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找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883.00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10道找规律题一、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平方。
二、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乘以2得到的。
三、1, 3, 6, 10, 15, 21, 28, 36, 45, 55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1、2、3、4、5、6、7、8、9。
四、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上3。
五、1, 3, 6, 10, 15, 21, 28, 36, 45, 55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1、2、3、4、5、6、7、8、9,与第三题的规律相同。
六、2, 6, 12, 20, 30, 42, 56, 72, 90, 110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上一个等差数列的项。
七、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八、1, 2, 4, 7, 11, 16, 22, 29, 37, 46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1、2、3、4、5、6、7、8、9。
九、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是一个完全平方数,与第七题的规律相同。
十、3, 5, 8, 12, 17, 23, 30, 38, 47, 57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1、3、5、7、9、11、13、15、17。
通过以上的十道找规律题,我们可以发现数列中的规律可以有很多种。
有些规律是比较简单的,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完全平方数等;而有些规律则需要我们观察更多的数字,找出其中的规律。
在解决这些题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加减乘除等运算,同时要有一定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九单元找规律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找规律教学内容:课本第115—11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观察引入: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a、每行有几种瓷砖?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1)学生交流(2)揭示课题:找规律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一年级数学数字找规律题目一、递增规律。
1. 1,3,5,7,()- 解析:这组数字是依次增加的奇数,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2,7后面的奇数是9,所以括号里应填9。
2. 2,4,6,8,()- 解析:这组数字是依次增加的偶数,相邻两个数的差是2,8后面的偶数是10,所以括号里应填10。
3. 1,2,4,7,11,()- 解析: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那么下一个差应该是5,11 + 5 = 16,所以括号里应填16。
4. 0,3,6,9,()- 解析:这组数字依次增加3,9+3 = 12,所以括号里应填12。
5. 5,10,15,20,()- 解析:这组数字依次增加5,20 + 5=25,所以括号里应填25。
二、递减规律。
6. 10,8,6,4,()- 解析:这组数字依次减少2,4 - 2 = 2,所以括号里应填2。
7. 9,7,5,3,()- 解析:这组数字依次减少2,3 - 2 = 1,所以括号里应填1。
8. 15,12,9,6,()- 解析:这组数字依次减少3,6 - 3 = 3,所以括号里应填3。
三、间隔规律。
9. 1,4,1,6,1,8,()- 解析:这组数字奇数位上都是1,偶数位上依次是4、6、8,下一个数字在奇数位上,所以括号里应填1。
10. 2,5,2,7,2,9,()- 解析:这组数字奇数位上都是2,偶数位上依次是5、7、9,下一个数字在奇数位上,所以括号里应填2。
11. 3,6,3,9,3,12,()- 解析:这组数字奇数位上都是3,偶数位上依次是6、9、12,下一个数字在奇数位上,所以括号里应填3。
四、倍数规律。
12. 1,2,4,8,()- 解析:这组数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8×2 = 16,所以括号里应填16。
13. 2,6,18,()- 解析:这组数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18×3 = 54,所以括号里应填54。
14. 1,3,9,()- 解析:这组数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9×3 = 27,所以括号里应填27。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数字规律第一种―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1、等差数列的常规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l,公差为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n为白然数)。
[例1]1 , 3, 5, 7, 9, () A.7 B.8 C.11 D.13[解析]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排列方式:其特征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
从该题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2,所以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1。
故选C。
2、二级等差数列。
是指等差数列的变式,相邻两项之差之间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往往构成等差数列.[例2] 2, 5, 10, 17, 26, ( ), 50 A.35 B.33 C.37 D.36[解析]相邻两位数之差分别为3, 5, 7, 9,是一个差值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括号内的数与26的差值应为11,即括号内的数为26+11=37故选C。
3、分子分母的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分数中,分子或分母、分子和分母分别呈现等差数列的规律性。
[例,,,,,()A、、、、[解析]数列分母依次为3, 4, 5, 6, 7;分子依次为2, 3, 4,5, 6,故括号应为。
故选D。
4、混合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数中,相邻的奇数项与相邻的偶数项呈现等差数列。
[例4] 1, 3, 3, 5, 7, 9, 13, 15,,(),()A、19 21B、19 23C、21 23D、27 30[解析]相邻奇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相邻偶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第二种--等比数列:是指相邻数列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5、等比数列的常规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q不等于0), 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 n-1(n为白然数)。
[例5] 12, 4,,,()A、、、、[解析]很明显,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公比为。
东方果核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生姓名:年级:年级课时数:2h辅导科目:学科教师:课题授课日期及其时段2043年月日点点教学内容例1节F1的夜景真漂亮,街上的彩灯按照5盏红灯、再接4盏蓝灯、再接3盏黄灯,然后乂是5盏红灯、4盏蓝灯、3盏黄灯、……这样排下去。
问:(1)第100盏灯是什么颜色?(2)前150盏彩灯中有多少盏蓝灯?例2有一串数,任何相邻的四个数之和都等于25。
已知第1个数是3,第6个数是6,第11个数是7。
问:这串数中笫24个数是儿?前77个数的和是多少?例3下面这串数的规律是:从第3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的个位数。
问:这串数屮第88个数是几?例4在下面的一串数中,从第五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四个数Z和的个位数字。
那么在这串数中,能否出现相邻的四个数是“2000” ?例5A, B, C, D四个盒子中依次放有8, 6, 3, 1个球。
第1个小朋友找到放球最少的盒子,然后从其它盒子中各収一个球放入这个盒子;第2个小刖友也找到放球最少的盒子,然后也从其它盒子中各取一个球放入这个盒子……当100位小朋友放完后,A, B, C, D四个盒子中各放有儿个球?练习71.冇一串很长:的珠了,它是按照5颗红珠、3颗白珠、4颗黄珠、2颗绿珠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问:第100 颗珠了是什么颜色?前200颗珠了屮有多少颗红珠?2.将1, 2, 3, 4,…除以3的余数依次排列起来,得到一个数列。
求这个数列前100个数的和。
3.有一串数,前两个数是9和7,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是它而而两个数乘积的个位数。
这串数中第100 个数是儿?前100个数之和是多少?4.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6,以后每一个数都是它前而一个数与7的和的个位数。
这列数中第88个数是儿?5.小明按1〜3报数,小红按1〜4报数。
两人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报数,当两人都报了100个数时, 有多少次两人报的数相同?6. A, B, C, D四个盒子中依次放有9, 6, 3, 0个小球。
数字规律第一种----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1、等差数列的常规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n为自然数)。
[例1]1,3,5,7,9,() .8 C[解析]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排列方式:其特征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
从该题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2,所以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1。
故选C。
2、二级等差数列。
是指等差数列的变式,相邻两项之差之间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往往构成等差数列.[例2] 2, 5, 10, 17, 26, ( ), 50 A.35 .33 C [解析] 相邻两位数之差分别为3, 5, 7, 9,是一个差值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括号内的数与26的差值应为11,即括号内的数为26+11=37.故选C。
3、分子分母的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分数中,分子或分母、分子和分母分别呈现等差数列的规律性。
[例3] 2/3,3/4,4/5,5/6,6/7,() A、8/9 B、9/10 C、9/11 D、7/8[解析] 数列分母依次为3,4,5,6,7;分子依次为2,3,4,5,6,故括号应为7/8。
故选D。
4、混合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数中,相邻的奇数项与相邻的偶数项呈现等差数列。
[例4] 1,3,3,5,7,9,13,15,,(),()。
A、19 21B、19 23C、21 23D、27 30[解析] 相邻奇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相邻偶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第二种--等比数列:是指相邻数列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5、等比数列的常规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q不等于0),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 n-1(n为自然数)。
[例5] 12,4,4/3,4/9,() A、2/9 B、1/9 C、1/27 D、4/27[解析] 很明显,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公比为1/3。
2、7、1、9数学找规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找规律的能力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技能。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事物,还能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们将分析一个具体的数字序列:2、7、1、9,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首先,我们来观察这个数字序列:2、7、1、9。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序列中的每个数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如果我们把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可以发现以下的规律:
1.数字2是这个序列中最小的数;
2.数字7是这个序列中最大的数;
3.数字1和9分别位于序列的中间和最后。
那么,这个规律对我们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实际上,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一个分组任务中,我们可以根据数字的大小和位置来确定每个分组中的元素顺序。
或者,在一个排序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数字的大小规律来快速找到正确的排序顺序。
此外,这个规律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总结这些规律,就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总之,掌握数学找规律的能力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和分析数字序列,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找规律填数字:题目:1,3,5,7,9,(),(),(),(),(),19答案:11,13,15,17,19解释:这是一道找规律填数字的题目,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序列,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多2。
因此,9后面的数字应该是11,再后面的数字分别是13、15、17和19。
2、简单的加减法:题目:5+3=?,7+2=?,4-3=?,8-6=?答案:8,9,1,2解释:这是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用于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3、图形计数:题目:一个正方形有()条边,一个三角形有()条边。
答案:4,3解释:这是一道关于图形计数的题目,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边数。
正方形有4条边,三角形有3条边。
4、时间计算:题目:现在时间是8点,那么再过2个小时是几点?答案:10点解释:这是一道关于时间计算的题目,要求学生能够计算出2个小时后是几点。
现在时间是8点,加上2个小时后就是10点。
5、简单的乘除法:题目:6×7=?,8÷4=?答案:42,2解释:这是一些简单的乘除法题目,用于训练学生的乘除法计算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6、位置和方向:题目:如果你面向北方,那么你的右边是什么方向?答案:东方解释:这是一道关于位置和方向的题目,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方向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面向北方,那么你的右边就是东方。
7、简单的分数:题目: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答案:1/4解释:这是一道关于简单分数的题目,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将一个苹果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8、找规律填数字:题目:1,3,5,7,(),(),(),(),(),19答案:9,11,13,15,17解释:这是一道找规律填数字的题目,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序列,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多2。
因此,7后面的数字应该是9,再后面的数字分别是11、13、15、17和19。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数字规律第一种----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1、等差数列的常规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 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n为自然数)。
[例1]1,3,5,7,9,() A.7 B.8 C.11 D.13[解析]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排列方式:其特征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
从该题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2,所以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1。
故选C。
2、二级等差数列。
是指等差数列的变式,相邻两项之差之间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往往构成等差数列.[例2] 2, 5, 10, 17, 26, ( ), 50 A.35 B.33 C.37D.36[解析] 相邻两位数之差分别为3, 5, 7, 9,是一个差值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括号内的数与26的差值应为11,即括号内的数为26+11=37.故选C。
3、分子分母的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分数中,分子或分母、分子和分母分别呈现等差数列的规律性。
[例3] 2/3,3/4,4/5,5/6,6/7,()A、8/9 B、9/10 C、9/11 D、7/8[解析] 数列分母依次为3,4,5,6,7;分子依次为2,3,4,5,6,故括号应为7/8。
故选D。
4、混合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数中,相邻的奇数项与相邻的偶数项呈现等差数列。
[例4] 1,3,3,5,7,9,13,15,,(),()。
A、19 21B、19 23C、21 23D、27 30[解析] 相邻奇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相邻偶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第二种--等比数列:是指相邻数列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5、等比数列的常规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q不等于0),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 n-1(n为自然数)。
[例5] 12,4,4/3,4/9,()A、2/9 B、1/9 C、1/27 D、4/27[解析] 很明显,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公比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