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网络文稿编辑
- 格式:doc
- 大小:68.55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贵州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
学会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分类网络的用途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什么是网络?讲解网络的定义、分类与用途。
演示如何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
学生实践:使用网络搜索信息。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尝试使用网络搜索信息,并记录下自己的搜索过程与感受。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档编辑。
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档编辑的基本方法2.3 教学步骤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
演示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档编辑。
学生实践:自行编辑一份文档。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自行编辑一份文档,可以是作文、日记等。
第三章:电子表格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
能够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
3.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3.3 教学步骤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演示如何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
学生实践:自行设计一份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设计一份表格,并进行数据处理。
第四章: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与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学会使用多媒体软件。
4.2 教学内容多媒体的定义与分类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4.3 教学步骤讲解多媒体的定义、分类与用途。
演示如何使用多媒体软件。
学生实践:使用多媒体软件制作一份简单的作品。
4.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尝试使用多媒体软件制作一份简单的作品。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道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知识。
学会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培养学生在网络上的道德行为。
5.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知识个人信息保护方法网络道德规范5.3 教学步骤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知识,如如何防止病毒、如何防止黑客攻击等。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安全上网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
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3. 网络安全知识。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演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3. 讲解网络安全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熟练地使用互联网。
3. 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上网意识。
第二章:电子邮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 培养学生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 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演示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 讲解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熟练地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3. 学生具备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意识。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规范文档格式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文档格式的规范。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讲解文档格式的规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3. 学生具备规范文档格式的意识。
第四章:电子表格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
2. 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三章——《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探索之旅》说课文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镊子、滴管、清水、吸水纸、解剖针、解剖刀、培养皿、大号注射器、紫鸭跖草叶片、睡莲叶片。
三、实验创新(一)教材中选择菠菜、蚕豆叶片作为实验材料,会受到季节影响,不容易获取到新鲜的叶片。
本实验选择校园中常见的紫鸭跖草和睡莲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效果明显,一年四季均可获得,也能体现水生、陆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从微观角度让学生观察叶片表面确实存在气孔且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存在差异。
作为陆生植物紫鸭跖草,其下表皮气孔数量多于上表皮气孔数量;而睡莲为浮水植物,其下表皮气孔数量少于上表皮气孔数量。
(三)教材内容“试一试”中使用叶片浸在盛有70°C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若有气泡,请比较叶片正面与背面气泡的数目。
上述操作方法不易控制好水温,且观察叶片表面产生气泡效果不明显。
本实验将叶片放入注有清水的大号注射器中,推至针筒至无空隙,用力向下拉动针筒,利用负压法可以清晰观察到叶片上下表皮是否会有气泡产生,实验显现显著,从宏观角度让学生直观感受叶片表面确实存在气孔。
四、实验原理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且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上面有许多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可用撕取、刮取的方法将叶片上下表皮做成透明的薄片,并做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以认识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结构。
将叶片放入注有清水的大号注射器中,推至针筒至无空隙,用力向下拉动针筒,此时针筒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即为负压条件,此时叶片上下表皮会因气压差产生气泡。
学生根据观察到叶片上下表皮产生气泡数量,进而推测上下表皮气孔数量的差异。
五、实验教学目标根据2022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本实验涉及内容要求为重要概念4.2 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次位概念为4.2.3 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第七课声音、影片的插入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1.掌握声音的插入方法2.掌握影片的插入方法教学重、难点:声音、影片的插入方法教学程序认知操作一、复习提问:1、在什么样的视图中,才能进行自定义动画的设定?2、怎样设定自定义动画?3、如何调整各对象的出现顺序?二、新授:上节课,我们设定了动画,但仅仅只是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文字等对象,动画效果再好,还不足以体现多媒体的优势。
本节课,我们学习插入多媒体元素--声音、影片等。
1.声音: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有两种方法方法一:a.在幻灯片视图中,显示要添加音乐或声音的幻灯片。
b.在“插入”菜单中指向“影片和声音”,显示子菜单。
c.如果要从剪辑库插入声音,请单击“剪辑库中的声音”,再双击所需声音的图标。
d.如果要从其他位置插入声音,请单击“文件中的声音”,找到包含此声音的文件夹,再双击所需声音文件。
方法二:a.在幻灯片视图中,显示要添加音乐或声音的幻灯片。
b.“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显示可选的动作按钮,在此选扬声器。
c.选择单击时超级链接到的目标声音,也可以将声音播放的条件设置为鼠标从按钮上移过。
2、影片剪辑:方法也有两种,与插入声音的两种方法类似。
3、更多的对象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可以插入种类更多的不同元素。
例如:可以将文件内容作为对象插入到演示文稿中。
三、教学反思: 1、声音的插入2、影片的插入四、学生操作:1、插入声音2、插入影片五、教学反思第八课带有超级链接的演示文稿教学目标:1.掌握理顺幻灯片逻辑结构的方法2.会制作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教学重、难点:制作插入超级链接的对象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怎样利用Powerpoint画一个五角星图?2.怎样设置文字、图片的阴影效果?3如何设置文字、图片的三维效果?二.新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了。
不过这样的演示文稿只能按照我们制作对排定的顺序播放,这样的线性的结构方式使我们的演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贵州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基本组成。
培养学生安全、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分类网络的发展历程网络的基本组成网络的正确使用与安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实践法:学生实际操作,学习正确使用网络。
1.4 教学步骤讲解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介绍网络的发展历程。
讲解网络的基本组成。
强调网络的正确使用与安全。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操作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常用输入设备的认识和使用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演示计算机操作。
实践法:学生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4 教学步骤讲解并演示计算机的开关机。
讲解并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介绍常用输入设备,并演示其使用方法。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
培养学生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文本的输入与编辑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保存与打印文档3.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
实践法:学生实际操作,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3.4 教学步骤讲解并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启动与退出。
讲解并演示文本的输入与编辑。
讲解并演示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
讲解并演示保存与打印文档的方法。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
培养学生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启动与退出工作表的创建与编辑单元格的格式设置数据录入与排序4.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
实践法:学生实际操作,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办公软件常用功能介绍第一章:文字处理功能办公软件中最常用的功能之一是文字处理功能。
在文字处理软件中,用户可以输入、编辑、格式化和排版文本。
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Microsoft Word、Google Docs和WPS Office等。
在文字处理功能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文本编辑工具进行文本的输入和编辑。
用户可以选择字体、字号和颜色等,使得文本更加美观和易读。
另外,加粗、倾斜、下划线和删除线等格式化选项也可以帮助用户强调或标记特定的文本内容。
此外,文字处理软件还提供排版工具,如对齐、缩进和行距等,可以使文本在页面上更好地呈现。
用户还可插入图片、表格、图表和链接等元素,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展示信息。
第二章:电子表格功能电子表格是另一种常见的办公软件功能。
它可以用于数据记录、计算、分析和可视化。
Microsoft Excel、Google Sheets和WPS Office中都有强大的电子表格功能。
用户可以在电子表格中创建表格,设置行列和单元格的大小,并输入数据。
用户可以利用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
例如,用户可以使用SUM函数计算一组数字的总和,使用AVERAGE函数计算一组数字的平均值。
电子表格还提供了数据排序、筛选和汇总等功能,以便用户更好地分析数据。
用户可以使用条件格式设置,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对数据进行自动标记和格式化。
第三章:演示文稿功能演示文稿是用于展示信息和观点的一种形式。
办公软件中的演示文稿功能提供了创建、编辑和演示演示文稿的工具。
Microsoft PowerPoint、Google Slides和WPS Presentation等软件是常用的演示文稿工具。
用户可以使用演示文稿软件中的模板或自定义设计来创建演示文稿。
用户可以在每个幻灯片中插入文本、图片、图表、图形或视频等元素。
用户还可以设置过渡效果和动画,以增加演示文稿的视觉吸引力。
演示文稿软件还提供了演播室功能,用户可以在演示过程中控制幻灯片的播放。
第三章网络文稿编辑作业
3—1.稿件改正包括哪些内容?
1.稿件的校正(改正稿件中不正确的写法,包括稿件中的事实,思
想,语法,修辞,逻辑等):
替代
删节
加按语
2.稿件的压缩:通过对稿件的删意,删句,和删字,是原稿内容更
加突出,章节紧凑,表达凝练。
3.稿件的增补
a.扩充新闻价值大的部分
b.增添回叙内容
c.嵌入相关新闻和背景资料
d.增添必要的字句
4.稿件的改写
1)综合改写
2)分篇改写
3)改写体裁
4)改写结构
5)改写辞章
3—2.简述网络文稿标题的构成要素。
1.主题:又叫主标题或标题句,用于揭示稿件内容中最重要的信息和概括稿件的中心思想。
2.小标题:当网络稿件由几个方面构成或者事实发展分为几个明显阶段时,往往需要小标题。
3.准导语:是指位于主标题之后的一段文字,用于比较长或者比较重要的稿件中,以一段较为具体的话对标题作解释或者提纲挈领地概括稿件。
类似消息的导语。
4.题图:主要包括照片,图表,漫画,动画等,作用在于解释标题,引起网名注意,引导阅读。
5.附加元素:
◆随文部分
◆主观标示
◆效果字符
3—3.简述网络文稿标题的制作原则。
一、题文一致:
基本内容一致
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二、简洁凝练
三、具体准确
四、突出亮点
五、亲切贴近
六、新颖主动:立意,角度,语言要新
3—4.运用超链接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一)利用超链接解释与扩展关键词
(二)利用超链接设置延伸性阅读
✧相关报道
✧相关评论
(三)利用超链接改写文章
●将一篇文章进行分层
●将多篇文章结合成一篇新的文章
●将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
3—5.简述内容提要撰写的原则。
强调新闻中的主要内容
介绍某些方面内容的细节
补充缺少的要素:新闻的基本要素包括五个W和一个H,即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当标题中缺失若干元素而它们又并非无足轻重时,内容提要应该加以补充。
通常省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