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双口网络测试报告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51.23 KB
- 文档页数:4
实验一 :晶体定标一、基本要求掌握晶体定标方法,确定晶体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即检波律n 二、实验原理1 晶体定标原理波导测量线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伸入测量线中的可移动探针检取内部场的电压(即正比于场强幅值)信号来了解待测负载的驻波场分布情况。
实际上,探针电压 是通过晶体检波转化为电流由光点检流计指示的。
因此,测量晶体的电压与电流关系 ,即确定晶体检波律n 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实验。
2 原理图三、实验方法1、开启固态振荡器电源,在测量后接匹配负载,进行探针调谐2、去掉匹配负载接短路板,用交叉读数法测量波导波长n CV I =g λ3、将探针移动到波腹位置,调可变衰减器使检流计指示为1004、在波节点至波腹点之间取10点,电表读数5,10,15,20......100。
从波节点开始将探针逐次移动到这些点。
记下 所对应探针的读数 ,将数据记录于表中。
5、以 为横轴以 为纵轴将它们的数据标在坐标纸上,连成光滑曲线。
6、将公式 ,两边取对数解出检波律波 导 波 长 数 据 表1021,,,i i i 102,1,D D D V 'i 'ng d Sin i ⎥⎥⎦⎤⎢⎢⎣⎡='λπ2)2(gg g dSinl i l n λπ'=四、数值计算实验二:驻波比的测量一、直接法测量驻波比方法:已知检波率时,把待测元件接入测量线,移动探针,测出 和 ,则驻波比按下式计算实验步骤:1、将S=2的双端口网络接入测量线,双端口网络输出口接匹配负载。
2、对测量线进行探针调谐,使电流表指示最大。
调整可变衰减器使选频放大器指示I 'm ax I 'm in nI I 1min max ⎪⎪⎭⎫⎝⎛=''ρ在三分之二量程范围内。
3、移动测量线探针在选频放大器上读出最大电流和最小电流记入表中按公式计算出驻波比。
Imax=600,Imin=160ρ=(Imax/Imin )^(1/n)=2.075 二、等指示法测量驻波比方法:在驻波比最小点 附近测量数据,再据驻波分布规律求其驻波比。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实验报告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电路原理》实 验 报 告实验时间:2012/5/22一、实验名称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二、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参数。
2.了解二端口网络特性及等值电路。
三、实验原理1.对于无源线性二端口(图6-1)可以用网络参数来表征它的特征,这些参数只决定于二端口网络内部的元件和结构,而与输入(激励)无关。
网络参数确定后,两个端口处的电压、电流关系即网络的特征方程就唯一的确定了。
输入端输出端 1′ 2′图6-12. 若将二端口网络的输出电压2U 和电流-2I 作为自变量,输入端电压1U 和电流1I 作因变量,则有方程式中11A 、12A 、21A 、22A 称为传输参数,分别表示为是输出端开路时两个电压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是输出端开路时开路转移导纳。
是输出端短路时短路转移阻抗。
是输出端短路时两个电流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可见,A 参数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求得。
当二端口网络为互易网络时,有因此,四个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
如果是对称的二端口网络,则有3.无源二端口网络的外特性可以用三个阻抗(或导纳)元件组成的T 型或π型等效电路来代替,其T 型等效电路如图6-2所示。
若已知网络的A 参数,则阻抗1r 、2r 、 分别为:图6-2因此,求出二端口网络的A 参数之后,网络的T 型(或π)等效电路的参数也就可以求得。
4.由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可以看出,如果在输出端1-1′接电源,而输出端2-2′处于开路和短路两种状态时,分别测出10U 、20U 、10I 、1S U 、1S I 、2S I ,则就可以得出上述四个参数。
但这种方法实验测试时需要在网络两端,即输入端和输出端同时进行测量电压和电流,这在某种实际情况下是不方便的。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在二端口网络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进行测量的方法来测定这四个参数,把二端口网络的1-1′端接电源,在2-2′端开路与短路的情况下,分别得到开路阻抗和短路阻抗。
双口网络实验报告双口网络实验报告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双口网络作为网络通信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双口网络实验平台,深入了解双口网络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
一、实验设备和方法1. 实验设备:本实验所需的设备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双口网络适配器等。
2. 实验方法:首先,将计算机、交换机和路由器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局域网。
然后,通过双口网络适配器将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上,形成一个双口网络。
最后,通过对网络的配置和调试,实现双口网络的正常通信。
二、双口网络的原理和特点1. 双口网络的原理:双口网络是一种将两个网络连接起来的网络形式。
它通过两个网络接口实现数据的收发,并在两个网络之间进行转发。
双口网络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类型,如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2. 双口网络的特点:(1)灵活性:双口网络可以根据需要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安全性:双口网络可以通过配置网络设备和安全策略来保护网络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3)高效性:双口网络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响应速度。
(4)可靠性:双口网络可以通过冗余配置和故障切换等技术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双口网络的应用1. 双口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1)连接分支机构:企业通常有多个分支机构,通过双口网络可以将这些分支机构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办公。
(2)远程办公:双口网络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员工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企业的内部网络,进行远程办公和数据访问。
(3)数据中心互联:企业通常有多个数据中心,通过双口网络可以将这些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备份和共享。
2. 双口网络在个人用户中的应用:(1)家庭网络:双口网络可以将家庭中的多个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家庭网络的组网和共享。
实验12 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学习双口网络Y 参数、Z 参数及传输参数的测试方法。
3.深入理解双口网络的三种不同连接方式:级联(链联),串联和并联,掌握部分双口网络的参数与其组成的复合双口网络的相应参数间的关系。
二、原理说明1.如图2-12-1所示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其两端口的电压、电流四个变量之间关系,可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描述。
图2-12-1(1)若用Y 参数方程来描述,则为()()()(),即输入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入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即输出端口短路时令其中0I 0I 0I 0I 1222212112212212111122212122121111========+=+=UU Y U U Y U U Y U U Y U Y U Y I U Y U Y I由上可知,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入端口加上电压,令输出端口短路,根据上面的前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入端口处的输入导纳Y 11和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之间的转移导纳Y 21。
同理,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出端口加上电压,令输入端口短路,根据上面的后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出端口处的输入导纳Y 22和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转移导纳Y 12。
(2)若用Z 参数方程来描述,则为()()()(),即输入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入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即输出端口开路时令其中0U Z 0U Z 0U Z 0U 1222212112212212111122212122121111========+=+=II II I I II Z I Z I Z U I Z I Z U由上可知,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入端口加上电流源,令输出端口开路,根据上面的前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出端口开路时输入端口处的输入阻抗Z 11和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之间的开路转移阻抗Z 21。
同理,只要在双口网络的输出端口加上电流源,令输入端口开路,根据上面的后两个公式即可求得输入端口开路时输出端口处的输入阻抗Z 22和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开路转移阻抗Z 12。
1编号学士学位论文双口网络参数实验测量及仿真研究学生姓名:学号: 20070108029系部:物理系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年级: 07级8班指导教师:(副教授)完成日期: 2011 年 4 月 30 日I中文摘要本文概述了什么是双端口网络,并讨论了在分析电路问题时的应用领域和价值。
同时还介绍了双端口网络的参数计算方法和仿真测量方法,由此阐述了它在一些领域具有的应用价值总结得出比较研究的结论,并举例说明了研究双口网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口网络;参数计算;仿真测量Double mouth network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and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AbstractThis paper Outlines what is two -port network,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analyzing circuit when application fields and value. It also introduced two -port network parameters calculation method and simulation method of measurement,which expounds it in some areas has application value obtained the conclusion comparative study summarized research,and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double mouth network.Key words :Double mouth network; Parameter calculation; Simulation measurementII目录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 引言 ............................................................................................................................. 1 1.双端口网络的概述 ................................................................................................. 1 1.1几种双端口网络的应用举例 ............................................................................ 2 1.1.1双端口网络的几种典型参数 ................................................................... 2 1.1.2几种参数的应用举例 ............................................................................... 2 1.2双端口网络的参数研究 .................................................................................... 5 1.2.1双口网络参数的计算 ............................................................................... 5 1.2.2双端口网络参数的物理意义 ................................................................. 14 1.2.3这几种参数的相互联系 ......................................................................... 16 2.双端口网络的仿真测量 ....................................................................................... 19 2.1双端口网络的仿真软件的介绍 ...................................................................... 19 2.2 Multisim 在双口网络参数仿真测量中的应用 .............................................. 19 2.3与同时测量法的比较 ...................................................................................... 22 3.结语 ....................................................................................................................... 24 参考文献 ................................................................................................................... 25 致谢 (26)1'1 '212引言双口网络是网络分析中常用的一种网络。
二端口网络测试实验报告二端口网络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端口网络测试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实验,旨在通过建立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测试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步骤、方法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步骤1. 实验环境搭建为了进行二端口网络测试,我们需要准备两台计算机,并确保它们能够相互通信。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先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确保两台计算机能够互相ping通。
2. 测试网络带宽为了测试网络的带宽,我们使用了一款专业的网络测试工具。
首先,在发送端计算机上运行该工具,并设置好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和发送速率。
然后,在接收端计算机上同样运行该工具,并指定接收数据包的端口。
通过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大量数据包,我们可以测量网络的带宽。
3. 测试网络延迟除了测试带宽外,我们还需要测试网络的延迟。
延迟是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包到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
为了测量延迟,我们使用了另一款专业的网络测试工具。
在发送端计算机上运行该工具,并设置好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和发送速率。
在接收端计算机上同样运行该工具,并指定接收数据包的端口。
通过测量数据包往返所需的时间,我们可以得出网络的延迟。
4. 分析和记录实验结果在进行网络测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各项指标的数值,并进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实验结果在进行二端口网络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带宽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工具测量,我们得出了网络的带宽为X Mbps。
这个数值代表了网络在传输数据时的最大速率。
通过与预期的带宽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评估网络的性能。
2. 延迟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工具测量,我们得出了网络的延迟为X 毫秒。
这个数值代表了数据包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间隔。
通过与预期的延迟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评估网络的稳定性。
四、结果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对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电路原理》实 验 报 告实验时间:2012/5/22一、实验名称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参数。
2.了解二端口网络特性及等值电路。
三、实验原理1.对于无源线性二端口(图6-1)可以用网络参数来表征它的特征,这些参数只决定于二端口网络内部的元件和结构,而与输入(激励)无关。
网络参数确定后,两个端口处的电压、电流关系即网络的特征方程就唯一的确定了。
输入端输出端 1′图6-12. 若将二端口网络的输出电压2U 和电流-2I 作为自变量,输入端电压1U 和电流1I 作因变量,则有方程式中11A 、12A 、21A 、22A 称为传输参数,分别表示为是输出端开路时两个电压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 的量。
是输出端开路时开路转移导纳。
是输出端短路时短路转移阻抗。
是输出端短路时两个电流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可见,A 参数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求得。
当二端口网络为互易网络时,有因此,四个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
如果是对称的二端口网络,则有 3.无源二端口网络的外特性可以用三个阻抗(或导纳)元件组成的T 型或π型等效电路来代替,其T 型等效电路如图6-2所示。
若已知网络的A 参数,则阻抗1r 、2r 、 分别为:02=I 11A 02=I 21A 02=U 02=U 22A 3r图6-2因此,求出二端口网络的A 参数之后,网络的T 型(或π)等效电路的参数也就可以求得。
4.由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可以看出,如果在输出端1-1′接电源,而输出端2-2′处于开路和短路两种状态时,分别测出10U 、20U 、10I 、1S U 、1S I 、2S I ,则就可以得出上述四个参数。
但这种方法实验测试时需要在网络两端,即输入端和输出端同时进行测量电压和电流,这在某种实际情况下是不方便的。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在二端口网络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进行测量的方法来测定这四个参数,把二端口网络的1-1′端接电源,在2-2′端开路与短路的情况下,分别得到开路阻抗和短路阻抗。
二端口网络实验报告二端口网络实验报告引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网络的基础,二端口网络在各个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二端口网络的实验研究,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二端口网络,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表现。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二端口网络的搭建和配置方法;3.研究二端口网络的传输性能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1.二端口网络的定义二端口网络是指具有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的网络系统。
它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设备和主机,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2.二端口网络的结构二端口网络由两个端口和中间的网络设备组成。
其中,端口可以是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而网络设备则负责将数据从一个端口传输到另一个端口。
3.二端口网络的工作原理当数据从一个端口输入到网络中时,网络设备会根据设定的规则和路由表,将数据传输到目标端口。
这个过程中,网络设备会根据网络拓扑和传输协议,进行数据的分组、转发和路由选择。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
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而软件工具则包括网络配置软件和数据传输工具。
2.搭建二端口网络首先,将计算机、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拓扑结构。
然后,通过网络配置软件对设备进行配置,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参数。
3.测试网络传输性能使用数据传输工具,对二端口网络进行性能测试。
可以通过发送大文件、测量传输速度和延迟等指标,评估网络的传输性能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二端口网络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2.网络的传输性能和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拓扑、设备配置和传输协议等;3.合理配置和管理二端口网络,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网络测试队别姓名李王丁学号、实验日期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要求 3.实验环境 4.实验作业 5.问题及解决6.思考问题7.实验体会【实验目的】熟悉windows提供的常用网络测试工具;掌握windows常用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通过网络测试工具检测网络工作情况。
【实验要求】在进行实验的主机上运行Windows 7操作系统,并将它接入到IEEE802.3局域网。
实验主机的网卡设置为通常模式。
按要求进行网络测试。
【实验环境】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起来的windows 7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接入Internet。
【实验作业】1.实验一收集信息1.1 使用Hostname命令获取主机名LD-PC。
见图1-1。
1.2 使用ipconfig命令获取本机的网络配置信息1.2.1 使用命令ipconfig,不带任何参数选项,得到本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本机的IP地址:10.104.137.166;子网掩码:255.255.255.0;缺省网关:10.104.137.1。
见图1-2-1(1)。
1.2.2 再次运行ipconfig,使用/all选项,对比得到的结果相比不带任何参数的ipconfig命令,使用/all选项多了适配器表述、物理地址、DHCP 已启用、自动配置已启用、获得租约时间、租约过期时间、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TCPI上的NetBIOS等信息。
见图1-2-2(1)和1-2-2(2)。
1.3 使用route命令查看本机的路由表分析路由表中的表项,是否有下列路由:缺省路由、本地环路、直连网段的路由、本地主机路由、本地广播路由、组播路由、广播路由、缺省网关。
使用route print查看本机的路由表,见图1-3(1)。
由IPv4路由表可以看出,存在本地环路127.0.0.0,存在直连网段的路由、本地主机路由、本地广播路由和组播路由10.104.137.166,存在缺省网关0.0.0.0,不存在缺省路由和广播路由。
AR7161双网口板测试报告测试结论:1.1有线测试结论:测试通过。
该软硬件平台可以作为ISG-M产品的硬件平台。
1、WSG硬件和系统稳定性:硬件系统在压力环境下运行4*24h,系统能稳定运行并且未发现死机或者是重启的情况,故硬件和系统的稳定性是可以保证的。
2、软件系统的稳定性:硬件中的核心程序程序在吞吐量为10Mbit/s的带宽中持续运行2*24天,没有重启或者是停止的情况发生,稳定性也是可靠的。
3、用经过验证,双网卡的网卡是属于千兆网卡4、用nat方式构造出来的100M网络中,用迅雷测试下载速度平均达到89Mbit/s,用NetIQ测试达到92Mbit/s,符合100M带宽的要求,故双网卡支持10M的带宽通讯压力完全没有问题5、数据分析能力:在50Mbit/s的网络压力环境中,对关键词和web虚拟身份的获取率平均达到90以上,故作为ISG-M在有线的网络是完全可以支持10M带宽的网络的数据收集。
6、核心程序组移植到硬件厂商提供的操作系统中可以正常的运行,故该版本的镜像是兼容核心程序组。
7、WSG硬件总得可用固定空间为6.77M,在存放mini_hsm_front.tgz、mini_hsm_cur.tgz、Stable_lib.tgz以及各种脚本之后,还剩下大概200K的空间,这对以后需要直接在前端进行功能扩展存在很大的空间风险。
1.2无线测试结论:测试通过。
该软硬件系统作为WSG产品硬件平台,兼容主流无线网卡,存在部分网卡兼容不好问题。
1.2.1、信号覆盖范围WSG双网口水平方面可覆盖半径为32米的整层办公楼,垂直方面可覆盖上下两层。
并且信号在-85dbm(相当于2格信号)或以上,可保持通信连通。
1.2.2对比测试信号强度方面:WSG双网口的信号较TP_LINK略强约5%,较WSG单网口差约10%。
Ping响应:Ping值的响应速度受环境因素、客户网卡和信号强度的影响。
排除干扰随机因素,WSG 双网口和TP_LINK基本相当1.2.2、接入数受条件限制,未能测出最大接入终端数。
第1篇本次实验旨在掌握网络接口配置的基本知识,包括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域名服务器等参数的配置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熟悉网络接口配置的步骤,为后续网络搭建和调试打下基础。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CentOS 7.42. 网络设备:两台虚拟机,分别配置为192.168.1.1和192.168.1.23. 工具:VMware Workstation、putty、ifconfig、vim三、实验步骤1. 配置主机名(1)登录到虚拟机1,使用以下命令修改主机名:```hostnamectl set-hostname vm1```(2)登录到虚拟机2,使用以下命令修改主机名:```hostnamectl set-hostname vm2```2. 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1)登录到虚拟机1,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文件,添加以下内容:```TYPE=EthernetDEVICE=ens33ONBOOT=yesBOOTPROTO=staticIPADDR=192.168.1.1NETMASK=255.255.255.0GATEWAY=192.168.1.2```(2)登录到虚拟机2,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文件,添加以下内容:```TYPE=EthernetDEVICE=ens33ONBOOT=yesBOOTPROTO=staticIPADDR=192.168.1.2NETMASK=255.255.255.0GATEWAY=192.168.1.1```3. 重启网络服务(1)登录到虚拟机1,执行以下命令重启网络服务:```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2)登录到虚拟机2,执行以下命令重启网络服务:```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4. 验证网络连接(1)登录到虚拟机1,使用以下命令测试与虚拟机2的连通性:```ping 192.168.1.2```如果成功,则会收到以下响应:```PING 192.168.1.2 (192.168.1.2) 56(84) bytes of data.64 bytes from 192.168.1.2: icmp_seq=1 ttl=64 time=0.031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2: icmp_seq=2 ttl=64 time=0.030 ms ```(2)登录到虚拟机2,使用以下命令测试与虚拟机1的连通性:```ping 192.168.1.1```如果成功,则会收到以下响应:```PING 192.168.1.1 (192.168.1.1) 56(84) bytes of data.64 bytes from 192.168.1.1: icmp_seq=1 ttl=64 time=0.032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1: icmp_seq=2 ttl=64 time=0.029 ms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配置了两台虚拟机的网络接口,实现了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的配置。
实验名称:网络通信性能测试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
2. 测试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通信性能。
3. 分析网络延迟、带宽和丢包率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网络实验室实验设备:1. 两台计算机(PC1和PC2)2. 网络交换机3. 光纤或双绞线4. 网络测试工具(如Ping、Tracert等)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1. 将PC1和PC2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确保两台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2. 检查网络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确保两台计算机的网络配置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二、网络通信性能测试1. 带宽测试a.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如Ping)进行带宽测试,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并记录传输时间来评估带宽。
b. 分别测试PC1和PC2之间的上行和下行带宽。
2. 延迟测试a. 使用Ping测试工具,向PC2发送一系列数据包,并记录每个数据包的往返时间(RTT)。
b. 分析PC1和PC2之间的延迟,包括最小、最大和平均延迟。
3. 丢包率测试a.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如Tracert)进行丢包率测试,通过发送一系列数据包并记录成功和失败的数据包数量来评估丢包率。
b. 分析PC1和PC2之间的丢包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带宽测试结果a. PC1和PC2之间的上行带宽为100Mbps,下行带宽为100Mbps。
b. 测试结果显示,网络带宽符合预期。
2. 延迟测试结果a. PC1和PC2之间的最小延迟为10ms,最大延迟为30ms,平均延迟为20ms。
b. 延迟测试结果显示,网络延迟在可接受范围内。
3. 丢包率测试结果a. PC1和PC2之间的丢包率为0%,即所有数据包均成功传输。
b. 丢包率测试结果显示,网络性能稳定,没有明显的丢包现象。
四、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
2. 实验结果表明,网络带宽、延迟和丢包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满足通信需求。
实验双机互联参考资料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互联,深入了解双机互联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相关技术和配置过程,为后续的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二、实验设备1、两台计算机(以下分别称为计算机 A 和计算机 B),配置要求:具备以太网接口,安装有操作系统(如 Windows 10 或 Linux 操作系统)。
2、以太网线(交叉线或直通线,根据计算机网卡类型选择)。
三、实验原理双机互联是指将两台计算机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常见的双机互联方式有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有线连接中的以太网连接方式。
以太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局域网技术,通过以太网线将计算机的网卡连接起来,形成物理链路。
在网络层,需要为计算机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使其能够在网络中进行通信。
四、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首先,关闭计算机 A 和计算机 B 的电源。
根据计算机网卡类型,选择合适的以太网线(如果计算机网卡支持自适应,则可以使用直通线;否则,使用交叉线)。
将以太网线的一端插入计算机 A 的以太网接口,另一端插入计算机 B 的以太网接口。
2、配置计算机 A 的网络参数打开计算机 A,进入操作系统。
点击“开始”菜单,选择“设置”,在设置窗口中点击“网络和Internet”。
在网络和 Internet 页面中,选择“更改适配器选项”。
找到以太网适配器,右键点击并选择“属性”。
在以太网属性窗口中,双击“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
在弹出的“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属性”窗口中,选择“使用下面的 IP 地址”。
输入以下参数:IP 地址:19216801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可不填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3、配置计算机 B 的网络参数按照与计算机 A 相同的步骤打开网络设置。
在“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属性”窗口中,输入以下参数: IP 地址:19216802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可不填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实验一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熟练掌握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
3.了解Internet的发展过程,掌握获取Internet资源的方法。
熟练掌握Internet搜索引擎Google、Y ahoo等的使用。
【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掌握E-mail的使用以及通过Internet获取资源的方法。
【实验内容】1、记录下局域网结构(1)画出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并详细标注各设备类型。
其中的方框代表诸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类的部件,并且用直线连接这些部件。
(2)在图表上用字母“S”标记服务器.用字母“W”标记工作站,用字母“P”标记打印机。
如不能确定其中的某个部件,就用字母“O”把它们标记为“其他”。
(3)记录下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版本。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2000网络操作系统UNIX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操作系统(4)记录下网络接口卡的类型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5、记录下网络的协议。
TCP/IP2、在因特网上创建一个免费的E-mail帐号(以雅虎网站为例)(1)打开因特网浏览器(2)登录到,然后主页出现在屏幕上(3)选中“电邮”图标(4)仔细阅读“雅虎服务协议条款”,选定“接受条款并注册”(5)填写用户名、密码及其它用户信息,然后选择“提交”(6)如果出现“注册成功”信息,则表示创建成功,你的E-mail地址即为用户名@。
如果提示错误,则根据提示重新填写信息。
(7)(8)记录下你的电子邮件ID。
现在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使用你的Y ahoo电子邮件ID来收发由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件。
lidegao@(9)3、使用因特网百科全书(1)打开因持网浏览器(2)登录到(3)在搜索对话框中,输入Client,然后选中Go!。
则webopedia屏幕显示出client的定义则屏幕显示NIC(网络接口卡)的定义(5)从weboPedia中退出,并且关闭因特网浏览器实验二网络标准和OSI模型的理解【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标准化组织。
实验四双口网络测试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口网络的基本原理;
2.熟悉双口网络的测试与调试方法;
3.学习使用网络测试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
二、实验环境和工具
1.硬件环境:双口交换机、两台计算机;
2. 软件环境:Wireshark(网络抓包工具)、iPerf(网络性能测试
工具);
三、实验步骤
1.首先,将两台计算机通过双口交换机连接起来,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2. 使用Wireshark工具,在电脑A上抓包,查看电脑B发送给电脑
A的数据帧;
3. 使用iPerf工具,在电脑B上作为服务端,电脑A作为客户端,
进行网络性能测试;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抓包分析结果显示,电脑B发送给电脑A的数据帧都能够被正常接收;
2. 在进行网络性能测试时,通过iPerf工具获取到的带宽测试结果
为100Mbps;
3.通过实验分析,双口网络的连接正常,网络性能符合预期要求;
五、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双口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学会了使用Wireshark工具进行网络抓包分析和使用iPerf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
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网络调试工具,对于日后的网络优化和故障排查都非常有帮助。
通过实验的进行,我对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更加熟练,对双口网络的工作原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总之,这次实验对我的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我会继续学习和研究网络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双网口AR7161小硬件硬件测试报告1概述1.1编写目的该文档主要是对双网口AR7161硬件的硬件测试进行一个评估,以便交付给相关人员订货生产时一个参考1.2参与测试人员1.3测试核心功能点1.4测试硬件软件及环境1、被测试硬件:AR7161双网口硬件及自带嵌入式系统2、其他设备:两台windows2003 主机系统,百兆网卡3、其他应用软件:迅雷下载工具,apache搭建的http服务器5、无线测试特定设备:AR9223无线mini-pic网卡(硬件厂商提供),13款无线USB网卡及其他高功率无线网卡,TPLINK740无线路由器2测试结果评估2.1有线测试结果:测试通过1、双网口的监控功能:两个网卡均可配置ip通讯,并能通过旁路方式监听到网络数据报文。
该功能测试通过。
2、有线路由性能:使用nat方式构建测试环境,在100Mbit网络中,下载速度平均为87Mbit/s,符合100M网络带宽要求。
该功能测试通过。
3、压力下的监控能力:将当网口ISG-M的程序组部署到硬件中,使用压力测试工具测试。
每秒的处理能力能到达ISG-M既定性能要求。
该功能测试通过4、硬件稳定:通过48小时的压力测试,系统能稳定运行并且未发现死机及分析性能下降现象。
该功能测试通过。
2.2无线测试结果:主要功能通过1、信号强度测试:WSG的平均信号强度比对比测试的TPLINK好,信号的波动情况比TPLINK的略大,覆盖范围略低于TPLINK。
经过理论分析,该问题可能由于我们DIY的天线所致。
通过与厂家交流了解,WSG信号方面在实际使用中不会有问题。
信号测试基于100毫瓦的无线ar9223网卡。
2、下载速度测试:通过使用迅雷下载1.7G的文件,测试其速度与波动效果。
从测试结果看,WSG的速度远高于TPLINK,说明WSG在持续网络压力方面性能远强于TPLINK。
3、稳定性: 持续工作90小时,未发生重启等故障,期间掉线证实为信号问题。
实验四:双口网络测试
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警告:本实验报告是居于模拟万用电表MF47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
可以模仿,切勿抄袭!
实验四 双口网络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 掌握直流双口网络熟传输数据的测量技术。
二、 原理说明
对于任何一个线性网络;我们所关心的往往只是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电压和电流间的,互关系,通过实验测定力方法求取一个极其简单的等值双口电路来代替原网络,此即为“黑盒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一个双口网络两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表示。
本实验采用输出口的电压2U 和电流2I 作为自变量,以输入口的电压1U 和电流2I 作为应变量,所得的方程称为双口网络的传输方程。
如图4-1所示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又称为四端网络)的传输方程为
式中的A、B、C、D为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其值完全决定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各支路元件的参数值,这四个参数表征了该双口网络的基本特性,它们的含义是:
20
10
U U A =
(令02=I ,即输出口开路时) S
S
I U B 21=
(令02=U ,即输出口短路时) 20
10
U I C =
(令02=I ,即输出口开路时) S
S
I I D 21=
(令02=U ,即输出口短路时) 由上可知,只要在网络的输入口加上电压,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其电压和电流,即可求出A、B、C、D四个参数,此即为双端口同时测量法。
2.若要测量一条远距离输电线构成的双口网络,采用同时测量发就很不方便,这时可采用分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口加电压,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入口测量电压和电流,由传输方程可得。
C A
I U R ==
101010 (令02=I ,即输出口开路时) D
B
I U R S S S ==
111 (令02=U ,即输出口短路时) 然后在输出口加电压测量,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由此可得
C
D
I U R ==
202020 (令01=I ,即输入口开路时)
A
B
I U R S S S ==
222 (令01=U ,即输入口短路时) 10R 、S R 1、20R 、S R 2分别表示一个端口开路和短路时另一端口的等效输入电阻,这
四个参数中有三个是独立的⎪⎪⎭⎫
⎝⎛==D A R R R R S S 212010 即 1=-BC AD
至此,可求出四个传输参数、
3.双口网络级联后的等效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亦可采用前述的方法之一求得,从理论上推得两双口网络级联后的传输参数与每一个参加级联的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双口网络实验线路如图4-2所示。
将直流稳压电源电源输出电压调至10V ,作为双口网络的输入。
1、按同时测量法分别测定两个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11
1
1
D C B A 和
22
2
2
D C B A ,并列出它们的传输方程。
2、将两个双口网络级联后,用两端口分别测量法测量级联后等效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A 、B 、C 、D ,并验证等效双口网络传输参数与级联的两个双口网络传输参数之间的关系。
六、 实验结果报告与误差分析 1、从理论分析可知对于同时测量法
考虑到测量为单次测量,测量误差选择万用电表的系统误差5%,则上述四个参数的相对误差为10%,因此我们使用双口网络1、2的测量值来合成级联后的传输参数的误差大约为17%
2、对于用分别测量法测量计算所得的传输参数,由于()S R R R A 22010-=
A R
B S 2= 10R A
C = C R
D 20=,考察上式可以知道()S R R 220-的测量准确程
度直接影响最终结果,万用电表的精确度不高,严重制约了最终结果。
这也是导致理论值与测量值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
3、为获得理想的测量数据,本实验最好是采用高精度的仪器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