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杜威教育思想共16页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22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和评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了美国旧教育和建立了美国新教育,其功绩是公认的。
汉德林在《杜威对于教育的挑战》中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转折时期,美国教育急需强烈激荡和震动的关头,杜威掀起的波澜是壮阔的,其意义是暴炸性的。
这个论断很有道理。
美国19世纪末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以杜威的理论为旗帜,其排山海海之势正表明杜威的思想切合时势之需。
当然,杜威在美国长期遇到对立面。
以贝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派和以赫尔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派,都注重文化遗产和永恒真理的教育价值,反对杜威的主张。
贝格莱于1938年组织要素教育学会,针对中小学改革提出了纲领;赫钦斯于同年著成《美国高等教育》,系改革高等院校的名作。
要素教育论者倡说文化遗产构成文明的人类社会,教育不能徒重一时性的生活之需,削弱吸取文化财富的努力,导致文明社会的崩溃。
永恒教育论者说真理是亘古不朽而不随时间、空间幻变的,教育昧于满足当前需求而忽略培养热爱永恒真理的美德,是因小失大,因为“由理智美德的培养所构成的教育是最有远大之用的教育”。
赫钦斯讲:“教育是从事人的智力发展的工作。
”“如果要通过使人们获得最重要的学科知识来发展他们的智慧力量,我们必须从这样的命题开始,那就是和很多美国社会科学家的信念相反,实践和经验的资料对我们的用处是有限的,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给我们以知识,而且是重要的知识。
”两派一致尊重基础学科和基础知识,指责实用主义为非理性主义。
杜威的教育理论遭到更严厉的批判是在第二次大战之后。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震惊了美国的朝野。
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本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的对比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性质的不同。
”这将“引起另一次美国教育变革”,以适应“分裂的世界”和“核武器的时代”。
海军中将李科弗在《美国教育——全国性的失败》中指出:“苏联以贫困而不民主的国家竟然培养出大量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应在美国教育中产生珍珠港事件那样深刻的影响。
第18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一、选择题1.下列哪部教育著作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学校与社会》C.《我的教育信条》 D.《明日之学校》【答案】A2.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包括的三个命题是( )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社会③教育即生长④教育即经验的改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3.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A.现实个人的幸福 B.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答案】B4.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一起被称为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的是(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洛克的《教育漫话》【答案】A5.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A.社会本位论 B.教育无目的论C.个人本位论 D.国家本位论【答案】B6.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蒙台梭利C.赫尔巴特【答案】D【解析】杜威属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蒙台梭利属新教育运动,赫尔巴特则是传统教育派。
7.杜威是现代最著名的美国( )教育理论家A.唯物主义B.存在主义C.实用主义D.要素主义【答案】C8.“杜威学校”即杜威于1896年创设的( )实验学校A.旧金山B.波士顿C.纽约D.芝加哥【答案】D【解析】第62、63题是为了说明杜威于1896年创设芝加哥实验学校就是为了实践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9.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一教育观点的是( )B.马卡连柯C.杜威D.奥古斯丁【答案】C10.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观点的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马卡连柯D.柏拉图【答案】B【解析】第64、65题是杜威对“什么是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不同于以往教育家的教育学说的三个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这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
11.杜威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是( )A.《普通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教育论》D.《学校敢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答案】B【解析】《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教育论》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教育家罗素的代表作;《学校敢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是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家康茨的著名演说I《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地表明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理念——《民主主义与教育》([美国]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中上,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提倡活教育,晏阳初提倡平民教育,胡适的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其背后大都有杜威教育哲学的影子。
杜威也曾经亲身在1920年代前后到中国演讲,宣传其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轰动一时。
由此可见,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
吴俊升在《增订杜威教授年谱》中说“中国教育所受外国学者影响之广泛与深远,以杜氏为第一人。
杜氏所给予国外教育影响之巨大,也以中国为第一国。
”这个评价应该说恰当公允的。
在杜威的众多教育著作中,1916年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可以作为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总纲。
有些英美学者把它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视其为教育经典中的经典。
在此书中,杜威接着卢梭的自然主要义教育思想,发展出了一整套“儿童中心论”和“从做中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这在尊重儿童、热爱儿童的现代儿童教育革命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温《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尤其是中国教育演进的钥匙,更是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可资镜鉴的宝贵思想资源。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其受教育和亲身参与领导教育改革的实际经历是分不开的。
杜威(1859-1952)生于一个零售商家庭,在1879年从当时规模很小、水平较差的佛蒙特州立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州在学和柏灵顿乡村学校。
1882年,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两年后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
这时杜威深受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其思想开始成型。
1884-1894年,任教密歇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
在参与大学招生过程中,与中学接触密切。
1894-190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开始了教育改革的尝试。
1896年,创立闻名于世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着手教育创新,主张儿童中心论,将课堂实验和课堂参与放到了重要位置。
第十五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第一节 杜威的生平及著作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
教育是杜威哲学的最后归宿和环节。
他认为,“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
由于教育与哲学这层联姻关系,我们在杜威的教育理论里可以找到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印记。
他的哲学最后都归拢于教育。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谈论他的教育也即是在谈论他的哲学,或者说是在更具体的层面上伸展、丰富他的哲学。
一.生平杜威于1859年10月20日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柏灵顿市郊区的一个村镇里,他的父亲是个零售商。
中学毕业后,杜威进入佛蒙特州立大学学习。
1879年,大学毕业之后,便在美国南方石油城的一所中学里任教。
两年后,回家乡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
1882年,杜威成为约翰·霍普金大学的研究生,后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1894年,杜威被聘任为芝加哥大学的哲学教授,并担任哲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系的系主任。
1896年,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
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哲学和教育著作。
1904年,杜威从芝加哥大学转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授哲学,一直到 1930年退休。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来华讲学。
1924年他去土耳其考察教育,1926年又去墨西哥考察教育。
1928年6月,在美苏文化协会主办下,他作为25名美国教育家组成的非官方旅行团成员到达苏联,以考察教育的名义推行实用主义教育。
1952年6月1日,杜威逝世于纽约,终年93岁。
二.著述杜威一生写了大量的哲学、教育学及心理学著作。
杜威最具有影响的哲学著作有:《我们怎样思维》(1933)、《人的问题》(1946)等。
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教育作品是:论文《我的教育信条》(1897)、著作《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等。
论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在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作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反映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为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章将首先简要介绍约翰·杜威的生平及其教育背景,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随后,将重点分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其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的独特见解。
文章还将探讨杜威教育思想在美国及国际教育界的影响,以及在当前教育实践中如何体现其思想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使读者对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启发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
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扎根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之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正值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浪潮的推进,社会、经济、科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革。
杜威生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亲身感受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他看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
这种社会背景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杜威的个人经历也对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教育时,深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这为他后来提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
杜威在多个学校任教的经历,让他有机会深入了解美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从而对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共同作用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逐渐形成。
他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倡“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