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杂志广告价格及《读者》杂志广告投放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读者》的品牌理念解读作者:尚倩倩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06期【摘要】《读者》杂志自1981年创办以来,其清新亮丽的版面风格和温馨的心理慰藉,如一股溪流,温暖人心。
本文从其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个层面对其品牌理念进行解读,分析其成功之处。
【关键词】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读者》CIS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即MIS(企业理念识别系统)、BIS(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和VIS(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在CIS中,理念识别系统属于思想、文化层面,处于核心和灵魂的统摄地位,因为企业识别正是将企业的理念贯彻于各种行为之中,并运用传媒系统,特别是视觉设计,传播给企业的内外部公众,使其对企业产生识别和认同。
曾有人这样形容三者之间的关系:MIS是心,BIS是手,而VIS是脸。
心之所想,需要通过手之做才能实现,需要通过脸之情才能展现。
现根据该形象识别系统,分析《读者》的品牌形象塑造。
一、《读者》的理念识别企业理念有丰富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企业使命、经营宗旨、经营战略、经营方针、行为准则和企业价值观等。
体现在《读者》杂志上,主要是指它的办刊宗旨,在这个宗旨的统领下,它的经营战略、经营方针、行为准则和价值观都被统合成一体,具有高度融合性和一致性。
《读者》的办刊理念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
1981年,杂志创办之初,经历了混乱无序的摸索阶段,宣称自己是“综合性的文摘刊物,选登各科之精彩文章”①,杂志的定位相当模糊。
1982年后有所好转,当时封闭多年的国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精神文化产品处于极度贫乏的状态。
杂志社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和读者的要求,确定了“散发着独特的人文思考气息”的选文标准,“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成为《读者》的办刊宗旨。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对众多竞争者的压力,《读者》认为应该调整杂志的题材,从介绍外国文化转移到深入挖掘和宣扬国内优秀文化上来,加强本土化,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修正药业广告媒体计划书目录一、前言 (3)1、公司概况 (3)2、事件经过 (3)二、背景与环境分析 (3)1、市场概况 (3)2、产品概况 (4)3、同类产品广告投放概况 (4)三、媒体目标 (4)1、营销目标 (4)2、媒体目标 (5)(1)目标受众分析 (5)(2)具体媒体目标 (5)(3)广告持续时间和方式 (5)四、媒介选择策略 (5)1、大众媒介的选择 (5)(1)电视 (5)(2)报纸 (7)(3)杂志 (7)2、小众媒介的选择 (8)(1)公交车身 (8)(2)户外广告牌 (8)(3)新型媒介的选择 (8)五、媒体组合策略 (9)六、媒介发布的时机和排期策略 (9)七、媒介排期表 (10)八、媒介预算 (10)九、广告效果评估 (11)一、前言1、公司概况修正药业集团于1995年5月由董事长修涞贵创立,是集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的科研生产营销、药品连锁经营、中药材标准栽培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制药企业。
修正药业集团是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企业,集团总部设在长春,营销总部设在北京。
产业布局已从医药名城通化,延伸到柳河、双阳、长春、北京、四川、南昌等地。
总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
集团下辖66个全资子公司,有员工80000余人,资产总额75亿元。
修正药业拥有两个总公司、“修正、通药、斯达舒”三个国家级驰名商标、和十四个销售平台的发展格局,自2000年起,连续10年在吉林省医药企业综合排序中位居榜首,2004年起在全国中药企业利润排序中第一名,销售额和利润居中国医药行业前十强。
2010年完成产值16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
2000-2010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52.2亿元。
2、事件经过修正药业作为国内医药制造行业的先驱,却在2012年4月,央视曝光修正药业等多个企业的13种药用铬超标胶囊药物,其成分含有不可食用的工业明胶。
而这种工业明胶被做成了治病的药物胶囊,铬超标最大达90倍,致癌物直接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被称为“毒胶囊”。
读者《读者》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
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
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
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
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
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
然而《读者文摘》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
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
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
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
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
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
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
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办刊宗旨《读者》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
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杂志版本创刊以来,《读者》正像她的刊标“小蜜蜂”一样,辛勤耕耘,不断将最精彩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读者》的出版文化解读《读者》是中国期刊的一个神话。
创办至今二十多年间,从一本默默无闻的杂志到今天中国发行量第一的成绩,有人说它是一本与时代互动的杂志。
本文力图从出版文化的层面,揭示《读者》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读者》概况《读者》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981~1984年,根据“文革”后的文化知识断层,《读者》率先介绍西方的优秀文化和科学知识,引起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关注。
1990~1999年,杂志提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加进现实生活作品。
发行量大幅增加,成为全国第一大刊。
2000年,《读者》由48页改为64页,再改为半月刊。
通过一系列扩张, 2006年《读者》月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
二、《读者》独特的文化风景在时下竞争激烈的期刊行业,《读者》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从内容上来看,难得的是一份清新淡定的从容。
她提供了社会生活中一种向上、向善和向美的力量,在一种愉悦的阅读氛围中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封面与版式设计。
提到《读者》,其拥戴者的眼前自然就浮现出她的样子:四处留白,中间放图,刊名压在图上方,这种风格的设计源自于对内容的准确把握。
如今《读者》的封面已经成为她的标志,也成为很多杂志仿效的版本。
在版式设计方面,《读者》从创刊始就倡导三栏制,这是以方便读者为第一前提的,因为三栏制是读者阅读感觉最舒服的版式。
这些看似简单的形式,实际上为《读者》的成功构建了最初的框架。
(三)文章选择。
《读者》文章一贯的风格就是远离热点,激励人生,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当我们翻开一本《读者》,看到一篇篇感人的故事,我们能感受到她的力量;当我们放下《读者》,回味其中的滋味,我们更感到人生的美好,心中充满希望。
这种“阳光策略”成为杂志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
这种定位是《读者》一贯的风格,多年来也培育了她忠实的读者,有很多人是读着《读者》长大的。
从《读者》居高不下的发行量我们可以发现,真善美依然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读者》杂志的启示(个人收藏,请勿下载)《读者》杂志的启示欢迎阅读,请勿下载。
读书笔记摘录自:《<读者>的品牌及审美分析》(梅红著,西南交大出版社)。
仅供个人学习、收藏,欢迎阅读,请勿下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读者》杂志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年发行量最大的品牌期刊,是中国大众期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大众审美需求变迁成功的范例之一。
它的办刊宗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品牌建构、跨文化传播等诸多方面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一部分:《读者》杂志办刊经验一、《读者》杂志的基本状况:《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4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综合类文摘杂志。
其刊旨为“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属于大众期刊。
创刊28年来,《读者》杂志在海内外亿万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读者》杂志2000年到2007年已连续七年稳居全国期刊发行量首位,并居亚洲期刊发行量第一及世界期刊发行量第四位之地位。
近年来《读者》期均发行量450万。
《读者》杂志社资料室拥有上千种期刊;每年在杂志社征订期,杂志社出资百万元进行广告宣传。
《读者》杂志社人才:一是通过竞争,优秀者才能成为杂志社成员;二、高薪留人。
这样可以使出版优秀人才向杂志社流动。
二、《读者》杂志采取以受众为核心的经营模式。
受众研究和受众调查已经成为办刊人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005年12月,“社办期刊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再次提出这样的问题:“出版杜掌握了多少读者名单?建立读者数据库了吗?”《故事会》主编何承伟先生提出:“编辑必须思考:我为谁编刊?”郝铭鉴认为办刊需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自己是在造就读者,还是在迁就读者、冷淡读者?智慧的刊物都是在造就读者,而不是迁就。
《咬文嚼字》要求每个人都要给读者回信,关心读者,不要让读者失望。
”同样,《读者》杂志社也是如此,他们做了如下工作:(1)在办刊中着力体现与读者的互动。
市场上成功的杂志必然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这一定位包含读者、内容、广告等诸多方面。
对于新创刊或改刊的杂志来说,定位准确尤为重要。
一、现有杂志的成功运营模式目前市场上成功运作的杂志,无外乎三种方式:1、发行强势型,如发行量达800万的《读者》和500万的《知音》,这类杂志大多是定价在5元以下的低端杂志;2、广告主导型,如《时尚》系列杂志,这类杂志定价大多在20元左右的高端杂志;3、双管齐下型,如《汽车之友》、《微型计算机》,这类杂志定价在10元左右,主要针对某一专业领域。
不同类型杂志的运作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发行强势的杂志依靠的是多年的历史品牌积累,许多读者都是多年的忠诚读者,已经把读这本杂志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如《读者》已有二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忠诚读者群极为庞大。
这类杂志是绝对的刊社编辑主导内容,不受广告商的干扰,因为他们不以广告作为生存之本,仅仅是杂志发行的收入足以获得相当的盈利,广告收入可谓锦上添花。
这类杂志的定位绝对的内容定位,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在编辑上完全不必考虑广告商需求。
广告主导型的杂志典型代表就是《时尚》系列,目前《时尚》旗下有14本杂志,可以说每本杂志都是为了广告而存在,即为了广告创办杂志,并依靠广告收入盈利。
杂志的包装印刷非常精美,以致于杂志本身的定价尚不及成本,广告收入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这类杂志在内容编排上,完全为广告服务,除了直接的硬广告之外,文章中也处处渗透着广告商的隐性广告。
其读者也就是广告商的直接的目标消费者,读者的目的在于提高生活品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获取产品的消费方式,广告与内容相得益彰。
这种媒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海外版权合作,有的甚至直接继承海外杂志多年积累的成熟品牌效应。
成功的双管齐下型的杂志大多都是专业领域的领军者,如《汽车之友》、《微型计算机》等,在各自的领域,他们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同类其他杂志望其项背。
其广告商都是行业内的品牌,读者也都是从业者,或者业余爱好者。
对《读者》的评价自从我初中的时候接触到《读者》(或称《读者文摘》)这本杂志以后,它的一切都慢慢地吸引了我。
它是一本与时代互动的杂志,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它还是一个时代的参与者。
这本杂志创造过令人惊讶的奇迹,让很多人都体会到它其中的奥妙。
我们该怎么理解它呢?有人说,《读者》是一位绅士,它身穿着西装,下面却穿着马褂,它亦中亦西,博古通今,是最新的老牌人士,又是最旧的新派。
也有人说,《读者》是位隐士,它不动声色地影响着人间,这就是它的姿态,也是它的立场。
所以,大隐隐于市,《读者》应该隐于读者中。
(出自《读者传奇》)《读者》表现了办文摘期刊也是创造性的劳动。
优秀的文摘期刊绝不仅仅是信息的二次传递,而是以调度这些信息进入新的思想层面,新的情感境界,新的智能活动的创造性的精神产品。
它的成功还在于它找到了与众不同的文化形态,它让读者看到了不一样的期刊,使它具有新鲜感,吸引更多的读者。
这是它的成功所在。
它的内容通俗易懂,中外皆有,都贴近人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哲理性,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从中得到更多的教育和启发,它可以满足读者精神方面的需求,使读者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熏陶,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该刊经历了四个阶段:初创期、发展期、成长期、拓展期。
这四个时期也可以看做该刊适应时代发展、办刊思路不断进行适当调整而形成的发展轨迹。
杂志创办初期,内容以转载其他报章和杂志的文章为主,但现今也有不少内容是由编辑部自行采访的,或由特约撰稿人所写的。
《读者文摘》亦会不定期出版不同类型的精装书,为不少读者的收藏,当中超自然系列颇为绘炙人口,70年代出版的《瀛寰搜奇》,到今天仍有不少读者在网上交易及讨论。
而在成长期,提出了‘‘选择《读者》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的征订口号,注重杂志的文化底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刊逐渐向市场经营主体转变,改进营销策划,实行多元经营。
从1994年起,《读者》开始刊登广告,杂志的收益由单一地依靠发行转变为发行、广告并重,目前,广告收入已超过了发行收入。
《读者》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及品牌经营读者出版集团彭长城一、《读者》30年的发展历程1981年创刊—2008年7月累计发行13.16亿册19811993200020081981年《读者文摘》杂志创刊1993年7月由《读者文摘》更名为《读者》《读者》(创刊号)《读者》(更名)2000年杂志由月刊改为半月刊《读者》(上半月版)《读者》(下半月版)《读者》(盲文版)1997年创刊《读者》(维文版)1993年创刊同中国盲文出版社合作出版《读者》(盲文版)同新疆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读者》(维文版)2000年元月创办《读者》(乡村版)2006年改版,更名为《读者》(乡土人文版)2001年11月创办《读者欣赏》2004年创办《读者》(原创版)策划出版“读者”丛书、光盘、精华本、合订本及明信片2007年1月18日,《读者》网站开通《读者》杂志全国19个印刷点分布图杂志的发行主要在大中城市19%66%15%大城市村镇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村镇杂志的读者群年龄分布图杂志的读者群职业分布图杂志的读者群学历分布图1999年-2008年《读者》杂志销售量中订阅、零售比例图82%18%64%36%零售订阅1999年月平均订阅量为59.22万册2008年月平均订阅量为300万册2008年1999年1983年1993年2006年中国期刊总种数3145种7011种9386种中国期刊年度总发行17.723.528.5量(单位:亿册)《读者》年度总发行142840779720量(单位:万册)《读者》在中国期刊1/1241/581/27市场的占有率二、《读者》杂志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读者》始终坚持“真、善、美”的阳光主题,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为标尺,以大众为中心,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来思考中国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
通过对人性本质的关注,为读者营造可以获得精神慰藉、尊重和关爱的美好世界,旗帜鲜明地倡导人文关怀。
20世纪80年代让《读者》走进每个家庭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20世纪90年代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一种优秀的文化21世纪初与读者一起成长打造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文化的关怀·情感的关怀·成长及实现自身价值的关怀·对社会发展的关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密切结合先进与大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儒雅性与小资情调社会经济生活在文化生活中的反映《读者》定位为一本公民杂志和大众杂志,力求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提倡轻松阅读、快乐阅读,努力使沉重地生活在世俗中的人们感觉到些许精神的解脱和慰藉,鼓舞读者,激励读者。
浅析《读者》的办刊理念[摘要] 《读者》作为中国民族期刊第一品牌,其办刊理念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培养特有气质,塑造杂志人格;表达人性之美,尽显人文关怀;充分尊重读者,建立亲情纽带。
《读者》独特的办刊理念能够为中国期刊业提供了许多启示。
[关键词] 读者、办刊、理念《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社会综合类文摘期刊。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的时候,《读者》的发行量却一直遥遥领先,不仅在国内期刊中稳居首位,并且在海外华文期刊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我国期刊发行量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四的骄人业绩,成为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奇迹。
《读者》深处中国内陆的西北角,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兰州既不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不是文化信息重镇,获取信息资源、开发期刊市场条件都不很优越,却能出一本如此誉满四海的杂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探究《读者》的成长,解读《读者》现象,其独特的办刊理念也许能够为中国期刊业提供了许多启示。
一、培养特有气质,塑造杂志人格《读者》的核心读者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在所有刊物中,除个别的英语读物外,《读者》的占有率是第一位的。
但其读者群并非仅仅是年轻人,她读者群结构的多样性令人目眩,在中学生、大学生、专家、学者、院士等社会各阶层中,有很多人钟情于《读者》,她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本多元的受到各阶层接受的杂志,与其特有的气质与人格是分不开的。
《读者》虽然是一本杂志,但编辑们从未把她仅仅当作48页印刷纸看待,而是把她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培养。
《读者》前任主编胡亚权曾说“我们把《读者》人格化,努力使她有思想、有追求、有风骨、有情致、有志趣、有格调、有性格、有内韵,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幸福家园,有自己的自然环境和自己的祖国。
她简直是一位中国公民”。
二十几年来,《读者》以其特有的气质成长着,每一期《读者》都以其清新淡雅的封面,温馨流畅的文字感染着读者,那些优美的文字与图画,是她手中的火烛、照亮并温暖着平凡人的精神世界。
广告投放选择合适的广告渠道进行投放的策略广告投放是营销推广中的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广告渠道进行投放是实现广告效果最大化的重要策略。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广告渠道选择和投放策略的制定。
一、了解不同广告渠道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在选择广告渠道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各个广告渠道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常见的广告渠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广告、户外广告等。
下面将针对各个广告渠道进行简要的介绍。
1. 电视广告:电视广告具有画面生动、语音感染力强的特点,适合于品牌形象宣传和大众市场覆盖。
但电视广告投放费用较高,且受众群体广泛,无法精确定位。
2. 广播广告:广播广告以声音为主要传播方式,适用于目标受众主要通过听取广播获取信息的场景。
广播广告在路途堵塞时听众倾向于收听广播,这时广告效果尤为突出。
3. 报纸广告:报纸广告适用于需要针对特定地域或特定读者群体进行传达的信息。
报纸阅读具有选择性,读者更容易浏览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加广告被关注的机会。
4. 杂志广告:杂志广告常见于高端消费品推广,杂志具有受众定位明确、可读性强、广告时效较长的特点。
投放杂志广告需要具备目标受众与杂志读者的高度重合性。
5. 互联网广告:互联网广告以其低成本、广告效果可追踪等特点成为当今主流的广告渠道。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搜索引擎推广、展示广告、社交媒体广告等多种形式,精确地定位目标受众。
6. 户外广告:户外广告适用于通过户外场景传递信息的场合,如公交站牌、地铁广告、室外LED广告牌等。
由于受众无法避免接触户外广告,投放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
二、根据产品特点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广告渠道在了解各个广告渠道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后,我们需要根据产品特点和目标受众来选择合适的广告渠道。
1. 产品特点: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通过广告来凸显其优势和特色。
例如,对于大众消费品,电视广告和互联网广告通常是较为适合的选择;对于高端消费品,杂志广告和户外广告可能更具效果。
对《读者》的swot分析杨璐 2017.10.11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然而,随着各种电媒的发展,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不知何时,现代人开始摒弃了拥有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书籍,取而代之的是浮躁的网络。
身为年轻人的我们,手指除了接触课本以外就不再碰任何纸质,更多的是键盘和手机。
我们每天刷人人刷微博,一目十行的浏览着其他人发布的毫无营养的吐槽。
我认为读书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对自己有更多的思考,同时多读书有助于自己气质的培养,这也正是我选择《读者》为分析对象的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读者》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综合类文摘杂志,作为一名甘肃人,走出家乡,发现《读者》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我对它的认知。
《渎职》原名《读者文摘》,该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优势(Strength)1.《读者》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读者》从1981年创刊至今,已经有28年的发展历史。
《读者》自创刊以来,就十分注重把握商品经济规律,并善于调动内部员工和外部合作者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国内期刊种数快速增长而期刊总印数并未同步增长、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读者》杂志一枝独秀,发行量稳步攀升,2006年4月达到创记录的1003万册,月平均发行量898万册,占有国内期刊市场1/30的份额,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
至2008年,连续8年稳居全国期刊月发行量首位。
目前,《读者》行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近百万册。
从创刊到现在,《读者》在国内累计发行n亿册,品牌影响力大大增强。
《读者》杂志广告价格及《读者》杂志广告投
放
《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综合类文摘杂志。
《读者》始终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和“高雅.清新.隽永”的办刊风格;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并以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
《读者》行销海外九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读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
《读者》为半月刊。
每期发行量在480万册左右。
2000年到xx年连续16年全国期刊发行量首位,世界综合性期刊发行量第三位。
全国20个城市设有印刷点,发行覆盖全国
一.
二.
三.
四.五级市场。
《读者》发行量大,价格低。
传阅率为
9.1,每期读者规模达4300多万人。
《读者》受众家庭月均总支出为5000元左右,明显高于居民总体的家庭支出。
《读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20-45岁以下读者占有70%以上的比例,是市场消费的主力人群。
《读者》60%的读者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有26%,均远高于居民总体相应比例。
《读者》中女性读者占58.4%,男女比例较为接近。
《读者》忠实读者和经常读者的比例合计达96.4%,其中忠实读者比例为59.2%。
《读者》中企事业职员和管理者.公务员等比例高于居民总体,说明它是知识阶层经常阅读的杂志。
《读者》受众74.4%的人是自己购买杂志来阅读,个人订阅的比例为5%,家人购买比例为10.2%。
受众群对该杂志的阅读较为积极主动,说明他们对杂志的认同程度高。
《读者》杂志内文72页.70克全木浆胶版纸彩色印刷,广告版105克铜版纸。
零售单价6元。
《读者》广告收费标准单位:元版位封
二.同封
二.前插中插后插封
三.同封三
封底标准收费300000300000300000300000360000 规格整版彩页(186*260mm)186*24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