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借贷实例

会计借贷实例

会计借贷实例
会计借贷实例

会计例题

【例4-1】明光工厂2000年3月1日接收到新华

集团公司的追加投资5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 000 000

贷:实收资本 5 000 000

借银行存款贷借实收资本贷

⑴5 000 000 ⑴5 000 000 【例4-2】3月3日,明光工厂从银行取得借款

20万元,银行通知款项已经划入银行存款户。

借:银行存款200 000

贷:短期借款200 000

借银行存款贷借短期借款贷

⑴5 000 000

⑵200 000 ⑵200 000 【例4-3】3月3日,明光工厂购入新机器设备

10台,共计38万元,已安装完毕,价款已开支

票付讫。

借:固定资产380 000

贷:银行存款380 000

借银行存款贷借固定资产贷

⑴5 000 000

⑵200 000 ⑶380 000 ⑶380 000

【例4-4】3月5日,明光工厂以银行存款62 000

元交纳税金42 000元和分配利润20 000元。

借:应交税费42 000

应付股利20 000

贷:银行存款62 000

借银行存款贷借应交税费贷

⑴5 000 000 ⑷42 000

⑵200 000 ⑶380 000

⑷62 000 借应付股利贷

⑷20 000

【例4-5】明光工厂的应付账款到期,向银行

借款41 000元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41 000

贷:短期借款41 000

借应付账款贷借短期借款贷

⑵200 000

⑸41 000 ⑸41 000

【例4-6】3月6日,明光工厂销售产品取得销售

收入95 000元,款项已全部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9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5 000

借银行存款贷借主营业务收入贷

⑴5 000 000 ⑹95 000

⑵200 000 ⑶380 000

⑷62 000

⑹95 000

【例4-7】3月6日,明光工厂接到银行通知,

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水电费2 800元。

借:管理费用 2 800

贷:银行存款 2 800

借银行存款贷借管理费用贷

⑴5 000 000 ⑺2 800

⑵200 000 ⑶380 000

⑷62 000

⑹95 000

⑺2 800

【例4-8】明光工厂4月2日开出现金支票提取现金3 000元。

借:现金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借银行存款贷借现金贷

3 000 3 000

【例4-9】明光工厂4月10日用银行存款100万元

归还已到期的银行贷款。

借:短期借款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借银行存款贷借短期借款贷

1 000 000 1 000 000

【例4-10】明光工厂购进材料50 000元,其中已

经用银行存款支付30 000元,尚有20 000未支付。

借:原材料30 000

贷:银行存款30 000

借:原材料20 000

贷:应付账款20 000

复合分录:

借:原材料50 000

贷:银行存款30 000

贷:应付账款20 000

明光工厂3月份发生的材料采购业务如下:

【例4-11】6日,

向新华工厂购进甲种材料4 000千克,每千克单价20元;向前进工厂购进乙种材料3 000千克,每千克单价15元;向朝阳工厂购进丙种材料5 000千克,每千克单价30元;上述材料均已验收入库,并开出转账支票,以银行存款支付甲、乙两种材料款,丙材料的款项尚未支付。

借:材料采购275 000

贷:银行存款125 000

应付账款150 000

【例4-12】8日,以银行存款支付甲、乙、丙

三种材料的运输费4 800元。

借:材料采购 4 800

贷:银行存款 4 800

【例4-13】8日,以现金支付甲、乙、丙三种材料的搬运费740元。

借:材料采购740

贷:现金740

【例4-14】甲、乙、丙三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全部归集

完毕,其采购成本为280 540元,将实际采购

成本从“材料采购”账户的贷方转入“材料”账户

的借方。

借:原材料280 540

贷:材料采购280 540

【例4-15】9日,企业以银行存款10 000元预付给本市红星工厂,用于购买材料。

借:预付账款10 000

贷:银行存款10 000

【例4-16】30日,企业收到预付货款的材料,并验收入库。该批材料的实际买价为28 000并验收入库。该批材料的实际买价为28 000元。除冲销预付货款的10 000元外,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余的18 000元。同时以现金支付采购费用200元。

借:材料采购28 200

贷:预付账款10 000

银行存款18 000

现金200

费用已归集完毕,结转材料实际采购成本。

借:原材料28 200

贷:材料采购28 200

【例4-17】10日,仓库发出材料,用于生产A、B两种产品的材料175000元和企业管理一般耗用7500元。

借:生产成本175 000

管理费用7 500

贷:原材料182 500

【例4-18】10日,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15 000元,以备发放工资。

借:现金15 000

贷:银行存款15 000

【例4-19】10日,以现金15 000元支付企业

职工的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15 000

贷:现金15 000

【例4-20】20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企业管理部门的办公费3 000元。

借:管理费用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例4-21】25日,以银行存款1 500元预付下季度的书报杂志订阅费。

借:待摊费用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例4-22】31日,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其中制造A产品的职工工资7 000元,制造B 产品的职工工资3 8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4 200元。

借:生产成本10 800

管理费用 4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5 000

【例4-23】31日,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其中车间使用固定资产应提折旧20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使用固定资产应提折旧10 000元。

借:生产成本20 000

管理费用10 000

贷:累计折旧30 000

【例4-24】31日,按规定预提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4 300元。

借:管理费用 4 300

贷:预提费用 4 300

【例4-25】31日,摊销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租用办公用房的租金1 400元。

借:管理费用 1 400

贷:待摊费用 1 400

【例4-26】31日,结转已全部制造完工验收入库A产品的制造成本111 000元。

借:库存商品111 000

贷:生产成本111 000

【例4-27】16日,按合同向红星工厂发出A产品4台,单位售价19 000元,共计76 000元。收回18 000元货款存入银行,其余货款未收回。

借:银行存款18 000

应收账款58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76 000

【例4-28】16日,按合同规定预收南星工厂货款1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0 000

贷:预收账款10 000

【例4-29】26日,按合同规定向南星工厂销售A产品6台,单位售价19 000元,共计114 000元。其中10 000元为预收货款,其余104 000元货款收到并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04 000

预收账款1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14 000

【例4-30】28日,以银行存款5 000元支付销售A产品的销售费用。

借:销售费用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例4-31】31日,结转上述已售A产品10台的制造成本150 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 000

贷:库存商品150 000

【例4-32】31日,按销售收入的10%计算A产品应交纳的税金。95 000+76 000+ 114 000=285 000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28 500

贷:应交税费28 500

【例4-33】31日,经批准,没收包装物押金1 400元转作营业外收入。

借:其他应付款 1 400

贷:营业外收入 1 400

【例4-34】31日,企业违反合同,按规定以现金1 300元支付罚款。

借:营业外支出 1 300

贷:现金 1 300

【例4-35】31日,将各项收入、费用类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285 000

营业外收入 1 400

贷:本年利润286 400

借:本年利润218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50 000

销售费用 5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28 500

管理费用33 200

营业外支出 1 300

本年的利润总额= 286 400- 218 000=68 400

【例4-36】31日,计算并结转本月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为21 000元。

借:所得税21 000

贷:应交税费21 000

借:本年利润21 000

贷:所得税21 000

税后净利润=68 400-21 000=47 400

【例4-37】31日,结转本月应分配的利润16 000元。

借:利润分配16 000

贷:应付股利16 000

【例4-38】31日,从企业实现的利润中提取公积金16 000元。

借:利润分配16 000

贷:盈余公积16 000

期末未分配利润=47 400-32 000=15 400元

【例6-1】以转账支票支付下年度报刊杂志费600元,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记入“管理费用”账户,并据以登记入账,其错误记账凭证所反映的会计分录入下:

①借:管理费用600

贷:银行存款600

更正:

②编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一样的、红色数字的记账凭证,并据以入账(主要是冲销原账簿记录):

借:管理费用600

贷:银行存款600

③编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入账:

借:待摊费用600

贷:银行存款600

例题7:ABC公司2000年1月从万事达公司租入房屋一间用于营业用房,当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支付第一季度的房屋租金3000元。

(2)收到甲公司支付的修理费2000元,已在上月为其修理完工一批电器。(3)为乙公司修理电器一台,修理费2500元已于上月收取。

(4)为丙公司修理电器两台,修理费2000元尚未收到。

(5)收到丁公司支付的修理费1800元,预计在下月为其修理电器。

(6)本月应付职工工资2000元,尚未支付。

(7)用现金支付日常杂费500元。

(8)支付本月电费、电话费800元。

权责发生制:

收入=2500+2000=4500(元)

费用=1000+2000+500+800=4300(元)

收付实现制:

收入=2000+1800=3800(元)

费用=3000+500+800=4300(元)

借贷记账法起源

借贷记账法起源

借贷记账法起源 学习会计不懂得借贷记账法,你就永远游离于会计大门之外,无法得到会计的真谛。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最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借贷资本家”从贷主处借入款项,并计入贷主名下的贷方,归还记借方;将款项贷出时,计入借主名下的借方,收回记贷方。贷主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务的增减变动,借主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权的增减变动。这时,“借”和“贷”分别表示借贷资本家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以后的几百年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又经过了热那亚阶段和威尼斯阶段,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记录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是逐步扩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的增减变化,并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随后,借贷记账法传遍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

卡· 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借贷记账法的基础知识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字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 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会计科目以及借贷方法

建账篇:一个企业至少应该设置几册账? 至少应设置四册帐:一册现金日记帐;一册银行存款日记帐;一册总分类帐;一册活页明细帐。 其中,活页明细帐主要包括:库存材料分类帐(收、发、存数量金额式);库存材料多栏式分类帐(收、发、存数量金额式);低值易耗品明细分类帐(在库、在用);材料采购明细帐;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帐;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明细帐;委托加工存货明细帐;固定资产明细分类帐(登记设备与计算折旧);生产成本明细帐;制造费用明细帐;管理费用明细帐;销售费用明细帐;经营费用明细帐;工资明细帐;产品销售明细帐;应交增值税明细帐。 建账篇:什么是建帐?建帐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新建单位和原有单位在年度开始时,会计人员均应根据核算工作的需要设置应用帐簿,即平常所说的“建帐”。 建帐的基本程序是: 第一步:按照需用的各种帐簿的格式要求,预备各种帐页,并将活页的帐页用帐夹装订成册。 第二步:在帐簿的“启用表”上,写明单位名称、帐簿名称、册数、编号、起止页数、启用日期以及记帐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记帐人员或会计主管人员在本年度调动工作时,应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和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签名或盖章,以明确经济责任。 第三步:按照会计科目表的顺序、名称,在总帐帐页上建立总帐帐户;并根据总帐帐户明细核算的要求,在各个所属明细帐户上建立二、三级……明细帐户。原有单位在年度开始建立各级帐户的同时,应将上年帐户余额结转过来。 第四步:启用订本式帐簿,应从第一页起到最后一页止顺序编定号码,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式帐簿,应按帐户顺序编本户页次号码。各帐户编列号码后,应填“帐户目录”,将帐户名称页次登入目录内,并粘贴索引纸(帐户标签),写明帐户名称,以利检索。 建账篇:会计凭证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会计凭证设计,就是根据被设计单位实际情况,对凭证的种类、内容、用途、格式、传递程序作出科学的规划,绘制出科学、规范的格式,以便为完整、及时、真实地记录经济活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载体。同时在设计会计凭证时,还需考虑凭证的整理、审核、保管等问题,总的来说,会计凭证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清晰性原则。原始凭证是对经济业务的写实,记帐凭证是对经济业务的科学分类,故清晰性原则的含义是:①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例如经济活动的发生时间、地点、内容、责任等情况,使人们一看便知而不致产生疑问;②凭证要素齐全,例如对外原始凭证中应设计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填制单位、接受单位、业务内容、数量、单价、计量单位、金额大写与小写、填制人签章等内容;③中心内容或主要内容应排列在凭证的重要位置;④对记帐凭证而言,科目对应关系要清楚,不仅要有总帐科目的位置,还要有明细科目的位置;⑤颜色显明、易于区分不同用途的联次,如收款收据一般为三联,第一联给交款人,第二联记帐,第三联为存根,各联颜色应有明显区别并标明各联联次。 (2)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要求设计者做到:①尽量考虑一证两用或多用,以节约纸张和减少数字的转抄。如借款凭证代付款凭证,银行各种结算凭证既是原始凭证又是记帐凭证等;②凭证面积以能充分反映业务内容为原则,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浪费纸张,增加了印刷成本,过小不便于保管;③专用凭证的常用项目应事先印刷在凭证上,以免手写耽误时间且影响整洁和美观。 (3)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要求,凭证的内容和格式应尽量做到统一和标准化。全国性使用的凭证如车船票、机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有关部门设计时应做到全国统一,不能大小不一、内容不一。一个单位内部使用的凭证更应做到标准化,例如收款凭证中会计科目栏称总帐科目,而付款凭证中该栏又称一级科目,或者收款凭证面积大,付款凭证面积小,都是不符合统一性原则的。贯彻统一性原则不仅使凭证内容更清晰,同时也便于装订和归档保存,还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和在全国范围内传递及使用信息。

基础会计借贷记账法

《基础会计》---借贷记账法(教学设计) 本次课教学使用的教材是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在教学手段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教学节奏加快,教学内容更丰富。我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学习,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教材版本: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 选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借贷记账法 地位与作用:1、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2、它既是前一内容的延续,又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前提。3、如果本节内容未学,教材后面内容的教学将无法进行。所以,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借贷记账法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①教学对象是职专一年级新生,学生对会计有了初步的认识,已了解了会计平衡公式,但尚未完全形成会计专业的思维模式和能力。②学生对会计学习有一定的热情,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学习活动,由于职高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能力较弱。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2、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能力目标:能掌握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并进行简单的登记。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教”与“学”,进一步增进彼此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复式记账法概念、借贷记账法含义与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2、难点: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和格式、专业名词和术语理解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 核心: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2、要求学生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 3、教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小组合作来帮助后进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 授课内容: 一.记账方法的概念和种类 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在账簿中记录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专门方法,按记录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较为简单而又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它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反应经济业务一个方面。 复式记账是相对单式记账而言的,它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能全面的反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当前,我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都采用复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的概念和种类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种类:1.收付记账法 2.增减记账法 3.借贷记账法

(完整版)会计科目明细表及借贷方向使用说明

最新会计科目明细表及借贷方向使用说明 说明: 借贷仅是记账符号,借是左边,贷是右边,接下来很重要: 一、借方是资金的流出,贷方是资金的流入(借表示资金得去向,贷表示资金得来源)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一) 由: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 得:资产=负债+利润+资本(等式二) 由:利润=收入-费用 得:资产+费用=负债+收入+资本(等式三) 三、对于等式一、二、三,左边性质的科目(资产、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在借方,右边性质的科目(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收入)增加记在贷方;反之,左边性质的科目减少记在贷方,右边性质的科目减少记在借方; 综合:资产\成本\费用类增加为借方,减少为贷方 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类增加为贷方,减少为借方 四、借贷记账记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因此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即平衡,这是会计最奇妙的地方! 一、资产类+借方–贷方 1001 库存现金 1002 银行存款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1121 应收票据 1122 应收账款(余额可借可贷,在借方性质为资产,如为贷则由资产变为负债) 1123 预付账款(余额可借可贷,在借方性质为资产,如为贷则由资产变为负债) 1131 应收股利 1132 应收利息 1231 其他应收款 1241 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借方表示:1实际发生坏账准备损失数2冲减的坏账准备数; 坏账准备贷方表示:1提取的坏账准备数2收回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期末余额在贷方:以提取尚未转销数1401 材料采购 1402 在途物资 1403 原材料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1406 库存商品 1407 发出商品 1410 商品进销差价 1411 委托加工物资 1412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1461 存货跌价准备 1521 持有至到期投资 152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会计科目借贷用法

会计科目“借方”或“贷方”的记忆方法 分2大类: 1、资产类、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中的“损”类科目(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管理费用、所得税)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益”类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其增加方。 需掌握教材37页会计科目表 基础会计学中所涉及到的5大类结转 1、购进业务中,结转已验收入库的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2、结转/归集分配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归集完毕) 3、结转产品的生产成本。即:完工产品转为库存商品/产成品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产品入库) 贷:生产成本 4、结转库存商品的成本。即:产品卖掉进入销售环节,产品的成本应当从库存商品结转到“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库存商品 5、结转损益。即:结转到“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本年利润用来核算出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因为收入-费用=利润,所以核算利润的时候,要通过2大类的分录结转,才能得出最终的利润数。 1)要结转“益”类(收入类)的科目。“益”类的科目属于利润的增加项,比如: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时都结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 借:“益”类的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贷方表增加数,可以理解为收入使得利润增加) 2)要结转“损”类(费用类)的科目。“损”类的科目属于利润的减少项,比如:营业费用、营业税金,营业成本、管理费用、所得税等,结转时都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借:本年利润(借方表减少数,可以理解为费用使得利润减少) 贷:“损”类的科目(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3)通过前2步本年利润借贷方的比较,能看出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如果是贷方大于借方说明企业是盈利,反之亏损。利润分配:用来反映企业利润分配总额或亏损弥补总额,即年末把“本年利润”账户余额结转到“利润分配”中,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 如果企业是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 对实现的利润可进行分配。如,分给股东的利润;税后提取盈余公积金等。 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利润、盈余公积等 将这2笔的利润分配数相抵,则可计算出未分配利润。总之,关于结转的问题是初学者的一

会计学借贷记账法做账

会计学借贷记账法做账 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一)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反映经济活动的价值量变化。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借”“贷”纯粹是一种符号,本身没有任何字面意思。 (二)账户的结构 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 1.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 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余额一般在贷方 借方权益类(负债类)账户贷方 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 方发生额 3.成本费用类账户: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借增贷减,若有余额应在借方。 借方成本类账户贷方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费用类: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借方费用类账户贷方 本期费用增加额期末结转减少额(转入本年利润)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 4.收入、利润类账户: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期末结转以后无余额。 借方收入、利润类账户贷方 期末结转减少额(转入本年利润)本期收入增加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 总结: 资产类、成本类账户借增贷减,余额借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增借减,余额贷方 费用损失类借增贷减,一般无余额 收入、利润类贷增借减,一般无余额 (三)记账规则 1.记账规则的内容

会计科目借贷方记忆汇总版

会计科目借贷方记忆 资产成本费用类: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 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 成本费用和收入类主要是把损益类分为两部分,前者和资产记账方向一致,后者和权益记账方向一致 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 成本费用类: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①根据“资产+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这个公式,等式左边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等式右边则相反。 ②损益类中既有收入,又有费用,所以要看情况记借贷。收入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费用的则相反。 ③成本类包括生产成本、制作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这几个科目。成本类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④制造费用不同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科目类型。后三大费用属于期间费用,是费用类科目。 ⑤支出和费用都是属于损益类科目。例如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这些等。但制作费用就不属于损益类科目了。 基础会计学中所涉及到的5大类结转 2、结转/归集分配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归集完毕) 3、结转产品的生产成本。即:完工产品转为库存商品/产成品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产品入库) 贷:生产成本 4、结转库存商品的成本。即:产品卖掉进入销售环节,产品的成本应当从库存商品结转到“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库存商品 5、结转损益。即:结转到“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本年利润用来核算出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因为收入-费用=利润,所以核算利润的时候,要通过2大类的 分录结转,才能得出最终的利润数。 1)要结转“益”类(收入类)的科目。“益”类的科目属于利润的增加项,比如: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时都结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 借:“益”类的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贷方表增加数,可以理解为收入使得利润增加) 2)要结转“损”类(费用类)的科目。“损”类的科目属于利润的减少项,比如: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所得税等,结转时都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 借:本年利润(借方表减少数,可以理解为费用使得利润减少) 贷:“损”类的科目(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会计科目借方或贷方的区分方法

会计科目“借方”或“贷方”的区分方法 分2大类: 1、资产类、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中的“损”类科目(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管理费用、所得税)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益”类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其增加方。 需掌握教材37页会计科目表 几个不容易区分的会计科目 1.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是在销售环节所发生的,如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销售中的运输费。 ?在日常管理环节或行政部门、厂部这类机构发生的办公费、报刊杂志费等计入管理费用。 ?而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则计入制造费用。 ?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费用,计生产成本 2.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接受投资人(国家、个人、企业)投入的都计入“实收资本”,这部分是要有回酬的。要在实现利润后,需要给投资人分红、分利润的。 ?接受捐赠的,即不图回酬无偿给予的,则计入“资本公积”。 ?从税后利润中按照规定提取的叫“盈余公积”,可以用来弥补亏损,转赠资本,分配利润。基础会计学中所涉及到的5大类结转 1、购进业务中,结转已验收入库的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2、结转/归集分配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归集完毕) 3、结转产品的生产成本。即:完工产品转为库存商品/产成品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产品入库) 贷:生产成本 4、结转库存商品的成本。即:产品卖掉进入销售环节,产品的成本应当从库存商品结转到“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库存商品 5、结转损益。即:结转到“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本年利润用来核算出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因为收入-费用=利润,所以核算利润的时候,要通过2大类的分录结转,才能得出最终的利润数。 1)要结转“益”类(收入类)的科目。“益”类的科目属于利润的增加项,比如: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时都结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 借:“益”类的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会计借贷记账法的原则

会计借贷记账法的原则 借贷记账法已经有510多年的历史,借贷记账法由于相对清晰的对应关系和相对严谨的科学理论性。下面就为大家解开会计借贷记账法的原则,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而且借方和贷方的金额要相等。具体来说,就是指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如果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贷方;或者反过来说,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贷方,必须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借方。而且登记在借方的合计数与贷方的合计数金额必须相等。 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分析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账户名称,并判断账户的性质;其次,判断账户中所涉及的资金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最后,根据账户的结构确定记入账户的方向。 企业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只有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贷方账户。当一笔经济业务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几个账户的贷方时,就应该使该借方账户金额等于该贷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使借贷两方的金额相等。反之,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到一个账户的贷方和

几个账户的借方时,也应该使贷方账户的金额与借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相等。 在借贷记账法下,无论经济业务多么复杂,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注:前面第一章第四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中归纳的9种情况的再归纳。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都将以相等的金额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应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在采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时,会使有关账户之间形成一种应借应贷的对应关系,称作账户间的对应关系;发生应借应贷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会计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明细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

会计科目分类明细表及借贷方法科目使用说明

会计科目分类明细表及借贷方法 资产类 + 写借方 – 写贷方 负债类 + 写贷方 – 写借方 1 库存现金 货币资产 1 短期借款 流动负债 2 银行存款 2 应付票据 4 交易性金融资金 3 应付账款 5 应收票据 债权 4 预收账款 6 应收账款 5 应付职工薪酬 7 预付账款 6 应交税费 8 应收股利 7 应付利息 9 应收利息 8 应付股利 10 其他应收款 9 其他应付款 *11 坏账准备 10 长期借款 长期或非流动 12 材料采购 11 长期应付款 13 在途物资 12 应付债券 14 原材料 所有者权益 + 写贷方 – 写借方 15 材料成本差异 1 实收资本 16 库存商品 2 资本公积 *17 商品进销差价 3 盈利公积 18 委托加工物资 4 本年利润 19 周转材料 5 利润分配 *20 存货跌价准备 损益类 21 持有至到期投资 1 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类: + 写贷方 – 写借方 23 长期股权投资 2 其他业务收入 24 固定资产 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5 累计折旧 4 投资收益 *26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 营业外收入 27 在建工程 6 主营业务成本 费用类:+ 写借方 – 写贷方 28 固定资产清理 7 营业税金及附件 29 工程物资 8 销售费用 30 无形资产 9 管理费用 31 累计摊销 10 财务管理 *32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1 资产减值损失 33 长期待摊费用 12 营业外支出 34 待处理财产损益 13 所得税费用 成本类 + 写借方 – 写贷方 *14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 生产成本 15 其他业务成本 2 制造成本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3 劳务成本 +写借方 +写贷方 4 研发支出 -写贷方 -写借方

基础会计第四版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加深对会计科目、会计账户 的理解,并在了解记账方法的意义和种类的基础上,掌握借贷记账的方法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依据不同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教学重点】 1、借贷记账符号的理解 2、会计分录的规范书写 【教学难点】 借贷记账法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依据不同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教学备件】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个课时。(40分钟) 【主讲人】xx 【单位】xx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3分钟) 复习上节借贷记账法的重点(概念及特点)

1、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特点:“借”“贷”二字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表示增加或减少;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主要依据账户类型来定;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公式。 二、新课讲授(35分钟) 1、板书标题“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并简单概括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详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指账户登记方向,借贷必相等—指账户登记金额”。以“收到投资者投资50 000元存入银行”这一经济业务为例,银行存款属资产类账户,账户特点借增贷减,实收资本属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账户特点借减贷增,银行存款增加应在借方记50 000元,所有者权益增加应在贷方记50 000元,达到借贷平衡。而这一借一贷就是会计专业中经常会用到的“会计分录”。 3、会计分录:指经济业务在登记账户前预先确定的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 ①会计分录的编制思路:第一,分析设计要素; 二,确定登记账户;第三,分析增减变化;第四,确定记账方向;第五,确定登记金额;第六,写出完整分录。 ②会计内容三要素:登记方向、登记账户、登记金额,三一缺一不可。 ③会计分录书写要求:借在上贷在下,借、贷错开一字格,金额分排两列,金额后不必写“元”(板书示范并着重强调)。 4、在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分录格式化就是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相关内容会在第四章详细介绍)。 5、会计分录种类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简单分录“一借一贷”;二是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

会计借贷关系

怎样理解会计的借贷? 要理解会计的借贷,以下几点是首要记住的: (1)会计的“借”与“贷”已经脱离其汉语本身的意义,就好像人的姓名一样,并不因为某人名字中含有“伟”、“辉”,他就伟大光辉,亦即“借”与“贷”仅仅是一符号而已。这中间隐含的一个要求就是,在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不要在自己弄不懂一个会计分录的时候,强行将其往借或贷汉语意思方面想,例如有的人想当然的认为“借就是表示进,贷表示出”,在有的地方抱有这种理念也许可能还会解决理解上的燃眉之急,但这只会是饮鸩止渴,而加大自己以后理解许多其他会计分录上的难度。总之一句话,“借”、“贷”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符号,虽然在其起源早期可能的确存在某种意义,但现在这种意义早已消然褪尽。 (2)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底怎样理解“借”或“贷”呢?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要区分几大类科目,再次要弄清楚这这几大类科目记在借方以及记在贷方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当然这种意义主要是体现在其具体科目记在借方以及记在贷方是表示增加还是表示减少。 首先看几大类科目。一般说来,在会计中有六大类科目,即资产类、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这六大类科目分为两组,并且可以用两个等式连接其间的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在自己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首决要弄清楚具体的会计科目到底属于六大类科目中的那一大类。例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等就属于资产类科目,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工资、预计负债、应交税金等就属于负债类,再如资本公积、实收资本、未分利润、补贴收入等就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什么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属于收入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属于费用类,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属于利润类,道理都是一样的。 接下来可能要问的是,那么多的会计科目,自己怎么知道某一个具体的科目是属于六大类中的那一类呢?方法很简单,几乎每一本会计书里面都有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在资产栏目里面出现的就是资产类科目,在负债栏目出现的就是负债类科目(当然,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是列示同一个栏目),至于利润类、费用类及收入类可依次类推。平时要关注某一个具体的会计科目是属于哪一大类。自己在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尤其是在自己写会计分录的时候,弄清楚涉及到的具体的会计科目是属于哪一大类科目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为方便,我将常见的一些会计科目在附录中做了列示。 也许又会问,为什么做这样六大类的区分呢?答案是,这样区分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因为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会计分录记录经济主体所发生的活动,以记录在案。 那么在区分六大类科目之后,对读写会计分录有何帮助呢?这就涉及到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即:这几大类科目记在借方以及记在贷方分别表示的意义。具体可总结如下: 资产类科目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类科目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所有者权益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收入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费用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 利润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会计借贷记账法的练习题解析-共9页

练习借贷记账法并编制试算平 衡表 资料:某企业2019年2月底部分总账期末余额如下: 账户名称金额账户名称金额 固定资产418 000 短期借款8 000 原材料110 000 应付账款90 600 应收账款38 000 应交税费21 000 其他应收款 4 000 实收资本460 000 现金 1 000 银行存款8 600 合计579 600 合计579 600 1、3月2日,收到客户的欠款35000元,存入银行。 2、3月8日,从银行提取现金2019元。 3、3月11日,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8000元,生产甲产品。 4、3月15日,用银行存款缴纳税金20 000元。 5、3月18日,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3000元,并交回现金1000元。 7、3月22日,用银行存款偿还欠款9 000元。 8、3月23日,用银行存款8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9、3月25日,从银行提取现金2019元备用。

10、3月28日,购入材料12019元,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开设有关账户,并登记期初余额; (2编制会计分录; (3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并计算本期发生额与期末余额; (4编制试算平衡表。 参考答案: 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35 000 贷:应收账款35 000 2、借:现金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3、借:生产成本8 000 贷:原材料8000 4、借:应交税费20 000 贷:银行存款20 000 5、借:现金 1 00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其他应收款 4 000 6、借:其他应收款 2 000

贷:现金 2 000 7、借:应付账款9 000 贷:银行存款9 000 8、借:短期借款8 000 贷:银行存款8 000 9、借:现金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10、借:原材料12 000 贷:应付账款12 000 (1根据上述资料,开设有关账户,并登记期初余额 应收账款原材料 期初余额:38 000 期初余额:110 000 (135 000 (1012 000 (38 000 本期发生额:0 本期发生额:35 000 本期发生额:12 000 本期发生额8 000 期末余额:3 000 期末余额:114 000 银行存款现金 期初余额:8 600 期初余额:1 000 (135 000 (22 000 (22 000 (62 000 (420 000 (51 000

ERP系统借贷关系表

ERP系統借贷关系表 成本核算会计信息归纳 按照事务处理的来源类型归纳。 一、采购接收入库和退货: 1.接收:借:材料采购(订单价格) 贷:应计负债(订单价格) 2.入库:借:原材料(标准成本) 贷:材料采购(订单价格)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_材料订单价格 3.退货至接收时产生与上面第2步相反的分录,退货至供货商时产生与上面第1步相反的分录。 二、子库存转移:只有转出子库产生分录 借: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 贷: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 三、杂项事务处理: 1.库存增加:借: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 贷:账户别名(或自定义账户) 2.库存减少:与上面相反的分录 四、采购发票匹配:借:应计负债(订单价格) 应交税金_增值税_进项税 贷:应付帐款(发票价格)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_材料发票价格差异

五、生产环节: 1. 标准工单: ①标准工单领料: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材料 贷: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 ②标准工单退料:与上面相反的分录 ③标准工单资源事务处理(即人工):虽然我司没有在WIP模块进行实际的人工成本核算,但系统会自动核算一笔,基于在定义资源时的吸收账户为“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系统产生以下分录: 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包含成本中心信息) 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 (值为零,且只有装配件定义了资源、工艺路线的工单才会产生此分录)因此,在总帐模块处理实际人工和制造费用时,建议: 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人工(实发工资) 贷:应付工资 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费用(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④标准工单完工入库:借: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费用 (仅库存商品会有人工和费用科目) ⑤如果按照标准成本生产,即发生成本和冲减成本一致,则工单关闭时没有差异; ⑥工单关闭时,如果材料的发生成本比冲减成本大,即多耗料: 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材料 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 如果少耗料则产生相反分录。 生产环节只产生量差,不产生价差。 ⑦工单关闭时,对于人工和费用产生的分录恒定为: 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标准)

(完整word版)会计科目分类明细表及借贷方法要点

会计科目分类明细表及借贷方法 资产类 + 写借方 – 写贷方 负债类 + 写贷方 – 写借方 1 库存现金 货币资产 1 短期借款 流动负债 2 银行存款 2 应付票据 4 交易性金融资金 3 应付账款 5 应收票据 债权 4 预收账款 6 应收账款 5 应付职工薪酬 7 预付账款 6 应交税费 8 应收股利 7 应付利息 9 应收利息 8 应付股利 10 其他应收款 9 其他应付款 *11 坏账准备 10 长期借款 长期或非 流动 12 材料采购 11 长期应付款 13 在途物资 12 应付债券 14 原材料 所有者权益 + 写贷方 – 写借方 15 材料成本差异 1 实收资本 16 库存商品 2 资本公积 *17 商品进销差价 3 盈利公积 18 委托加工物资 4 本年利润 19 周转材料 5 利润分配 *20 存货跌价准备 损益类 21 持有至到期投资 1 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类: + 写贷方 – 写借方 23 长期股权投资 2 其他业务收入 24 固定资产 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5 累计折旧 4 投资收益 *26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 营业外收入 27 在建工程 6 主营业务成本 费用类: + 写借方 – 写贷方 28 固定资产清理 7 营业税金及附件 29 工程物资 8 销售费用 30 无形资产 9 管理费用 31 累计摊销 10 财务管理 *32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1 资产减值损失 33 长期待摊费用 12 营业外支出 34 待处理财产损益 13 所得税费用 成本类 + 写借方 – 写贷方 *14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 生产成本 15 其他业务成本 2 制造成本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3 劳务成本 +写借方 +写贷方 4 研发支出 -写贷方 -写借方

会计中的借贷记账法

会计中的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最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借贷资本家”从贷主处借入款项,并计入贷主名下的贷方,归 还记借方;将款项贷出时,计入借主名下的借方,收回记贷方。贷主 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务的增减变动,借主名下 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权的增减变动。这时,“借” 和“贷”分别表示借贷资本家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以后的几百年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又经过 了热那亚阶段和威尼斯阶段,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记录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是逐步扩展到 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的增减变化,并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随后,借贷记账法传遍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记账 方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 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 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卡·帕乔利被称为 “近代会计之父”。 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分析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 (2)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 (3)在账户设置上较为灵活; (4)有利于会计电算化。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 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 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3)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 (4)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 (5)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 (6)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 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之前为:资产+ 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 可以看出,借和贷两个符号规定了相反的含义:借对于会计等式左边的账户是表示资产费用类账户的增加,对于会计等式右边的账 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的减少。贷正好相反。因此 有了上述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 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至于 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 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 不同的。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基础的重点和难点,理解透彻才能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会计科目借贷方向记忆方法

会计科目借贷方向记忆方法 很多人学了会计第三章后都对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和余额表示难记,以下是我的记忆方法和大家分享下。 1、之所以记不住是因为我们对会计科目的分类不能准确的说出来,如果你随便看到一个科目都知道它属于什么类的话,那么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因此第二章会计科目的分类很重要,那是铺垫。 2、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 3、利润=收入-费用 利润是企业经营后的成果理应由所有者(也就是股东享用),因此利润最终也是影响所有者权益,因此可将前两个公式变成:资产+费用=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成本)+费用=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 这一个等式很重要希望同学们能把它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样记住。 总体原则:等式的左边一般情况借增贷减,等式的右边一般贷增借减 以下是对每类的具体阐述:注意同学们在记忆的时候不光要考虑一般,还要考虑特殊。 一、资产类一般借增贷减,备抵账户除外(比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XXXX准备这种科目都属于备抵类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备抵除外,在贷方。余额两个特殊要记牢,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余额可借可贷,在借方性质为资产,如为贷则由资产变为负债。 二、成本类借增贷减,一般有余额在借方,制造费用可能没余额。 三、费用类借增贷减,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利润的计算。(属于损益大类) 四、负债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性质为负债,如在借方则由负债表为资产。 五、所有者权益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为分配利润,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表示盈利(利润大于零),如在借方则亏损(利润小于零)。本年利润年末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无余额。 六、收入类贷增借减,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利润的计算。(属

版会计科目明细表及借贷方向使用说明

总体原则: 等式的左边一般情况借增贷减,等式的右边一般贷增借减以下是对每类的具体阐述:注意在记忆的时候不光要考虑一般,还要考虑特殊。 一、资产类一般借增贷减,备抵账户除外(比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XXXX准备这种科目都属于备抵类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备抵除外,在贷方。余额两个特殊要记牢,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余额可借可贷,在借方性质为资产,如为贷则由资产变为负债。 二、成本类借增贷减,一般有余额在借方,制造费用可能没余额。 三、费用类借增贷减,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利润的计算。(属于损益大类) 四、负债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性质为负债,如在借方则由负债表为资产。 五、所有者权益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为分配利润,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表示盈利(利润大于零),如在借方则亏损(利润小于零)。本年利润年末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无余额。 六、收入类贷增借减,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利润的计算。(属于损益大类)。 七、损益类无余额,期末转入本年利润 期初:(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 期内:资产(变动)+费用(发生)=负债(变动)+所有者权益(变动)+收入(取得) 期末:(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 资产类 1001 库存现金企业的库存现金。企业有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

1002 银行存款企业存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1012 其他货币资金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其他货币资金。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1121 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1122 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应该收取的款项。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采用递延方式收取合同或者协议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在“长期应收款”科目核算。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放映企业预收的账款。 1123 预付账款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计入“应付账款”科目。企业进行在建工程而预付的工程价款,也在本科目核算。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1131 应收股利企业应该收取的现金股利或者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现金股利或者利润。 1132 应收利息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等应该收取的利息。企业购入的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所取得的利息,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利息。 1221 其他应收款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等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