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语文园地三一、交流平台1.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蕴含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
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绿的。
________“炫耀着”新绿,“不再胆怯的__________,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这些语言充满活力和生机。
2.很多诗歌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________”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识字加油站1.根据提示写出诗人名。
(1)投江自尽,后人吃粽子,赛龙舟。
()(2)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人,诗作有《春晓》等。
()(3)桃花源,采菊东篱下,田园诗人。
()2.连线。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范仲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龚自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韩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杜甫三、词句段运用。
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你悄悄地走来,带来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
瞧,这边的山,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
飘飘悠悠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在半空中盘旋。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褐色。
你看,它多像一个顽皮的小孩。
瞧,那边的山上,高粱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遮盖了半个天际,和霞光连在一起,红得像燃烧的火焰。
这一黄一红连成一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让人甚至都忘了再过几天,寒冬就要来临了。
(1)找出描写颜色的语句画出来。
(2)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写。
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展示台”)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敢于创新,善于合作,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各种感官,营造开放创新的课堂,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探究、自我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目标:1. 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2. 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3. 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课时:1第三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通过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一步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积累谚语,拓展知识;展示学习成果,提升成就感)一、我的发现①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②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③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文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④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一步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
]二、日积月累①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②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③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④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搜集课外知识,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理念]三、展示台(一)课前准备①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一、主题达标。
(26分)1.读拼音,写词语。
(8分)(1)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是冰心永不màn miè( )的回忆:月明的园中,téng luó( )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2)在méng lóng( )的jì jìng( )中玉立着这棵bái huà( ),máo róng róng( )的枝头,雪绣的花边xiāo sǎ( ),串串huā suì( )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2.辨一辨,再组词。
(4分)⎩⎪⎨⎪⎧锈( )绣( )⎩⎪⎨⎪⎧耸( )茸( ) ⎩⎪⎨⎪⎧抹( )沫( )⎩⎪⎨⎪⎧漆( )膝( ) 3.词语搭配。
(4分)踏着( ) 洗净( ) 涉过( )涂上( ) ( )的流苏 ( )的雪花( )的金晖 ( )的光华4.根据意思写词语。
(4分)(1)形容走路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 )(2)形容霜、雪洁白。
( )(3)不清楚;模糊。
( )(4)胆小;缺少勇气。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2分)(1)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2)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 6.判断诗歌知识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4分)(1)抒情诗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
()(2)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3)现代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内容、思想和形式等方面。
()(4)朗诵诗歌时,表情、手势自然,吐字清楚就可以了,不用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 二、主题探究。
(19.5分)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5.5分)(1)诗和____________一样,生命全在____________。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选出。
屈.原(qū qǔ)陶渊.明(yān yuān)孟.浩然(mèn mèng)杜甫.(fǔ pǔ)韩愈.(yù lǜ)刘禹.锡(yǔ yù)二、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浩然、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唐代诗人。
B.杜甫被称为“诗仙”,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陶渊明是晋代著名诗人,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D.龚自珍是清代诗人,他曾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
2.给下列古代文人选择朝代和代表作品。
A.晋《归园田居》 B.唐《春晓》 C.唐《石壕吏》D.清《己亥杂诗》 E.宋《岳阳楼记》 F.战国《离骚》屈原()陶渊明()孟浩然()杜甫()龚自珍()范仲淹()3.对于现代诗歌的特点,说法有误的是()A.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B.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C.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D.字数相等,大致押韵,讲究平仄。
4.下列对现代诗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B.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对节奏并没有强烈的要求。
C.读着“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些温情的诗句,我体会到诗歌中充满着真挚的情感。
D.从“阳光也是绿的”“在朦胧的寂静中”这些诗句里,我感受到诗歌语言的表达很独特。
三、读下面的句子,品味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一碧万顷。
.......、青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么醉人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粉绿..、淡绿..……..、浅绿..、嫩绿..、翠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迎春花,它的色彩没有玫瑰娇艳........,可它不畏严寒,第........,它的芳香没有牡丹浓郁一个用生命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来临。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课文内容丰富,包含了寓言故事、古诗、现代文等多种体裁,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简单的课文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和理解。
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句子和词语,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于课文深层次含义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2.投影仪和电脑等教学设备。
3.课时安排:2课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同时老师进行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阅读理解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同时进行一些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通过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第三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9分)fán xīng( ) téng luó( ) bōtāo( )méng lóng( )jìjìng( )zhāo xiá( )màn miè( )xīgài( )毛róng róng( )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5分)徜徉(cháng táng) 炫耀(xuànxuán)绣花(xuìxiù)余晖(huījūn)绽开(dìng zhàn)三、辨字组词。
(6分)四、选词填空。
(12分)重叠重合1.所有的绿,挤在一起,( )在一起,交叉在一起。
2.对称图形可以完全( )。
金晖余晖3.白桦树在灿灿的( )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4.夕阳的( )透过云霞,洒在江心。
漫灭磨灭5.人民教师为培育后代作出了不可( )的贡献。
6.这些事是永不( )的回忆。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5分)1.磨灭,模糊难辨。
( )2.间隔穿插,互相穿过。
( )3.举止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 )4.没有鲜明的轮廓或细节,勉强看见。
( )5.没有一点儿声音,非常安静。
( )六、日积月累。
(5分)1.诗是,诗给人类以。
2.诗和音乐一样,。
3.诗是强烈感情的,它源于的情感。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1.《繁星(七一)》中、、,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
2.《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的诗句是, 诗中描写绿的句子是。
3.《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诗人运用的修辞手法,用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一幅的画卷。
八、课内阅读。
(8分)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仲恺高新区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至四检测题(二)(时间:90分钟)班级 姓名 成绩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5分为书写卷面分。
希望你的试卷能美观清楚。
现在就动笔吧! 一、口语交际(5分)一次考试时,你的好朋友小冬有一道题不会做,他让坐在前面的你把答案告诉他,你当时没有理他。
考试后小冬便不再理你。
你会怎么做来挽救你们的友谊呢?请根据“以诚待人”的原则,说一说。
二、积累与运用(48分) 1.拼音写字我最棒。
(8分)y ú ch ǔn q īn sh í bi ān f ú sh ēn y ín( ) ( ) ( ) ( )k ǎi xu án ɡòn ɡ xi àn y ǐ f án ɡ w àn y ī(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5分)铛( ) 嘲( ) 啄( ) 返( ) 协( ) 档( ) 潮( ) 逐( ) 板( ) 胁( ) 3.多音字组词(6分)zh āo( ) j īn ( ) kōn ɡ( )ch áo( ) j ìn ( ) k òn ɡ( ) d àn ( ) n ín ɡ( ) x ū ( )t án ( ) n ìn ɡ( ) y ù ( ) 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2分)声( )击( ) ( )( )鹤唳 百( )百( ) 知己( )( )禁 空 宁 吁出()不()攻其()()神()鬼()兵贵()()(1)打仗的时候,只有(),才能()。
(2)这次作战,敌我力量悬殊,可我军还是取得了胜利。
我们就是利用了敌人轻敌的思想,()、()把他们打得措手不及。
5.按要求改写句子。
(8分)(1)苇絮飞起来。
(扩句)(2)橡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
1 / 3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课后作业及答案一、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yu ān )孟.浩然(m èng )B.杜甫.(p ǔ) 韩愈.(y ù) C.刘禹锡.(y ì) 龚.自珍(g òng ) D.范仲.淹(zh ōng ) 屈.原(q ū) 二、根据所给的例句加点的部分,观察图片,仿写诗句。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三、看图写话。
(用上描写颜色的词语)四、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
1.什么是诗?正如艾青所说的:“诗是人类向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的勇气。
”2.诗歌和音乐有许多共同点,正如朱光潜所说:“诗和一样,全在节奏。
”3.英国的华兹华斯认为一首好诗不仅要有情感,而且要有强烈的情感,另外还要让它自然流溢出来。
即“诗是强烈感情的,它源于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五、桃园小学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四年级的岳涵也想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但她只有周五下午有时间。
根据下面的课外小组活动安排,你认为岳涵应该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A2/ 3二、示例:明亮的夜晚,究竟有怎样的趣事呢?碧绿的菜园,香甜的瓜,快乐的心情。
三、示例:春天是绿色的世界。
草是嫩绿色的,树是新绿色的。
在春风中,在阳光下,所有的绿色都在颤动,都含着晶莹的绿光。
一切都是那么清新,幽静而有诗情画意。
四、1.未来理想2.音乐生命3.自然流露宁静五、象棋小组。
因为岳涵只有周五下午有空,所以围棋小组和足球小组她无法参加,又因为书法小组只有五年级以上同学才可以参加,所以岳涵只能参加象棋小组。
3/ 3。
《语文园地三》课后作业一、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yuān)孟.浩然(mèng)B.杜甫.(pǔ)韩愈.(yù)C.刘禹锡.(yì)龚.自珍(gòng)D.范仲.淹(zhōng)屈.原(qū)二、根据所给的例句加点的部分,观察图片,仿写诗句。
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三、看图写话。
(用上描写颜色的词语)四、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
1.什么是诗?正如艾青所说的:“诗是人类向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的勇气。
”2.诗歌和音乐有许多共同点,正如朱光潜所说:“诗和一样,全在节奏。
”3.英国的华兹华斯认为一首好诗不仅要有情感,而且要有强烈的情感,另外还要让它自然流溢出来。
即“诗是强烈感情的,它源于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五、(原创题)江山小学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四年级的岳涵也想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但她只有周五下午有时间。
根据下面的课外小组活动安排,你认为岳涵应该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A二、示例:明亮的夜晚,究竟有怎样的趣事呢?碧绿的菜园,香甜的瓜,快乐的心情。
三、示例:春天是绿色的世界。
草是嫩绿色的,树是新绿色的。
在春风中,在阳光下,所有的绿色都在颤动,都含着晶莹的绿光。
一切都是那么清新,幽静而有诗情画意。
四、1.未来理想2.音乐生命3.自然流露宁静五、象棋小组。
因为岳涵只有周五下午有空,所以围棋小组和足球小组她无法参加,又因为书法小组只有五年级以上同学才可以参加,所以岳涵只能参加象棋小组。
《语文园地三》课后作业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yuán)孟.浩然(mèng)B.杜甫.(pǔ)韩愈.(yù)C.刘禹.锡(yǔ)柳.宗元(liǔ)D.范仲.淹(zhōng)龚.自珍(gōng)二、用横线画出描写颜色的部分,并试着写一句描写颜色的句子。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选出。
屈.原(qū qǔ)陶渊.明(yān yuān)孟.浩然(mèn mèng)
杜甫.(fǔ pǔ)韩愈.(yù lǜ)刘禹.锡(yǔ yù)
二、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B.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C.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D.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三、对于现代诗歌的特点,说法有误的是()
A.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B.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C.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D.字数相等,大致押韵,讲究平仄。
四、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中正误。
1.《短诗三首》中的三首短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温暖、无私、伟大的母爱的歌颂。
()
2.《绿》中的“阳光也是绿的”是作者亲眼看到的神奇景象。
()3.《白桦》中“雪绣的花边潇洒”描写的是白桦上的积雪开始融化的情景。
()
4.如果用一个词语概括《在天晴了的时候》给人带来的感受,可以是“清新自然”。
()
5.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是现代诗的特点之一。
(_____)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
..,一碧万顷。
.......、青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
....;而那湖水的蓝,....;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
..、粉绿
..……
..、淡绿
..、嫩绿
..、翠绿
..、浅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迎春花,它的色彩没有玫瑰娇艳
........,它的芳香没有牡丹浓郁
........,可它不畏严寒,第一个用生命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来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六、注意诗歌中加点的部分,仿照着写一首小诗。
这些事——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是永存脑海的记忆:
月明的园中
....., ________________
藤萝的叶下
....., ________________
母亲的膝上
.....。
________________
七、填空。
1.诗和_________一样,生命全在___________。
——朱光潜
2..对“什么是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艾青曾说:“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_____________,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
_____________。
”
3.诗词的魅力是无穷的,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qū√yuān√mèng√fǔ√yù√yǔ√
二、C
三、D
四、1.× 2.× 3.× 4.√ 5.√
五、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桦树通体洁白的皮肤比作银霜,表现了对桦树的喜爱。
2.加点词语仔细、真实地描绘出白雾与晴空连在一起的颜色。
3.“娇嫩”表现出小草才从土里钻出来时的柔弱;“蓬勃”表现出菜花生机盎然的景象;“醉人”形象地描写出面对蓝色的湖水时人的感受。
4.加点词语是对前一句的解释说明,通过列举各种各样的绿,表现出绿色的多。
5. 通过与玫瑰、牡丹
的比较,得出迎春花虽然在颜色与芳香方面比不过玫瑰和牡丹,但是它却是第一个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
六、示例:归巢的鸟儿月下的田野散步的人们
七、1. 音乐节奏
2. 信息勇气
3. 生命全在节奏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