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枝干病害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17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食叶类害虫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
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
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
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
如能混入0.3%茶枯或0.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至2龄幼虫。
3.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
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
2、幼虫期喷2.5%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3、夜蛾类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
10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倍;(4)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等高效低毒药剂防治。
引言概述:铁树(Scientiaarborea)是被广泛栽培于园林和绿化景观中的常见树种之一。
尽管铁树是相对耐病虫害的植物,但它也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铁树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防治措施,以帮助植物爱好者更好地保护他们的铁树。
正文内容:一、真菌病害1.1薄锈病(Phakopsorascitaminea)薄锈病是铁树叶片上最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
病叶上会出现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形成半透明的圆形斑块。
防治方法包括在植物生长旺盛时使用拜尔丹等药剂进行喷洒,严重感染的叶片可以及时剪除。
1.2焦斑病(Cercosporidiumcercosporae)焦斑病是铁树常见的叶片病害之一。
病叶上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深褐色斑点,最后叶片会干枯脱落。
预防焦斑病的方法包括修剪植物,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过度施肥和过量浇水。
1.3根腐病(Phytophthoraspp.)根腐病是铁树的一种严重真菌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植株受感染后,根部会出现褐色病斑,并逐渐腐烂。
防治根腐病的方法包括加强土壤排水,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度施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二、昆虫害2.1蚜虫(Aphids)蚜虫是铁树常见的昆虫害之一。
它们以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变黄、扭曲和弯曲。
防治蚜虫的方法包括使用有机杀虫剂进行喷洒,给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2.2红蜘蛛(Tetranychuscinnabarinus)红蜘蛛是铁树常见的蜘蛛类害虫之一。
它们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出现小黄点和嫩叶枯黄。
防治红蜘蛛的方法包括使用有机杀虫剂进行喷洒,保持植物的湿度,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2.3白粉虱(Cyclaneusmanivea)白粉虱是铁树常见的小型昆虫害虫之一。
它们以吸食叶片汁液为生,导致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质。
防治白粉虱的方法包括使用有机杀虫剂喷洒,保持植物的通风良好,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三、细菌病害3.1软腐病(Erwiniacarotovora)软腐病是铁树叶片枝干上常见的细菌病害之一。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园林植物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绿化植被,不仅能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还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
由于环境复杂多变,园林植物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必要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健康。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分布规律和危害程度,为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调查,可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变化趋势,为园林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并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二、调查内容1. 病虫害种类和分布情况通过对园林植物进行逐株逐叶的调查,记录不同园林植物患病叶片和枝干的症状,病虫害种类和分布情况。
2. 病虫害发生规律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包括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合理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3. 病虫害危害程度调查园林植物受到的病虫害危害程度,分析不同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程度,为重点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4. 防治对策和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文化防治等,使防治措施更加科学、针对性更强。
三、调查方法1. 田间调查选择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作为调查样本,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包括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症状和分布规律等。
2. 实验室分析将采集到的病虫害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走访调查走访园林植物保护管理人员,了解他们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完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四、调查结果分析五、调查总结。
园林绿化工程及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有更高的改善要求,期望以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在调节局部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化园林绿化工程研究,加强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病虫害防治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代表了该城市的形象,而且重视园林绿化工作也能够净化空气,显著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的居住环境。
因此,在园林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园林植物养护工作,保证园林绿化植物健康生长,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园林绿化植物特点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做好绿色植物栽种工作,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合理搭配,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生态性、美观性,给予人们更好的园林景观观赏体验。
同时,做好园林绿化植物养护工作,养护人员在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植物种类、习性,制订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
绿化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园林所在区域土壤、温度、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植物养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其生物特征。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过程周期较长,养护人员需要保证养护工作的连续性,才能达到预期的养护效果。
加强对园林绿化植物的精细化养护管理,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为植物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经济效益。
二、园林绿化植物养护重要性园林绿化主要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
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种植植物,并做好植物养护工作,提高园林绿化植物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维护生态平衡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园林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科学养护管理植物,部分植物由于不适应园林所在环境,会出现存活率较低的情况。
做好植物养护管理工作能有效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促进植物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实现对园林绿化植物的生产和再加工,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美观性。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包括对植物进行施肥管理、灌溉管理、修剪管理以及病虫害预防等,避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出现死亡的情况,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态效益,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常见园艺植物主要病害症状的识别及防治方法一、白粉病类1、症状:白粉病是植物上发生普遍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位,被害部位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粉斑,其上布满白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后期白粉变为灰白色或浅褐色,病叶枯黄、皱缩、幼叶常扭曲、干枯,其上可形成黑褐色小点(病菌的闭囊壳)。
二、霜霉病类1、病菌寄主:霜霉病发生在园林植物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草本植物上,极少数发生在木本植物上。
2、症状:霜霉病菌在寄主的受害部常产生一层霜白色霉层。
双子叶植物叶片上造成边缘不很明显的多角形病斑,病斑到后期呈现中央的枯死部分和周围的褪色部分。
在禾本科植物上,霜霉病菌随寄主分生组织生长到达地上部分各器官,引起全株的畸形3、病原: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发病条件为:低温15—20OC 左右潮湿的季节,故春秋两季发病较多。
(白锈菌也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4、霜霉病与白粉病的区别(1)霜霉病①霜霉病的霉层分布在叶片背面。
②病菌霜白色的霉层中不形成黑色小点。
(2)白粉病①白粉病的霉层多分布在叶片正面。
②病菌灰白色的霉层中常形成黑色小点,即病菌的闭囊壳。
4、防治方法:避免高温高湿,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多开窗换气;用20000倍代森铵;500倍代森锰锌或代森锰喷施防治,但后者容易污染叶片。
三、锈病类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子菌纲锈菌目的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由于在病部产生大量锈状物而得名。
四、疫病类疫病主要是指由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引起的一类病害,主要引起植物花、果、叶部组织的快速坏死和腐烂。
高湿是影响病害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
(一)百合疫病1、症状:又称脚腐病。
主要侵害茎、叶、花、鳞茎。
茎部染病初生水浸状褐色腐烂,逐渐向上下扩展,加重茎部腐烂,致植株倒折或枯死;叶片染病,初生水浸状小斑,扩展成灰绿色大斑;花染病呈软腐状;鳞茎染病出现水浸状褐斑,扩展后腐败,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即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
要说植物的“致命”病害,那一定是枯萎病!枯萎病是植物的致命病害,发生在树木皮层内部,初期不易察觉,但病情发展迅速,待上部枝叶有枯萎迹象时,树木整个输导组织已被破坏,救治不及时会最终导致全株枯死。
丁香枯萎病丁香枯萎病夏季是枯萎病的高发期,常见的有合欢枯萎病、皂角枯萎病、元宝枫枯萎病、黄栌枯萎病、丁香枯萎病等。
发病初期,仅见个别枝条枯萎黄化,一般先出现多个点片状发病中心,严重时几乎整棵植株枯萎死亡。
皂角枯萎病,初期个别枝条发病剥开皮层,枝干内部呈现褐色病变皂角树一半枝叶枯萎状皮层内部褐变危害状枯萎病是重要的土传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生存和积累,发病逐年加重,可引起园林植物成片枯萎死亡,传染性强,可以通过雨水(浇水、下雨)、植物残体、土粒、地下害虫等媒介感染其它植株。
先是其中的局部树木发病,很快向周边侵染,严重者成片的枯萎死亡,甚至会造成整片树木全军覆没。
(女贞枯萎病)枯萎病的症状发病初期植株部分主枝上萌枝能力突然增强,多表现为小丛枝条增多,并优先发现增生的小枝叶片开始褪绿及萎蔫下垂,中午萎蔫明显,早晚尚能恢复,几天以后叶片发黄枯萎,不能恢复正常,直至发展到全株叶片,整株死亡。
一般来说,发病病株矮小,叶片变小,出现黄褐色斑块,往往半边枯黄,叶片大量脱落。
枝条茎基部生暗褐色坏死条斑,茎基部和根部皮层软腐,易剥落,截开枝干或主根检查,可见维管束变褐色。
后期整株枯黄死亡。
五角枫枯萎病截干检查,枝干内部褐变坏死外表皮层正常,皮层下褐变出现树木枯萎病症状的原因有2点:一是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生成的毒素(多糖复合体、酚和病菌衍生物)毒害致使树木呈现萎焉、失绿、枯枝死亡的情况;二是病原体侵染后,病菌顺着木质部导管侵入,产生的病菌孢子、菌丝体堵塞部分导管,并刺激临近薄壁细胞产生胶状物质形成导管淤堵,水分无法上传,缺水萎焉。
发病轻的树木有时病枝还可以恢复,重新正常生长,这种情况一般是树木自我修复能力较强,新形成的边材起到新的输送功能。
浅析园林植物枝干部病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
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其中枝干部病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枝干部病害不仅会影响园林植物的观赏效果,还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对于园林植物枝干部病害的防治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常见的园林植物枝干部病害1. 枯枝病枯枝病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病害,其病原主要为真菌或细菌。
枯枝病会导致植物枝干的部分或全部枝条枯死,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2. 溃疡病3.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
植物叶片和枝干被白色粉末状孢子层覆盖,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
1. 种植抗病品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植物品种是预防枝干部病害的首要措施。
抗病品种可以减少植物的病害发生率,提高植物的生长健康度。
2. 保持树木整洁定期修剪和修枝是保持树木整洁的重要方法。
通过修枝可以及时清除植物枯枝、患病枝等不良部位,防止病害扩散。
修枝还能够促进树木的新陈代谢,促进植物的生长。
3. 土壤疏松通风土壤疏松通风是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土壤疏松通风可以减少土壤病害和树木树冠病害的发生。
4. 药物防治对于已经发生枝干部病害的园林植物,可以采用药物防治的方法。
选择有效的杀菌剂或杀虫剂,喷洒于植物受病部位,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5. 提供适宜生长环境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是预防植物病害的重要手段。
适宜的土壤、适量的水分、适当的光照和空气流通都是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
6.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植物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枝干部病害的发生。
三、结语园林植物枝干部病害的防治技术是园林景观设计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选择抗病品种、保持树木整洁、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定期检查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枝干部病害的发生。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是城市中的绿色宝藏,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环境和舒适的空气。
然而,常见病虫害给绿化园林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帮助我们保护绿化园林的健康。
一、病害1.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侵害树木的叶片、果实和枝干。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黑色小点,渐渐扩大并变成凹陷的坏死斑。
果实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修剪感染部位、清除病害物、合理施肥和喷洒适当的杀菌剂。
2.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渐渐蔓延并导致叶片变黄、枯萎。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害叶片、适量修剪枝干、增加通风和阳光照射,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3. 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传播病害,主要侵害树木的根部。
感染树木的根部会出现腐烂、变黑,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耐病的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溉、定期检查根部情况,并使用适当的杀菌剂。
二、虫害1. 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绿化园林害虫,主要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萎蔫。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植物、清除虫卵和虫害部位、增加天敌如瓢虫等,并喷洒适当的杀虫剂。
2. 蛀螟:蛀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树木的嫩叶为食,造成叶片被蛀,严重影响植物的美观。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叶片、收集和销毁受害的叶片、喷洒适当的杀虫剂。
3. 蚂蚁:蚂蚁虽然不直接危害植物,但它们会建筑巢穴并保护蜜露分泌的害虫,如蚜虫。
防治措施包括清除蚂蚁巢穴、阻止害虫的传播、增加天敌如蚂蚁兵和蚁后,并使用适当的杀虫剂。
以上是绿化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在于预防和综合治理。
我们应该加强园林植物的管理,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定期检查并清除病虫害部位,适时施肥和修剪,增加通风和阳光照射。
同时,注意环境卫生,清除病虫害的废弃物,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园林植物常见枝干病害种类和防治措施--济南园林植保信息园林植物枝干病害危害严重,导致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属于病害里面危害严重的一类植物病害。
常见的枝干病害主要有腐烂病、烂皮病、溃疡病、流胶病、枝枯病、丛枝、茎基腐病(也有的归为根部病害),本文说的枝干包括地上部分的树干和枝条。
一、烂皮病:危害槐树、松柏、杨树、柳树、樱花等多种园林植物。
以槐树烂皮病为例。
发生规律:初期树干病斑为浅黄褐色,近圆形,逐渐扩大,稍微凹陷,有酒糟味。
危害绕树干一周或枝条一周,上部一段时间后就会死亡。
一般从3月开始发病,5-6月停止危害,秋季侵染,春季再次发病。
受到蛀干害虫或其他损伤,有伤口、树势衰弱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秋季喷施石硫合剂、树木涂白,早春喷一次石硫合剂,修剪掉枯枝,注意防治虫害和机械损伤。
加强养护管理,预防可以使用透皮鲨喷雾,发生时使用透翠干腐病套装喷雾,严重的病斑也可以刮除病斑,露出新鲜组织,用腐烂尽涂抹,再用愈伤膏涂抹后包裹,一般一个月即可痊愈。
二、腐烂病:危害海棠、樱花、杨柳树等多种植物。
以海棠腐烂病为例。
发生特点:主要发生在树干和大枝上,病斑初期红褐色,水渍状,组织松软,常有黄褐色液体流出,有酒糟味,后期病斑失水凹陷硬化,病健交界处裂开,后期着生小黑点。
严重时绕树或枝条一周,上部死亡。
借风雨传播,春季3-4月开始发病,以春夏危害严重。
防治措施:同烂皮病。
三、溃疡病:危害杨树、柳树、核桃、柑橘等多种植物。
以杨树溃疡病为例。
发生特点:危害主干和枝条,早春和晚秋,树皮上出现水渍状或水泡状病斑,流出褐色液体,病斑部位湿乎乎的,后期凹陷,边缘黑褐色,严重时病斑连接一起,可以导致枝条或树干死亡。
3月下旬开始发病,4-5月危害严重,6月初基本停止危害。
秋季又开始新一轮侵染。
防治措施:树木涂白、加强养护管理。
以复壮为主,及时喷透翠干腐病套装或透皮鲨。
四、枝枯病:危害月季、大叶黄杨、蔷薇、黄栌、木槿等多种植物。
以月季枝枯病为例。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_园林植物病虫害园林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仅能为城市创造自然优美的生态景观,还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过滤噪音、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1.牡丹锈病【症状】植株受浸染后叶片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叶片褪绿,叶背着生黄褐色抱于堆,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nm)。
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本本寄主为牡丹、松树,草本寄主为芍药、风仙花等。
在松树上锈茵4-6月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草本植株上,草本植株受浸染后。
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出担孢子。
担孢子浸染松树,在其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②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2.牡丹褐斑病牡丹褐斑病是牡丹的常见叶部病害之一,在牡丹栽培地均有发生。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面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邻近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尾孢菌。
病菌在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借风雨传播,7-9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①秋季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②发病期可喷80%代森锌700倍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
3.紫荆枯梢病【症状】感病的植株先从枝条尖端的叶片枯黄脱落开始,在一丛苗木中,先有一两枝枯黄,随后全株枯黄死亡。
感病植株茎部皮下木质部表面有黄褐色纵条纹,横切则在髓部与皮层间有黄褐色轮状坏死斑。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镰刀菌病茵在病株残体上及土壤里越冬。
来年6-7月,病菌从根侵入,顺根、茎维管束往上蔓延,达到树木顶端,病茵能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使叶片枯黄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