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及收支表
- 格式:xls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是一项早期记账工作,即根据企业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资
金变动,有序而全面地记录下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则反映了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相关收入和费用等信息,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包括现金科目、固定资产科目、无形资产科目、在建工
程科目、应付账款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其他应付款科目、其他收支科目、预收款科目等。
上述科目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非常细心的记账报表统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现金流量表组成。
资产负
债表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总结和汇总,可以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是否呈稳定增长趋势。
收入支出表反映了收入和支出情况,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掌握运营成本情况。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收入和支出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现金的流向情况,辅助企业更好的财务决策和管理。
以上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的一些内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千变万化,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认真细致记账统计,以达到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管理决策的目的。
一、事业单位产、负债、净资产、结余、收入、支出和会计报表2010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录汇总初级会计实务1.货币资金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额记账。
2.应收及预付款项计价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注意票据贴现息计入“经营支出”。
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3.存货计价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记账发出时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注意事业单位购入自用材料,应当以购价运杂费及相关税费等作为材料入账价格;事业单位取得的存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账。
4.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债券投资购入债券时借:对外投资贷:银行存款同时:借:事业基金———般基金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转让债券时借:银行存款贷:对外投资贷或借:其他收入同时: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贷:事业基金———般基金其他投资以材料对外投资借:对外投资(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之和)贷:材料〔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或借记,差额)同时:借:事业基金———般基金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注:以上是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小规模纳税人的处理如下:借:对外投资(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贷:材料(材料含税价值)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或借记,差额)同时:借:事业基金———般基金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借:对外投资(评估或合同、协议确认价值)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同时:借:固定基金(账面价值)贷:固定资产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借:对外投资(双方约定价值)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或借记,差额)借:事业基金———般基金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无形资产账面价值)5.固定资产的核算概念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
核算特点①一般不计提折旧;②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相等。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标题:揭秘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引言: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方式与企业有所不同。
资产负债表是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和财务风险,本文将全面深入地解析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内涵。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作用资产负债表是一种会计报表,用于反映事业单位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它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了一个全面评估事业单位经济状况和财务风险的工具。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1. 资产部分资产部分是资产负债表的左侧,按流动性和非流动性进行划分。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近期可变现的资产;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持有的资产。
2. 负债部分负债部分是资产负债表的右侧,同样按债务到期时间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需在短期内偿还的债务;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需在较长时间内偿还的债务。
3. 所有者权益部分所有者权益部分是资产负债表的底部,代表了事业单位归属于所有者(或股东)的权益。
其中包括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收益等。
三、资产负债表的内容资产负债表除了呈现上述结构外,还涵盖了以下内容:1. 报表日期:即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特定时间段。
2. 项目解释和填报单位: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解释并填写报表的所属事业单位名称。
3. 相应期末金额:对每个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列出期末金额,清晰地反映了事业单位在特定时间点上的经济状况。
四、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1. 同期比较分析:将不同年度或周期内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对比,从而观察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有变化。
2. 财务比率分析:通过计算不同财务比率,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流动性比率等,来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能力。
五、事业单位收⼊(⼀)收⼊的含义事业单位会计中的收⼊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偿还性资⾦包括财政补助收⼊、上级补助收⼊、事业收⼊、经营收⼊、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和基本建设拨款收⼊等。
(⼆)补助收⼊核算事业单位的补助收⼊包括财政补助收⼊和上级补助收⼊。
财政补助收⼊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
上级补助收⼊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财政补助收⼊。
事业单位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和“上级补助收⼊”科⽬,核算补助收⼊的取得和结转情况。
年度终了结转后,这两个科⽬应⽆余额。
财政补助收⼊和上级补助收⼊,采⽤收付实现制,⼀般应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
收到补助收⼊时,借记“银⾏存款”等科⽬,贷记“财政补助收⼊”、“上级补助收⼊”科⽬,缴回时作相反会计分录。
年终结转时,将‘财政补助收⼊’和“上级补助收⼊”科⽬的贷⽅余额结转“事业结余”科⽬。
(三)、事业收⼊核算事业收⼊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
按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不计⼊事业收⼊;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计⼊事业收⼊。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收⼊”科⽬,核算事业收⼊的取得及结转情况。
事业收⼊⼀般应在实际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
(1)、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以及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基⾦,借记“银⾏存款”科⽬,贷记“事业收⼊”科⽬。
如果事业单位为增值税⼀般纳税⼈,在取得收⼊时,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存款” 科⽬,按实际收到的价款扣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事业收⼊”科⽬,按计算出的应交增殖税的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
(2)、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在实际收到款项时,借记“银⾏存款”科⽬,贷记“事业收⼊”科⽬。
(3)、财政部门核准,预算外资⾦实⾏按⽐例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取得的收⼊,借记“银⾏存款”科⽬,按核定的⽐例,贷记“事业收⼊”和“应缴财政专户款”科⽬。
附件1: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种类、格式、说明及填报口径一、报表种类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共六套。
具体报表分别为:1、资产负债表(月报)2、收入支出总表(月报)3、财政性资金拨款支出明细表(月报、季报)4、资产情况表(季报)5、国有资产收益情况表(季报)6、基本数字表(季报)二、报表格式具体格式见表样。
三、报表说明(一)资产负债表本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等情况。
按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种类分别对应选择填列,其中:“行政单位”反映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以及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情况;“事业单位” 反映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以及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情况。
具体填列要求如下:1.本表指标填报口径请参考《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
2.行政单位(1 )外币存款:填列行政单位外币存款按规定折合人民币数。
(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填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下达给行政单位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
(下同)(3)财政应返还额度:填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本年尚未支用结存在国库的累计预算指标数(下同)。
(4)基本建设资金占用合计:填列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情况,根据单位“资金平衡表”(会建01 表)的“资金占用合计”填列。
如单位无基本建设项目或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并已交付使用转入行政事业账资产,则此行为零;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占用合计”填列;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部分竣工并已交付使用,部分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占用合计”金额扣减已交付使用资产价值后余额填列。
(5)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填列单位应发未发的工资或离退休费。
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按照行政账中“应付工资(离退休费)”贷方余额填列。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1. 介绍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设立,通过提供公益性服务来达到社会福利目标的组织。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指事业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和标准编制的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
2.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类别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几种报表。
2.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最基本的一种报表,它以某一特定日子为基准,反映了事业单位在该日子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栏,左栏列示资产,右栏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资产栏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部分。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预付款项等。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负债栏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部分。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账款、预收款项、短期借款等。
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所有者权益栏是指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基金、专用基金和未分配利润。
2.2 利润表利润表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反映了事业单位在特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一种报表。
利润表的结构是按照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顺序编制的。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利润是指净利润,即收入减去费用的余额。
利润表可以帮助事业单位了解其经营成果,评估经营业绩,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2.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反映事业单位在特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部分。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从主营业务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流入和支付的现金流出。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买、取得长期资产和其他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以及出售、处置长期资产和其他投资所收回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举借长期借款所收到的现金以及偿还长期借款所支付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