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查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8.77 KB
- 文档页数:7
工程建设合同审核经验工程建设合同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它对于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合同审核人员,在审核工程建设合同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合同的合法性合同的合法性是合同有效性的前提。
在审核工程建设合同时,首先要确保合同的签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的类型、签订主体、内容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注意合同是否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准,如需要进行审批、备案的,应当已经完成相应的程序。
二、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工程建设合同的内容应当完整,包括工程项目的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期限、工程质量标准、工程造价、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在审核合同时,要逐一检查合同条款是否涵盖了上述各个方面,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整性。
三、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合同条款的明确性是确保双方权益的关键。
在审核工程建设合同时,应当注意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如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工程质量的标准、工程进度的时间节点、工程价款的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内容,都应当具有明确的表述,避免出现模糊不清、容易产生歧义的情况。
四、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同条款的合法性是合同有效性的基础。
在审核工程建设合同时,要特别注意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还需要注意合同条款是否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要求。
五、合同条款的实用性合同条款的实用性是确保合同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在审核工程建设合同时,应当注意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如工程项目的特点、建设环境、建设周期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注意合同条款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工程质量的保障、工程进度的控制、工程价款的支付等方面的内容。
六、合同条款的灵活性合同条款的灵活性是应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的重要保障。
在审核工程建设合同时,应当注意合同条款是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工程项目的调整、工程进度的延期、工程价款的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建设工程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建设工程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应包含以下要点:一、双方基本信息:合同双方的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1. 建设单位的身份、权利、义务:明确建设单位的身份,如政府投资机构、企业、个人等。
建设单位应承担的义务包括提供基础设施、拨付款项、保障施工安全等。
2. 承包单位的身份、权利、义务:明确承包单位的身份,如企业、个人等。
承包单位应承担的义务包括按照约定完成工程、提供质量保证、承担违约责任等。
3. 监理单位的身份、权利、义务:明确监理单位的身份,如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等。
监理单位应承担的义务包括监督、检查、验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保障施工合法、规范和顺利进行。
4. 设计单位的身份、权利、义务:明确设计单位的身份,如设计院、工程公司等。
设计单位应承担的义务包括编制设计文件、保证设计质量等。
5. 施工单位的身份、权利、义务:明确施工单位的身份,如企业、个人等。
施工单位应承担的义务包括按照设计完成工程、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等。
6. 委托方的身份、权利、义务:如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代表其监理施工,应明确委托方的身份、权利、义务等。
三、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 履行方式:明确各方的履行方式,如按工程进度拨付款项、按标准完成工程、提供技术支持等。
2. 期限:明确各方的期限要求,如施工周期、竣工期限、验收期限等。
3. 违约责任:明确各方的违约责任及相应的违约处理措施,如违约方应赔偿损失、承担违约金责任等。
四、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等。
五、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1. 建设单位的权力和义务:建设单位有权审查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并应确保资金安全、安全施工、规范验收等。
2. 承包单位的权力和义务:承包单位有权求助监理单位,提出施工方案、施工图纸等,应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质量完成工程。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查要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查要点1. 合同基本信息核对首先,审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要点之一是核对合同的基本信息。
包括合同的标题、编号、当事人的详细信息、签订日期等是否完整、准确无误。
2. 合同标的与工程范围的一致性审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需要核对合同标的与工程范围的一致性。
即合同中所约定的工作范围、工程内容、工程量是否与实际工程需要相符。
3. 施工工期和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合同中应明确规定施工工期和进度计划。
审查时需要评估这些工期和计划是否合理,并与施工要求相符。
4. 合同价款与支付方式审查合同价款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校核合同价款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二是评估支付方式的合理性。
合同中应明确价款的支付期限、支付比例以及支付方式等内容。
5. 施工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审查合同的施工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确保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工程质量要求、验收标准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和程序。
6. 违约责任和索赔机制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和索赔机制。
审查时需要评估这些责任和机制是否合理,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7. 变更和索赔管理审查合同时需要关注合同中的变更和索赔管理条款。
确保合同中存在一套完善的变更管理和索赔处理程序,以应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更和索赔情况。
8. 保证金和担保条款合同中的保证金和担保条款是审查的重点之一。
需要评估合同中保证金数额的合理性,以及担保方的资质和担保方式是否符合要求。
9. 分包及转包管理审查合同时需要关注合同中的分包及转包条款。
确保分包和转包的管理程序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对分包和转包行为进行合理限制和规范。
10. 合同的违约和解除条款最后,审查合同需仔细评估合同中的违约和解除条款。
确保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双方在违约和解除情况下的权利、义务和赔偿责任等内容。
以上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查的要点,对于审查人员来说,了解这些要点并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审查,将有助于保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工程施工合同审计要点第一部分:签约前的风险防控一、建筑施工企业防范和控制对策施工企业要谋求良性发展,必须解决好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
具体地讲,施工企业在应对风险上,要着力培育并增强以下几种能力:1、提高避险意识,增强防险能力施工企业规避风险,必须首先解决好“防"的问题.一是风险意识要提高。
企业各级领导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分析方方面面的风险,制定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做到在顺境中居安思危,在逆境中居险思变。
二是风险分析要超前。
要做好风险预测,把可能产生的风险分析透彻.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各方面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序,为实施风险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三是风险决策要慎重.为避免风险决策失误,要充分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合同签订要避害。
在合同签订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研读条款,分析合同文本,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
2、动用法律武器,提高维护自身利益能力施工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敢于依法维权。
施工企业与业主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各自承担的责任不同而已.而一些企业承担风险时,即使处于有利地位,也不敢诉诸法律,担心业主报复,担心丢了市场。
殊不知,市场不同情弱者,企业遭受的损失还得自己担着.因此我们必须大胆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与业主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另一方面,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善于依法维权。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法制经济,但由于市场的规范不可能一步到位,施工企业的“被动地位”也不可能马上完全扭转.因此,要讲究策略和技巧。
能通过和谈方式解决的,尽量不要撕破脸皮、伤了和气。
如常见的变更索赔、拖欠工程款的催收等,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有理有节、有进有退,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密切关系、加深感情、增进了解,为今后继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施工合同审核审查要点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合同的一种,需要施工方与发包方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进行平等的协商,然后进行审查,双方没有异议的,需要签字盖章。
那么,施工合同审核审查要点是怎样的呢?今天,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签订及履行合同的资格,是合同审查中首先要注重的问题,这涉及到交易是否合法、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
1、留意合同主体的合法和真实。
市场经济强调缔约自由,为了追求利润,许多组织采取各种欺诈的手法,制造主体合法、真实的假相,达到签约(欺诈)的目的,严峻干扰了市场秩序。
虽然,从法律上讲,因该种动机签订的合同无效,而且可以依照相关救济条款进行责任追究。
但是同样会给组织带来人力、物力、财力上的重大损失。
所以合同主体的合法真实是合同审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关系合同目的能否实现的前提之一。
另外,还要注意审核或确认负责签订合同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已取得相应的合法授权,以防止无权代理或超越代理权限订立合同的情形存在。
当然,自已一方的主体是否适格(例如不是独立法人、法人名称不对、印章和名称不一致等),也要进行审查,防止所签订的合同无效。
严格审查发包人资质等级及履约信用,从事房产开发的企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合同上单位名称是否是全称,单位名称和印章是否一致,单位的地址(包括送达地址)和电话联系方式等信息是否正确;合同签订人员是否具有授权,本人和身份资料是否一致;单位建筑工程联系人员和工程代表是否明确,变更联系人和工程代表,交接程序是否合理安排,代表的权限范围是否明确;单位经营范围是否包括建设工程,合同中是否明确单位经营资格、信用等;合同是否有第三方参与,假如有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第三方参与合同签订或履行过程,对自己的权利义务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2、注意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或许可。
对某些业务领域,按照相关的法律或法规规定,需要合同一方或双方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或经营许可才可从事。
建设⼯程施⼯合同审查要点建设⼯程施⼯合同审查要点⼀、背景在审查建设⼯程施⼯合同中,对施⼯合同审查要点做了归纳。
⼆、审查要点(⼀)合同主体资格1.发包⽅要取得建设⼯程规划许可证等规划审批⼿续,承包⽅要具有相应的资质,否则会导致双⽅签订建设⼯程施⼯合同⽆效。
2.审查发包⽅⽀付⼯程款等款项、费⽤的能⼒,承包⽅施⼯能⼒,可以要求合同双⽅提供履约担保。
3.施⼯项⽬部为⾮法⼈组织,⼀般不具有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
(⼆)审查合同实质性内容是否与招投标⽂件内容⼀致1.对于必须招标的建设⼯程,⼀定要通过招标⽅式确定⼯程承包⼈。
2.发包⼈通过招标⽅式确定⼯程施⼯中标⼈的,招标⼈和中标⼈签订的施⼯合同的⼯程范围、建设⼯期、⼯程质量、⼯程价款等实质性内容应与招标投标⽂件⼀致。
违反上述规定,将导致发包⼈和承包⼈签订的⼯程施⼯合同⽆效。
(三)⼯期1.⼯期要合理,不能不合理压缩⼯期。
2.开⼯⽇期前⼀般要具有开⼯条件。
3.⼯期延误如何处理、⼯期合理顺延情形要在合同中约定清楚。
(四)⼯程价款1.⼯程价款确定⽅式、是否允许在特定情形下调整等约定清楚。
2.⼯程价款⽀付⽅式,如预付款、进度款、质保⾦扣留及返还⽐例和⽅式以及⽀付前提交的法律⽂件等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因合同履⾏过程中发⽣的违约损失是否从⼯程价款中直接扣除等约定清楚。
3.对⼯程价款(包括与确定⼯程价款相关因素)发⽣争议时如何处理,事先明确。
4.对竣⼯结算以及结算款⽀付及拖延审核竣⼯结算⽂件予以约定。
5.税费与⼯程价款的关系、税费调整如何承担,发票开具问题⼀并在本条款中予以约定。
(五)⼯程质量合同双⽅要明确⼯程质量,并事先约定在双⽅对⼯程质量发⽣争议时如何确定⼯程质量情况。
(六)⼯程施⼯对以下内容予以明确约定:1.⼯程预备⼯作如何开展。
2.设备材料如何采购、由谁采购、检验、保管。
3.现场⼯作如何组织、安全施⼯由谁保障、场地通⾏通⽔通电如何保证。
4.施⼯⼈员保险办理。
5.施⼯过程中造成承包⼈⼈员⾃⾝损害,给发包⼈⼈员、第三⼈造成损害如何处理。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查审查要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查审查要点一、合同基本信息审查要点1. 合同编号、日期、签订地点等基本信息是否准确。
2. 合同当事人的身份、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信息是否清楚明确。
3. 合同条款的排列顺序是否合理、清晰,并且各条款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
二、工程项目相关审查要点1. 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名称等信息是否准确。
2. 工程项目的规模、工期、工程量等是否与前期设计文件相符。
3. 施工范围、工程界限、质量要求等是否明确规定。
4. 工程项目的划分、承包范围是否合理,并且是否包含了所有必要的工程内容。
三、合同计价及支付方式审查要点1. 合同价款的计算方式、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等是否与相关法规规定相符。
2. 工程款项的支付比例、节点、条件是否明确规定。
3. 工程款项的支付方式是否安全可靠,是否有支付担保措施。
四、工期及延期责任审查要点1. 工程合同规定的开工日期、竣工日期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工期要求。
2. 工期延期责任的约定是否合理,对不可抗力因素的处理是否明确规定。
3. 工期延期的索赔、赔偿等相关责任是否合理、公平。
五、质量保证和验收程序审查要点1.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的约定是否合理,是否包含相关质量保证标准和规定。
2. 合同对工程质量的验收要求、程序是否明确规定。
3. 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责任划分、返工要求、赔偿等是否明确规定。
六、履行担保审查要点1. 施工合同是否包含履行担保的要求,担保方式、期限是否合理。
2. 担保金额是否与合同金额相匹配,担保措施是否有效可行。
七、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审查要点1. 违约责任的约定是否合理、公平,是否明确规定违约方的赔偿责任。
2. 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程序是否明确规定,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 合同变更、解除的条件、程序是否明确规定。
以上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审查的要点,审查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确保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施工合同审核部分施工合同是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施工合同的审核部分,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核1. 发包方主体资格的审核发包方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对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国有资金投资、政府投资项目、国际组织如世行贷款项目,必须通过招投标,确保发包方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2. 承包方主体资格的审核承包方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具备与所承担工程相应的资质等级。
审核时,应注意审查承包方是否取得建设施工企业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以及是否存在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情况。
二、工程内容的审核1. 工程承包范围的审核施工合同中应明确工程承包范围,包括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消火栓工程、消防喷淋工程、暖通工程、弱电工程等。
审核时,应确保工程承包范围与招投标文件、发包图纸、工程量清单内容一致。
2. 工程量的审核施工合同中应明确工程量,包括各分部分项的工程量。
审核时,应核实现场实际情况与合同中约定的工程量是否一致,避免因工程量不准确导致的合同纠纷。
三、合同条款的审核1. 合同价的审核合同价是施工合同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审核时,应关注合同价是否合理,是否与招投标报价相符。
同时,要关注合同中关于价款支付、调整、结算等条款的设置,确保合同价的公正、合理。
2. 工期的审核工期是施工合同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
审核时,应关注合同中约定的工期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程实际需求。
同时,要关注合同中关于工期延误、提前完成等条款的设置,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3. 质量的审核质量是施工合同中的核心内容。
审核时,应关注合同中关于质量标准、验收、保修等条款的设置,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要求。
4. 安全文明施工的审核审核时,应关注合同中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四、合同履行保证的审核1. 合同履行能力的审核审核时,应关注承包方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技术实力、人员配置、资金状况等。
建设施工合同审核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在签订建设施工合同之前,必须对合同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建设施工合同审核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合同合法性审核1. 合同主体资格审核:合同双方主体应具备合法的资格,具有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能力。
审核合同双方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相关证件,确保合同主体合法有效。
2. 合同内容合法性审核:合同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要求,不得含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条款。
审核合同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招投标法、建筑法、合同法等。
3. 合同签订程序合法性审核:合同签订应遵循法定程序,如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
审核合同签订程序是否合法,如合同签订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评估和审查等。
二、合同合理性审核1. 合同条款完整性审核:合同条款应完整、明确,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价款支付、违约责任等内容。
审核合同条款是否完备,是否存在遗漏或模糊不清的条款。
2. 合同条款一致性审核:合同条款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
审核合同中各条款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如工程范围与工程量清单、质量标准与施工技术要求等是否一致。
3. 合同条款公平性审核:合同条款应保证双方权益的公平,避免过于偏向一方。
审核合同条款是否公平,如合同中对合同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是否对等,是否合理分配风险和责任等。
三、合同可行性审核1. 技术可行性审核:合同中的工程内容和技术要求应具备技术可行性。
审核合同中的技术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是否具备实施条件。
2. 经济可行性审核:合同中的工程量和价款计算是否准确,是否符合经济效益。
审核合同工程量清单是否准确,价款支付条款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高或过低的报价等。
3. 施工可行性审核:合同中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应具备施工可行性。
审核合同施工计划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是否存在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等问题。
建筑施工合同评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合同双方的主体资格审查1. 审查身份:审查对方的经营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是否真实存在。
2. 审查履约能力:(1)审查对方现有的、实际的、真正的经营情况。
(2)审查施工合同对方当事人是否取得了建筑法律或行政法规要求的资质,是否具备相应的工程造价所要求的施工企业法人资质等级。
审查时主要看其是否持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否持有建设行政主管机关颁发的资质证书,对于不具备相应资质、资格的施工企业应该拒绝,以免合同无效,造成经济损失。
(3)审查施工当事人的设备、技术水平、经营范围、信誉等情况,加以调查核实。
3. 代理人要有代理权:(1)在与企业的分支机构或职能部门(如项目部)签合同时,必须得到企业法人的书面授权委托书,可以在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之内与其签订合同。
(2)分公司二、工程承包范围的审查审查合同中约定的工程承包范围,包括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消火栓工程、消防喷淋工程、暖通工程、弱电工程(包括智能化系统预埋管、盒、箱壳部分)等,确保合同约定的工程范围清晰明确,避免因工程范围不明确导致的合同纠纷。
三、开工日期的成立标志注意标明开工日期的成立标志,确保合同中约定的开工日期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避免因开工日期不明确导致的工期延误纠纷。
四、组成合同文件的顺序注意审查组成合同文件的顺序,确保合同文件的组成顺序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因合同文件组成顺序不正确导致的合同纠纷。
五、监理工程师、发包方派驻工程师权限的设置注意审查对监理工程师、发包方派驻工程师权限的设置,确保监理工程师、发包方派驻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权限设置不明确导致的合同纠纷。
六、安全文明施工的约定注意审查对于安全文明施工的约定,确保施工过程中双方对于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责任明确,避免因安全文明施工问题导致的合同纠纷。
七、工期顺延的约定注意审查对于工期顺延的约定,确保合同中约定的工期顺延条件明确,避免因工期顺延问题导致的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