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第四节作业环境中的人体因素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16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责任教学单位:艺术系修读方式:必修总学时数:60 学分: 3 编者:张岗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课程性质地位《人体工程学》属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人体工程学规律及设计方法。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专业课程的不断深化,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为后继课程及今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人体家具、准人体家具、建筑家具尺度要求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
使学生熟悉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与主要内容,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
了解人在特定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使设计更科学合理。
课程的重点是: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之间的设计更符合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课程的难点是: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学时:按本专业教学要求,计划课时3周,周课时为20节,总课时合计60节。
具体安排如下:绪论(2学时)(一)教学内容1、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2、人体工程学的定义3、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4、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2、熟悉内容: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3、了解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人体与室内(6学时)(一)教学内容1、人体测量学由来与发展2、人体测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3、尺寸的分类(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尺寸的分类。
2、熟悉内容:人体测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第二节 人与热环境2021-2-16人体工程学一、影响热环境的要素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和热辐射。
这四个要素对人体的热平衡都会产生影响,而且各要素对机体的影响是综合的。
一、影响热环境的要素1.气温作业环境中的气温除取决于大气温度外,还受太阳辐射和作业场所的热源,如各种冶炼炉、化学反应锅、被加热的物体、机器运转发热和人体散热等影响。
热源通过传导、对流加热作业环境的空气,并通过辐射加热四周的物体,形成第二热源,扩大了直接加热空气的面积,使气温升高。
一、影响热环境的要素2.气湿作业环境的气湿以空气相对湿度表示。
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
高气湿主要由于水分蒸发与释放蒸气所致,如纺织、印染、造纸、制革、缫丝以及潮湿的矿井、隧道等作业场所常为高气湿。
在冬季的高温车间会出现低气湿。
一、影响热环境的要素3.气流作业环境中的气流除受外界风力的影响外,主要与作业场所中的热源有关。
热源使空气加热而上升,室外的冷空气从门窗和下部空隙进入室内,造成空气对流。
室内外温差愈大,产生的气流愈大。
2021-2-16解暑降温•1.气温减少气温升高的机会,减少热量吸收•2.气湿适当增加气湿,增加蒸发,排出热量•3.气流加快气流,排出热量驱寒保暖1.气温减少气温降低的机会,减少热量损失2.气湿适当降低气湿,减少蒸发3.气流减缓气流,保持热量一、影响热环境的要素4.热辐射热辐射主要指红外线及一部分可视线。
太阳及作业环境中的各种熔炉、开放火焰、熔化的金属等热源均能产生大量热辐射。
红外线不能直接使空气加热,但可使周围物体加热。
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表面则向人体放散热辐射而使人体受热,称为正辐射。
相反,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表面则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称为负辐射。
负辐射有利于人体散热,在防暑降温上有一定的意义。
二、人体的热平衡人体所受的热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机体的代谢产热;另一种是外界环境热量作用于机体。
1.1工作面调整的高度专业百科——常用家具与空间尺度中的人体因素部分常用家具中的人体因素1、常用家具中的人体因素1)工作面高度作面高度指的是作业时手的活动面的高度。
工作面高度是决定人工作时身体姿势的重要因素。
不合适的工作面高度会引起作业者身体不舒适的歪斜,导致作业者腰酸背痛,使得工作效率降低和工作有效持续时间缩短。
工作面高度不等于支承面(桌面)高度,因为工件本身是有厚度的,例如,计算机的键盘一般都有25mm 左右的厚度,人在操作计算机时,手其实不是在桌面上,而是在键盘面上工作。
所以,工作面通常要比支承面(桌面)高。
只有当工件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时,工作面高度才等于支承面(桌面)高度,例如看书、写字、制图时的工作面就等于桌面。
作业性质是决定工作面高度的主要因素,也决定了人的作业姿势。
人的基本作业姿势有三种:站立作业、坐姿作业、坐立交替作业。
工作面高度可以由作业者的財高(立姿、坐姿)来衡量。
人的立姿肘高约是身高的63%,所以,人站立作业的工作面高度也可以间接地由人的身高来衡量。
一般情况下,人手若在身前作业,则保持肘部自然下垂,前臂收拔与上臂成直角时,最有利于技能作业的发挥。
于是,人站立作业的最佳工作面高度应在其立姿时高以下50~100mm 处。
男性的平均立姿肘高约为1050mm,女性的平均立姿肘高约为980mm 。
所以,男性的站立作业面高度宜为950~1000mm,女性的站立作业面高度宜为880-930mm 。
但有的时候,人在站立作业时,工作面高度要远低于的立姿肘高。
如果作业面需放置工具、材料等,那么其应降到人的立姿射高以下100~150mm 处;如果作体力强度大,需借助身体的重量,那么作业面高度应降到立姿肘以下150-400mm 处,甚至更低,例如劈柴时的作业面。
也有的时候,人在站立作业时,工作面高度可以等于人的立姿肘高。
例如,银行和邮局的柜台面高度通常在990~1060mm 之间,因为客人在柜台面写字或在柜台前等候时,其前臂可以在这个高度方便、舒适地摘在柜台面边缘以支承部分体重,从而轻松地保持上身的平衡与稳定,降低腿部肌肉的紧张度。
环境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规范要求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产品、系统、工作环境之间的适配性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环境设计中,人体工程学规范要求起着重要的作用,旨在创造舒适、安全和高效的环境。
本文将介绍环境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规范要求,并分析其重要性。
1. 空间布局在环境设计中,空间布局是人体工程学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设计师应遵循以下规范要求来优化空间布局:- 空间尺寸: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确定空间尺寸,保证充足的活动空间、通行空间和工作空间,避免局促或过大的空间。
- 路径设计:合理规划路径,确保路径畅通无阻,减少碰撞或危险因素,方便人员的移动和操作。
- 距离标准:根据人体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要求,确定设备、家具和工作区的距离标准,保证人体活动自由度和工作效率。
2. 设备和家具人体工程学在设备和家具的选择和设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人体工程学规范要求的一些关键方面:- 高度和角度:设备和家具的高度和角度应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动作习惯进行调整,以保持舒适的工作姿势和减少肌肉疲劳。
- 支撑和扶手:为设备和家具提供支撑和扶手,以提供稳定性和支持,减少姿势不良和肌肉压力。
- 可调节性:尽可能提供可调节的设备和家具,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使其能够自定义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
3.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人体工程学要求。
以下是在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规范要求:- 光照强度:根据环境的不同需求和使用者的视觉需求,确保适当的光照强度,并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照对视觉造成负面影响。
- 光源选择:选择合适的光源类型和颜色温度,以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并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避免炫光和阴影。
- 防眩光设计:通过合理的照明设施布置和避免反射表面,减少眩光的产生,保护使用者的视力。
4. 色彩运用色彩在环境设计中起到重要的视觉引导和情绪调节的作用。
以下是色彩运用中需要考虑的人体工程学规范要求:- 对比度:确保足够的对比度,以提高信息的可辨识度和视觉感受。
人体工程学三要素人类的身体构造与人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人类的劳动效率和生活质量,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人类身体构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中,我们经常听到“三要素”这个词组,它指的是人类的身体构造、器具与环境三个重要因素。
这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人类的身体构造:人类的身体构造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身体的大小,形状还是功能,都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人类的身体构造决定了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在什么位置做活动等等。
身体构造能够影响到我们的生命周期,包括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
因此,在进行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必须要了解人类身体构造的特点和不同年龄段的身体构造。
器具:人类使用器具来完成工作和生活任务。
器具有助于人类发挥身体构造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或者改善生活质量。
例如,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数字产品的发展,让人们可以在家里或者办公室轻松地完成各种任务,这就是器具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
但是,如果器具设计不当,也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环境:环境是人类身体构造和器具的使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环境的构造和设计可以直接影响人类身体构造和器具的使用。
例如,在办公环境中,人们需要长时间的坐着使用电脑,长期的这种工作方式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健康问题。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人体健康,需要研究和改善办公环境,使其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总之,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不仅仅要了解人类身体构造的特征,也要关注器具的设计以及环境的构造。
通过对三要素的综合研究,可以提高人类的劳动效率,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避免不良的身体健康影响。
因此,在以后的人体工程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必须继续关注这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以便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