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53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讲解:第二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2.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具体分析如下: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CO2、CH4、O3)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导致气温上升。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使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海平面上升时对环境影响: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海岸侵蚀加强;风暴潮作用加剧;海水入侵形成咸潮,淹没土地;洪涝灾害加剧等。
)2.影响农业:(1)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作物产量。
(2)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使农作物减产。
3.影响水循环: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两个方面:1.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①控制排放②增加吸收 2.适应气候变化具体措施:跟踪训练“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
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
回答1~2题。
1.“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 )A.大气污染B.湿地丧失C.物种灭绝D.全球变暖2.依据整体性原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理由不可能是( )A.影响生物多样性B.增强太阳辐射强度C.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D.增强自然灾害风险解析:“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太空挡走阳光、造云阻挡阳光、人工制造巨型“树木”用以过滤二氧化碳、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用以反射阳光,减弱太阳辐射强度。
答案:1.D 2.B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选择题下图为一张北极冰盖融化时的图片,酷似哭泣的人脸,被人们富有深意地命名为“大自然母亲在哭泣”。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海洋环境污染B.渔业资源减少C.水资源短缺D.全球气候变暖【小题2】针对此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植树造林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④加大矿物燃料的开发力度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小题1】D【小题2】B【解析】【小题1】北极冰盖加速融化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小题2】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
采取的措施应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两方面进行,包括使用清洁能源和新技术等。
酸性气体排放与环境变暖关系不大;加大矿物燃料的开发力度,不利于减排二氧化碳。
选择题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到2100年,世界海平面将升高40~50厘米。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③淹没部分耕地④滩涂面积缩小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①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③臭氧层破坏?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小题1】D【小题2】A【解析】【小题1】据图中信息分析,海平面若升高40~50厘米,海平面上升后,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水分蒸发,土壤中盐类物质含量增加,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由于海平面上升,滩涂面积会缩小。
从图上看,海平面上升40~50厘米不会淹没农田,但对港口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是森林面积大幅度缩小,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