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质检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2
丁酸梭菌水环境修复剂质检报告
本报告对丁酸梭菌水环境修复剂进行质量检测,以评估其性能和安全性。
一、产品描述
丁酸梭菌水环境修复剂是一种微生物制剂,主要成分是丁酸梭菌。
该产品主要用于修复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水质。
二、质量检测项目
1.外观:产品应为深棕色液体,无沉淀和杂质。
2.活性成分:丁酸梭菌含量应符合产品标签上的规定。
3.微生物含量:产品应无致病菌和寄生虫。
4.重金属含量: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5.稳定性:产品应在标签上标注的储存条件下保持稳定。
三、检测结果
1.外观:产品为深棕色液体,无沉淀和杂质。
2.活性成分:丁酸梭菌含量为9.5×10^8 CFU/mL,符合标签上的规定。
3.微生物含量:产品中未检测到致病菌和寄生虫。
4.重金属含量: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5.稳定性:产品在标签上标注的储存条件下保持稳定。
四、结论
根据检测结果,该丁酸梭菌水环境修复剂符合质量标准,可以安全使用于水环境修复。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报告CUANNGONG DETECTION CENITE OF MICROBIOLOGY分析检测报告REPORT FOR ANAL YSIS样品名称Name of Sample委托单位Customer委托登记号Sample Receipt NO.检测地点Place for Analysis地址:Address:邮政编码:Postcode :电话及传真号码:Tel&Fax: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报告CUANNGONG DETECTION CENITE OF MICROBIOLOGY分析检测报告REPORT FOR ANAL YSIS样品名称接样方式及数量Name of Sample Way and Quantity of Reception 样品规格及批号样品状态和特性Specification and Group Number of Sample State and Charactcristic委托单位接样日期Customer Date for Sample Supplyine检测项目检测日期Item of Analysis Date for Analysis委托登记号签发日期Sample Receipt NO. Date for Repoeting检验依据和分析方法Standard and Methods分析检测结果编审:批准:盖章:Checker Technique Controller Official Seal职务:高级工程师职务:工程师Business:Senior engineer Business:Engineer。
微生物检测报告微生物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与方法本次检测目的是为了评估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并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采用了标准的培养基方法进行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我们发现环境中存在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菌等。
其中,细菌是数量最多的微生物,共有5个菌落形成单位(cfu)/mL。
主要的细菌种类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等。
真菌和酵母菌的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2个cfu/mL和1个cfu/mL。
三、结果分析1. 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潜在的病原菌,通常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存在,过多的大肠杆菌可能导致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属于常微生物的细菌,它通常存在于皮肤和黏膜上,过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引发感染并导致皮肤疾病等。
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和水中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过多的假单胞菌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 真菌和酵母菌:真菌和酵母菌通常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但过多的真菌和酵母菌可能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和可能的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检测结果,目前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在安全范围内,不会造成明显的健康风险。
但仍建议定期对环境进行检测,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确保环境的卫生状况。
四、建议措施1. 加强清洁措施: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家具和设备等。
选择合适的清洁剂,确保有效杀灭微生物。
2. 保持通风良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打开窗户或安装通风设备。
3. 健康饮食习惯:加强个人卫生,避免食品交叉污染和食品中毒的风险。
定期清洁和消毒厨房设备和工具。
4. 定期检测:定期对环境进行微生物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卫生问题。
五、结论本次检测结果显示环境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微生物,但未发现明显的健康风险。
通过加强清洁措施、保持通风良好和健康饮食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确保环境的卫生状况。
采样日期报告日期
1胃镜室<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2胃镜室<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3胃镜室<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4胃镜室<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5胃镜室<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6胃镜室<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7口腔科10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8供应室<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9供应室<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10妇产科
<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11妇产科<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12妇产科<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13妇产科<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14妇产科<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15手术室<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16手术室3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17手术室86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18
手术室
<1cfu/c㎡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报告者:董梅
采样者:沈君华
医生刘东翠手护士吉勾尔良手万级间器械台百级间手术床无菌物品置物架马晶晶外科洗手
李七一手俄木尔里手无菌物品下送车隔离产房接生床隔离产房辐射接生台1产房无影灯初洗槽次洗槽干燥台末洗槽内窥镜储镜柜检测项目:染菌量、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12)美姑县人民医院检验报告(复查)
样品名称:物表、手、消毒液、无菌物品2017年3月21日检毕日期:
2017年3月21日
2017年3月24日。
微生物菌剂肥效验证试验报告(玉米)摘要:为了验证微生物菌剂,在我省不同地区对玉米的增产效果进行试验。
通过试验证明能促进玉米增产,穗大,籽粒饱满。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明:玉米应用该微生物菌剂增产效果明显,处理1比处理4(对照)小区增3.7千克,增产率 8.2 %,差异极显著;处理2(灭活)比处理4(对照)小区增产0.2千克,增产率0.45 %,差异不显著;处理3(细沙)与处理4(对照)产量一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玉米施肥产量1.试验目的为验证微生物菌剂在我地区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特此试验。
2.材料与方法2.1供试材料微生物菌剂、玉米专用肥、尿素、玉米品种:福园2号2.2试验布置2.2.1试验地点:2.2.2试验时间:2012年3月—11月2.2.3试验执行人:2.2.4试验设计采用小区试验方法,4个处理,三次重复,每小区采用6行区,行长10米,面积42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
2.2.4.1试验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亩施20公斤玉米专用肥底肥,10公斤尿素于6-8叶期做追肥。
)+微生物菌剂0.5kg/亩。
处理2:常规施肥(亩施20公斤玉米专用肥底肥,10公斤尿素于6-8叶期做追肥。
)+微生物菌剂(灭活)0.5kg/亩。
处理3:常规施肥(亩施20公斤玉米专用肥底肥,10公斤尿素于6-8叶期做追肥。
)+与处理1同期等量喷施清水。
处理4(对照):常规施肥(亩施20公斤玉米专用肥底肥,10公斤尿素于6-8叶期做追肥。
)小区排列图2.2.5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基本情况及土壤农化性状见下表。
试验地基本情况地形土壤类型质地前茬作物PH值有机质(%)碱解氮(ppm)有效磷(ppm)速效钾(ppm)平地黑土中壤玉米 6.2 3.86 262.1 42.5 137.93.结果与分析3.1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田间调查表明,各处理间的生育期没有差异,见下表。
生育期调查表单位:月日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处理1 5.6 5.19 6.28 8.18 9.23处理2 5.6 5.19 6.28 8.18 9.23处理3 5.6 5.19 6.28 8.18 9.23处理4 5.6 5.19 6.28 8.18 9.233.2微生物菌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3.2.1秋后考种,详见下表:处理重复株高cm株数/平方米穗数/平方米粒数/穗百粒重g籽粒重/穗g小区产量千克增产千克增产%1 1 248 5.1 5.1 620.2 36.2 224.5 48.12 245 5.1 5.1 634.6 36.2 229.7 49.23 251 5.1 5.1 622.6 36.2 225.3 48.3平均248 5.1 5.1 625.8 36.2 226.5 48.5 3.7 8.22 1 248 5.1 5.1 580.1 36.1 209.4 44.82 252 5.1 5.1 580.2 36.1 209.5 44.93 244 5.1 5.1 584.8 36.1 211.1 45.2平均248 5.1 5.1 581.7 36.1 210.0 45.0 0.2 0.453 1 251 5.1 5.1 572.6 36.1 206.7 44.32 248 5.1 5.1 584.7 36.1 211.1 45.23 245 5.1 5.1 583.6 36.1 210.7 45.1平均248 5.1 5.1 580.3 36.1 209.5 44.8 0 04 1 241 5.1 5.1 570.6 36.1 206 44.12 248 5.1 5.1 582.6 36.1 210.3 45.03 255 5.1 5.1 587.4 36.1 212.1 45.4 平均248 5.1 5.1 580.2 36.1 209.4 44.83.2.2进行方差分析微生物菌剂不同处理小区产量汇总单位:千克1 2 3 4 总数处理重复Ⅰ48.1 44.8 44.3 44.1 181.3Ⅱ49.2 44.9 45.2 45.0 184.3Ⅲ48.3 45.2 45.1 45.4 184.0总数145.6 134.9 134.6 134.5 549.6 微生物菌剂试验不同处理间方差分析处理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1 3 145.6 48.53333 0.3433332 3 134.9 44.96667 0.0433333 3 134.6 44.86667 0.2433334 3 134.5 44.83333 0.443333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组间29.91333 3 9.971111 37.15942 4.81E-05 4.066181 组内 2.146667 8 0.268333总计32.06 113.2.3列表对各处理的平均产量进行多重比较处理平均产量差值差异显著性α=0.05 α=0.011 48.5 3.7 a A2 45 0.2 b B3 44.8 0 b B4 44.8 b B查表知t0.05=2.306,t0.01=3.355,计算出LSD0.05=0.973,LSD0.01=1.416,而3.7>1.416,0.2<0.973。
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及事项--青岛科标生物实验室一、涉及定性项目的检验结果报告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定性)等,如果检样是称重取样,则最后检测结果一定报告为检出/25g或未检出/25g。
如果检样是体积取样,则最后检测结果一定报告为检出/25mL或未检出/25mL。
检测标准要求g必须要小写,mL中m必须小写,L则必须大写。
记录中所有有用的信息必须填上,无法填充的用“/”划掉。
二、菌落总数检验结果报告1.菌落总数小于100CFU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如80.5CFU 可修约报告为81CFU;80.4CFU则修约报告为80CFU。
2.菌落总数大于等于100CFU时,左边数第3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位数用0代替,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表示:如10-2两平板平均菌落数为238CFU/g,可修约为240CFU/g,最后报告为24000CFU/g 或2.4×104CFU/g。
3.霉菌、酵母菌、乳酸菌、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报告形式和菌落总数一样。
4.称重取样以CF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为单位报告。
三、大肠菌群检验结果报告。
LST初发酵,产酸产气,接种BGLB复发酵后仍产酸产气,则证明样品受到了大肠菌群污染,可检索MPN表,得出相应结果。
检测时如果采用(10-1,10-2,10-3)三个稀释度,最后BGLB产气管为(2,0,0),查MPN表可得出大肠菌群检测值为9.2MPN/g;检测时如果采用(100,10-1,10-2)三个稀释度,最后BGLB 产气管仍为(2,0,0),查MPN表可得大肠菌群检测值为0.92MPN/g;如果采用(10-2,10-3,10-4)三个稀释度,最后BGLB产气管仍然为(2,0,0),查MPN表可得大肠菌群检测值为92M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