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
- 格式:pptx
- 大小:3.81 MB
- 文档页数:10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对当地经济乃至美国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美各界更担心的是其影响进一步蔓延。
美国总统奥巴马4日在演讲时说,漏油事件表明,美国经济随时可能面临突然的、代价巨大的危机。
他表示政府将寻求一切可能创造就业,支持墨西哥湾地区的经济,但“这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损失大或许引发二次衰退“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截至目前,油污已经形成200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等于2.59平方公里)的污染区,并被冲上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些小岛。
美国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大卫科托克描述了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在糟糕透顶的情况下,有关方面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封闭油井,油污的清理工作将耗时近10年。
“墨西哥湾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将成为一片废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数千亿美元计。
”科托克说,不管油井何时被封闭,都会导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大幅上升。
与此同时,墨西哥湾周边相关企业的税收却会减少。
“由于这次悲剧性的事件,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了。
”美国密苏里州媒体报道说,漏油事件已经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海鲜和进口食品价格已经上涨,汽油也可能因此涨价。
如果原油污染区蔓延到航运繁忙的密西西比河口,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损失大或许引发二次衰退“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截至目前,油污已经形成200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等于2.59平方公里)的污染区,并被冲上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些小岛。
美国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大卫科托克描述了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在糟糕透顶的情况下,有关方面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封闭油井,油污的清理工作将耗时近10年。
“墨西哥湾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将成为一片废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数千亿美元计。
”科托克说,不管油井何时被封闭,都会导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大幅上升。
墨西哥湾事故及其影响漏油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陈立宏4月20日,由英国石油公司租赁、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平台沉入墨西哥湾,底部油井从24日起每天溢出1.2万—1.9万桶原油。
事故发生后,BP先后尝试了多种封堵措施,包括建筑隔离带,使用化油剂、吸油棒、挖油罩、吸油管,采用灭顶法、“盖帽法”,修建减压井等。
目前“盖帽法”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以漏斗状装置“盖住”漏油油井,可以收集超过一半的泄漏原油。
BP也正在建造与泄漏油井平行的减压井,预期最快8月份完成,届时可以完全制止泄漏。
但有参与调查的研究人员表示,实际漏2009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大量原油在深海泄漏,引发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英国石油公司堵塞漏油取得了一定进展,漏油量逐渐减少,到8月份可望完全制止,但事故在环境、公共卫生、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造成的损失目前还难以准确估算。
事件过程油量要高于BP和政府的估计,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作为肇事者,BP损失惨重。
市场估计,BP承担的赔偿金、清理油污费、建造减压井和其他减缓泄漏设施费用以及受影响各州的相关支出总共将高达370亿美元。
事故还将影响BP今后在墨西哥湾地区的油气开采业务,打击其金融市场表现,严重损害公司信誉。
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各州也损失惨重。
BP漏油事故波及墨西哥湾及周边地区渔业、旅游、能源、航运等多个领域,影响到产值达2340亿美元的经济体系的运转。
事故发生后,上述地区旅游业陷入衰退,逾8.8万千米水域的渔业作业被迫停止,新的海底钻探工程也暂时叫停。
有观点认为,这次事故有可能冲击美国脆弱的经济复苏进程,甚至导致经济的二次衰退。
美国政府为此支付的各类费用必然影响上述各州和联邦政府的预算状况,有估计联邦赤字可能增加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美元。
如果说政府动用紧急应变资金清理油2损失和影响经济损失Viewpoints污的费用还可以向BP收取,那么地区经济受到冲击而导致的政府收入减少则很难得到补偿。
石油事故案例石油事故是指在石油勘探、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等过程中因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石油泄漏、爆炸、火灾、污染等不良事件。
石油事故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将介绍几起典型的石油事故案例,以期引起人们对石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警惕。
2005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
2005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墨西哥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
当时,一家名为BP的石油公司在进行深水钻探作业时,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导致数百万加仑的原油泄漏到海洋中。
这起事故不仅对墨西哥湾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周边的渔业、旅游业等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此外,数百名工人在事故中丧生,成为了这起事故的牺牲品。
2010年中国大庆石油泄漏事故。
2010年,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
当时,一家石油公司的管道发生泄漏,导致大量的原油泄漏到周边的土地和水源中。
这起事故不仅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污染,还对当地的农田和农作物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由于事故发生在冬季,泄漏的原油在地表结冰,给清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加大了事故的处理难度和成本。
2014年加拿大魁北克火车爆炸事故。
2014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车爆炸事故。
当时,一列载有石油制品的货车在行驶途中失控,最终发生了爆炸。
这起事故导致了大片的建筑物和道路被烧毁,同时也造成了当地居民的伤亡。
事故发生后,大量的石油制品泄漏到了周边的土地和水源中,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以上几起石油事故案例充分说明了石油事故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巨大危害。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安全生产,加强对石油勘探、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等环节的监管和管理,有效防范和应对石油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希望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石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石油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今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油平台发生爆炸,两天后沉入海底,11名工作人员死亡。
“深水地平线”钻油平台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大约82千米处的海域,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公司租赁。
4月24日以来,该钻油平台每天漏油5000桶,相当于79.5万升。
但卫星图像显示,浮油面积日增两倍,漏油量可能大大超出预期。
原油中含有石油气、苯、芳香烃和硫化氢等物质,对人和生物都具有毒性,当达到中毒临界阈值时,就会导致人和动物中毒。
当然,原油泄漏的近期危害首先是对海洋动物和生态的危害。
原油会把大量的海鸟困在油污中,海鸟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鸟儿无法飞走,于是被滞留在油污中,或窒息或溺毙而亡。
当然,海鸟更多的是中毒而亡。
同样,被原油围困的海洋生物,如海豹和海龟等,也会试图一次又一次跃出水面,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
但由于污染面积宽广,而且油污严重,它们最后都会一个个挣扎得精疲力竭,无力地沉入海底死亡。
海象和鲸等大型海洋动物也面临同样厄运。
大多数动物一旦受困于浮油,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会死亡。
原油泄漏已经提供了灾难的样本。
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触礁,3.4万吨原油流入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
这一世界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之一在10年后才有了初步的灾难评估报告。
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漏油事故造成大约28万只海鸟、2800只海獭、300只斑海豹、250只白头海雕以及22只虎鲸死亡。
其实,这只是表面上所看到的情况。
那些死亡后沉入海底的海鸟、海豹、海獭和鲸等远不止这些数量,保守估计,也是该报告数量的数倍到10多倍。
灾难评估报告也称,阿拉斯加地区一度繁盛的鲱鱼产业在1993年彻底崩溃,此后再未恢复,大马哈鱼种群数量始终保持在很低水平,这一区域栖息的小型虎鲸群体濒临灭绝。
这次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的后果无论怎样评估,可能都不会比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原油泄漏的后果要轻。
井喷事故案例井喷事故是指在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失控或者井筒完整性破坏等原因,导致油气从井口喷涌而出的突发事件。
井喷事故不仅会造成油气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井喷事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井喷事故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案例一,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油井喷漏事故。
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油井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井喷事故。
当时,一座石油钻井平台上的油井发生爆炸,导致11名工人死亡,同时油井开始不断喷涌原油。
这次事故导致了数百万加仑的原油泄漏进入墨西哥湾,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对当地渔业和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案例二,中国大庆油田井喷事故。
1979年,中国大庆油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井喷事故。
当时,由于注水不当和地质条件复杂,导致了一口油井的井喷。
事故发生后,大量的原油喷涌而出,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控制事故,当地油田工作人员进行了紧急处置,最终才成功控制了井喷事故。
案例三,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气井喷事故。
2003年,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口天然气井发生了井喷事故。
事故导致了大量的天然气喷涌而出,形成了巨大的火球,造成了周边地区的严重破坏。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了紧急处置,并最终成功控制了事故的蔓延。
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井喷事故对人类、环境和资源的严重危害。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标准,加强对井筒完整性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加强应急预案和处置能力的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防范和减少井喷事故的发生,确保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同时保护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安全。
墨西哥漏油事件风险总结(推荐4篇)墨西哥漏油事件风险总结第1篇近日,BP(英国石油公司)CEO罗伯特・杜德利(RobertDudley)正式履新,并宣布了一系列公司改组措施。
但BP重整雄风绝非易事。
除了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所带来的数百亿巨额亏损难以填补之外,让人更为担忧的是BP品牌声誉的受损。
这一切,BP前CEO托尼・海沃德难辞其咎。
事实上,现年53岁的托尼・海沃德绝非平庸之辈,他曾为BP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今年4月20日墨西哥湾的一声巨响,成了BP和托尼・海沃德挥之不去的噩梦。
预判失误忙于隐瞒推诿在漏油事件爆发初期,托尼・海沃德并没有对其做深入的影响力评估,对趋势发展更是出现严重的预判失误。
在他的主导下,整个BP滋生盲目的乐观情绪,试图大事化小。
然而,随着事件的逐渐失控,托尼・海沃德开始坐立不安。
但他并不愿意正视自己的失误,反而掩耳盗铃,忙于隐瞒和推诿。
他首先宣布预期每天漏油1000桶,但这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公稚的每日泄漏5000桶相差甚远。
谎言被揭穿后,托尼・海沃德又玩起了推诿责任的游戏,将所有责任推给了钻井平台的拥有者Transocean和前任CEO。
出尔反尔视承诺为儿戏在危机事件中,CEO更应该勇于面对,并且在公众面前树立一诺千金的威信。
然而,托尼-海沃德却在如此重要的公众事件中,屡屡出尔反尔,从而让自己的威信扫地。
然而,在BP用来和公众真诚沟通的电视广告中,托尼・海沃德面对镜头承诺不遗余力地清理漏油。
他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将做到这件事。
”自以为是政治嗅觉短路在公司运营已不可避免地陷入政治语境时,CEO应有足够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公关智慧。
但可惜的是,托尼・海沃德在这方面同样是乏善可陈。
对BP而言,美国市场可谓举足轻重,漏油事件发生在墨西哥湾,BP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井及其他业务都在美国。
然而,托尼・海沃德的政治嗅觉却接近短路。
他不仅没有忙于修复,反而以“美国人善于提出假索赔”等言论来刺激对方。
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讲义第一张题目第二张主要内容提纲一、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介绍二、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三、美国环保局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具体做法四、大连漏油事件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综合比较五、对我们的启示第三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接要介绍:2010年4月20日晚10时,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海域处的“深水地平线”采油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11人死亡、3人重伤。
爆炸发生36小时后,采油平台沉入墨西哥海湾,并出现大量原油泄漏现象,截至堵漏完全成功累计泄漏原油490万桶。
浮油面积扩散至美国东海岸,影响到路易斯安娜、阿拉巴马、佛罗里达等州,该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
第四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一:当地珍稀物种处境堪忧,数百种海洋物种受到影响;油污沉入海底,深海资源受到影响。
研究显示,约有656类物种,其中包括西印度海牛和褐色鹈鹕等珍稀物种处境堪忧,左图为在海面原油中垂死挣扎的褐色鹈鹕,右图为动物保护组织工作人员正对被原油包裹的褐色鹈鹕进行清洗及施救。
另外在漏油点的周边海域,科学家们发现了沉入海底的油污,这可能会使深海资源受到不利影响。
第五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二:沿岸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
自5月19日开始,就有大面积油污开始入侵路易斯安那州的沿海湿地,栖息在湿地的鸟类及其他生物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减轻漏油对海岸湿地环境的影响,5月27日,美国联邦政府部分批准在受灾最严重的路易斯安那州修建“障壁岛”,以阻挡墨西哥湾漏油对该州沿海湿地的进一步侵袭。
左图为高空俯瞰油污对海岸湿地的侵袭,右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对湿地中入侵的原油进行查看。
第六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三:漏油对当地的大气环境、海水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左图为采用燃烧法对墨西哥湾海面上的原油进行处理,原油燃烧产生了大量的黑烟及有害物质,会污染当地的大气环境;另外海面原油中有害成分挥发本身也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进而危害当地居民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与教训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之一,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也对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的监管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进行类似活动时需更加谨慎,并切实应对潜在的风险。
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发生于2010年,由于英国石油公司(BP)运营的深水地平线号钻井平台发生了一系列事故,导致了巨量的原油泄漏。
平台上的爆炸和火灾致使11名工人丧生,而泄漏的原油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损害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波及了沿岸社区的经济和生活。
事故的规模和持续时间都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也给世界各国的石油开采行业和相关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对于石油开采企业来说,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和安全措施。
在此次事故中,地平线号钻井平台上的安全系统未能正常工作,导致了爆炸和火灾。
这再次提醒我们,对于类似工程,特别是在复杂和高风险环境下的深水石油开采项目,必须有先进可靠的安全设备和操作规范。
企业应该以安全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其次,监管机构在事故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事实证明,监管制度的完善和执行的严格性对于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在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中,监管机构被批评没有足够的监督和审查,对于钻井平台的安全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处理。
因此,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石油开采项目的审查和监督力度,确保相关企业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标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监管机构应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知识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潜在风险。
此外,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也让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原油泄漏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和沿岸社区造成了长期的损害。
我们必须认识到,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在全球石油业领域,风险事故不幸屡有发生,给环境、人民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下面将介绍三起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
1.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Deepwater Horizon漏油事故)发生时间:2010年地点:美国墨西哥湾责任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事故经过:Deepwater Horizon是一座BP租用的石油钻井平台。
2010年4月20日,平台上发生爆炸导致火灾,造成11人死亡。
该事故引发了石油钻井管道的断裂,导致漏油。
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漏油事故之一,估计共有约4.9百万桶原油泄漏到墨西哥湾海域。
这不仅对该地区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还给沿岸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
2. 尼日尔三角洲漏油事故发生时间:2008年地点:尼日利亚三角洲责任公司: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Shell)事故经过:尼日尔三角洲是尼日利亚重要的石油生产地之一。
2008年,Shell的石油管道发生泄漏,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到当地的河流、农田和湿地中。
这对附近居民的饮水、农业和捕鱼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当地环境严重破坏,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此事故也引发了当地居民对油企的抗议活动和法律诉讼。
3. 克别克石油泄漏事故发生时间:1994年地点:俄罗斯克麦罗沃地区责任公司:俄罗斯国家能源公司(Rosneft)事故经过:克别克石油泄漏事故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陆地石油泄漏事故之一。
1994年2月,俄罗斯克麦罗沃地区的一个石油钻井塔上发生爆炸,导致火灾和油井损坏。
这个事故持续了数周,共泄漏了约24亿升原油,污染了当地的河流和湖泊。
这给周边地区的农民和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数千人失去了生活来源。
以上这些案例突显了全球石油业所面临的风险和环境问题。
这些事故使得石油公司和相关政府机构更加重视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全球石油业的风险事故不仅给环境和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对石油公司自身的声誉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环境生态影响的研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事件之一。
它不仅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还对全球海洋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于2010年4月20日,起因是英国石油公司(BP)运营的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上的一次爆炸,导致井口漏油。
这次漏油以其规模之巨大和持续时间之长而成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之一。
首先,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当地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
漏油导致了大量的油污染物释放到海洋中,对海洋生物造成了直接的伤害。
鱼类、海豚、鳄鱼和其他海洋动物都受到了油污染的影响,许多物种的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灭绝。
油污染物会阻塞鱼类的鳃,导致它们无法正常呼吸,造成大量鱼类死亡。
此外,油污染物还可能附着在海洋生物的皮肤和羽毛上,影响它们的渗透和保温能力,使其容易受到寒冷和热力的伤害。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将进一步引发生态链的倒退,影响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其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海洋食物链和生态平衡产生了长期影响。
漏油导致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数量减少,这是食物链的基础。
浮游生物是许多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鱼类、鸟类和鲸豚。
它们的数量减少将对整个食物链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更高级的生物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最终可能导致这些生物的死亡或迁徙。
同样重要的是,墨西哥湾是北美洲许多鸟类的迁徙和繁殖地,鸟类也是漏油事件的受害者之一。
许多鸟类的栖息地遭到了油污染,它们覆羽后将无法正常飞行、觅食甚至繁殖,严重影响了鸟类的生态习性。
此外,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还对海洋沿岸湿地和沙滩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油污染物会附着在沙滩和湿地植被上,导致这些生态系统失去功能。
油污染物渗透到沙滩和湿地的底层土壤中,对植物的生长和根系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油污染物还会影响湿地和沙滩上的大量浅层生物,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
这些湿地和沙滩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它们的破坏将导致这些生物失去栖息和繁殖的地方,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墨西哥湾井喷事件是怎么回事?
2010年4月20日,马孔多油井发生了井喷事故,井喷发生在墨西哥湾海面以下约5000英尺处,引起英国石油公司租用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爆炸,致使11名工人死亡、多人受伤。
大约有相当于500万桶量的原油泄漏到了墨西哥湾中。
在当年7月15日喷油井被堵住之前,平均每天会泄漏出6万桶原油(约11350吨天然气和石油)。
超过630英里的墨西哥湾海岸线遭到了石油污染,这些地区大部分都地处路易斯安那州。
墨西哥湾井喷事件导致了超400起火灾,造成了数百只海龟和数量未知的海豚及其他动物死亡。
为了保护沼泽免受石油污染的影响,人们在岛屿和海岸线周围设置了围油栏并使用了200万加仑Corexit ®分散剂来分解石油。
分散剂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剂(润湿性)的复杂化学混合物,它可以起到乳化剂的作用,使油和水混合。
在大范围使用分散剂后,海面上已经看不到泄漏的石油了,某些人据此宣称事故已经得到妥善解决了,那些泄漏出来的石油已经被微生物降解了。
对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简要分析一、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及现状●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湾,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处作业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11名工作人员死亡。
●4月22日,火势在持续了大约36小时后钻井平台沉入墨西哥湾。
●4月24日,美国海岸警卫队证实油井漏油,每天约1000桶。
●4月28日,美国政府表示目前油井日漏油量约为每天5000桶,且发现新的漏油点。
●舆论报道将此次墨西哥湾漏油事故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漏油事故。
●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将这次原油泄漏称为“国家灾难”,表示美国政府将尽其所能阻止灾难扩大。
●BP内部调查显示,爆炸由一个甲烷气泡引发,但“防喷阀”作为防止漏油的最后一道屏障,在爆炸发生后并未正常启动也成为引起大规模漏油的重要原因。
BP曾试图借助水下机器人启动“防喷阀”和用一个大型钢筋水泥罩封堵墨西哥湾漏油的计划都未能实现。
●事故相关方:BP—油井经营者、钻井平台出租方—瑞士越洋钻探公司、油井分包商—美国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二、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影响1、对当地环境和经济带来了难以预计的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沉重打击。
已经有大量海龟、鱼和海鸟死亡,油膜在猛烈的东南风吹刮下,开始入侵“南通道”湿地,这是一片脆弱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该湿地面积占美国湿地总面积的25%,具有重要生态意义。
●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沉重打击。
渔业生产面临着严重的灾难;墨西哥湾沿岸数州的旅游业将受到冲击。
2、BP受到重创●BP股价目前已经下跌了20%,在股市普涨的情况下也未能止住颓势,市值蒸发高达260多亿美元。
●2010年5月5日,著名评级机构穆迪把BP的信贷评级由“稳定”下调至“负面”,穆迪在声明中表示,受钻井平台漏油事件影响,BP的债务状况充满变量,使信贷评级受压。
●5月11日,BP表示此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已给公司带来3亿5千万美元的损失。
事故地点墨西哥湾(GulfofMexico)因濒临墨西哥,而得名墨西哥湾。
位于北美洲大陆东南沿海水域,部分为陆地环绕。
透过佛罗里达半岛和古巴岛之间的佛罗里达海峡与大西洋相连,墨西哥湾卫星图并经由犹加敦半岛和古巴之间的犹加敦海峡与加勒比海相通。
这两个海峡均宽约160公里(100里)。
墨西哥湾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最远距离分别为大约1,800公尺和1,300公尺,总面积约155万平方公尺(60万平方呎)。
其西北、北和东北面为美国南部海岸,西、南和东南面为墨西哥东部海岸。
BP开始在距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海岸60多公里的墨西哥湾海域打一口名叫“马康多”(Macondo)的油井。
“深水地平线”最早由R&B Falcon公司拥有,1998年12月开始在位于韩国蔚山的现代重工造船厂制造。
2001年2月完工时,R&B Falcon已被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跨洋公司收购,“深水地平线”的转让价为3.4亿美元。
跨洋公司为了减少操作费用,将该平台在马绍尔群岛注册。
2008年,BP从跨洋公司租用该平台,2009年10月又以5.44亿美元租价续签三年合同,日租金近50万美元。
“深水地平线”是当今最先进的海洋平台之一。
在海床上向下钻井后,井口用直径47.6厘米的防喷器封口,防喷器最大承压为1021个大气压,然后使用外径53厘米的防水管将防喷器和平台连接。
这个平台2009年9月曾在墨西哥湾台伯油田钻出世界上最深的深水海洋油井,在1260米的水下钻进了10685米。
美国中部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9时许,在钻井的最后阶段,海水从隔水管突然喷到“深水地平线”的平台上,升起73米的水柱。
接下来,大量泥浆、甲烷和水喷出来,高压的甲烷气体排出后马上扩散,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爆炸极限并引发爆炸。
事故过程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10点左右起火爆炸,造成7人重伤、至少11人失踪,当局已派出船只和飞机在墨西哥湾展开搜索行动,希望能发现救生船或幸存者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