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基础知识”题库解析8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保险基础知识”题库解析<8>2016-06-20
单选题
1.王先生向英国著名珠宝商ZG-HIT定制了一台激光签名版iphone6s,花费人民币60000元,并向国内某保险公司投保不足额保险,保额45000元,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不慎从高空坠落引发维修费用48000元(属保险责任),请问保险人应赔偿的金额为人民币(C)。
A. 45000
B. 40000
C. 36000
D. 32000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97页,不足额保险。
不足额保险亦称部分保险, 若标的物发生部分损失,保险人按损失金额*(保险金额/保险价值)的比例赔偿。
2.以下关于共同保险和再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共同保险在实务中,数个保险人可能以某一保险公司的名义签发一张保险单,然后每一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损失比例分担责任。
B. 共同保险是危险的横向分担,再保险则为危险的纵向分担。
C. 共同保险的各保险公司对其承担风险责任的分摊是第二次分摊。
D. 共同保险反映的是投保人与各保险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保险关系是一种直接的法律关系。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98页,共同保险。
共同保险的各保险公司对其承担风险责任的分摊是第一次分摊,而再保险则是对风险责任进行的第二次分摊。
3.承保因无法预测的异常支出而造成的财产和收入上的损失,指的是(A)。 A. 费用保险
B. 财产保险
C. 收入保险
D. 个人保险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102页,费用保险。
费用保险是指承保因无法预测的异常支出而造成的财产和收入上的损失。这种未来费用仅限于临时生活费、残余整理费等保险事故发生后的间接费用。如果说收人保险和财产保险是承保死亡、火灾、交通事故等危险发生时的经济损失,那么,费用保险则是承保未来费用支出的经济损失,即以危险事故发生时为准,承担事后的费用。
多选题
1.以下选项属于根据保险技术在保险形态分类上应用主要体现的是(ABCD)
A. 计算技术
B. 给付形式
C. 风险转嫁方式
D. 业务承保方式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96-98页,保险技术。
以计算技术在保险经营中的应用程度为标准,保险形态可以区分为人寿保险与非人寿保险。 前者危险事故的发生较为规则,保险合同期限较长,数理基础较为精确,计算技术能够在保险经营中得到充分应用;后者危险事故的发生具有不规则性,保险合同期限较短,数理基础难以精确, 计算技术在保险经营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以风险转嫁方式为标准,保险形态可以区分为足额保险、不足额保险和超额保险。
以保险业务的承保方式为标准,保险可以区分为原保险、再保险、复合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
以保险给付方式为标准,保险可以区分为定额保险与损失保险;定额保险与利益保险;现金保险与实物保险。
2.超额保险是指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金额大于保险价值的一种保险。造成约定保额大于保险价值的原因包括(ABC)
A. 投保人对于保险标的物的实际价值认识不清,误以高额投保,而保 险人也未加注意,以致出现超额保险。
B. 投保人居心叵测,企图利用保险获得不当利益,故意提高保险标的物的价值,确定虚假的保险金额。
C. 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保险标的物的价值跌落,以致保险人履行赔偿金额时,其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
D. 境外投保汇率波动因素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97页,超额保险。
超额保险是指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金额大于保险价值的一种保险。造成超额保险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双方当事人确定的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这种超额保险有善意和恶意之分,前者如投保人对于保险标的物的实际价值认识不清,误以高额投保,而保险人也未加注意,以致出现超额保险;后者如投保人居心叵测,企图利用保险获得不当利益,故意提高保险标的物的价值,确定虚假的保险金额。二是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保险标的物的价值跌落,以致保险人履行赔偿金额时,其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
3.财产保险承保的损失,包括积极的财产和消极的财产两方面的经济损失,其中属于积极财产经济损失的有(ABD)
A. 偷窃
B. 伪造
C. 过失责任
D. 第三方违约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102页,财产保险承保的损失。
财产保险承保的损失,包括积极的财产和消极的财产两方面的经济损失。前者包括已有财产的损坏或灭失,如火灾、海难等;不诚实,如偷窃、伪造等;第三者的违约,如不履行合同等。后者包括因承担法律赔偿责任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如雇主责任、过失责任等。
判断题
1.收入保险也可分为个人收人保险和企业收人保险。前者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伤害保险、失业保险、收入补偿保险等;后者包括营业中断保险、房租损失保险等。( √ )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102页,收入损失分为个人和企业两种。与此相适应,收入保险也可分为个人收人保险和企业收人保险。前者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伤害保险、失业保险、收入补偿保险等;后者包括营业中断保险、房租损失保险等。
2. 现代保险业务的框架由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四大部分构成( √ )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103页,
随着社会关系不断变化和保险经营技术的不断改进,责任保险与信用保证保险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从传统保险业务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保险业务种类。于是,现代保险业务的框架便由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四大部分构成。
3.保险形态可分为损害保险与人寿保险,此种分类方法源于德国,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 √ )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101页,损害保险与人寿保险。
保险形态可分为损害保险与人寿保险,此种分类方法源于德国,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
4.法定保险又称强制保险,是国家对一定的对象以法律、法令或条例规定其必须投保的一种保险。法定保险的保险关系不是产生于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合同行为,而是产生于国家或政府的法律效力。( √ )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99页,自愿保险与法定保险。
5.政策保险中的预防公害保险属于为实现国民生活安定的政策目的而经办的国民生活保险。(×)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99-100页,普通保险与政策保险。
政策保险的种类包括社会政策保险和经济政策保险两大类别。具体项目有:第二,为实现国民生活安定的政策目的而经办的国民生活保险,如劳动者财产损失保险、汽车赔偿责任保险、地震保险、住宅融资保险等。第四,为实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目的而经办的信用保险,如无担保保险、能源对策保险、预防公害保险、特别小额保险等。
6.再保险简称分保,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一种保险。(√ )
【解析】知识点来自《保险学》教材第97页,业务承保方式。
再保险简称分保,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一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