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Word制作音乐简谱

用Word制作音乐简谱

用Word制作音乐简谱
用Word制作音乐简谱

用Word制作音乐简谱

Word虽然是一款普通的文字处理软件,但是,结合它自身的画图、域、上、下标等功能,完全可以制作出规范的简谱来。

1、调号的输入

对于调号(如1=F)这个比较简单,直接输入就成了。

2、节拍的输入

对于节拍(如四四拍),最好用域来输入:按下“Ctrl+F9”组合键,输入一个域记号({}),然后在域记号中间输入下列域代码:EQ [url=]\\\\F(4,4[/url]),输入完成后,按一下“Alt+F9”组合键,节拍就显示出来了。

注意:上述域名称“EQ”与后面的域代码“\\\\F(4,4)”之间需要有一个空格。

3、音符的输入

对于多(1)、来(2)、米(3)、发(4)、梭(5)、拉(6)、西(7)这7个音符,可以用键盘上的数字键直接输入。

4、长短音符的输入

“全音符”和“二分音符”用音符加减号输入;“四分音符”直接输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先输入普通的音符,然后分别选中相应的音符,再按“格式”工具栏上的“下划线”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单下划线”或“双下划线”即可。

注意:如果需要输入“三十二分音符”,可以用“双下划线”加划一短线的形式组成。

5、装饰音的输入

“装饰音”看起来就像上标一样:按下“Ctrl+Shift+=”组合键,切换到上标输入状态,输入“装饰音”后,再按一次“Ctrl+Shift+=”组合键,切换到正常输入状态下。

执行“视图→工具栏→绘图”命令,展开“绘图”工具栏(如图2),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6、高音点的输入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椭圆”按钮,然后在文档中拖拉出一个椭圆。

选中该椭圆,执行“格式→自选图形”命令,打开“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如图3),在“颜色和线条”标签中,将“填充颜色”设置为“黑色”,在“大小”标签中,将“高度”和“宽度”均设置为1mm,在“版式”标签中,选中“浮于文字上方”选项,确定返回。将上述小黑点移至相应的音符上方,完成高音点的输入。

注意:在进行图形定位时,在按住Alt键的同时,用鼠标移动,或者在按住Ctrl键的同时,用方向键移动,都可以实现对图形对象的微量移动效果。

7、低音点的输入

输入普通音符,选中该音符,执行“格式→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如图4),在“字体”标签中,按“着重号”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着重号”,确定返回即可。

8、连音线的输入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按钮,在随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线条→曲线”选项,然后在编辑区中拖拉出一个水平等腰三角形形状后,调整好大小,再设置成“浮于文字上”版式,定位到相应的音符上即可。

注意:如果需要输入多个高音点、低音点和连音线,可以采取复制的方法进行。

9、小节线的输入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直线”按钮,然后在按住“Shift”键的同时,画出一条竖线,设置为“浮于文字上”版式后,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就行了。

注意:用“Shift+|”组合键,也可以输入比较规范的小节线。

10、反复标记的输入

用两个“高音点”加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竖线,请在“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中,将其

加粗一点),排列好后,在按住“Shift”键的同时,单击相应的图形,同时选中他们,并右击鼠标,在随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组合|组合”选项,将他们组合成一个整体(方便整体移动),然后设置为“浮于文字上”版式,并定位到相应的位置上。

注意:上述内容是制作简谱的基本内容,如果需要其它特殊符号,可以利用“绘图”工具进行描绘。

(完整word版)简谱乐理知识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5、简谱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 写法:1 2 3 4 5 6 7 i 读法: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6、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

(完整word版)《简谱知识》.docx

简谱乐理知识 一、音的高低 音名:音乐中有七个基本音,代表固定音高,分别用拉丁字母 c 、D、E、F、 G、A、B 来标记, 唱名:在筒谱中,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音的高低,分别将它们读成 1 don、2 rei 、3mi、 4fa 、5.sou 、 61a、7xi 。 若以 l 、2、3、4、5、6、7 这七个音为中音,那么在其下方或上方加上小圆点,便成 为低音或高音。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 低音组中音组高音组 二、音的长短 1.单纯音符: 记录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简谱中通常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如2↘↗ 2↘↗ 5↘↗。假若某个四分音符要唱二拍,就在它的后面加上一条短横线,如2- ,它叫二分音符。同 样 2- - -则应唱四拍.它叫全音符。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四分音符需要唱成两拍或四拍就在它的右边添短横线,而四分膏符需要唱成半拍或半拍之半,就在它的下边添短横线,如 5 就表示唱 5 的一半, 5 则表示 唱 5 的一半,即半拍之半。 击拍练唱: 5= 55=5555=55555555 ↘↗↘↗↘↗↘↗ 由此可知.四分音符右边增加一条短横线,就等于延长了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增加 的线越多,音符的时值越长。而在四分音符下边每增加一条短横线,就减少了原来音符的 一半时间,增加的线越多,音符的时值就越短。所以四分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四 分音符下边的短横线叫减时线。 简谱单纯音纯音符表:(分别以二分、四分、八分音符为一拍).

2、附点音符 纯音符后面的附着小圆点叫附点,带有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附点的作用是增加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简谱附点音符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在筒谱中,大都以四分音符为基本单位,因此,比四分音符时值长的二分音符和全音符 都不用附点,而加用增时线,但附点二分音符在以前的诗歌中经常被使用。 3、休止符: 音乐中表示默不作声的时间符号叫休止符。筒谱中的休止符用“o" 来表示,休止符的 种类、时值以及各种休止符的时值比例关系和单纯音符完全一样,不同的是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不记作 O--- 和 O-而分别写成 0000 和 00,其余均与相应的单纯音符记法相同。 简谱休止符表:(分别以四分、八分音符为一拍) 在诗歌中,,休止符的作用有二点: 1、情感的需要: 2、吸气的时间。 三、音的强弱 l、节拍:

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音符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 1、2、3、4、5、6、7 do、re、mi、fa、sol、la、si 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 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音符的长短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写法 时值全音符5---四拍 二分音符5-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5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简谱知识》电子教案

《简谱知识》

简谱乐理知识 一、音的高低 音名:音乐中有七个基本音,代表固定音高,分别用拉丁字母c、D、E、F、G、A、B 来标记, 唱名:在筒谱中,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音的高低,分别将它们读成1 don、2 rei、3mi、4fa、5.sou、61a、7xi。 若以l、2、3、4、5、6、7这七个音为中音,那么在其下方或上方加上小圆点,便成为低音或高音。 1 2 3 4 5 6 7 .......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低音组中音组高音组 二、音的长短 1.单纯音符: 记录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简谱中通常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如2↘↗2↘↗5↘↗。假若某个四分音符要唱二拍,就在它的后面加上一条短横线,如2-,它叫二分音符。同样2- - -则应唱四拍.它叫全音符。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四分音符需要唱成两拍或四拍就在它的右边添短横线,而四分膏符需要唱成半拍或半拍之半,就在它的下边添短横线,如5就表示唱5的一半,5则表示唱5的一半,即半拍之半。 击拍练唱:5= 55=5555=55555555 ↘↗↘↗↘↗↘↗ 由此可知.四分音符右边增加一条短横线,就等于延长了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增加的线越多,音符的时值越长。而在四分音符下边每增加一条短横线,就减少了原来音符的一半时间,增加的线越多,音符的时值就越短。所以四分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四分音符下边的短横线叫减时线。 简谱单纯音纯音符表:(分别以二分、四分、八分音符为一拍).

2、附点音符 纯音符后面的附着小圆点叫附点,带有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附点的作用是增加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简谱附点音符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在筒谱中,大都以四分音符为基本单位,因此,比四分音符时值长的二分音符和全音符都不用附点,而加用增时线,但附点二分音符在以前的诗歌中经常被使用。 3、休止符: 音乐中表示默不作声的时间符号叫休止符。筒谱中的休止符用“o"来表示,休止符的种类、时值以及各种休止符的时值比例关系和单纯音符完全一样,不同的是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不记作O---和O-而分别写成0000和00,其余均与相应的单纯音符记法相同。 简谱休止符表:(分别以四分、八分音符为一拍) 在诗歌中,,休止符的作用有二点: 1、情感的需要: 2、吸气的时间。 三、音的强弱 l、节拍:

小学音乐简谱乐理知识

小学音乐简谱基础知识 一、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 1、音的高低 2、音的长短 3、音的力度 4、音质 二、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 三、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四、音符的长短 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 五、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 0 ”标记。 六、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附点二分音符 5 - · 时值三拍 附点四分音符 5· 时值一拍半 附点八分音符 5· 时值四分之三拍 七、节奏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击拍的节奏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抬起是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八、反复记号 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1) 表示从头反复。 记谱: A|B|C 唱(奏)法:A|B|C|A|B|C (2) 表示中途反复。 记谱: A B B C 唱(奏)法:A|B|B|C (3) 为反复跳越记号。 记谱:

唱(奏)法:A|B|A|C 三连音 : 连音线:用上弧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 它有两种用法: (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 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 (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 圆滑线。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方或下方的短的辅助音而成。 5 5 :用 标记,如 表示可自由延长时值(一般可延长一倍的时值。

音乐简谱学习入门教程

音乐简谱学习入门教程 1、什么是简谱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2、轻轻松松了解一下简谱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国广泛流传。 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例如记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线谱在视觉上那么清楚,而记钢琴谱几乎是不可能的。过去有人认为简谱简单、不科学,因而否定了简谱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错误的。应该承认:简谱对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简谱将会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 简谱的创造和发展过程,因为缺乏有关的材料,还不能作准确的介绍。法国的加林(1786-1821)和舍维(1804-1864);英国的格兰威尔(1785-1867)和葛尔文(1816-1880),在简谱体系方面,都曾作过研究和整理。我国的简谱是由日本传来的。这种体系与舍维的体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维体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线,都加在音符的上方。然而日本的简谱到了我国,特别是解放后十年来,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现在只将现行的简谱作如下的简单介绍。 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暖和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这几个音的相互关系,除3 4、7 i 半音外,其他全为全音。 标记: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乐谱基础知识介绍

乐谱基础知识介绍 乐谱基础知识介绍 五线谱,六线谱,简谱介绍: 标准乐谱(即五线谱) 乐谱就是在纸上代表音乐声音的书写符号。吉他手们很幸运,可以用两套互补的乐谱体系来描述所弹奏的音符;即标准乐谱——五线谱和符号谱——六线谱。 标准乐谱即五线谱是钢琴、提琴及管弦乐器等共用的乐谱体系。它由五条线和,一个叫高音谱号的符号组成。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决定了它的音高(由一字母表示),音符形状(符头、符干、符尾)决定了节奏(音长)。 音符的组成 一个音符的音高由它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决定。符头是否充实表示其音长。 符干是否存在表示音的长短。符尾是否存在表示音有多短。当在同一行中有一个以上音符带符尾,这些符尾由梁代替,梁与尾的长度正好一致。这样易于读谱。 符号谱(即六线谱) 符号谱采用六条线,每一条线代表吉他上的每一根弦。最上面的一条线代表吉他的第1弦,最下面的一条线代表吉他的第6弦。在线上放上数字,可以表示某弦的某个品位的音,数字0表示某弦的空弦音。例如: 在吉他上可以在五个不同位置弹奏:

六线谱在表示音符的把位时尤为方便,它以图解形式告诉你在什么位置换弦,什么时候转换把位,而五线谱则无法象六线谱一样处理把位转换。 数字谱(即简谱) 它主要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音符,简单明了。 节奏:音乐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节奏和音高。节奏是指音符如何及时发声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每一音符相对音乐节拍都有一定的音长。节拍是音乐的基本组成单位,也叫拍子。当你跟着音乐拍脚(即用脚打拍字时),你是在随着节拍动作。 随着音乐拍子有规则地拍脚是一种应培养的技能。这会让你实际地感受到节拍,而你的手可以抽出来根据脚所打出的拍子在吉他上弹奏。这使你能感觉到音符和节拍的关系。 节拍通常“成组”重复。在乐谱中,我们把音乐分成这些重复的组。一组所占的时间 称为一个音节(俗称小节)。每个小节的边界由竖线来表示,这叫做小节线。 乐谱开头的节拍符号表示每一小节有几拍,以何种音符为一拍。在这个例子中,音乐是4/4拍。 这意味着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四拍。 四分音符是根据它在4/4拍中占一个小节的1/4而命名的。4/4拍应用相当广泛,因而也被称为普通节拍,大多数摇滚和流行音乐都是4/4拍。 音符时值 下面是4/4拍中基本的音符时值: =全音符-4拍一个全音符占一小节或4拍 =半音符-2拍一个半音符占半个小节或2拍。两个半音符占一小节,相当于一个全音符的时值。

音乐基础知识

简谱术语快速查询 音符音高节奏调式音阶休止符 全音符全音节拍大调装饰音 二分音符半音单拍子小调延长号 四分音符8度 复拍子连音线 八分音符变化音2/4拍子反复记号 十六分音符升号4/4拍子重音记号 三十二分音符降号强弱拍小节线 附点音符还原号顿音符号 重音符号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音乐识谱(简谱)知识

音乐识谱(简谱)知识 1、教学目标: 及 识谱是音乐双基(基础音乐知识,基本音乐技能)里的一个范 畴,它涉 度、 很多音乐理论和技能,如:音名,记谱法,调式,音程,和弦、节拍、速 段、工 具, 力度、旋律、视唱及歌唱技能等的同时,识谱也是音乐审美的一种手 也是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因而在中学开展识谱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必要的。 二、教学内容: 1、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力度、音质 2、拍子的强弱规律、大小调式等 三教学重点: 音的长短、音的高低 四、教具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识谱歌》 1=C 1 2 3 4 ∣ 5 6 7∣ⅰ7 6 5 4∣ 3 2 1∣ 1 1 1 3∣ 5 5 5∣ 6 6 ⅰ6∣ 5 5 5∣ ∨∨∨∨∨∨∨∨∨∨∨∨∨∨∨∨ 4 4 4 5∣ 6 5 4 3 1∣ 2 4 3 2∣ 1 1 1‖ ∨∨∨∨∨∨∨∨ , 伏 从技术上讲,这段旋律不难。但在学生试唱的过程中,声音都此 起彼 也 这反映了同学的实际水平,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自然状态,这一点学生自己 复杂 ? 能感受到。接下来分析原因,为什么简单的《识谱歌》唱起来都如此 接下来分析下一整段旋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1)旋律包括了七个高低不同的音(1 2 3 4 5 6 7) (2)三种不同时值的音符(x x ) (3)三种不同的节奏(x xx x x x ) 。 (4)调号、括号、小节和终止线 : 以下将分别讲述 调号 调号写在简谱的左上方,表示整首曲子音调的高低。而曲子音调的高低通 断 常通过规定主音(1)来确定。举例:的不同音高而决定不同音调,并很快判 步的人 第二个音阶的调比第一个要高很多,这样,学生在感性上对调号有个初 认识。 拍号 为 拍号写在调号的后面,以分数的形式表示,其中,分母表示以几分音符 一拍(单位拍),分子表示每小拍唱几拍(拍子)。我们通常说的几拍子就是 看分子,它和拍号的分母无关,如都属二拍子。,唱几拍(拍子)。我们通常说的几拍子就是看分子,它和拍号的分母无关,如都属二拍子,都属三拍子。

唱歌应该怎样学习简谱知识

唱歌应该怎样学习简谱知识 1. 什么是简谱? 2. 关于简谱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国广泛流传。 简谱的创造和发展过程,因为缺乏有关的材料,还不能作准确的介绍。法国的加林(1786-1821) 和舍维(1804-1864); 英国的格兰威尔(1785-1867) 和葛尔文(1816-1880) ,在简谱体系方面,都曾作过研究和整理。我国的简谱是由日本传来的。这种体系与舍维的体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维体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线,都加在音符的上方。然而日本的简谱到了我国,特别是解放后十年来,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现在只将现行的简谱作如下的简单介绍。 简谱vs五线谱 简谱的音符,不同音高之间的符号差异,比起线谱的豆芽菜要大得多,所以以可分辨性来说,无疑的简谱的符号差异,要比线谱的位置差异要来得容易辨认,所以对于初学者的学习,简谱的确比较快容易上手。 线谱初学看错行是很常见的,简谱却多半是指法不熟而按错。一个是识谱时候的问题,一个是是识谱后执行时期的问题,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采用简谱,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培养首调感,也较于容易建立起首调的听觉,有助于以首调方式来演奏的音准。上手容易,转调也容易,但是对于首调感不明确,临时记号多的曲子,学简谱的人就比较缺乏这样的训练了。 简谱的实际音高,却没有线谱那么明确,尤其是碰到转调的时候,更容易出现不确定的情况。 这个问题,在编写乐曲时,就比较会造成困扰。除了音响效果的转变以外,有些和声的转位也会造成一些问题。 在和声方面,愈多音出现时,简谱就愈吃力。因为简谱符号大,又要加点,

常见音乐知识大全集锦

常见音乐和简谱知识 和语言一样,不同民族都有过自己创立并传承下来的记录音乐的方式---记谱法。各民族的记谱方式各有千秋,但是目前被更广泛使用的是五线谱和简谱(据说简谱是由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42年发明的)。 简谱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简单易学的音乐记谱法。它的最大好处是仅用7个阿拉伯数字 ----1234567,就能将万千变化的音乐曲子记录并表示出来,并能使人很快记住而终身不忘;同时涉及其他的音乐元素也基本可以正确显示。简谱虽然不是出现在中国,但是好象只有在中国得到非常广泛的传播。 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住。 简谱术语快速查询 ************************************************************************************************** 音符音高节奏调式音阶休止符 全音符全音节拍大调装饰音 二分音符半音单拍子小调延长号 四分音符8度复拍子连音线 八分音符变化音2/4拍子反复记号 十六分音符升号4/4拍子重音记号

七年级音乐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基础知识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简谱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卢梭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 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 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附点往 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知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 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简谱入门知识

简谱入门知识 一、音符 音符是记录乐音的高低、长短的符号。 1、乐音的高低与音阶 简谱使用七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作为音符,音符的唱名依顺序为:do (多)、re(瑞)、mi(米)、fa(发)、sol(梭)、la(拉)、si(西)。 音的高度叫做音高。简谱以与音符相对应的数字的大小决定音的高低。图1-1表明七个音符的音高关系。1,2,3,4,5,6,7这七个音符称之为中音,在它们上面各加一个圆点称为高音,在它们下面各加一个圆点称为低音。高音,中音,低音都是常用音符。此外还有倍高音(在中音音符上加两个点)、超高音(在中音音符上加三个点)、最高音(在中音音符上加四个点)、倍低音(在中音音符下加两个点)、超低音(在中音音符下加三个点)、最低音(在中音音符下加四个点)。图1-2是音符的表示。音符按照低音到高音的排序 相连的八个音叫做音阶,音节中各音之间的音高距离是固定的,用半音作为计算单位,两个半音合为一个全音。通常用音阶1 2 3 4 5 6 7 i说明音阶中的音高关系,这是因为它最常见。图1-3是这个音阶中的全音、半音结构。 2、乐音的长短 音符分为三类: (1)单纯音符,又叫做基本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主题,以短横线为附件。短横线用作“增时线”时,附在四分音符后面,每条的时值(时间长度)等于一个四分音符;用作“减时线”时,附在四分音符下面,每条将其上面的音符的时值消减一半。四分音符与短横线的不同组合构成各种不同时值的单纯音符:全音符(四分音符后附三条短横线)、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后附一条短横线)、四分音符(单个阿拉伯数字)、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下附一条短横线)、十六分音符(四分音符下附两条短横线)、三十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下附三条短横线)。图1-4。 图1-4表明,相邻的上下两种音符之间的时值比是2:1,一个上面的音符等于两个下面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是全音符的1/2,叫做二分之一音符,简称二分音符,等等。除了图中的单纯音符外,还有比较少见的六十四分音符,一百二十八分音符,二全音符。注意,音符下面的减时线有的连在一起,有的分开,只是写法不同。

乐谱及简谱知识

乐谱 一.定义: 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发展了不同的记谱方法。记谱法可以分为记录音高和记录指法的两大类。五线谱和简谱都属于记录音高的乐谱。吉他的六线谱和古琴的减字谱都属于记录指法的乐谱。传统的乐谱主要以纸张抄写,现在亦有电脑程式可以制作乐谱。 二.分类: 一分类方式一: 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zhi),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 2 3 5 6,是乐谱的基本音符,在谱曲时古曲用这五个音。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会体现音节,几分音符和音的长短。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就是这样谱曲的,整首歌里没47两音出现,是传统民歌。 2、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 3、 4、 5、 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基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3、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 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五线谱一般分类为:

音乐简谱知识

音乐简谱知识(一) 音乐简谱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 2 3 4 5 6 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即载入史册。17世纪时瑞士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因当时他写《忏悔录》一书,反而名声大增。人一出名,书也出名,《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也被人重视了。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在1882年这种记谱法传入日本,1904年再由沈心工等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关于字母简谱,主要为美英等国所通用。其中如H.C.格洛弗首创,J.柯温完成的可动唱名法。它以d、r、m、f、s、l、t,7个字母作为基本音符,其中除第7音读作ti外,其余各音与数字简谱的读音一样。有关半音的记法:遇升高时一律加e,

七年级音乐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基础知识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简谱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卢梭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知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还原号是将一小节内“#”或“b”过的某个音回到原来的位置。 以上临时变音记号都是一小节内才起作用,过了这小节就不起作用了,一小节也就是|XXXX|。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

乐谱基础的知识教程

乐谱基础知识教程本书主要内容有: 第一讲音的概念 1、音的概念 第二讲乐谱的知识 1、什么是乐谱 2、乐谱的分类 3、五线谱的优点 第三讲学认五线谱 1、谱表 2、谱号 第四讲学画各种谱号 1、高音谱号 2、低音谱号 3、C谱号 第五讲音符 1、音名 2、音名的分组 3、认识音符 4、音符的正确写法 5、符点音符 6、复符点音符 7、共用符尾 8、多声部的记谱方法 9、休止符

第六讲变化音记号 1、变化音记号 第七讲节奏、节拍、拍子、小节 1、节奏、节拍 2、拍子 3、拍号和拍号的画法 4、小节线、终止线 5、单拍子和复拍子 6、混合拍子 7、特殊拍子 8、变拍子 9、打拍子 10、连音符 11、切分音 12、速度 第八讲音程 1、音程、曲调音程、和声音程 2、音程的度数、音数 3、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4、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 5、单音程和复音程 6、音程的转位 第九讲和弦 1、三和弦

2、七和弦 3、和弦转位 第十讲调及调的关系 1、什么是调 2、调的形成 3、音阶中各音的名称 4、调号 第十一讲调式 1、大调式 2、小调式 3、五声调式 第十二讲装饰音 1、倚音 2、滑音 3、波音 4、颤音 5、廻音 第十三讲音乐术语 1、全曲速度 2、临时转换速度 3、力度记号及术语 4、实用术语 5、表情用语(一) 6、表情用语(二)

7、表情术语(三) 第一讲音的概念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第一节什么是乐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