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料检验标准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35.00 KB
- 文档页数:20
化工原料来料检验规范1. 引言这份文档旨在制定化工原料来料检验的规范。
通过对原料进行严格检验,可以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检验标准2.1 外观检验- 对原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
- 任何明显的不正常变化都应被记录并进行进一步调查。
2.2 技术指标检验- 根据原料的特性和用途,制定相应的技术指标。
- 对原料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技术指标要求的达标情况。
2.3 包装完整性检验- 检查原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 袋装原料应检查袋口是否密封,是否有任何破损或漏料现象。
- 桶装原料应检查桶盖是否密封,是否有任何溢漏或破损。
3. 检验程序3.1 采样- 对每批原料进行采样。
- 采样过程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3.2 检验方法- 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原料检验。
- 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由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验证。
3.3 检验记录- 对每次原料检验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 记录包括原料信息、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员等。
3.4 异常处理- 如果原料检验结果不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 异常处理包括原料退货、供应商整改等。
4. 文件管理4.1 检验报告- 检验结果应及时生成检验报告,并进行归档保存。
- 检验报告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信息。
4.2 相关记录- 每批原料的检验记录应进行归档保存,方便后续溯源和追溯。
5. 人员培训5.1 检验人员培训- 对从事原料检验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 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
5.2 相关知识普及- 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普及化工原料来料检验的知识,提高整体的质量意识和检验标准的执行力度。
6. 风险控制6.1 安全风险-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殊性质的原料,应加强安全防护,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
6.2 卫生风险- 对于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的原料,应加强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标准1. 引言石油化工产品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
为了确保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对石油化工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本文档旨在制定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可靠性,并提供操作指南。
2. 检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和使用的各类石油化工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原油、燃料油、溶剂、润滑油、化工原料等。
检验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检验以及最终产品的成品检验。
3. 质量检验项目3.1 外观检验: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检查外观是否正常,如颜色、透明度、气味等。
3.2 物理性质检验:检验产品的密度、粘度、凝固点、熔点、沸点、闪点等物理性质指标。
3.3 化学成分检验:利用各类化学分析方法,检测产品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如水分、杂质含量等。
3.4 功能性能检验:对产品的功能性能进行检验,如燃烧性能、冷却性能、腐蚀性能等。
3.5 环境指标检验:检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指标,如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污染物排放等。
4. 检验方法4.1 样品采集: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和使用要求,在相应的生产环节或产品储存中采集代表性样品。
4.2 检验设备: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试剂进行检验。
4.3 检验操作:按照相应的检验标准,对样品进行操作和处理,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4.4 结果评定:根据检验数据和相应的标准,进行结果的评定和判定,确定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4.5 报告编制:根据检验结果,编制相应的报告并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样品信息、检验结果等内容。
5. 质量控制5.1 校准与验证:保证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工作。
5.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样品管理、数据管理、文件管理等。
5.3 质量控制记录:对检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记录,包括样品采集、检验操作、结果评定等。
5.4 仪器保养和维修:确保检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仪器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化工原料检验标准及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1、盐酸=%l HC 1001000m 461.36)(321⨯⨯⨯++V V V C注: C —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V —为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NaOH 的体积ml2V —测定时温度校正值ml3V —滴定管校正值ml36.461—盐酸的摩尔质量g/mol 2、脱碳=总胺%1001000m 3.108)(321⨯⨯⨯++V V V C注: C —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V —为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盐酸的体积ml2V —测定时温度校正值ml3V —滴定管校正值ml108.3—总胺的摩尔质量g/mol 3、液碱=%a OH N 1001000m 00.40)(321⨯⨯⨯++V V V C注: C —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V —为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盐酸的体积ml2V —测定时温度校正值ml3V —滴定管校正值ml40.00—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g/mol 4、 片碱 =%a OH N 10050025m 100000.40)(321⨯⨯÷⨯++V V V C注:C —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V —为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盐酸的体积ml 2V —测定时温度校正值ml3V —滴定管校正值ml40.00—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g/mol 5、纯碱=%a2CO3N 10050025m 299.1051000)(321⨯⨯÷⨯÷++V V V C注:C —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V —为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盐酸的体积ml2V —测定时温度校正值ml3V —滴定管校正值ml105.99—碳酸钠的摩尔质量g/mol 6、五氧化二钒=%OV521001000m88.181)(321⨯⨯⨯++VVVC注:C—为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V—为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盐酸的体积ml2V—测定时温度校正值ml3V—滴定管校正值ml181.88—五氧化二钒的摩尔质量g/mol。
化工原料技术标准与检测原料技术标准汇编化工原料一、丙烯酸1.标准号:AKZO/T03-H001-922.技术标准:项目指标☆外观(目测)无色或黄色透明液体或结晶☆纯度%≥953.检验方法:纯度:(皂化法)准确称取1-2克样品,入磨口三角瓶中,量取0.5NKOH水溶液50ml加入瓶中,按上冷凝器回流1-2小时取下冷却,用0.5NHCI标准液滴定,以酚酞作指示剂,同时做空白试验。
其含量按下式计算:含量%=(V1—V)某N某AG某100式中:V1──空白耗用HCI标准液之体积,mlV──样品耗用HCI标准液之体积,mlN──HCI标准液浓度,A──常数(甲旨为0.1001,丁旨为0.1422)G──样品之重量,克。
4.主要用途:丙烯酸树脂。
二.丙烯酸乙酯1.标准号:AKZO/T03-H002-922.技术标准:项目☆外观(目测)酸度(以丙烯酸计)%≤☆纯度%≥指标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1.596原料技术标准汇编化工原料3.检验方法:纯度:按丙烯酸(AKZO/T03-H001-92)纯度的测定进行。
4.主要用途:丙烯酸树脂。
三.丙烯酸丁酯1.标准号:AKZO/T03-H003-922.技术标准:项目指标☆外观(目测)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酸度(以丙烯酸计)%≤1.5☆纯度%≥963.检验方法:纯度:按丙烯酸(AKZO/T03-H001-92)纯度的测定进行。
4.主要用途:丙烯酸树脂。
四.丙烯酸羟丙酯1.标准号:AKZO/T03-H004-922.技术标准:项目指标☆外观(目测)无色至微黄色透明粘稠液体酸度(以丙烯酸计)%≤1.5☆纯度%≥963.检验方法:纯度:按丙烯酸(AKZO/T03-H001-92)纯度的测定进行。
4.主要用途:丙烯酸树脂。
五.单季戊四醇1.标准号:AKZO/T03-H007-922.技术标准:原料技术标准汇编化工原料项目指标☆外观(目测)白色晶体☆羟基%≥493.检验方法:羟基的测定:按92年4月版《涂料工业用原材料技术标准手册》中第1025页中的乙酸酐—乙酸钠法检验。
化工原料检验规范
(IATF16949/ISO9001-2015)
1.0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保证原材料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化工原料的检验。
3.0作业内容
3.1 测量工具:目视、封样。
3.2 缺陷分类及定义: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B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
抽样检验依《抽样方案表》。
3.4不合格制品按《不合格品管理控制程序》、《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流程》执行。
3.5 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序号检验项目验收标准检验方法及工具 A B
方法:目测对比法
1 生产单位XXX
工具:封样
方法:目测对比法
2 品名化工原料
工具:封样
方法:目测对比法3 型号XXX
工具:封样
4 有效期1年方法:目测法
方法:目测对比法5 包装见封样
工具:封样
4.0相关文件
4.1 《产品规格书》
4.2《不合格品管理控制程序》
4.3《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流程》
5.0记录表格
5.1 《抽样方案表》
5.2 《化工原料检验报告表》
化工原料检验报告表
来料批次规格型号质检员
外协单位检验日期
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实测值单项结论生产单位XXX
品名XXX化工原料
型号XXX
有效期1年
包装见封样
其它要求:
备注:。
ZOSO山东重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化工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编号:版本:制订部门:质控部实施日期: 2010年7月11日化工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1.目的通过对橡胶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工艺要求及顾客要求。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本公司塑料、橡胶产品所用原材料的进货检验。
3.抽样方法抽样按GB2828正常单次抽样计划Ⅰ级执行。
4.检验标准4.1标志:包装袋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标准号、净重、型号、批量、等级和生产厂名称。
4.2包装:包装袋及封口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
4.3净重:应符合标志重量;4.4原料应附有相应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5.原材料外观检验5.1材料名称:天然胶外观要求:不允许有湿胶、吸水发白胶、熏烟不透胶、夹生胶和肉眼可见的不完全干透胶。
允许在交货时发现有轻微的胶锈,以及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霉。
如胶包上出现有明显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不允许有超过抽取大样胶包数的10%。
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轻微色泽深浅的差异、小气泡和小树皮屑点。
不允许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熏烟不透胶、不透明和烧焦胶片。
所交货物必须是干燥、清洁、强韧、坚实的橡胶,而且没有缺陷、火泡、砂砾、污秽包装何任何其他外来物质。
检验时,应有明亮的光源,以便透视胶片内部的缺陷。
5.2材料名称:橡胶硫化剂、配合剂外观要求:颜色单一,粒度均匀,无机械杂质,包装袋及封口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受潮现象。
5.3材料名称:硅胶混炼胶外观要求:白色半透明,包装袋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受潮现象。
5.4材料名称:轻质碳酸钙外观要求:白色粉末,无杂质,手握后不结团,包装袋及封口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受潮现象。
5.5材料名称:炭黑外观要求:黑色颗粒,无杂质,包装袋及封口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受潮现象。
5.6材料名称:机油、石蜡油、白油外观要求:颜色均匀,透明度高,无杂质,无污染,无分层现象。
原辅材料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1. 目的为了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的需要,并为检验员检验后质量判定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包装材料、锅炉水、胶水、煤。
3. 职责3.1技术质量部负责修订。
3.2生产部根据使用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4. 检验标准4.1化工原料4.1.1尿素A. 外观白色颗粒或结晶B. 总氮含量≥46.3%C. 缩二脲含量≤0.9%D. 水分含量≤0.5%E. 碱度(NH3)≤0.01%4.1.2甲醛A. 外观清晰无悬浮物液体低温时允许有白色混合B. 密度 1.075—1.114 g/cm3C. 甲醛含量≥37.0%D. 甲醇含量≤3.0%4.1.3三聚氰胺A. 白色微粒粉末B. 三聚氰胺≥99.8%C. PH值7.5-9.0D. 水分≤1.0%4.1.4甲酸A. 外观透明略带刺激性气味液体B. 甲酸含量≥85%4.1.5 片碱(氢氧化钠)A. 氢氧化钠含量≥96%B.白色有光泽允许略带颜色4.1.6石蜡A. 外观白色块状固体B.熔点℃56--584.1.7 氯化铵A. 外观白色无杂质粉末结晶状B. 氯化铵含量%(以干基计) ≥99.3%4.1.8 硼砂A. 外观白色无杂质粉末结晶状B. 硼砂含量% ≥95%4.1.9 三乙醇胺A. 外观透明清晰略带淡黄色的液体B. 含量%(TEA净含量) ≥84%4 .1.10煤A. 水分≤8.0%B. 灰分:≤30%C. 发热量:≥6000D. 挥发份:≥25%E. 结焦:4-6号4.1.11柴油A. 外观透明无杂质,颜色无要求。
B. 比重为0.8~0.9g/cm3。
4.2包装材料4.2.1 包装塑料袋4.2.2钢带4.3 锅炉水锅炉水质量标准4.4 胶水4.4.1 E2胶水标准4.4.2 E1胶水标准5.检验方法5.1 胶水5.1.1 检测方法生产用胶在注入罐前,由工艺人员随机抽取一个试样送到检测中心。
5.1.2 检测内容及方法5.1.2.1 外观5.1.2.1.1检测步骤肉眼观测胶的颜色、透明程度。
原辅材料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1. 目的为了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的需要,并为检验员检验后质量判定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包装材料、锅炉水、胶水、煤。
3. 职责3.1技术质量部负责修订。
3.2生产部根据使用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4. 检验标准4.1化工原料4.1.1尿素A. 外观白色颗粒或结晶B. 总氮含量≥46.3%C. 缩二脲含量≤0.9%D. 水分含量≤0.5%E. 碱度(NH3)≤0.01%4.1.2甲醛A. 外观清晰无悬浮物液体低温时允许有白色混合B. 密度 1.075—1.114 g/cm3C. 甲醛含量≥37.0%D. 甲醇含量≤3.0%4.1.3三聚氰胺A. 白色微粒粉末B. 三聚氰胺≥99.8%C. PH值7.5-9.0D. 水分≤1.0%4.1.4甲酸A. 外观透明略带刺激性气味液体B. 甲酸含量≥85%4.1.5 片碱(氢氧化钠)A. 氢氧化钠含量≥96%B.白色有光泽允许略带颜色4.1.6石蜡A. 外观白色块状固体B.熔点℃56--584.1.7 氯化铵A. 外观白色无杂质粉末结晶状B. 氯化铵含量%(以干基计) ≥99.3%4.1.8 硼砂A. 外观白色无杂质粉末结晶状B. 硼砂含量% ≥95%4.1.9 三乙醇胺A. 外观透明清晰略带淡黄色的液体B. 含量%(TEA净含量) ≥84%4 .1.10煤A. 水分≤8.0%B. 灰分:≤30%C. 发热量:≥6000D. 挥发份:≥25%E. 结焦:4-6号4.1.11柴油A. 外观透明无杂质,颜色无要求。
B. 比重为0.8~0.9g/cm3。
4.2包装材料4.2.1 包装塑料袋湖北燕加隆九方圆板材有限责任公司4.2.2钢带检验项目规格要求偏差厚度(mm)0.9 ±0.05宽度(mm)19 ±0.1钢带边缘不得有毛刺、裂边、切割不齐,钢带不允许表面质量有横向划痕。
包装要求每卷重量50±5kg,包装符合GB247的规定4.3 锅炉水锅炉水质量标准项目指标锅水给水PH 10-12 ≥7碱度6-26mmol/l ——硬度——≤0.03mg/l4.4 胶水4.4.1 E2胶水标准名称标准固含量(%)52-53%密度(20℃) 1.20-1.21 g/cm34.4.2 E1胶水标准5.检验方法5.1 胶水5.1.1 检测方法生产用胶在注入罐前,由工艺人员随机抽取一个试样送到检测中心。
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Inner Mongolia ECO Coal Chermical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内蒙古三维煤化科技有限公司进厂原材料检验执行标准(试行)技术部发2011(08)1、原料煤技术指标(GB-T212-2008)指标名称 指标全水 ≤15%内水 ≤8%空气干燥基灰份 ≤15%空气干燥基挥发份 ≥25%空气干燥基固定碳 ≥50%煤灰流动温度 ≤1280℃煤中硫含量 0.1~0.6%分析频次:每三车用快速灰分测定仪抽检一次,出现不合格的,质检中心将不合格检验单报燃煤动力车间、采购部;每天进厂煤总量检验一次,质检中心次日出检验报告,送使用单位、技术部、采购部各一份。
2、原料煤技术指标(GB-T212-2008)指标名称 指标全水 ≤15%空气干燥基灰份 15~35%空气干燥基挥发份 ≥25%空气干燥基固定碳 ≥35%收到基高位发热量 ≥16MJ/kg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15MJ/kg煤灰流动温度 ≥1100℃煤中硫含量 ≤1.4%分析频次:每三车用快速灰分测定仪抽检一次,出现不合格的,质检中心将不合格检验单报燃煤动力车间、采购部;每天进厂煤总量检验一次,质检中心次日出检验报告,送使用单位、技术部、采购部各一份。
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Inner Mongolia ECO Coal Chermical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3、磷酸三钠技术指标(GB-1607-79)指标名称 一等品 磷酸三钠(以Na3PO4.12H2O计)含量 ≥98.0%甲基橙碱度(以Na2O计) 16.0~19.0%不溶物含量 ≤0.10%分析频次:每批次抽检一次,质检中心出检验报告,送使用单位、技术部、采购部各一份。
4、工业浓硫酸技术指标(GB534-2002)指标名称 合格品 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 ≥98.0%灰分的质量分数 ≤0.10%分析频次:每车检验一次,质检中心出检验报告,送使用单位、技术部、采购部各一份。
产品验收规范FC-ZY-06一. 进厂原料检验规范:1 目的本规范是为了保证本公司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对采购产品进行验收及检验质量活动所做的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用于生产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硫酸铵、己二酸二酰肼(ADH)、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的原料由本公司采购的丙烯晴、丙酮、浓硫酸、甲苯、氨水、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二乙烯酮、甲醇、硫酸、纯碱、80%水合肼等产品2.1本公司采购的产品经技术质量部进行验证和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入库,其外观须符合下列要求,如不符合下列要求时应拒收。
产品应标明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商标、级别、净重、标准编号、许可证号。
2.2产品应有随货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2.3产品应有产品合格证。
2.4质量平均副偏差小于0.2kg。
3 采样丙烯晴、丙酮、浓硫酸、甲苯、氨水、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二乙烯酮、甲醇、硫酸、纯碱、80%水合肼等产品按GB/T6680-2003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进行采样。
4 检验4.1结果按GB/T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判断验证结果是否符合标准。
4.2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时,应自两倍量的包装单元中重新采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
4.3产品按批进行检验,一个运输单元为一批。
5 产品验收时认真填写验收记录二. 过程检验规范:1技术质量部负责收集国家标准,编制《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和《成品检验规程》,并提供检测规程,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验设备、结果报告等。
2各项检验活动均应建立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应满足检验文件要求,应有判定结论,应标有负责产品放行的授权者。
3生产过程中由工序人员依据各工序生产流程卡对过程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a. 原材料的检验状态标识按待检、合格和不合格品进行区域标识,检验状态标识应标明待检、合格、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