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与标准化建设
- 格式:ppt
- 大小:291.58 KB
- 文档页数:46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分级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我国推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分级制度。
本文将从分级背景、分级标准和分级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分级背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分级制度的推行是在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频发的背景下提出的。
过去,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比较薄弱,安全事故频发,给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开始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分级制度。
三、分级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分级制度根据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将企业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1. 一级:具备较高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拥有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实施了全员参与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安全生产管理达到了先进水平。
2. 二级:具备较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安全生产管理达到了较高水平。
3. 三级: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了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了初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安全生产管理达到了基本要求。
4. 四级: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重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控制机制不够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较大缺陷。
5. 五级: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极低,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基本缺失,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几乎没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控制机制没有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几乎没有效果。
四、分级的作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分级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1. 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分级制度,企业会意识到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