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
- 格式:pdf
- 大小:19.54 MB
- 文档页数:110
建筑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一、主题设计的背景目前,初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令人堪忧,而且,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变化与发展关注不够,更不用提国家大事。
鉴于此,设计了以“建筑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考察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与调动部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
三、活动用具白板纸、透明胶、双面胶纸、剪刀、裁纸刀、线绳、垫板、格尺、笔、本等。
四、活动准备1、播放幻灯片,内容是建筑模型的图片展示。
2、提出问题:对那些建筑最熟悉。
引导学生回答“家与学校”,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本次活动的内容。
3、布置任务:本次活动的内容与两个:观察与设计学校的建筑模型;制作学校模型。
(1)观察学校主体建筑的外部结构。
(2)测量学校主体建筑的长、宽、高,单位精确到米。
(3)根据测量的结果,确定合适的比例。
(4)根据确定的比例,制作学校模型。
五、活动过程1、讨论:如何用格尺与线绳测量学校主体建筑的长、宽、高。
2、观察:学校主体建筑的外部结构特点。
3、测量:根据讨论结果,开始测量。
4、制作:根据测量结果与比例,制作学校模型。
六、可能出现的问题1、学生讨论的测量方法不是最佳方法,可能事倍功半。
这说明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比较欠缺。
2、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能参差不齐,制作模型的时间相应会延长。
这说明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欠缺、动手能力欠缺。
七、活动总结1、引导学生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2、说明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性并要逐步与生活知识相联系。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整体设计一、课程设置1.课程构建(1)通过职业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由工业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教师和工业设计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组成专业课程开发设计小组,针对《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调研方式,依据《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对知识与技能水平要求,通过岗位(群)分析确定本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2)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整合,确定行动领域通过与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研讨、广泛听取企业及一线专业教师等各方意见,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点不同,将相近工作任务按能力阶次进行归并和分层、分类,归纳出本课程基于能力标准为支点的行动领域。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行动领域(3)通过对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解构与重构,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
对照职业标准,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根据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
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出《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主要学习领域。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主要学习领域内容2.建立《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体系依据建筑模型设计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建筑模型制作职业标准,遵循建筑模型设计规律,开发《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情境。
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学习情境中。
以下为本专业主要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总表。
主要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总表二、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本课程围绕有关建筑模型的基本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定位并妥善处理好与先行课程、后续课程之关系,避免知识的过多交叉和重叠,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围绕学习建筑模型创意知识、训练创意技能、参与实践项目设计的课程教学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专题设计为重点”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实现具有社会职业设计能力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
第5课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建筑模型的制作;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建筑模型的制作;教学难点:培
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建筑模型的材料;
学生准备:制作建筑模型的材料;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制作建筑模型的程序有哪些吗?我们制作建筑模型的考前须知有哪些?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
二、制作建筑模型的流程:
师:课件出示几幅有关建筑模型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制作建筑模型的程序有哪jib ?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很好,总结的十分到位;
三、合作实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制作建筑模型的程序,现在由我进行建筑模型的制作,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仔细观察,并认真实践;生:结合课文认真观看后,积极分组合作进行实践;
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上台展示;
师: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点评!。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报告引言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和规划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展示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和布局。
通过建筑模型,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的空间感和氛围。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的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包括初始设计阶段、材料选择、制作过程和建模技术等内容。
设计阶段在建筑模型的设计阶段,我们首先对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外观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根据原始的建筑设计图纸和平面布置图,我们制定了初步的模型设计方案。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建筑外观的细节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设计,包括窗户、门、天井等部分。
设计阶段还包括模型的比例选择。
我们根据建筑物实际尺寸和模型的可操作性,选择了适当的比例。
我们决定采用1:100的比例,这样可以在保持模型细节的情况下,不至于过于庞大和笨重。
材料选择在建筑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选择既能满足模型外观要求,又能保持模型的结构稳定性的材料。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选择了以下材料进行模型制作:1. 木材:用于建造建筑物的骨架和内部结构。
木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可以支撑起模型的整体结构。
2. 泡沫板: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等部分。
泡沫板轻便且易于切割成各种形状,适合表现建筑物的曲线和立体层次感。
3. 透明塑料板:用于窗户和门的表面。
透明塑料板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以有效表现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感。
4. 粘合剂和胶水:用于粘合各个部件和材料。
我们选择了具有良好粘接性能的胶水和粘合剂,以确保模型的结构稳定。
制作过程在制作建筑模型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了模型的骨架和内部结构。
我们使用木材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并使用胶水粘合起来。
为了加强模型的稳定性,我们还加入了一些支撑和加固的结构。
接下来,我们使用泡沫板制作了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
我们先根据设计方案切割出各个部分的形状,然后使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到骨架上。
为了增加模型的真实感,我们对泡沫板进行了涂装处理,使其更加贴近实际建筑的颜色和质感。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建筑模型制作能力,通过理论、技术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建筑模型制作工具,掌握制作流程和方法,了解建筑模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建筑模型概述–建筑模型的种类和功能–建筑模型的材料和工具2.建筑模型设计原理–建筑模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筑模型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建筑模型设计的构图和比例3.建筑模型制作技术–建筑模型制作的基本工艺和步骤–建筑模型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建筑模型制作的模型表现技巧4.建筑模型成型和展示–建筑模型的制作流程和成型方法–建筑模型的展示和陈列–建筑模型的修整和维护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建筑模型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建筑模型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建筑模型制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
3.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创新和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1.日常表现: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听课情况、参与程度、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2.作业质量: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的质量和进度进行评价。
3.学习成果展示:根据学生制作的建筑模型的质量和展示效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进度课时教学内容实践操作1 建筑模型概述建筑模型材料和工具的认识2 建筑模型设计原理量化建筑元素和比例设计3-4 建筑模型制作技术模型和立体结构制作5-6 建筑模型成型和展示全息影像技术的制作和展示课时教学内容实践操作7-8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方案和实践操作9 课程总结和展示展示和分享建筑模型作品六、参考资料1.《建筑模型设计与技术》2.《建筑模型制作技术与实例》3.《建筑模型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