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子午流注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22
详解准确的子午流注时间表人体经络24小时气血运行时间表一、准确的子午流注时间表一。
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
养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
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
气以壮胆,邪不能侵。
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
”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
有些人轻易切掉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
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反之,子时前不睡者,气色清白。
特别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边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
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子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二。
丑时:(1:00-3:00)此时肝经最旺,养生学认为:“肝藏血。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旧的血液淘汰,新鲜的血液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养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与肝。
”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烦躁,易生肝病。
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三。
寅时:(3:00-5:00)此时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
”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的人反应尤为强烈。
寅时是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
四。
卯时:(5:00-7:00)此时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对食物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
卯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五。
辰时:(7:00-9:00)此时胃经最旺。
人在7:00吃早饭最容易消化。
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辰时一定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六。
巳时:(9:00-11:00)此时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
” 脾。
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对应的经络时间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3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子午流注对应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对应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子时,最宜睡觉保护阳气。
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
丑时,养肝正当时,肝主生发,经过子时,丑时的阳气开始生发起来。
肝脏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
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
从3点到5点这个时候开始,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
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
卯时,排毒的最佳时机,到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都开始新的一天。
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
加上这个时候阳气最旺,进食也最容易消化。
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
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脾是主运化的,刚刚吃过的早饭,下一个程序就该轮到消化和吸收了。
脾就是负责这个环节。
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
在午时小睡半小时,也有利于养养心经。
未时,多喝水能保护血管,这个时间段,吃过的午餐由值班的小肠负责吸收。
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膀胱经当令。
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到了下午3点,很多人精神又来了。
酉时:17点到19点,肾经当令。
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经当令。
戌时,拍打膻中穴,增强心脏活力,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
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的内容(一)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介绍子午流注养生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它根据人体的生理特征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脏腑经络。
子时(23:00-01:00)•子时是夜晚的开始,此时人体进入休息状态,适宜进行深度睡眠。
•建议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丑时(01:00-03:00)•丑时是人体最虚弱的时段,是肝脏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轻柔的肝脏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寅时(03:00-05:00)•寅时是人体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是肺脏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户外呼吸操,增强肺功能。
卯时(05:00-07:00)•卯时是早晨的开始,此时阳气初生,人体逐渐苏醒。
•可以进行室内的舒缓运动,如瑜伽或太极。
辰时(07:00-09:00)•辰时是人体最活跃的时刻,是心脏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或游泳。
巳时(09:00-11:00)•巳时是中午前的最后一个时辰,是脾胃的养生时间。
•可以选择食用易消化的饮食,如粥或清汤。
午时(11:00-13:00)•午时是正午的时刻,此时阳气最旺盛。
•可以进行冥想或放松瑜伽,帮助身体平衡能量。
未时(13:00-15:00)•未时是午后的开始,是小肠的养生时间。
•可以适量饮用温水,促进消化和排毒。
申时(15:00-17:00)•申时是下午的中段,是膀胱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局部的膀胱穴位按摩,缓解腰酸背痛。
酉时(17:00-19:00)•酉时是傍晚的开始,是肾脏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跳绳或爬楼梯。
戌时(19:00-21:00)•戌时是晚上的开始,此时身体开始准备休息。
•建议进行舒展运动,放松身心。
亥时(21:00-23:00)•亥时是夜晚的中段,是大肠的养生时间。
•可以进行大肠液操,促进排便和肠道清洁。
结语子午流注养生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通过根据时辰选择相应的养生活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
子午流注图及解释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精透人体而揭示出来的一种规律:因太阳与地球位置的变化,其引力使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
子午流注自古以来多用于针灸。
但对调养身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则是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推陈出新。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血推陈出新。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于百脉,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卯时(5点—7点)大肠经最旺,此时起床利于排泄。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此时吃早饭,有利消化。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有利于吸收早饭的营养,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午饭。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有利于吸收午饭营养。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精华。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以利人进入睡眠。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通百脉,人应进入睡眠,修养百脉生息。
从亥时初(21点)开始到寅时末(5点)结束,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能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这与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婴儿发育不良是一个道理。
人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尘,要顺应天时、顺应自然,若逆天,人就容易过早衰老,容易生病!由此可见子午流注对人的重要性。
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Array1、我们日常做事都知道要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而行,一天24小时每个时段该做什么都有“天”律可循。
2、《人体使用手册》一招三式要求“早睡”。
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本文选自凤凰医道总经理、高级营养师田家院专著:经络与健康长寿。
子午流注决定了人一天十二时辰的养生之道。
中医认为,十二经脉的活动时间与十二时辰是对应的,一天之内,从寅时肺经开始循环、至丑时肝经止,循环当令(值班),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作用。
相对应的,人也应该在相应经脉当令的时辰,顺势而为,做出适当的养生措施。
1. 子时-胆经(23:00-1:00)子时胆经活动旺盛。
“肝之余气,泻于胆”,胆为中正之官,主谋略和决断。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胆需要新陈代谢,人需要在子时前入睡,胆才能完成新陈代谢,晨醒后,会感觉脑筋清楚、神清气爽和面色红润,易于决断。
人在子时之前入睡,利于骨髓造血。
反之,气虚精神不振、脸色青白,是胆缺乏新陈代谢的表现。
会感觉脑筋模糊,遇事犹豫而生“胆怯”。
2. 丑时-肝经(1:00-3:00)丑时肝经活动最旺。
“肝藏血”,肝脏的新陈代谢都在丑时完成,废旧血液被裁剪,新鲜血液孕育而生。
“人卧则血归于肝”,人要在丑时入睡,若还未入睡,肝脏无法得到休息还在输出能量,血液无法回归肝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丑时无法入睡者,脸色失血灰青,情绪暴躁疲倦,易生肝病。
肝脏活动最旺的丑时是修复肝脏的最佳时段。
3. 寅时-肺经(3:00-5:00)寅时肺经活动最旺。
肝脏于丑时推陈出新的血液供给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
寅时睡眠好,人在早晨时面色红润、精神极佳。
有肺病的人在寅时反应尤为强烈,夜咳之症也剧烈。
肺经运作顺畅的时候,人的脉搏最弱。
4. 卯时-大肠经(5:00-7:00)卯时是大肠经最旺的时候。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在寅时正常工作时,将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态,完成对食物和水分的吸收,排出渣滓。
这时起床,大肠活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5. 辰时-胃经(7:00-9:00)辰时胃经最旺,人在7:00吃早餐最容易消化。
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
此时吃早餐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最好,开启一天的能量供应系统。
中医子午流注时辰与脏腑对应表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即通过对人体穴位施以按、揉、摩、点等手法,达到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是要想按摩达到更好的效果,还要遵循时辰对应脏腑的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1 子时(23:00~1:00)对应经络:胆经。
身体状态:子时是胆功能最旺的时间,人体的胆汁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在子时入眠,有利于胆进行新陈代谢。
但子时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往往在夜间容易突然发病和死亡。
养生之道: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新陈代谢充分,晨醒后能头脑清新、面色红润。
子时前上床睡觉,还有利于骨髓造血。
2 丑时(1:00~3:00)对应经络:肝经。
身体状态:此时肝脏功能最为旺盛,是补充肝血的最佳时段。
肝血是人思维和行动的重要原料,肝所藏的血液需要淘汰,需要产生新鲜血液,这种代谢通常在丑时完成。
养生之道:在此时之前进入熟睡状态,就能让血液大量进入肝脏,充分地休养和补充能量。
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脏还在辅助人的思维和行动,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
《黄帝内经》中讲:“卧则血归于肝。
”丑时未入睡者,就会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3 寅时(3:00~5:00)对应经络:肺经。
身体状态:天地阴阳从此时转化,由阴转阳。
人体此时也开始阳气渐升,阴气渐衰,此刻肺经最旺。
肝脏将新鲜的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的血管输送到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时能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所以要求有较深的睡眠。
如果家里有肺功能不好的病人,如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病人此时的反应和症状。
很多肺癌病人都容易在寅时去世。
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也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4 卯时(5:00~7:00)对应经络:大肠经。
身体状态:这是大肠经最活跃的时段,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再促进大肠经进入到兴奋的状态,大肠吸收白天所吃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将渣滓形成大便,排出体外。
十二个时辰,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
《针灸大成·论子午流注》说:“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
流者,往也。
注者,住也。
”所以说,子代表阳生,为阳气之首,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生,午为阴气之初,注代表阴藏的过程。
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运动规律。
一日十二个时辰,人体气血一个时辰流经一条经脉。
流行次序是:子时胆经——丑时肝经——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最后再流入肺经。
首尾相接,如环无端。
天干与五脏六腑相配: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地支与五脏六腑相配:
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子午流注与养生
古人对子午流注的运用主要体现针灸方面,以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进行治疗。
道医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玄门道语2017-02-07阅读原文“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
”《灵枢》“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
”《针灸大成》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以中医子午流注为理论基础的,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所谓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
即人体气血的运行与天地自然相应,从子到午,从午到子环流不息。
一天中的十二时辰是与人体十二经脉相对应的,不同的时间,人体气血盛衰在经络中的循行同潮水涨退一样,随着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相应地变化,就好像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一样。
听起来似乎很玄,举个例子你就明了了。
在十二时辰中,从亥时(21点)到寅时(5点),太阳不能照射大地,此时阴气盛,阴主静,所以这时的人体要安静休息入眠才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才有利于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
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晚上拥有充足睡眠,第二天工作状态就好;如果熬夜加班、工作应酬,直至凌晨两三点才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眼睛红、眼睛干涩等症状。
为什么晚上不好好睡觉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是因为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胆经和肝经“值班”的时间,就必须要养肝,具体原因下面再告诉大家。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每个时辰都是哪条经脉在值班,我们该做些什么才有利于养生呢?1亥时(晚9~11时)此时为三焦经当令。
三焦经旺,通行气血。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此时如能进入睡眠,百脉得以休养生息。
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尽量在晚上11点之前进入睡眠状态。
许多人认为睡眠的时间够了就好,殊不知,睡眠的时机也很重要,不信你看许多夜班工作者只能在白天睡觉,虽然睡眠时间不少,但睡醒之后还是很累。
2子时(子夜11~凌晨1时)此时为胆经当令,胆经最旺。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在这一时段进入深睡状态是最利养生的。
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养生的重视,传统中医的许多养生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便是古人根据经络运行理论和自然界气候变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养生方法。
本文将从子午流注养生法的概念、脏腑经络关系、具体实践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的概念子午流注养生法是指根据人体经络运行规律,结合一日十二时辰,将中医养生与时间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方法。
子午流注中的“子”指半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而“午”则是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
在这两个时间段,人体的经络运行最为旺盛,因此,通过在此时进行调养,可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二、十二时辰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脏腑与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十二时辰对应着人体的十二条经络,每条经络都与一个脏腑密切相关。
例如,子时对应的是胆经,胆与肝相表里;午时对应的是心经,心与小肠相表里。
在相应的时辰对身体进行调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子午流注养生法的具体实践1.按时养生的原则:根据十二时辰经络运行的规律,在相应的时辰对身体进行调理,如按摩、刮痧、艾灸等,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2.结合五行理论: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五脏(肺、肝、肾、心、脾)相互对应,可在养生的过程中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相应的五行养生方法。
3.饮食调理:根据经络运行时间和脏腑特点,合理搭配饮食,如子午时分适当进食养阴、养阳的食物,以保持身体阴阳平衡。
4.精神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古人的“子午养生法”,即子在睡前半小时静坐调息,午在午休半小时养心养神。
四、注意事项及养生功效1.子午流注养生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养生过程中要注重生活习惯的改善,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3.养生功效因人而异,长期坚持可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效果。
总之,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是一种具有深厚中医理论基础的养生方法。
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的内容标题:深度解析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追求身心健康的绝佳利器引言: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人们尝试着探索各种养生方法。
而其中一种备受瞩目的方法,就是源自于古代中医学的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养生法的深度和广度,并为大家带来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一、什么是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1.1 什么是十二时辰十二时辰,指的是一天中的十二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两个小时,以午夜起始。
这些时间段通常被以地支的名称来称呼,如子、丑、寅、卯等。
1.2 什么是子午流注养生法子午流注养生法是指在每个时辰中,根据五行学说以及人体生理、病理规律,选择特定的养生方法进行调理。
这一方法认为,在不同的时辰中,人体的经络和脏腑功能会有所变化,因此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二、深入探讨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2.1 子时:调养肾脏健康子时为一天中的第一个时辰,这个时辰对应着人体的肾脏经络。
在子时,我们应该重视调养肾脏的健康。
推荐的养生方法包括:食用黑豆、黑芝麻,注重保暖,午夜前睡觉等。
2.2 丑时:呵护胃肠功能丑时对应着胃腑的功能。
在这个时辰,我们应该关注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食寒凉食物,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等。
2.3 寅时:调理肝脏与情绪寅时对应着人体的肝经,也是心理与情绪波动较大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辰,我们应该注重调理肝脏的健康,并平衡情绪。
推荐的养生方法包括:多吃水果蔬菜,避免油腻食物,保持情绪愉快等。
(文章继续探讨和介绍其他时辰的养生方法)三、主题文字的重要性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以其独特的时间分配和养生方法,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而在本文中,主题文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在文章中多次提及主题文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原理和方法,并认识到在不同的时辰中,人体的经络和脏腑功能的变化。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既每日的十二时辰对应人体的十二条经脉。
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
学习子午流注可以更好的调理脏腑气血阴阳,激发其正气和心身活力,恢复和改善人体健康状态。
子时(23点~1点)胆经旺。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丑时(1点~3点)肝经旺。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寅时(3点~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卯时(5点~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辰时(7点~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已时(9点~11点)脾经旺。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
午时(11点~13点)心经旺。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
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旺。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旺。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酉时(17点~19点)肾经旺。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戌时(19点~21点)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