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图)-试卷1
- 格式:doc
- 大小:33.98 KB
- 文档页数:6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试卷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关于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存储层次结构中,离CPU越近的存储器速度越快,价格越贵,容量越小B.Cache-主存层次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主存的等效访问速度C.主存一辅存层次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主存的等效存储容量D.存储系统层次结构对程序员都是透明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的基本概念。
Cache-主存层次对所有程序员都是透明的。
主存一辅存层次只对应用程序员透明,对系统程序员不透明。
3.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与存储器的存取时间的关系是( )。
A.存取周期大于存取时间√B.存取周期等于存取时间C.存取周期小于存取时间D.存取周期与存取时间关系不确定此题考查存储器存取周期与存取时间的概念及其关系。
存取周期是存储器进行连续地读或写操作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存取时间是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平均时间。
4.以下几种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
A.CacheB.寄存器√C.内存D.光盘存储层次结构中,离CPU越近的存储器速度越快,价格越贵,容量越小。
寄存器就是离CPU最近的存储器。
5.属于易失性存储器的是( )。
A.E 2 PROMB.Cache √C.Flash MemoryD.CD-ROM易失性存储器包括Cache。
6.虚拟存储器理论上的最大容量取决于( )。
A.辅存容量B.主存容量C.虚地址长度√D.实地址长度虚地址和实地址是虚拟存储器的两个基本概念,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取决于虚地址长度,主存储器的最大容量取决于实地址长度。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外存与I/O设备)模拟试卷1(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
A.输入/输出设备B.外存设备C.远程通信设备D.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他设备√2.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外存储器是( )。
A.软磁盘B.硬磁盘C.固态盘√D.光盘3.CRT的分辨率为1024×1024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 )。
A.512KBB.1MB √C.256KBD.2MB4.美国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定义了一个VGA扩展集,将显示方式标准化,这称为著名的( )显示方式。
A.AVGAB.SVGAC.VESA √D.EGA5.为了使设备相对独立,磁盘控制器的功能全部转到设备中,主机与设备间采用( )接口。
A.SCSI √B.专用C.ESDI6.一张3.5英寸软盘的存储容量为( )MB,每个扇区存储的固定数据是( )。
A.1.44MB,512B √B.1MB,1024BC.2MB,256BD.1.44MB,128B7.MD光盘和PC光盘是( )型光盘。
A.只读B.一次C.重写√8.以下描述中基本概念正确的句子是( )。
A.硬盘转速高,存取速度快√B.软盘转速快,存取速度快C.硬盘是接触式读写D.软盘是浮动磁头读写9.下面关于计算机图形和图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形比图像更适合表现类似于照片和绘画之类的有真实感的画面B.一般说来图像比图形的数据量要少一些C.图形比图像更容易编辑、修改√D.图像比图形更有用10.视频电子学标准协会制定的局部总线称为( )。
A.VESA √B.VISAC.PCID.EISA11.在软盘存储器中,软盘适配器是( )。
A.软盘驱动器与CPU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口√B.存储数据的介质设备C.将信号放大的设备D.抑制干扰的设备12.PC机所配置的显示器,若显示控制卡上刷存容量是1MB,则当采用800×600的分辨率模式时,每个像素最多可以有( )种不同颜色。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2009年全国试题7(2分)】I.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Ⅱ.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1Ⅲ.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1(分数:2.00)A.只有I √B.只有ⅡC.I和ⅡD.I和Ⅲ解析:解析:无向图中一条边要连接两个顶点,因此顶点的度数之和必为偶数。
n个顶点的无向连通图至少需要n-1条边。
无向连通图并不要求“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1”。
2.若无向图G=(V,E)中含有7个顶点,要保证图G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则需要的边数最少是( )。
【2010年全国试题7(2分)】(分数:2.00)A.6B.15C.16 √D.21解析:解析:要保证n个顶点的无向图G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则需要先由n-1个顶点组成完全图,从第n个顶点引一条到n-1任一顶点的边,则图肯定是连通的。
本题先由6个顶点组成完全图,需要6(6-1)/2=15条边,故按题目要求“需要的边数最少”是15+1=16。
3.对下图进行拓扑排序,可以得到不同拓扑序列的个数是( )。
【2010年全国试题8(2分)(分数:2.00)A.4B.3 √C.2D.1解析:4.下列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2011年全国试题8(2分)】I.回路是简单路径Ⅱ.存储稀疏图,用邻接矩阵比邻接表更省空间Ⅲ.若有向图中存在拓扑序列,则该图不存在回路(分数:2.00)A.仅ⅡB.仅I、ⅡC.仅Ⅲ√D.仅I、Ⅲ解析:解析:图中第1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相同的路径称为回路或环。
序列中所有顶点不重复出现的路径称为简单路径,邻接矩阵的大小只和顶点个数相关,存储稀疏图,用邻接表比邻接矩阵更省空间。
拓扑序列成功的前提是有向图中不存在回路。
5.对有n个结点、e条边且使用邻接表存储的有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其算法时间复杂度是(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I/O)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CPU在中断响应周期中____。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分数:2.00)A.执行中断服务程序B.执行中断隐指令√C.与I/O设备传送数据D.处理故障解析:解析:考查中断周期和中断隐指令。
在中断周期,山中断隐指令自动完成保护断点、寻找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以及硬什关中断的操作。
2.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主要完成以下工作____。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分数:2.00)A.关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B.开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C.关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D.开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解析:解析:考查中断响应周期CPU的工作。
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主要完成关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的工作,即执行中断隐指令。
3.在中断周期中,由____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
【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分数:2.00)A.关中断指令√B.中断隐指令C.开中断指令D.清零指令解析:解析:考查关中断指令与中断允许触发器。
在中断周期中,由关中断指令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
4.CPU响应中断时最先完成的步骤是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年】(分数:2.00)A.开中断B.保存断点C.关中断√D.转入中断服务程序解析:解析:考查中断执行流程。
5.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前需要____。
【北京理工大学2002年】(分数:2.00)A.开中断B.关中断√C.响应D.恢复解析:解析:考查中断执行流程。
为了保证保护和恢复现场的过程不被中断信号打断,在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前需要关中断,等到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后,再开中断,以便中断信号可以继续进来。
6.CPU响应中断时,保护两个关键的硬件状态是____。
《计算机基础》课程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WindowsXP是一个__A _的操作系统。
A.多任务B.单任务C.实时D.重复任务2、当windows应用程序被最小化后,表示该程序__B__。
A.停止运行B.后台运行C.不能打开D.不能关闭3、实现文件(文件夹)快速复制的操作是_B____。
A .Ctrl+S B. Ctrl+C C. Ctrl+V D. Ctrl+X4、使用__C___可以重新安排文件在磁盘中的存储位置,将文件的存储位置整理到一起,同时合并可用空间,实现提高运行速度的目的。
A.格式化B.磁盘清理程序C.整理磁盘碎片D.磁盘查错5、在Word编辑文本时,将文档中所有的“text”都改成“课本”用( B )操作方便。
A.中文转换B.替换C.改写D.翻译6、在Windows 中,打开一个窗口后,通常在其顶部是一个 AA、标题栏B、任务栏C、状态栏D、工具栏7、使用拨号上网的用户必须使用( A )A.调制解调器B. Internet ExplorerC.鼠标D. CD-ROM8、在Word的编辑状态,若要调整左右边界,比较直接、快捷的方法是( D )A.工具栏B.格式栏C.菜单D.标尺9、如果目前打开了多个Word 文档,下列方法中,能退出Word的是( B )A、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B、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C、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D、用鼠标单击标题栏最左端的窗口标识,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
10、在Word中,要将另一个文档的内容全部添加在当前文档的当前光标处,应选择的操作是单击( C )菜单项A、“文件”→“打开”B、“文件”→“新建”C、“插入”→“文件”D、“插入”→“超链接”11、计算机内部是以_ A 形式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数据或指令的A.二进制编码B.十六进制编码C.八进制编码D.十进制编码12、在计算机中指令主要存放在_ B___中。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的表示和运算)-试卷1(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若用二进制数表示十进制数0到999 999,则最少需要的二进制数的位数是( )。
(分数:2.00)A.6B.16C.20 √D.100 000解析:解析:如果用二进制表示0~999 999(<2 20 )则需要20位。
3.在补码加法运算中,产生溢出的情况是( )。
I.两个操作数的符号位相同,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与操作数相同Ⅱ.两个操作数的符号位相同,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与操作数不同Ⅲ.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和最高数位不同时产生进位Ⅳ.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和最高数位相同时产生进位Ⅴ.运算时采用双符号位,运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相同Ⅵ.运算时采用双符号位,运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不同(分数:2.00)A.I,Ⅲ,ⅤB.Ⅱ,Ⅳ,ⅥC.Ⅱ,Ⅲ,Ⅵ√D.I,Ⅲ,Ⅵ解析:解析:常用的溢出判断方法主要有三种:采用一个符号位、采用进位位和采用变形补码。
采用一个符号位的溢出条件为:结果的符号位与操作数符号位不同。
采用进位位的溢出条件为:结果的符号位和最高数位不同时产生进位。
采用双符号位(变形补码)的溢出条件为:运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不同。
4.计算机中常采用下列几种编码表示数据,其中,±0编码相同的是( )。
I.原码Ⅱ.反码Ⅲ.补码Ⅳ.移码(分数:2.00)A.I和ⅢB.Ⅱ和ⅢC.Ⅲ和Ⅳ√D.I和Ⅳ解析:解析:假设字长为8位,[+0] 原=00000000,[一0] 原=10000000;[+0] 反=00000000,[一0] 反=11111111;[+0] 补 =00000000,[一0] 补 =00000000;[+0] 移 =10000000,[一0] 移 =10000000。
高场职中14-15学年上期高三计算机专业综合卷月考试题一〔总分值3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3分〕1. 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只有〔 D 〕。
A.高级语言B.符号语言C.汇编语言D.机器语言2. 十六进制〔FFF〕H转换为八进制数为〔 D 〕。
A. 4444B. 5555C. 6666D. 77773.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造成〔 D 〕的破坏或丧失。
A.磁盘B.主机C.光盘驱动器D.程序和数据4.在计算机系统内部使用的汉字编码是〔 D 〕。
A.国际码B.区位码C.输入码D.内码5.计算机的根本组成原理所述的五大部分包括〔 D 〕。
A.CPU、主机、电源、输入和输出设备B.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高速缓存、输入和输出设备C.CPU、磁盘、键盘、显示器和电源D.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6.Windows 7操作系统是一个〔 A 〕操作系统。
A.单用户、多任务B. 多用户、单任务C.单用户、单任务D. 多用户、多任务7.Windows 7系统通用桌面图标有五个,但不包括〔 C 〕A.计算机B. 控制面板C.IE阅读器D. 回收站8.Flip 3D效果可以按〔 C 〕组合键将所有翻开的窗口以一种立体的3D效果显示出来A. Win + ShiftB. Ctrl + TabC. Win + TabD. Shift +Tab9.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要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需要〔 C 〕键+单击。
A. ShiftB. AltC. CtrlD. Tab10.Windows 操作中,经常用到剪切、复制和粘贴功能,其中复制功能的快捷键为( C )A. Ctrl+ SB. Ctrl+ XC. Ctrl+ CD. Ctrl+ V11.在Windows 系统中,“回收站〞的内容是〔 B 〕A. 永久保存,可以恢复B. 暂时保存,可以恢复C. 永久删除,不能恢复D. 暂时删除,不能恢复12.桌面图标本质上是〔 D 〕A.文件B. 程序C.文件夹D. 快捷方式13.当一个应用程序的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将〔 D 〕A.被暂时停顿运行B. 仍然在桌面运行C.被终止运行D. 仍然在内存运行14.在Windows 7的默认设置下,按〔 C 〕组合键进展全角和半角的切换。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系统)模拟试卷1(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
A.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B.必须采用异步控制方式C.可用同步方式,也可用异步方式√D.必须采用应答方式2.串行接口是指( )。
A.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串行传送B.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并行传送C.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串行传送√D.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并行传送3.在中断系统中,CPU一旦响应中断,则立即关闭( )标志,以防止本次中断响应过程被其他中断源产生另一次中断干扰。
A.中断允许B.中断请求C.中断屏蔽√D.设备完成4.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
A.并行技术B.通道技术C.缓冲技术√D.虚存技术5.一个由微处理器构成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其采样周期为20ms,A/D转换时间为25μs,则当CPU采用( )方式读取数据时,其效率最高。
A.查询B.中断√C.无条件传送D.延时采样6.在采用DMA方式高速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 )。
A.在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B.在DMA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C.由CPU执行的程序完成的D.由CPU响应硬中断处理完成的7.周期挪用方式常用于( )方式的输入/输出中。
A.程序查询方式B.中断方式C.DMA方式√D.通道方式8.CPU对通道的请求形式是( )。
A.自陷B.中断C.通道命令D.I/O指令√9.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CPU对外设的选择是基于设备编址的√B.统一编址是指系统按照统一的设备管理方案对外设进行统一编码C.设备编址是CPU对外设的选择编码,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编码,不会造成混淆10.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试卷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关于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存储层次结构中,离CPU越近的存储器速度越快,价格越贵,容量越小B.Cache-主存层次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主存的等效访问速度C.主存一辅存层次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主存的等效存储容量D.存储系统层次结构对程序员都是透明的√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的基本概念。
Cache-主存层次对所有程序员都是透明的。
主存一辅存层次只对应用程序员透明,对系统程序员不透明。
3.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与存储器的存取时间的关系是( )。
(分数:2.00)A.存取周期大于存取时间√B.存取周期等于存取时间C.存取周期小于存取时间D.存取周期与存取时间关系不确定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存储器存取周期与存取时间的概念及其关系。
存取周期是存储器进行连续地读或写操作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存取时间是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平均时间。
4.以下几种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
(分数:2.00)A.CacheB.寄存器√C.内存D.光盘解析:解析:存储层次结构中,离CPU越近的存储器速度越快,价格越贵,容量越小。
寄存器就是离CPU 最近的存储器。
5.属于易失性存储器的是( )。
(分数:2.00)A.E 2 PROMB.Cache √C.Flash MemoryD.CD-ROM解析:解析:易失性存储器包括Cache。
6.虚拟存储器理论上的最大容量取决于(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模拟试卷1(总分:9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系统间二进制信息块的正确传输,为上一层提供可靠、无错误的数据信息的协议层是(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本题主要考查OSI参考模型中各个层次的作用。
这里二进制信息块其实就是数据链路层所封装的数据帧。
传输层虽然也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但不能保证系统问直接的二进制信息块的可靠性,因此答案是B。
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传输层是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它使用端口来区分不同的应用程序。
4.传输层的作用是提供“端对端”的通信,其中“端对端”的含义是( )。
A.源主机网卡到目的主机网卡之间B.操作源主机的用户和操作目的主机的用户之间C.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进程之间√D.源主机所在网络和目的主机所在网络之间传输层实现的端对端通信是指两个进程实体之间的通信。
网络层实现的通信是点到点,即目的主机与源主机之间的通信。
5.关于网络层和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下面几个选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网络层IP协议提供无连接和可靠传输服务,传输层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服务B.网络层IP协议提供不可靠服务,传输层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服务√C.网络层IP协议和传输层TCP协议均可提供无连接和可靠传输服务D.网络层IP协议提供无连接和不可靠服务,在传输层TCP协议提供面向无连接服务网络层IP协议是不可靠的服务,传输层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单项选择题: 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 求。
A. 4B. 5.25C. 6D. 6.29设主串T= “abaabaabcabaab ,模式串S= “abaadb',采用KMP 算法进行模式匹配,到匹配成功时为止,在 匹配过程中进行的单个字符间的比较次数是 A. 9 B. 10 C. 12 D. 15 排序过程中,对尚未确定最终位置的所有元素进行一遍处理称为一 趟”。
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快速排序第二趟结果的是D. 5, 2, 12, 28, 16, 32, 72, 60 12路归并时,为实现最佳归并,需要补充的虚段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下列关于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基本思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程序的功能都通过中央处理器执行指令实现B. 指令和数据都用二进制表示,形式上无差别C. 指令按地址访问,数据都在指令中直接给出D. 程序执行前,指令和数据需预先存放在存储器中1. 2. 3. 4. 5. 6. 7.8.9. 10. 11. 12.设n 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x=0 ;while ( n>= (x+l)*(x+l))x=x+l ;A. O(log n)B. O(n 1/2)若将一棵树T 转化为对应的二又树 是 A.先序遍历B.中序遍历C. 0( n)D. 0( n 2) BT ,则下列对BT 的遍历中,其遍历序列与 T 的后根遍历序列相同的C.后序遍历对n 个互不相同的符号进行哈夫曼编码。
若生成的哈夫曼树共有A. 56B. 57在任意一棵非空平衡二又树 平衡二又树T 3。
下列关于 I.若v 是T 1的叶结点,贝y n 若v 不是T 1的叶结点, 『若v 不是T 1的叶结点, A.仅I则 则 B.仅 IIC. 58 (AVL 树)T 1中,删除某结点T 1与T 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T 1与T 3可能不相同T 1与T 3 一定不相同 T 1与T 3一定相同 c.仅 I 、nD.按层遍历115个结点,则n 的值是 D. 60 v 之后形成平衡二又树 T 2,再将w 插入T 2形成 下图所示的AOE 网表示一项包含 8个活动的工程。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I/O)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CPU在中断响应周期中____。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分数:2.00)A.执行中断服务程序B.执行中断隐指令√C.与I/O设备传送数据D.处理故障解析:解析:考查中断周期和中断隐指令。
在中断周期,山中断隐指令自动完成保护断点、寻找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以及硬什关中断的操作。
2.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主要完成以下工作____。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分数:2.00)A.关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B.开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C.关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D.开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解析:解析:考查中断响应周期CPU的工作。
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主要完成关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的工作,即执行中断隐指令。
3.在中断周期中,由____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
【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分数:2.00)A.关中断指令√B.中断隐指令C.开中断指令D.清零指令解析:解析:考查关中断指令与中断允许触发器。
在中断周期中,由关中断指令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
4.CPU响应中断时最先完成的步骤是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年】(分数:2.00)A.开中断B.保存断点C.关中断√D.转入中断服务程序解析:解析:考查中断执行流程。
5.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前需要____。
【北京理工大学2002年】(分数:2.00)A.开中断B.关中断√C.响应D.恢复解析:解析:考查中断执行流程。
为了保证保护和恢复现场的过程不被中断信号打断,在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前需要关中断,等到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后,再开中断,以便中断信号可以继续进来。
6.CPU响应中断时,保护两个关键的硬件状态是____。
2023 年江苏省职高计算机专业综合理论调研测试卷一本试卷分第一卷〔单项选择题、推断题〕和其次卷〔填空题、程序阅读题、编程题和计算作图题〕两局部。
第一卷1 至 4 页,其次卷5 至 14 页。
两卷总分值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一卷〔共 90 分〕留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在其次卷首〕上的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假设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2.推断题的答案在答题卡〔在其次卷首〕上只涂A 和 B,A 为正确,B 为不正确,涂其他选项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一般基于。
A.算术计算B.简单指令集C.精简指令集D.存储程序和程序掌握2.一台计算机中允许安装的内存最大容量,首先与主板上的能否支持有关。
A.BIOS 中的自检程序B.CPUC.CMOS 中保存的内存参数D.芯片组3.在浮点数中,阶码、尾数的表示格式是。
A.阶码定点整数,尾数定点小数B.阶码定点整数,尾数定点整数C.阶码定点小数,尾数定点整数D.阶码定点小数,尾数定点小数4.CPU 中有一条以上的流水线且每个时钟周期可以完成一条以上的指令的技术是。
A.倍频技术B.流水线技术C.超流水线技术 D.超标量技术5.指令操作数在指令中以常量的形式直接给出,此寻址方式为。
A.直接寻址B.间接寻址C.马上寻址D.I/O 寻址6.以下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A.绘图仪B.数码相机C.投影仪D.打印机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RAM 和 ROM 在断电后都不能保存信息B.软盘和硬盘可永久保存信息,它们是计算机的主存C.内存可与CPU 直接交换信息,与外存相比,存取速度慢、单位容量价格廉价D.内存可与CPU 直接交换信息,与外存相比,存取速度快、单位容量价格贵8.在以下有关声卡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声卡所要求的数据传输率不高,用ISA 总线进展传输即可B.波形声音的质量与量化位数、采样频率有关C.声卡中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完成数字声音的编码、解码及编辑操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声卡的主要功能是掌握波形声音和MIDI 声音的输入和输出9.电脑上标有的端口用于连接音箱。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模拟试卷1(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2.对某个寄存器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称为寻址。
A.直接B.间接C.寄存器√D.寄存器间接3.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 )。
A.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4.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
A.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B.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C.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D.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5.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
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
A.堆栈寻址B.程序的条件转移C.程序的无条件转移D.程序的条件转移或无条件转移√6.位操作类指令的功能是( )。
A.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检测(0或1)B.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强置(0或1)C.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检测或强置√D.进行移位操作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它们和具体机器的指令系统密切相关B.指令的地址字段指出的不是地址,而是操作数本身,这种寻址方式称为直接寻址√C.串联堆栈一般不需要堆栈指示器,但串联堆栈的读出是破坏性的D.存储器堆栈是主存的一部分,因而也可以按照地址随机进行读写操作8.下列几项中,不符合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是( )。
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少B.寻址方式种类尽量减少,指令功能尽可能强√C.增加寄存器的数目,以尽量减少访存次数D.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以及很有用但不复杂的指令9.安腾处理机的典型指令格式为( )位。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模拟试卷1(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下列数中最小的数为( )。
A.(101001) 2B.(52) 8C.(101001) NCD√D.(233) 162.针对8位二进制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7的补码为10000000B.-127的反码等于0的移码√C.+1的移码等于-127的反码D.0的补码等于-1的反码3.32位浮点数格式中,符号位为1位,阶码为8位,尾数为23位。
则它所能表示的最大规格化正数为( )。
A.+(2-2 -23 )×2 +127√B.+(1-2 -23 )×2 +127C.+(2-2 -23 )×2+2 +255D.2 +127-2 -234.若某数x的真值为-0.1010,在计算机中该数表示为1.0110,则该数所用的编码方法是( )码。
A.原B.补√C.反D.移5.长度相同但格式不同的2种浮点数,假设前者阶码长、尾数短,后者阶码短、尾数长,其他规定均相同,则它们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为( )。
A.两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相同B.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C.后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且精度高D.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且精度高6.运算器虽有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分是( )。
A.数据总线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C.多路开关D.通用寄存器7.在定点运算器中,无论采用双符号位还是单符号位,必须有( ),它一般用( )来实现。
A.译码电路,与非门B.编码电路,或非门C.溢出判断电路,异或门√D.移位电路,与或非门8.下溢指的是( )。
A.运算结果的绝对值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绝对值B.运算的结果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C.运算的结果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正数D.运算结果的最低有效位产生的错误二、计算题(总题数:13,分数:26.00)9.设[x] 补 =x 0.x 1 x 2…x n,求证: [1/2x]=x 0.x 0 x 1 x 2…x 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因为x=-x 0 + x i 2 -i,所以x i 2 -i =-x 0 + x i 2 -i =-x 0 + x i 2 -(i+1)根据补码与真值的关系则有 [1/2x] 补 =x 0.x 0 x 1 x 2…x n由此可见,如果要得到[] 补,只要将[x] 补连同符号位右移i位即可。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输入/输出系统和操作系统概述)-试卷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B.在分布式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本题考查多道程序设计的概念。
3.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接口,它们是( )。
Ⅰ.计算机高级指令Ⅱ.终端命令Ⅲ.图标菜单Ⅳ.汇编语言Ⅴ.C语言Ⅵ.系统调用A.Ⅰ,Ⅱ,ⅤB.Ⅱ,Ⅲ,Ⅵ√C.Ⅲ,Ⅳ,ⅤD.Ⅱ,Ⅳ,Ⅵ本题考查操作系统的接口。
操作系统有两种接口:命令输入和系统调用,而命令输入又可以分为命令行和图形用户界面。
命令行是在终端或命令输入窗口中输入操作和控制计算机的规定的命令,既可以一条一条输入,也可以组织成一批命令,逐条自动执行,称为批处理命令。
图形用户界面是我们熟知的图标和菜单形式。
系统调用是我们编写程序过程中,需要计算机所做的操作,一般要按固定格式来调用。
4.操作系统是扩充( )功能的第一层系统软件。
A.软件B.裸机√C.机器语言D.中断操作系统是裸机的第一层软件扩充。
5.从资源管理程序的观点来看,操作系统是( )的管理者。
A.程序和数据B.系统硬软件资源√C.进程D.中断6.下列属于实时控制系统的是( )。
A.飞机自动驾驶系统√B.飞机订票系统C.电子商务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7.操作系统的职能有三个:管理系统硬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 )。
A.防止某些人以非法手段进入系统B.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的接口√C.对用户的命令快速产生响应D.作为服务机构向其他站点提供优质服务8.多道程序的基本特征是( )。
[模拟]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1单项选择题第1题:利用栈求表达式的值时,设立运算数栈OPND。
假设OPND只有两个存储单元,在下列表达式中,不发生溢出的是( )。
A.A—B*(C—D)B.(A—B)*C—DC.(A—B*C)—DD.(A—B)*(C—D)参考答案:B第2题:已知输入序列为abcd,经过输出受限的双端队列后,能得到的输出序列是( )。
A.dacbB.cadbC.dbcaD.以上答案都不对参考答案:B输出受限的双端队列是指删除限制在一端进行,而插入允许在两端进行的队列。
分析选项A,输入序列为abcd,输出序列为dacb,由输出受限性质可知以da开头的结果只有dabc,选项A为错误答案。
分析选项B,输入序列为abcd,输出序列为cadb,其输入输出顺序为:先在输出端输入a,然后在非输出端输入b,这时队列中的序列为ba,再在输出端输入c,这时队列中的序列为bac:;输出c,再输出a;再在输出端输入d,这时队列中的序列为bd;输出d,再输出b。
最后得到输出序列为cadb。
分析选项C,输入序列为abcd,输出序列为dbca,由输出受限性质可知以db开头的结果只有dbad,选项C为错误答案。
第3题:一个具有1025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度为( )。
A.11B.10C.11至1025之间D.10至1024之间参考答案:C一棵二叉树每层只有1个结点,则具有1025个结点的二叉树的最大高度为1025。
一个具有102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11。
这一个具有1025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h为11至1025之间。
第4题:以下关于二叉排序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Ⅰ在二叉排序树中,每个结点的关键字都比左孩子关键字大,比右孩子关键字小Ⅱ每个结点的关键字都比左孩子关键字大,比右孩子关键字小,这样的二叉树都是二又排序树Ⅲ在二叉排序树中,新插入的关键字总是处于最底层Ⅳ在二叉排序树中,新结点总是作为叶子结点来插入的Ⅴ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效率和二叉排序树的高度有关A.Ⅰ、Ⅱ、Ⅳ、ⅤB.Ⅱ、Ⅲ、ⅣC.Ⅰ、Ⅲ、ⅤD.Ⅰ、Ⅳ、Ⅴ参考答案:D对于二叉排序树,左子树上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均小于根记录的关键字;右子树上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均大于根记录的关键字。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图)-试卷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有向图G的拓扑序列中,若顶点v i在顶点v j之前,则下列情形不可能出现的是( )。
(分数:2.00)A.G中有弧 i,v h>B.G中有一条从v i到v j的路径C.G中没有弧 i,v j>D.G中有一条从v j到v i的路径√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图的拓扑排序。
根据拓扑排序的定义,若顶点v i与顶点v j有一条弧,则拓扑序列中顶点v i必在顶点v j之前。
若有一条从v j到v i的路径,则顶点v i不可能在顶点v j之前。
所以应选D。
3.以下关于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Ⅰ.一个有向图的邻接表和逆邻接表中的结点个数一定相等Ⅱ.用邻接矩阵存储图,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只与图中结点个数有关,而与图的边数无关Ⅲ.无向图的邻接矩阵一定是对称的,有向图的邻接矩阵一定是不对称的(分数:2.00)A.Ⅰ,Ⅱ√B.Ⅱ,ⅢC.Ⅰ,ⅢD.仅有Ⅱ解析:解析:说法Ⅰ是正确的,邻接表和逆邻接表的区别仅在于出边和入边,边表的结点个数都等于有向图中的边的个数。
说法Ⅱ是正确的,邻接矩阵的空间复杂度为D(n 2 ),与边的个数无关。
说法Ⅲ是错误的,有向图的邻接矩阵不一定是不对称的,例如,有向完全图的邻接矩阵就是对称的。
4.下列关于AOE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关键活动不按期完成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完成时间B.任何一个关键活动提前完成,那么整个工程将会提前完成√C.所有的关键活动提前完成,那么整个工程将会提前完成D.某些关键活动提前完成,那么整个工程将会提前完成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图的关键路径。
在AOE网中,从始点到终点具有最大路径长度(该路径上的各个活动所持续的时间之和)的路径称为关键路径,并且不只一条。
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
A、C、D的说法都正确。
但任何一个关键活动提前完成,不一定会影响关键路径,所以根据题意应选B。
5.一个二部图的邻接矩阵A是一个( )类型的矩阵。
(分数:2.00)A.rtxn矩阵B.分块对称矩阵√C.上三角矩阵D.下三角矩阵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部图的定义与存储。
二部图定义为:若能将无向图G=的顶点集V划分成两个子集V1和V2(V1∩V2=?),使得G中任何一条边的两个端点一个属于V1,另一个属于V2,则称G为二部图。
由于其特点,其存储矩阵必为分块对称的,所以选B。
6.求解最短路径的Floy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
(分数:2.00)A.O(n)B.O(n+C)C.O(n 2 )D.O(n 3 ) √解析:7.下列4组含C1~C7的结点序列中,( )(分数:2.00)A.Cl,C2,C6,C7,C5,C4,C3B.C1,C2,C6,C3,C4,C5,C7C.C1,C4,C2,C3,C5,C6,C7D.C5,C7,C4,C1,C2,C3,C6 √解析:解析:考查拓扑排序的算法。
以1开头的拓扑排序过程,如下图所示:以5开头的拓扑排序8.如果具有n个顶点的图是一个环,则它有( )棵生成树。
(分数:2.00)A.n 2B.n √C.n一1D.1解析:解析:因为n个顶点构成的环共有n条边,去掉其中任意一条便是一棵生成树,共有n种情况,所以可以有n棵不同的生成树。
9.如下图所示,在下面的5个序列中,符合深度优先遍历的序列有( )个。
①aebfdc ②acfdeb③aedfcb(分数:2.00)A.5B.4C.3D.2 √解析:解析:本题中,符合深度优先遍历顺序的是1和5,其他三个序列均不符合。
10.无向图G有23条边,度为4的顶点有5个,度为3的顶点有4个,其余都是度为2的顶点,则图G最多有( )个顶点。
(分数:2.00)A.11B.12C.15D.16 √解析:解析:由于在具有n个顶点e条边的无向图中,有i)=2e,故可求得度为2的顶点数为7个,从而最多有16个顶点。
11.对AOE网络中有关关键路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从开始顶点到完成顶点的具有最大长度的路径,关键路径长度是完成整个工程所需的最短时间√B.从开始顶点到完成顶点的具有最小长度的路径,关键路径长度是完成整个工程所需的最短时间C.从开始顶点到完成顶点的具有最大长度的路径,关键路径长度是完成整个工程所需的最长时间D.从开始顶点到完成顶点的具有最小长度的路径,关键路径长度是完成整个工程所需的最长时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键路径的定义。
关键路径:从起点到终点的最长路径长度(路径上各活动持续时间之和)。
关键活动: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
12.以下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强连通有向图的任何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都有弧B.图与树的区别在于图的边数大于或等于顶点数C.无向图的连通分量指无向图中的极大连通子图√D.假设有图G={V,{E},顶点集V"∈V,E"∈E,则V和{E"}构成G的子图解析:解析:强连通有向图的任何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都有路径,但未必有弧,A错误。
图与树的区别是逻辑上的,而不是边数的区别,图的边数也可能小于树的边数。
若E"中的边对应的顶点不是V"中的元素时,则V"和{E"}无法构成图,D错误。
13.假设有n个顶点e条边的有向图用邻接表表示,则删除与某个顶点v相关的所有边的时间复杂度为( )。
(分数:2.00)A.O(n)B.O(e)C.O(n+e) √D.O(ne)解析:解析:删除与某顶点v相关的所有边的过程如下:先删除下标为v的顶点表结点的单链表,出边数最多为n一1,对应时间复杂度为O(n),再扫描所有边表结点,删除所有的入边,对应时间复杂度为O(e)。
故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e)。
14.若G是一个具有36条边的非连通无向图(不含自回路和多重边),则图G的结点数至少是( )。
(分数:2.00)A.11B.10 √C.9D.8解析:解析:n个顶点构成的无向图中,边数≤n(n一1)/2,将e=36代入,有n≥9,现已知无向图是非连通的,则n至少为10。
15.已知有向图G=(V,A),其中V={a,b,c,d,e},A={,,,,,}。
对该图进行拓扑排序,下面序列中不是拓扑排序的是( )。
(分数:2.00)A.a,d,c,b,eB.d,a,b,c,eC.a,b,d,c,eD.a,b,c,d,e √解析:解析:选项D中,删去a、b及其对应的出边后,c的入度不为0,因此有边,故不是拓扑序列。
选项A、B、C均为拓扑序列。
解答本类题时,建议读者根据边集合画出草图。
16.用有向无环图描述表达式(A+B)*((A+B)/A),至少需要顶点的数目为( )。
(分数:2.00)A.5 √B.6C.8D.9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向无环图的定义。
有向无环图是一个无环的有向图,可以用来表示公共子表达式,本题中出现的5个字符作为5个顶点,其中A+B和A可共用,所以至少5个即可,选A。
17.邻接多重表的存储结构和十字链表类似,也是由顶点表和边表组成,每一条边用一个结点表示,其顶点关于图中各个域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vertex存储的是结点的数值域的内容B.firstedge域指示第一条依附于该顶点的边C.mark指向下一条依附于结点的边√为指向和边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指针域解析:解析:顶点表由两个域组成,vertex域存储和该顶点相关的信息,firstedge域指示第一条依附于该顶点的边。
边表结点由六个域组成:mark为标记域,用以标记该条边是否被搜索过;ivex和jvex为该边依附的两个顶点在图中的位置;ilink指向下一条依附于顶点ivex的边;jlink指向下一条依附于顶点jvex的边;info为指向和边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指针域。
18.以下关于十字链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十字链表是有向图的另一种链式存储结构B.行指针row为矩阵中的行位置,列指针col为矩阵中的列位置C.数值val为矩阵中的值D.right指针指向矩阵中的行位置,down指针指向矩阵中的列位置_ √解析:解析:right指向右侧的一个非零元素,down指向下侧的一个非零元素。
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10,分数:22.00)19.综合应用题41-47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0.对于如下的加权有向图,给出算法Dijkstra产生的最短路径的支撑树,设顶点A为源点,并写出生成(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顶点A到顶点B、C、D、E的最短路径依次是3、18、38、43,按Dijkstra所选顶点过程是B、C、D、E。
支撑树的边集合为{ ,,,},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解析:21.对于有向无环图,叙述求拓扑有序序列的步骤。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有向图,求拓扑序列步骤为:①在有向图中选一个没有前驱(即入度为零)的顶点并输出。
②在图中删除该顶点及所有以它为尾的弧。
③重复①和②步,直至全部顶点输出,这时拓扑排序完成;否则,图中存在环,拓扑排序失败。
)解析:22.对于以下的图,写出它的4(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入度为0的顶点开始,当有多个顶点可以输出时,将其按序从上往下排列,这样不会丢掉一种拓扑序列。
从顶点1开始的可能的拓扑序列为12345678、12354678、13456278、1354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