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服装道具
- 格式:ppt
- 大小:5.03 MB
- 文档页数:29
关于京剧的一些资料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国粹之一。
下面是关于京剧的一些资料:
1. 起源和发展:京剧起源于北京地区,起初是清朝宫廷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
京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并在20世纪中叶经历了一段低谷后得到复兴。
2. 剧种和剧目:京剧包括武戏、文戏、近代戏等多种剧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四大名旦(梅派、花派、青衣派、老生派)和四大名旦(程派、高派、孟派、沈派)。
著名的京剧剧目包括《霸王别姬》、《赵氏孤儿》、《白蛇传》等。
3. 表演特点:京剧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方式,注重唱腔、身段、表情和化妆等方面的表现。
其独特的唱腔包括“二黄”、“三黄”、“四黄”等不同音调和音色的唱法。
4. 服装和化妆:京剧的服装和化妆非常精美,角色的服饰和妆容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不同角色的服饰和妆容可以反映出其身份、性格和社会地位。
5. 演出形式:京剧的演出通常在舞台上进行,舞台背景以绢幕和道
具为主,利用灯光、音乐和动作来营造气氛。
京剧也常常在戏曲剧院、剧场和节庆活动中演出。
6. 保护与传承:京剧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和重视。
同时,为了推广和传承京剧,许多京剧学校和培训机构也积极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
以上是关于京剧的一些基本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欢迎你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京剧的表演艺术。
试论京剧水袖与古典舞水袖表现形式的异同作者:周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7期摘要:京剧水袖根据“长袖善舞”之意创制而成,戏曲水袖的运用主要目的是按照人物性格及特定状态下情绪的需要,其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表演功能。
中国古典舞水袖是从戏曲中来的,但袖子成为手臂的一个延伸。
它能够使舞蹈者的肢体语言得到一个更好的延伸。
利于舞蹈肢体动作的表现.本文通过从水袖样式和表演方式上的对比,分析了京剧水袖与中国古典舞水袖的相同处与不同处,并从“水袖”这一服饰道具入手,将它们的表现形式做了对比。
关键词:京剧水袖;中国古典舞水袖;表现形式;异同[中图分类号]:J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09-011、京剧水袖与古典舞水袖在服装上的异同京剧的服装样式主要是根据明代的服装而设计的。
并参考了宋朝、元朝服装的样式,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式。
京剧服装是为人物的造型而服务的。
在实际运用当中以它的程式性、灵活性和质朴与华丽相结合的形式美展现于舞台上,成为了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的精粹,它是中国戏曲服装艺术特征的体现。
我们既可以说京剧的服装是为表演服务,也可以说它是为戏曲舞蹈而服务的。
更进一步,我们甚至可以说京剧的服装基本上就是一种舞蹈服装,而它恰恰就是演员运用戏曲舞蹈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辅助工具。
京剧服装的美学观点、设计原则要求能让舞台动作复杂化,加大戏曲舞蹈动作的幅度,延伸动作的内涵意义,也就是说戏曲中的某些身段动作有非常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情感意义,它都要通过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才能表现出来。
中国古典舞水袖是在京剧水袖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服装样式也自然参考了京剧服装设计的原则。
也是依据舞蹈表演艺术的需要来进行的特殊设计。
因此京剧和古典舞的水袖服装有以下三个共同点:为表演服务;超越时代的约束;不受季节的限制。
中国古典舞中的袖舞,其根本追求就是使舞蹈肢体语言成为一种独立性的表达。
文化研究155视界观.2021.06论京剧服装的特点及功能作用易琼(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100068)摘 要:京剧服装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在戏剧中的艺术化体现,它是规范的艺术,讲究类型化程式性,同时它也是写意的艺术,坚持唯美的美学原则。
京剧服装具有表明身份、区分场合、助力歌舞、彰显性格的功能和作用,它将人物性格及心理情绪艺术地外化再现出来,使服装与表演融合为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
关键词:京剧服装;类型化程式性;写意之美京剧服装旧称“行头”,来源于清代的徽班衣箱,包括蟒、靠、帔、褶、衣、盔帽、靴鞋以及其他服饰附件。
京剧服装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在戏剧中的艺术化体现,它成型于清代,以明代戏曲服装为基本样式,并借鉴吸收历代服饰之典型,加以综合和美化。
京剧服装伴随着京剧艺术的演化而不断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
它是规范的艺术,讲究类型化,讲究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有其标准和规律可寻,同时它也是写意的艺术,坚持唯美的美学原则。
具体特点如下:一、类型化程式性的装扮规范京剧服装采用“通用”制原则,服装的设计不受时代、地域和季节的限制,京剧服装只受角色的身份、行当的制约,根据角色的性别年龄、社会身份、基本性情以及特定环境等条件,在现有的服饰中找到合适的行头。
(一)不受时代、地域的限制。
在京剧舞台演出中不分朝代,不分年份,只要是表现封建社会内容的历史剧目,一律穿着同样款式的戏装和头饰。
比如不论哪个朝代的帝王,都穿戴同一样式的帝王服装;不论哪个时代的丫环,都穿戴同一样式的行头。
《捉放曹·行路宿店》的陈宫和《清官册·馆驿》的寇准,二者一人在汉代,一人在宋代,相隔数朝,但是因为他们都是由老生来扮演年轻正直的七品县令,所以便同为头戴黑高方巾、足穿黑厚底靴、身穿蓝褶子的着装。
传统京剧服装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虽然它不受生活逻辑的制约,但是在具体的演出中,什么人物、什么行当穿什么衣服却是有严格的规定,服装必须符合戏中人物的身份特征,不能随意改变和更换,因此京剧装扮艺术中也就有了“宁穿破,不穿错”的服装原则。
京剧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1. 京剧的“四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唱B. 念C. 做D. 画答案:D。
京剧的“四功”指唱、念、做、打。
2. 京剧的“五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手B. 眼C. 身D. 心答案:D。
京剧的“五法”指手、眼、身、法、步。
3. 京剧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的()。
A. 榜首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
4. 京剧的主要腔调是()。
A. 西皮、二黄B. 昆腔、高腔C. 梆子腔、皮黄腔D. 南腔、北调答案:A。
5.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陆续进入北京的四大徽班不包括()。
A. 三庆班B. 四喜班C. 启秀班D. 春台班答案:C。
四大徽班是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6. “生”行不包括以下哪种分类?()A. 老生B. 武生C. 彩生D. 小生答案:C。
“生”行包括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等。
7. 以下不属于老生分类的是()。
A. 安工老生B. 衰派老生C. 武老生D. 文老生答案:D。
老生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
8. 以武功见长的“生”行角色是()。
A. 老生B. 小生C. 武生D. 红生答案:C。
9. “旦”行中扮演性格活泼的女子通常是()。
A. 青衣B. 花旦C. 刀马旦D. 老旦答案:B。
10. 以下属于刀马旦的代表角色是()。
A. 红娘B. 秦香莲C. 穆桂英D. 青蛇答案:C。
穆桂英是刀马旦的典型角色,红娘是花旦,秦香莲是青衣,青蛇是武旦。
11. “净”行通常被称为()。
A. 花脸B. 白面C. 红脸D. 黑脸答案:A。
12. “净”行中以唱功为主的是()。
A. 正净B. 副净C. 武净D. 油花答案:A。
正净重唱功,称铜锤花脸、黑头。
13. 架子花脸主要侧重于()。
A. 唱功B. 念白C. 做功D. 打功答案:C。
架子花脸重工架表演。
14. “丑”行一般扮演的是()的角色。
A. 正面B. 反面C. 滑稽D. 严肃答案:C。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四大行当》一、教学目标1.认得并了解京剧四大行当——老生、小生、老旦、小旦的特点、形象和戏路。
2.学习基本的京剧表演动作,了解舞台道具的作用。
3.培育幼儿们的文化素养,加强其文化认同和自信念。
二、教学准备1.京剧表演道具和服装,包括道具如扇子等和服装如脸谱、戏服等。
2.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呈现京剧四大行当的形象和表演动作。
3.活动区域,用于幼儿在其中进行角色表演和游戏活动。
4.故事进展稿,用于故事讲解和角色扮演。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音乐热身,播放京剧合集音乐。
2.师生互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京剧四大行当是什么吗?”3.呈现图片,呈现老生、小生、老旦、小旦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本身的认得和感受。
(二)学问讲解1.上台表演,老师模拟老生、小生等的表演动作和戏路。
2.视频学习,播放京剧表演视频,用幼儿易懂的语言讲解表演内容和道具作用。
3.图片呈现,让幼儿认得不同的京剧脸谱和戏服,了解其特点和衣着颜色。
(三)角色表演1.叙述故事,老师叙述经典的京剧故事来呈现老生、小生、老旦、小旦的表演特点。
2.角色表演,将幼儿分为四组,每个组扮演一个行当的角色,进行短片段表演。
班级其他幼儿作为观众,观看点评。
(四)游戏体验1.游戏体验,让幼儿轮番扮演不同的行当角色,相互点评和激励。
2.小组合作,幼儿自由构成小组,用各自的方式制造表演作品,为其他幼儿进行观看和点评。
(五)总结归纳1.班会共享,幼儿代表共享本身的收获和感受。
2.老师点评,老师点评本次整体效果,激励幼儿连续喜好和学习。
四、活动延长1.园内活动,观看京剧表演,参加京剧讲座等。
2.家庭活动,搜集京剧资料,观看京剧节目,尝试制作脸谱、戏服等。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认得了京剧四大行当的特点,了解了京剧表演的基础学问和动作,强化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得和学习喜好。
同时,在角色表演和游戏体验中,幼儿们加强了表现欲和自信念,磨练了团队协作和沟通本领。
Academic Exchange|学术交流摘要: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服饰是京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京剧服装形制为出发点,分析京剧服装款式对人物外在形象的塑造。
在此基础上深度探寻其程式化、虚拟化、写意化的艺术特征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描绘,突显其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京剧;服装;形制;美学艺术Aesthetic Art of Using ‘Form’to Exprss ‘God’ in Costumes of Peking OperaChen Xin, Zhang JianiAbstract: Peking Opera is the quintessence of our country, whose costum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erformance art.This paper takes the shape and form of Peking Opera costum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se the shaping of the figure's external image by the costume style of Peking Opera.On this basis,it deeply explores its stylized, virtualized and freehand artistic features and describes the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rs,to highlight its artistic effect of ‘form’and ‘god’.Key words: Peking Opera; Costtumes; Form; Aesthetic art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的韵味,既追求外在的“形体美”,又追求内在的“神似美”,素有“角色第二皮肤”之称的京剧服装便将以“形”传“神”的美学艺术表达得淋漓尽致。
京剧中行头的意思
京剧中的“行头”是指戏曲演员演出时所用的服装和道具。
它是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还可以通过服装和道具的设计来展示戏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在京剧表演中,行头通常包括头盔、蟒袍、靠旗、靴子、脸谱等,不同的角色需要穿着不同的行头,以展现其身份、性格和特点。
例如,武将通常穿着华丽的蟒袍和头盔,以展现其威武和雄壮;文官则通常穿着长衫和官帽,以展现其儒雅和庄重。
行头的制作和设计非常注重细节和工艺,需要经过多道繁琐的工序才能完成。
因此,行头不仅是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盔头的发展及其在京剧艺术中的作用【摘要】盔头作为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它起源于古代戏曲,通过演员的表演和技艺逐渐完善,成为了京剧艺术中的精髓之一。
盔头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每一种盔头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在表演中,盔头不仅可以帮助演员饰演不同的角色,还可以增强舞台效果和戏剧张力。
盔头承载了京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京剧艺术的影响持续不衰。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盔头将继续发展并保持其在京剧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盔头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其对京剧艺术的持续影响,将在未来继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关键词】盔头,京剧,艺术,发展,重要性,演变,制作工艺,种类,使用,表演,作用,传统文化,象征意义,不可替代性,发展趋势,影响。
1. 引言1.1 盔头的起源盔头在京剧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视觉效果上,更体现在其象征意义和表演功能上。
通过盔头的设计和制作,演员可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身份和情感,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认同角色。
盔头的发展和演变也反映出戏剧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表演艺术中的独特魅力。
盔头在京剧中的重要性不可替代,它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戏剧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盔头在京剧中的重要性盔头作为京剧表演中的重要元素,在整个戏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演员们装扮的一部分,更承载着戏剧角色的形象与性格。
盔头的设计与制作,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戏剧人物,并产生共鸣。
京剧中常见的盔头形象有英雄、恶人、丑角等,每种盔头都代表着不同的角色性格,并通过形状、颜色和装饰来突出这些特质。
盔头在京剧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够增加戏剧的视觉效果,使观众更加投入到角色的世界中。
盔头的选择和设计也反映了演员的演技和对角色的理解。
盔头在京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戏剧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正文2.1 盔头在京剧中的演变盔头在京剧中的演变可以追溯至清朝时期,盔头最初是由戏剧演员们使用的一种道具,用以增强角色形象和表现力。
关于京剧的知识近年来,京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它不但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那么,你了解京剧吗?接下来,我们将就京剧的起源、表演形式、唱腔、角色、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介绍。
起源京剧起始于清代中后期,最初是在今天的北京城中流行的曲艺形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以唱腔、表演、体态、面谱和音乐为主要特色的戏曲剧种。
京剧的演出形式特别注重“三彩”,即唱、念、做,整体上相互衔接,协同完成一个完整的表演。
表演形式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击乐器等表现手段。
唱腔是京剧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分为三种不同的唱腔形式:快板、二八、大调。
快板快速而刚健,节奏多变,适合表现烈酒情感和动作;二八则比较慢而柔和,较为流畅,极具感染力;大调则是一种激昂的唱腔,适合于表现战斗和激情。
唱腔不管是哪种唱腔形式,京剧唱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唱腔不仅是扮演角色的表现手段,同时也是整场演出中的乐曲,通过情调变化和音乐节奏吸引观众。
角色京剧角色分为文武和丑角,其中文武角色又分为女生旦、男性净、生、老生和花旦。
每一种角色在服装颜色、身体特征、化妆、音乐唱腔等方面都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使得观众一眼便能辨认。
服装京剧服装中使用的颜色是传统服饰中的“五色”,即青、黄、白、黑、赤。
其中青色为中庸色;黄色为君王尊贵之色;白色为官紫之色;黑色为平民之礼服;赤色为祭祀之色。
此外,灰色、绿色、紫色等也常常出现在服装中。
道具京剧的道具也是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金戈铁马、扇子、提灯、鲤鱼扇、盘龙丝带等,这些都是京剧演员们常用的道具。
这些道具不仅展示出人物的身份和属性,还以其美丽的外观和各种各样的花样引导参与观众所需要知道的背景故事。
总之,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有着优美的唱腔、身体表演和演出形式。
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了解京剧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国戏曲文化,还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身处于这个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中国文化。
因此,我相信,只要对京剧有了适当的了解,就会对这种优美的艺术形式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表演中服装道具的符号意义与文化解读在各种表演形式中,服装道具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它们不仅仅是演员身上的装饰,更是一种表达符号,能够传递出深层次的意义和文化解读。
本文将探讨表演中服装道具的符号意义,并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
首先,表演中的服装道具可以通过颜色、材质和款式等方面传递出符号意义。
颜色在服装道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象征。
例如,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红色被视为吉祥和喜庆的象征,因此红色的服装道具常常出现在喜庆的场景中。
而黑色则通常被视为不祥之色,在表演中常用于代表邪恶的角色。
此外,材质也能够传递出不同的符号意义。
丝绸、绢帛等华贵的材质常常被用于表达贵族或者皇室的身份地位,而粗糙的布料则被用于表达平民或者劳动人民的形象。
款式方面,不同的服装道具设计也能够传递出不同的符号意义。
例如,华丽的宫廷服装能够展现出权力和财富,而简朴的农民服装则能够展现出朴素和纯真。
其次,表演中的服装道具还能够通过形状和图案等方面传递出符号意义。
形状在服装道具中起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直接影响观众对角色的认知。
例如,在舞蹈表演中,翩翩起舞的长裙能够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优雅,而宽大的肩膀和挺拔的西装则能够展现出男性的阳刚之气。
图案方面,不同的服装道具设计也能够传递出不同的符号意义。
例如,在中国京剧中,脸谱是一种重要的服装道具,不同的脸谱图案代表着不同的角色性格和命运。
红色的脸谱通常代表忠诚和勇敢,黑色的脸谱则代表狠毒和邪恶。
最后,表演中的服装道具还能够通过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会赋予服装道具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中国古代戏曲中,戏装中的龙袍和凤冠常常被用于表达皇帝的尊贵和权威。
而在西方戏剧中,中世纪的铠甲和盔甲则代表着骑士的勇气和荣誉。
通过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解读,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服装道具所传递的符号意义,并更好地融入到表演的世界中。
综上所述,表演中的服装道具不仅仅是演员身上的装饰,更是一种表达符号,能够传递出深层次的意义和文化解读。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一京剧的综合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东方蓝色宝石”、“中国戏曲的明珠”,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京剧艺术中,有三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其中之一是京剧的综合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京剧艺术的这一特征。
首先,京剧的综合性表现在表演艺术上。
京剧融合了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方式,即唱腔、说白、表演和武功。
京剧的唱腔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唱腔体系,有多种不同的唱腔曲调,如“大曲”、“二黄”、“中曲”等,每种唱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念白是京剧中的说白展示方式,演员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传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表演是京剧演员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舞蹈来展示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一种方式。
武功则是京剧演员的特殊表演技巧,包括套路动作、跳跃、武器操等,通过精妙的动作来展现人物的英勇和战斗力。
这四种表演方式相互结合,使得京剧具有多重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观众的艺术享受。
其次,京剧的综合性表现在剧目题材上。
京剧的题材广泛多样,涵盖了历史、古籍、小说、神话传说等各个领域。
京剧中有许多基于历史故事改编的剧目,如《赵氏孤儿》、《红楼梦》等,这些剧目通过扎实的历史背景和情节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等重要事件。
同时,京剧中也有很多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剧目,如《西游记》、《水浒传》等,在表演艺术的基础上,京剧通过舞台布景、服饰道具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将文学作品巧妙地呈现给观众。
京剧还有许多具有神话传说色彩的剧目,如《白蛇传》、《牡丹亭》等,这些剧目以神话传说为背景,通过京剧的表演方式和音乐艺术向观众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后,京剧的综合性表现在艺术形式上。
京剧通过舞台布景、化妆服饰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舞台布景是京剧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装置和布景效果,将观众带入剧情所在的时空背景,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
化妆服饰是京剧演员身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京剧的脸谱和戏曲服装都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通过精心的化妆和服饰设计,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身份地位。
LibraryJuly 20001. Bolero / Maurice Ravel.LOCATION = Main Stack.M1049.R38 B64 1929m (replacement)ORDER DATE = 08-01-98.2. British qualifications : a complete guide to educational, technical,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in Britain.LOCATION = Reference.L915 .B74 1999.ORDER DATE = 05-07-2000.3. The College blue book. Degrees offered by college and subject.LOCATION = Reference.L901 .C643 1999.4. The College blue book. Narrative descriptions.LOCATION = Reference.L901 .C64 1999.ORDER DATE = 18-05-2000.5. The College blue book. Occupational education.LOCATION = Reference.L901 .C644 1999.6. The College blue book. Scholarships, fellowships, grants and loans.LOCATION = Reference.L901 .C645 1999.7. The College blue book. Tabular data.LOCATION = Reference.L901 .C642 1999.8. Contemporary theatre, film, and television.LOCATION = Reference.PN2285 .C58 v.28.ORDER DATE = 30-05-2000.9. Facts on file yearbook.LOCATION = Reference.D410 .F3 1999.ORDER DATE = 08-06-2000.10. 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music and musicians' directory.LOCATION =Reference.ML105 .I57 1999-2000.ORDER DATE =19-06-2000.11. Living in Hong Kong / general editor, Fred S Armentrout.LOCATION =Reference.ORDER DATE = 15-05-2000.DS796.H74 L58 2000.12. Livre : pour orchestre / Witold Lutoslawski.LOCATION = Main Stack.13. M-G-M's greatest musicals : the Arthur Freed unit / by Hugh Fordin.LOCATION = Main Stack.PN1998.3.F7456 F67 1996.ORDER DATE =06-09-99.14. Schottische Fantasie : fur Violine und Orchester : Violine & Klavier = Scottish fantasy :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 violin & piano / Bruch.LOCATION = Main Stack.M1013.B78 S36 N7 (replacement)ORDER DATE =24-11-97.15. Symphonie Nr. 39, Es dur, KV 543 / Mozart.LOCATION = Main Stack.M1001 .M69 K.543 (replacement)ORDER DATE =24-11-97.16. ㆗國傳統京劇服裝道具 / [作者趙之碩, 張耀笳, 于瑛麗].LOCATION = Main Stack.PN2067 .Z42 1992.ORDER DATE =08-06-2000.17. ㆗國古代兵器 / 王兆春.LOCATION = Main Stack.U821.C4 W36 1996.ORDER DATE =25-05-2000.18. ㆗國古都和文化 / 史念海著.LOCATION = Main Stack.DS727 .S54 1998.ORDER DATE =25-05-2000.19. ㆗國各民族民歌選集 / <<㆗國民間歌曲集成>>總編輯部編= The Anthology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folksongs / edited by General Editorial Bureau of <<Chinese folk song collection>>.LOCATION = Main Stack.M1804 .Z46.ORDER DATE =08-06-2000.20. ㆗國圖騰文化 / 何星亮著.LOCATION = Main Stack.GN489 .H4 1992.ORDER DATE =25-05-2000.21. ㆗國山水文化 / 李文初等著.LOCATION = Main Stack.DS721 .L47 1996.ORDER DATE =25-05-2000.22. ㆗國工藝美朮圖典 / 田自秉, 吳淑生編著.LOCATION = Main Stack.NK1068 .T532 1998.ORDER DATE =25-05-2000.23. ㆗國戲曲選 / 王起主編 ; 王起 ...[等]選注.LOCATION = Main Stack.ML48 .Z46 1985 v.1 c.2, v.2-3.ORDER DATE =25-05-2000.24. ㆗國曲藝,雜技,木偶戲,皮影戲 / 主編陳義敏, 劉峻驥 ; 撰稿㆟陳義敏 ... [等].25. ㆗國曲藝与曲藝音樂 / 欒桂娟著.LOCATION = Main Stack.ML3746 .L82 1998.ORDER DATE =25-05-2000.26. ㆗國民族文化源新探 / 徐良高著.LOCATION = Main Stack.DS721 .X8 1999.ORDER DATE =25-05-2000.27. ㆗國民間吉祥藝朮= Zhongguo minjian jixiang yishu / 李振球, 喬曉光著.LOCATION = Main Stack.NK1483.A1 L5 2000.ORDER DATE =25-05-2000.28. ㆗國民間諸神 / 馬書田著.LOCATION = Main Stack.BL1812.G63 M3 1997.ORDER DATE =25-05-2000.29. ㆗國燈具簡史 / 高丰, 孫建君著.LOCATION = Main Stack.GT446.C5 G36 1997.ORDER DATE =25-05-2000.30. ㆗國織繡鑒賞与收藏 / 包銘新, 趙丰編著.LOCATION = Main Stack.NK9283 .B36 1997.ORDER DATE =25-05-2000.31. ㆗國美朮辭典 / 捷㆟, 衛海編.LOCATION = Main Stack.N7340 .Z462 1998.ORDER DATE =25-05-2000.32. ㆗國舞蹈武功教學 /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等舞蹈學校編.LOCATION = Main Stack.GV1691 .Z46 1999.ORDER DATE =25-05-2000.33. ㆗國評書藝朮論 / 汪景壽, 王決, 曾惠杰著.LOCATION = Main Stack.PL2368.P58 W36 1997.ORDER DATE =25-05-2000.34. ㆗國電影史 / 陸弘石, 紓曉鳴著.LOCATION = Main Stack.PN1993.5.C4 L8 1998.ORDER DATE =25-05-2000.35. ㆗國風俗圖像解說= Zhongguo feng su tu xiang jie shou / 張德寶, 龐先健繪圖 ; 完顏紹元, 郭永生撰文.LOCATION = Main Stack.DS721 .W36 1999.ORDER DATE =25-05-2000.36. ㆗國古箏教程 [videorecording] / ㆖海有線電視台 ; 金建民, 編導 ; 周瑞康, 徐敏, 監製.LOCATION = A V Rm /VCD.MT654.C47 Z56 1997 v.1-6.37. 京劇㆟物 / 撰文, 繪圖趙夢林.LOCATION = Main Stack.PN2871 .Z42 1999.ORDER DATE =25-05-2000.38. 何為戲曲音樂論 / 何為著.LOCATION = Main Stack.ML1751.C4 H423 1998.ORDER DATE =25-05-2000.39. 元明清戲曲經典 / 徐朔方, 李夢生主編.LOCATION = Main Stack.PL2564.6 .Y82 1999.ORDER DATE =25-05-2000.40. 兒童電子琴練習法 / 矢代秋雄, 竹內剛, 菅野真子編著 ; 馮強, 趙光譯.LOCATION = Main Stack.MT192.3.S55 E712.ORDER DATE =25-05-2000.41. 古代文化尃題史話.LOCATION = Main Stack.DS721 .G8 1987.ORDER DATE =25-05-2000.42. 唐宮恨史 [videorecording] / 宋東海, 梁濤, 監製 ; 廖寶振, 導演.LOCATION = A V Rm /VCD.M1807.4.Y9 T3623 1998.ORDER DATE =25-05-2000.43. 客家方言研究 : 第㆓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 李如龍, 周日健主編.LOCATION = Main Stack.PL1851 .K4 1998.ORDER DATE =25-05-2000.44. 小說与戲劇 / 蔣伯潛, 蔣祖怡著.LOCATION = Main Stack.PL2443 .J52 1997.ORDER DATE =25-05-2000.45. 廣州民俗 / 劉志文著 ; 朱小丹主編.LOCATION = Main Stack.DS721 .L6 2000.ORDER DATE =25-05-2000.46. 廣州風物 / 馮沛祖著 ; 朱小丹主編.LOCATION = Main Stack.DS796.C36 F46 2000.ORDER DATE =25-05-2000.47. 戲劇交響 : 演劇藝朮擷萃 / 顧春芳著.LOCATION = Main Stack.PN1729.C6 G8 1998.ORDER DATE =25-05-2000.48. 手工印染技法 / 金士欽, 龔建培著.LOCATION = Main Stack.TP893 .J56 1999.49. 服裝設計 / 夏燕靖著.LOCATION = Main Stack.TT507 .X52 1999.ORDER DATE =25-05-2000.50. 朝鮮族舞蹈史 / 朴永光著.LOCATION = Main Stack.GV1691 .P52 1997.ORDER DATE =25-05-2000.51. 楚都紀南城复原研究 / 郭德維著 ; 武漢楚文化學會編輯.LOCATION = Main Stack.DS793.H91 C48 1999.ORDER DATE =25-05-2000.52. 樂海絮語 : 音樂藝朮鑒賞錄 / 林華著.LOCATION = Main Stack.ML60 .L56 1998.ORDER DATE =25-05-2000.53. 歌劇詞典= Opera dictionary / 王沛綸著.LOCATION =Reference.ML102.O6 W36 1999.ORDER DATE =25-05-2000.54. 漢字文化叢談 / 黃巽齋著.LOCATION = Main Stack.PL1281 .H82 1998.ORDER DATE =25-05-2000.55. 王靜如 : 民族研究文集 / [王靜如著].LOCATION = Main Stack.PL3801.S5 W36 1998.ORDER DATE =25-05-2000.56. 瑪麗蓮夢露&亞瑟米勒= Marilyn Monroe & Arthur Miller / 作者Christa Maerker ; 譯者呂永馨.LOCATION = Main Stack.PN2287.M66 M3312 2000.ORDER DATE =08-06-2000.57. 當代㆗國音韻學 / 李葆嘉著.LOCATION = Main Stack.PL1201 .L533 1998.ORDER DATE =25-05-2000.58. 紅豆英彩 : 我与粵劇表演藝朮及其他 / 紅線女著.LOCATION = Main Stack.PN2878.H82 A3 1998.ORDER DATE =25-05-2000.59. 紫釵記[videorecording] = The Legend of purple hairpin / 金鳳影業公司創業鉅製 ; 李鐵, 導演.LOCATION = A V Rm /VCD.PN1997 .Z53 1997.ORDER DATE =25-05-2000.60. 維吾爾古文字与古文獻導論 / 牛汝极著.LOCATION = Main Stack.PL54.63 .N58 1997.61. 老㆖海 : 已逝的時光 / 吳亮.LOCATION = Main Stack.DS796.S257 W8 1998.ORDER DATE =25-05-2000.62. 老北京 : 帝都遺韻 / 徐城北著文.LOCATION = Main Stack.DS795.3 X8 1998.ORDER DATE =25-05-2000.63. 老北京 : 巷陌民風 / 徐城北著文.LOCATION = Main Stack.DS795.3 X82 1999.ORDER DATE =25-05-2000.64. 老廣州 : 屐聲帆影 / 黃愛東西著文.LOCATION = Main Stack.DS796.C36 H82 1999.ORDER DATE =25-05-2000.65. 老武漢 : 永遠的浪漫 / [池莉著文].LOCATION = Main Stack.DS796.W8 C44 2000.ORDER DATE =25-05-2000.66. 舞蹈創編法= Wudao chuangbian fa / 卡琳娜.伐納著 ; 鄭慧慧譯.LOCATION = Main Stack.GV1783 .F3 1998.ORDER DATE =25-05-2000.67. 舞蹈与族群 : 赫章民族舞蹈考察 / 黃澤桂[著].LOCATION = Main Stack.GV1692.H73 H82 1997.ORDER DATE =25-05-2000.68. 范蠡獻西施 [videorecording] / 宋東海, 梁濤, 監製 ; 廖寶振, 導演.LOCATION = A V Rm /VCD.M1807.4.Y9 F36 1998.ORDER DATE =25-05-2000.69. 蓋叫㆝傳 / 龔江著.LOCATION = Main Stack.PN2878.K34 G66 1996.ORDER DATE =25-05-2000.70. 藍色誘惑 : 愛琴文明探秘 / [徐善偉, 顧鑾齋著].LOCATION = Main Stack.DF77 .X8 1999.ORDER DATE =25-05-2000.71. 近代漢語語法研究 / 俞光㆗, 植田均著.LOCATION = Main Stack.PL1103 .Y8 1999.ORDER DATE =25-05-2000.72. 追尋逝去的音樂蹤跡 : 圖說㆗國音樂史 / 吳釗著.LOCATION = Main Stack.ML336 .W764 1999.73. 銀色的夢 : 電影美學百年回眸 / 孟濤著.LOCATION = Main Stack.PN1995 .M43 1998.ORDER DATE =25-05-2000.74. 風流㆝子 [videorecording] / 宋東海, 梁濤, 監製 ; 廖寶振, 導演.LOCATION = A V Rm /VCD.M1807.4.Y9 F465 1998.ORDER DATE =25-05-2000.。
京剧道具详细介绍
京剧道具主要包括实物道具、象征性道具和装饰性道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京剧道具及其用途:
1. 刀枪剑戟:这些是京剧中常见的实物道具,用于表现战争场面或侠客的英勇形象。
刀、枪、剑、戟各自也都有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 旗帜:旗帜在京剧中用于表现军队或国家的形象。
不同的旗帜代表不同的军队或国家,如红色旗帜代表中国,白色旗帜代表日本等。
3. 水袖:水袖是京剧中女性角色常用的道具,用于表现女性的柔美和优雅。
水袖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角色的性格和表演需要进行调整。
4. 髯口:髯口是京剧中男性角色的道具,用于表现角色的年龄和性格。
不同颜色的髯口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黑色髯口代表刚烈,白色髯口代表老成等。
5. 马鞭:马鞭是京剧中表现骑马的道具,通过演员的挥鞭、策马的动作来表现角色的英勇气概或征战之苦。
6. 桌子、椅子、板凳等:这些是京剧中常见的实物道具,用于表现各种场景和情节,如宴会、议事、比武等。
7. 扇子:扇子是京剧中表现文人雅士的道具,也是女性角色的常用道具之一。
扇子有多种款式和颜色,不同扇子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8. 髯口、盔头、凤冠等:这些是京剧中表现角色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性道具,通过穿戴不同的道具来表现出角色的身份和地位。
9. 戏衣、蟒袍、褶子等:这些是京剧中角色的服装,根据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等因素来选择穿戴的戏衣。
戏衣也有不同的款式和颜色,每种款式和颜色的戏衣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京剧道具丰富多彩,每种道具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通过合理的运用和搭配,能够增强京剧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