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八讲 科学价值论
- 格式:ppt
- 大小:301.50 KB
- 文档页数:31
论技术的本质和价值提起技术的本质,人们往往会想到科学。
自然科学与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经常被连起来使用,简称“科技”。
但是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马克思认为,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现代技术虽然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和科学是有区别的。
科学和技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该篇主要阐述技术的本质、价值,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技术创新和高技术的产业化等内容,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然而,在西方哲学中,恐怕没有哪个人像海德格尔这样对技术作过如此深刻的反思。
当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告诉我们,人类凭借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原生态的环境却遭受极大破坏。
从技术产生的这两重效果来看,科技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有时也充当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凶手。
科技的这种负面作用引起了海德格尔的深思。
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技术的批判。
海德格尔似乎一开始就察觉了技术的“双刃”。
技术作为一种中性物,它在人对世界的改造中显示出自己的手段和功用,由于我们运用技术,才使技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复杂的关系,而这种复杂关系,不外乎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
因此,技术是“起揭示作用的”:它一方面满足了我们“感到自己对于世界是本质性的”这一需要,另一方面又确证了人的有限性,确切地说,是人理性的有限性。
从词源学的意义上讲,“技术(Techne)”这个词源于希腊语,希腊人最初用此词称呼技艺和艺术。
准确地说,“技术(Techne)”是“知道(Wissen)”的一种方式。
“知道”是“已经看到(Gesehenhaben)”之意,按照希腊人对“知道”的认识来看,“知道”的本质在于Aletheia,即存在者之解蔽。
它承担和引导一切对存在者的行为。
Techne作为希腊人所经验的“知道”就是存在者之生产。
Techne从来不是指制作活动。
自然辩证法的价值观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自然界中各个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
它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理论,更是一种价值观。
自然辩证法的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思考和行动的指导,对于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以及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重要价值观是生命平等和互相关怀。
自然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类不应该破坏自然环境,而是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资源。
在这个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可以更加关注环保、生态保护和动物福利等问题,从而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自然辩证法强调尊重和珍惜自然。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但往往忽视了自然的价值和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自然的美丽,尊重自然的规律,并且与之保持和谐的关系。
这种自然的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对自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也能够改变人们对自然的盲目开发和消耗的态度。
自然辩证法的第三个重要价值观是全球共享和合作。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共享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势互补。
这种价值观与当今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相契合,提醒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只有通过全球共享、合作和协调,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价值观强调个体发展和自我完善。
自然辩证法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个自然界发展进化的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和价值。
自然辩证法鼓励个体积极探索、学习和成长,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这种价值观引导人们关注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推动了人们对自己的自我完善和进步。
自然辩证法的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行动准则,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和世界的本质,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和对待自然、他人以及自身。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总结)2 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1 . 自然辩证法创立于 19 世纪 70 年代,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19 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的;2 .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及时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的崭新成果,为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3 . 中国在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4 .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1 . 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又形成了某些神秘的观念;2 . 奴隶社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工,产生了阶级的分化。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研究自然科学的哲学成果,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高度,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自然观的统一。
首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述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辩证的,它受到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发展的限制。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同时,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其发展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种客观存在的辩证法规律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述的核心思想。
其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自然界中的一切差异都有深刻的原因”的命题。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有其内在的差异和区别,这种差异和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这种差异和区别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恩格斯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复杂性与简单性的关系,指出了多样性与复杂性是自然界的本质特征,而统一性与简单性则是自然界的内在逻辑。
再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认为,人类要认识自然界,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来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同时,恩格斯也指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规律,更在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可能有内在的原因”的命题。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由内在原因引起的,这种内在原因可能与外部环境有关,也可能与内部机制有关。
但是,这种内在原因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恩格斯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自然界的因果关系与偶然性的关系,指出了因果关系是自然界的本质特征,而偶然性则是因果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
科学技术的价值经典回顾在自然科学中,由于它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
(恩)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恩)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马)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末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
想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想消灭工业本身,即想消灭蒸汽纺纱车而恢复手纺车。
(恩)为了抵制罢工等等和抵制提高工资的要求而发明和应用机器。
(马)科学及其应用,……在它们进入劳动过程的一切地方,它们都表现为被并入资本的东西。
……但是,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
而事实上,以社会劳动为基础的所有这些对科学、自然力和大量劳动产品的应用本身,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马)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1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自然科学理论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活动中,它必须通过技术的中介作用才能作用于生产过程。
马克思称自然科学为一般生产力。
1.2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技术又分为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技术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各种现代学科群,揭示同类技术的共同规律,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某一生产部门的实际问题。
工程技术则更接近于生产,为生产提供具体指导。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 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2.1霍克海默《批判理论》:不仅形而上学,而且还有它所批判的科学,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后者之所以也复如是,是因为它保留着一种阻碍它发现社会危机真正原因的形式。
2.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科学技术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一种统治形式,它使政治统治合法化,从而在某种意义上行使政治的统治功能。
“单向度”实际有两种意思,一是在横向上只有一个方向;一是在纵向上只有一个深度。
自然辩证法第八章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1、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由于科学和技术的体制目标不同,他们的行为规范也将有许多差别。
(1)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四条原则: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2)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技术共同体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和研究领域中,由具有比较一致的价值观念、知识背景,并从事科技问题研究、开发、生产等的工程师、技术专家、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交流所维系的集合体。
技术共同体行为规范,主要可以概括为:普遍主义、私有主义、实用主义、替代主义。
2、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我国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其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
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尤其对于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为了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迎接随之而来的挑战,依靠创新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变得更加重要。
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是各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
国家创新体系则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主要层面保证了对创新的大力政策支持,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组织结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有一个历史过程。
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等科学技术体制是根本,各种组织机构及其科研组织运行是保证,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是导引。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中的价值自然辩证法作为一个尚未完成文本,蕴涵着科学时代人类所特有睿智,它准确地勾画了科学时代自然哲学应当具备基本框架,从而使得以哲学面目出现自然辩证法可能成为科学时代真正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继续保持了传统哲学追求智慧形而上品格,这就使得它截然不同于以拒斥形而上学著称新老实证主义哲学。
自然辩证法同时具有现代科学追求知识形而下品格,这又使得它截然不同于以智慧化身自居形形色色反科学主义哲学。
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辩证法”,虽然它在形式上超越了自然科学,然而其内容却又完全根源于自然科学,它不仅是一种科学自然观与世界观,而且同时主应是一种科学方法论。
它作为关于自然界一种科学哲学,不仅能够促进大量边缘学科与交叉科学发展,而且可以推动着现代横断学科和统一科学发展。
它那种建立在通晓迄今为止人类全部科学知识基础上科学思维方式,可以给自然科学各门不同学科以方法论方面智慧启迪,而这无疑是作为一种哲学自然辩证法之所以能够受到许多科学家欢迎内在原因。
自然辨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
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哲学相比,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值得研究。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到学科门类的层次结构问题。
对于一门实际的科学门类,研究内容实际上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这有许多划分方法。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是把一个学科类别分为四个层次:最高的一个层次是哲学层次,第二层是科学层次,第三层是技术层次,最后一层是具体的应用层次。
哲学层次研究的内容与自然科学不尽相同。
在科学研究这个领域,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自然辨证法课堂笔记第一讲自然辨证法概论1、什么是自然辨证法?它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一般规律的研究,是关于科学技术一般方法论的研究。
2、自然辨证法的内容(1)自然观:自然界、时空观、系统性、规律性。
(2)科技观:科学的概念、技术的概念、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的规律。
(3)方法论:科研选题方法、试验方法、理想化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
4、当代科学与自然辨证法:数学部分(非欧几何、拓扑学、现代数学等)、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宇宙学)、分子生物学(DNA等)、系统科学[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协同论、结构论、突变论)]。
5、当代技术:原子能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
6、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位置:各门具体学科——〉自然辨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是具体——〉特殊——〉一般。
7、自然辨证法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总得来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一般寓于特殊之中(一般不能独立存在)(2)特殊表现一般。
第二讲自然界的系统结构1、系统的概念:由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叫系统。
系统就是要素加关系。
2、系统的分类:按大小分:大、中、小型系统。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按规律的性质分:确定型、随机型系统。
按组织方式:自组织、他组织系统。
按可逆与否:可逆系统(有记忆)、不可逆系统(无记忆)。
按动态分: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3、系统的性质:要素的关联性、动态相关性、系统整体性。
4、系统的非加和性:即系统的整体性质和功能不是各组成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叠加,原因在于要素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主要有两种:协同作用,内耗作用)。
意义:在认识上,要从整体出发;在时间上,要追求整体最优化。
5、自然界的层次结构:自然界有多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具有特定的性质和规律,相邻层次间存在着过渡区,表现着不同层次的联系和转化。
第三讲自然界的系统演化1、演化概念:在一组环境参量的输入下,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发生变化。
1.什么是系统?描述自然系统的基本范畴是什么?答:系统是以各要素的属性为基础经由特定关系而形成的属性不可分割的整体。
系统是以各要素的属性为基础,经由特定关系而形成的属性不可分割的整体。
基本范畴:系统的要素:构成系统的组分和组元,单一要素不是系统;系统的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相互联系,排列顺序和组织方式的总和;系统的环境:同要素发生相互作用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系统的功能:系统在于环境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的行为,特性和能力的总称。
2.说明要素与结构、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答:要素与结构紧密相关,自然系统的性质和功能首先依赖于它的要素,但是结构对于要素有相对独立性,在许多自然系统中,结构对于系统功能的形成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功能由结构决定,但是结构对于功能的决定不是单值决定,一种结构可以对应多种功能,一种功能也可以对应多种结构,另一方面,功能又会对结构发生反作用,功能的发挥有时会损耗结构,一定条件下,又会改进结构。
环境与系统相互作用,实质上就是环境与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
环境还为自然系统提供生存条件,对系统进行选择和控制。
内因:物质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外因: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具体说来,就是环境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影响系统的要素状态和结构状态而最终改变系统功能的。
3.什么是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答:整体特征性主要反映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称系统的整体突现规律或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指的是系统出现新的性质、新的功能和新的规律,而它们是其构成要素所不具有的,他们是系统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可简单概括喂:“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或“系统质不等于要素质”。
整体性的存在说明任何物质系统在其组成要素和系统整体之间同时存在加和性和非加和性关系。
4.什么是系统的层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层次表征了系统内部的不同等级和水平,揭示了系统之间纵向的或垂直的联系。
总结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特征和运用摘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对自然科学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查,系统地论述了科学方法论,总结了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特征,对科学方法论的运用、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掌握科学方法论,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技发展、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和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理论特质;重大贡献;当代意义;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and Its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 of Engels' Dialectics of NatureAbstract:Engels' Dialectics of Nature is a classical work of Marxism, which is guided by the epistemology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comprehensively checks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y, and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application,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y. Today, we study the dialectics of nature and master scientific methodology,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progres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ideas and the scientific literacy.Keyword:Dialectics of Natur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theoretical trait;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辩证法问题的重要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