宴,以示欢迎。
宴饮使本来陌生的英雄之间的感情距离缩短了。
在《水讲传》中,宴饮又起到激化情节的作用。
小说第四回金圣叹评点鲁智深说:“鲁达凡三事,都是妇女身上起。
第一为了金老女儿,做了和尚。
第二既做和尚,又为刘老女儿。
第三为了林冲娘子,和尚都做不得。
然又三处都是酒后,特特写豪杰亲酒远色,感慨世人不少。
”④这是说鲁智深三次打抱不平,都是他酒后英雄正气所致。
宋江本是一个对皇帝抱有幻想的人物,参加起义态度最不坚决的人物,但他在浔阳楼独g饮酒时,乘着酒兴题了反诗而招灾致祸。
作者在这里极尽其能事地用酒把宋江性格中潜藏的反抗的一面急速升化、外现,以推动后续故事情节大起大落。
一般说来,情节发展应有连续性且紧凑。
但是,金圣叹却认为,有时也不妨中断一下、停顿一下。
他称之为“忽然一闪法”。
第八回写林冲在柴进庄上与洪教头比棒,正要开始,柴进却说:“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情节的发展到此突然停顿。
后来终于开始比武了,不到四五回合,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来,叫一声“少歇”,情节的发展又一停顿。
原来林冲要求取下护身枷。
等到开了枷,正要重新开始比武,柴进又叫道:“且住。
”这是又一停顿。
金圣叹在此三处停顿下批道:“说使棒反吃酒,极力摇曳,使读者心痒无挠处”;“此一回书每用忽然一闪法,闪落读者眼光,真是奇绝”;“奇哉!真所谓极忙极热之文,偏要一断一续而写,令我读之叹绝。
”⑤从这些批语看,第一处停顿吃酒及后两处停顿,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焦急心理,引起读者的悬念,而这种焦急心理和悬念,足以增加读者的美感享受。
再如,第九回林冲刺配沧州后,管营与潜来的陆虞候设计,差林冲看管大军草料场,为御寒林冲冒雪至附近酒店饮酒并买回一葫芦酒,返回草料场,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只得到古庙暂时栖身。
草料场起火,林冲欲开门救火时,听得门外陆虞候、差拨和富安设计谋害其性命的一番言语,使得林冲忍无可忍,怒杀仇人,做出了义无反顾上梁山的人生抉择。
酒店饮酒且沽酒的情节,与雪压草厅倒塌的巧合,使林冲的命运和抉择与宴饮又一次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此外,一些因宴饮误事而使情节突变的例子,也表现了“宴饮”的戏剧性作用。
意境,历来是文学艺术家惨淡经营而创造的艺术境界。
《水讲传》在结构情节,切换场面的同时,也善于运用写境与造境的艺术和同中见异与犯而能避之技法,去创设酒景与酒情浑融、酒意与酒象和谐的“宴饮”的艺术境界。
诸如浔阳楼诗情酒意,饮马川醉酒舞剑,欢庆元旦赏雪梦酒,皆为范例。
“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
”苏东坡题名的浔阳楼,悬挂着一个酒旆。
碧阑干,翠帘幕;雕檐映日,画栋飞云。
楼外,一派非常江景;楼内,美酒、美食、美器。
酒楼内外,真山真水真酒真景物,好一处游览胜地,犹如一幅风光旖旎的山水画图。
而人物主体游闲骋目之际,苦闷逝去,欢喜袭来。
由景而情而致酒兴,一樽蓝桥风月,更使宋江“感恨伤怀”。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酒兴所至,挥毫题词;酒激神经,“大喜大笑”,又饮数杯,“手舞足蹈”;“狂荡起来”,再写卜四句诗。
情感波澜,皆因酒冲激,一派江景,全凭酒楼装点。
名楼与美酒绘画了一幅情与景浑融的艺术境界。
这是《水胖传》中人物经常活动的场所——酒店。
这些小说经常描写的酒店,是表现人物形象的需要,同时也是展现人物形象的生活平台。
各种各样的人物,尤其是梁山中的一些好汉,在这些酒家环境中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个性风采。
就《水讲传》中所写的酒店来看,既有名城大都中的高级大酒店,也有荒山野水旁的低档小酒馆。
前者如“名贯河北,号为第一”的大名府翠云楼,“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楼上楼下,有百十处阁子,终朝鼓乐喧天,每日笙歌聒耳。
”后者如梁山泊附近荷花荡中摆有红油桌凳的水阁酒店,和险峻高山下的卖茅柴白酒的村落小酒肆。
各种酒店的经营方式也有所不同。
有既卖酒也卖菜、卖饭的“全席酒店”,也有既卖酒、卖菜不卖饭的“快餐酒店”,还有卖酒卖肉包子的“小吃酒店”,另有几位唱着民歌小曲、挑着酒担的“流动售酒员”。
这些酒店书中描写也各有特色。
第三回中的渭州桥下潘家酒楼,“门前挑出望竿,挂着酒旆,漾在空中飘荡。
怎见得好座酒肆?正是:李白点头便饮,渊明招手回来。
有诗为证:风拂烟笼锦旆扬,太平时节日初长。
能添壮士英雄胆,善解佳人愁闷肠。
三尺晓垂杨柳外,一竿斜插杏花旁。
男儿未遂平生志,且乐高歌入醉乡。
”⑥这里写的是城市中较大酒店。
即使乡野间的酒店,也是另有一番风光。
鲁智深野猪林救下林冲后看见的一处,但见: “前临驿路,后接溪村。
数株槐柳绿阴浓,几处葵榴红影乱。
门外森森麻麦,窗前猗猗荷花。
轻轻酒旆舞熏风,短短芦帘遮酷日。
壁边瓦瓮,白泠泠满贮村醪;架上磁瓶,香喷喷新开社酝。
白发田翁亲涤器,红颜村女笑当垆。
”⑦而李白、刘伶、陶渊明往往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主角,“刘伶仰卧画床前,李白醉眠描壁上”(第九回);“壁上描刘伶贪饮,窗前画李白传杯。
渊明归去,王弘送酒到东篱;佛印山居,苏轼逃禅来北阁”(第二十九回)等等,均可以看作是《水许传》对酒店的无限赞美。
《水讲传》中所描写的与情节发生直接关系的酒店计六十多家,几乎每一回都有一个酒店。
而书中所写酒的内容也异常广泛,它将读者置身于浓郁扑鼻的酒气之中,为人们真切地展示出:水浒英雄的时代是一个酒的时代,水浒英雄的世界是一个酒的世界。
《水將传》中不仅男子吃酒,连顾大嫂、孙二娘这样的妇女也颇有酒量,即使是十几岁的少年郓哥也开口就找武大郎要三杯酒吃。
从男到女,从老到少,从市民到农民、渔夫,从皇帝、官僚到平民百姓,个个喜欢饮酒。
这个极富刺激性的宴饮的环境正是水浒英雄进行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现实斗争的硕大舞台。
一镟镟、一碗碗、一桶桶、一瓮瓮的酒浆正是书写这部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传奇式英雄史诗的浓烈墨汁。
四上面分别谈了宴饮描写与《水浒传》的环境、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关系,其实都是围绕宴饮与《水將传》的阳刚之美这个美学特质说的。
“宴饮”赋予了这部小说一定的美学内容,即英雄史诗式的阳刚之美。
这种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从劫去生辰纲、题反诗,可以看出宴饮与反抗封建统治秩序的关系;从打虎、倒拔垂杨柳,可以看出宴饮与战胜自然的关系;从杀潘金莲、醉骂潘巧云,可以看出宴饮与抵制色情的关系。
正是透过宴饮描写中的这些关系,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方式,看到了中国中世纪社会意识的某些进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