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苏格拉底辩论术共25页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35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治疗(简称RET)是本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
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疗法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一、ABC理论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
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因为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埃利斯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他认为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时,是他们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的。
不过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合理情绪治疗并非一般性地反对人们具有负性的情绪。
比如一件事失败了,感到懊恼,有受挫感是适当的情绪反应。
而抑郁不堪,一蹶不振则是所谓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了。
例如:两个同事一起上街,碰到他们的总经理,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过去了。
这两个同事中的一个认为:“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
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而另一个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老总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的情绪困扰的⼀种⼼理治疗⽅法。
是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的。
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理治疗中的⼀种疗法,因它也采⽤⾏为疗法的⼀些⽅法,故被称之为⼀种认知-⾏为疗法。
美国著名⼼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1913.09.27]于20世纪50年代创⽴,其理论认为引起⼈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的事件,⽽是⼈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于改变外界事件,⽽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改变情绪。
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理论⼜称ABC理论。
阿尔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1913.09.27],美国临床⼼理学家,合理情绪⾏为疗法的创始⼈,也是 20 阿尔伯特·艾利斯世纪60 年代美国性解放运动的先驱。
他出⽣于美国宾⼣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个犹太家庭。
他4 岁时全家到纽约定居。
5 岁时因肾炎并发扁桃腺炎⼏近死亡,⼜曾因肾炎 9 次住院。
12 岁时⽗母离异,养成他独⽴和⽆神论的态度。
19 岁时⼜并发肾性⾼⾎压,40 岁时罹患糖尿病,但是他努⼒照顾⾃⼰的⾝体,不使⾃⼰因疾病⽽陷⼊悲惨,反⽽精⼒充沛地过⽣活。
在12 岁时,他下决⼼成为⼀个作家,于是认真规划⾃⼰的教育⽣涯。
他先进⾼职学校,1939 年进⼊纽约市⽴⼤学商学院,主修商业管理,想在商场上赚⾜够的钱以便写任何想写的题材。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萧条打破了他的计划,他只得放弃致富的美梦,不过仍持续写作。
38 岁时他已完成了约 20 本书的⼿稿,但未能如愿出版。
有⼈称埃利斯是⾃ S.弗洛伊德以来唯⼀创建具有了⾃⼰理论体系的⼼理治疗学派的⼼理学家,还有⼈称他为认知 -⾏为治疗之⽗。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步骤和分析Ellis总结的11类不合理信念及相应的分析案例2-10(摘录)求助者,女性,45岁,机关公务员,因自己17岁的女儿不听自己的话与同学谈恋爱而非常气愤。
求助者:女儿小小的年纪居然不听话,瞒着我谈恋爱,我说她,她还不听,我生气能怨我吗?咨询师:按你所说,你是妈妈,女儿必须听你的话?求助者:是的,应该的。
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女儿必须听妈妈话。
求助者:(插话)当然,哪有女儿不听妈妈的道理,再说我也是为她妈啊!咨询师:因此,你做女儿时,你肯定听你妈妈的话。
求助者:嗯(不好意思),也不都是,我妈妈说得对的,我都听了,说得错的,我也没听。
咨询师:你做女儿时,你妈妈的话,有的你听了,有的你没听;而你要求你女儿必须听你的话;都是妈妈讲话女儿听,你的说法前后是存在矛盾的,对此你如何解释呢?求助者:(语塞)那可不一样,我是为女儿好啊!咨询师:按你所说,妈妈为了女儿好,女儿就必须听。
求助者:对的。
咨询师:因此,你妈妈为了你好所说的话,你肯定听。
求助者:我听。
咨询师:因此,你妈妈为了你好,冬天怕你冷,她要求你穿棉裤,你肯定就穿棉裤。
现在她为了你好,不让你减肥,你肯定不减肥。
求助者:(犹豫)好像也不是,我不愿意穿棉裤,几乎没穿过,我现在确实在减肥。
咨询师:你前面说了妈妈为了女儿好所说的话,女儿必须听。
现在你承认妈妈说的话是为了你好,但你也没听。
你的话前后存在矛盾,请你解释一下好吗》求助者:(沉默)我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没有听我妈妈的话,我的女儿也可能不听我的话?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思考)我好像明白了,我要求我女儿必须听我的话有些绝对了,可她不听我的话怎么行呢?咨询师:可事实是在有些问题上,你没有听你妈妈的话,这该怎么解释呢?求助者:(思考)我彻底明白了,妈妈讲话,女儿可能听,也可能不听,不能要求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咨询师:对,正是由于你的绝对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你才生气。
求助者:我理解了,谢谢你![分析] 上述案例是较为典型的辩论,从中可以看到所谓的“三段式”推论,逐层深入,直至求助者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建立合理信念。
合理情绪疗法基本原理及ABC理论操作过程区分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标准常见的不合理信念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注意事项案例分析相关案例问答题集锦案例报告分享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教材(技能三级)P132合理情绪疗法(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简单的理解:通过分析和思辨,改变求助者的认知、解决情和意。
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基本原理2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
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
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ABC理论1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
艾利斯常借用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 ;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ABC理论2ABC的关系:A不是C的直接原因;B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
从前,有两个秀才一起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一支岀殡的队伍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瞪”一下,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
于是,心情一落万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瞪” 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奥!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
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合理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一、定义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也译为理性情绪疗法,又称情绪ABC理论) 是上一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岀的。
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因其中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也称为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
理论基础:人具有非理性的本质:每个人、任何社会与文化都有非理性的成分。
心理障碍是由于一个人所持有的非理性的(irrational)、不符合逻辑的思维和信念(belief)引起的,是由于错误的自我谈话所引起。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二、情绪ABC理论艾利斯:A ( activati ng eve nt ),诱发事件B (belief):信念和态度C (consequenee):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后果理论要点:影响我们情绪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C情绪行为■ •他仅在安慰我吧!一一伤心,生气•我不怎么样,这人干嘛?一一怀疑、困惑•哼,讨好我,想利用我!一一厌烦、敌意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三、不合理信念不良的情绪反应,常常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对此事件的认识,尤其是不正确的、偏激的认识,人们称之为非理性信念。
合理情绪疗法简述李玉婷应心1126202111065合理情绪疗法简述摘要:合理情绪疗法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常用的一种方法,基本理论为艾利斯的ABC理论,治疗过程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四个阶段。
主要是帮助求助者以理性对抗不理性信念,便建立理性思维。
关键字:合理情绪疗法1 基本理论合理情绪疗法(RE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治疗中的一种疗法。
艾利斯认为人生来便具有用理性信念对抗非理性信念的潜能,但人常常为非理性信念所干扰。
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压抑、敌对、焦虑、挫折这类消极的情绪都是因非理性信念所致。
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应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在ABC理论中,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产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
ABC 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直接原因。
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
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纠正不合理的信念。
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他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来访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合理情绪疗法1、认知的家庭作业合理情绪治疗是在改变人的认知上下功夫,但要改变人的信念与思维方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因此,治疗不但需要治疗者的努力,也需要来访者本人的努力,这种努力不仅在会谈时间中进行,也应持续到会谈以外的时间中。
认知的家庭作业正是为此而设立的。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来访者可以更好地掌握会谈之中的内容,并且学会自己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
认知的作业主要有:合理情绪治疗自助量表(RETSelf-Helpform),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Disputingirrational;Beliefs)和合理的自我分析(RationalSelf-Analysis,简称RSA)。
①合理情绪治疗的自助量表这是由埃利斯在美国纽约创立的合理情绪治疗研究所特制的一种自助表格。
其内容为,先让填表者找出A和C,然后再找B。
表中列有十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填表者可从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若还有其他的不在此列中的不合理信念可单独列出。
接下来是请填表者自己做D,对自己所有的不合理信念,—一进行质疑式的辩论。
最后是填写E,即通过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论而达到了什么情绪的和行为的效果。
②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这也是一种规范化的作业形式,内容很简单,只需来访者回答一些具体的问题(1)我打算与哪一个不合理的信念辩论并放弃这一信念?(2)这个信念是否正确?(3)有什么证据能使我得出这个信念是错误的(正确的)这样的结论呢?(4)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5)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是什么?③合理的自我分析(RSA)合理的自我分析目的与上述作业相同,但是一种完全由来访者自己完成的报告。
其内容即为ABCDE五项。
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与规定,但报告的重点在D上.事实上,这种自我分析人人都可以做。
按合理情绪治疗的观点来看,人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的信念。
合理情绪疗法123456合理情绪疗法(讲稿)第一节认知疗法概述认知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想法和观点,是个体心理世界中最为能动、活跃的因素。
心理咨询的研究与实践表明,认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许多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正是由于其不合理的认知造成的。
因此,咨询师通过揭示并矫正来访者的认知偏差,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和消除来访者的心理异常。
S-C-R认知疗法于20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兴起,有趣的是当时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都认为自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八十年代认知疗法完善并占据了临床心理咨询的半壁江山。
认知疗法的最大特征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
简便易行,认知疗法的代表有:1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2、贝克的认知疗法。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T ”。
第二节合理情绪疗法简介RET技术使咨询变得较为积极主动,并且缩短了会谈次数,增加了咨询效果,治愈率达到90%以上。
一、艾利斯的人性观◇1人是有一种既理性又非理性的心理特点。
非理性或不合逻辑的想法使人容易自怨自艾,抱怨或逃避现实,无法快乐地生活。
◇2人具有经常性的消极内化语言。
不合理思维通常借助于个体语言进行,所以思维的改变,可以借助于将来访者消极的内化语言转变为积极的自我对话来进行。
◇3人具有改变和发展自己的能动性。
二、A-B-C-D-E理论A-B-C-D-E理论有着独特的咨意义和价值。
它可以促使来访者在辩论中不是盲目地接受咨询师的观点,而是自己主动去思考、发现和解解决问题,即产生顿悟。
例:用考试不好而产生抑郁情绪来说明A-B-C-D-E理论。
事件(A)→信念(B)→情绪、行为反(C)我合理信念(B )合理情绪、行为反应这→我考的不好,我很失望→有挫折感、心烦、焦虑继续努力,下次考过次考试→不合理的信念(IB)不合理的情绪、行为考的→我必须每次都成功(绝对化要求)极度失望抑郁、自暴自很我的努力都白费了解、这太糟糕了(糟糕之极)弃、不想学习、注意差我从此就不行了,我是个笨蛋(过分概括化)力不集中、懒惰↑对不合理的信念驳斥和辩论(D)一个人能保证每次都能成功吗?考试失望真的是最糟糕的吗?你能证明你以后的努力也会失败吗?↓↙辩论结果(E)↘↓认知效果情绪效果适当行为的产生一次考试失败并非那么虽然有些失落,但不灰心分析失败原因,查漏补缺糟糕,不能说明能力,不自暴自弃,不抑郁继续努力学习也不代表将来三、非理性信念及其特征(一)艾利斯总结的十一条不合理信念1、一个人要有价值就必须在各方面都很有能力,并且很有成就。
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一)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
艾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
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
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
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
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
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